刘琪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
刘琪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界定。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场域内,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从内容结构上主要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结合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当代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工作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服务社会的层面出发,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当代;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19
“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伟大号召,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我国所面临的局势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念更具现实意义。学校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重任,学校系统是面向未来的,它的责任和意义不言而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学校系统责任重大、义不容辞。然而,目前在学校系统中,自杀、犯罪、违规等事件似乎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北大学生弑母事件以及形形色色的校园暴力事件等等,打破了校园的平静与祥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焦虑,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需要引起学校系统的重视和反思。在事后剖析这些事件出现的原因时,心理压力大、无处发泄和排遣是这些事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原因,要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要想方设法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排解不良心理,事实证明,意在减负的素质教育并未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学校系统中的心理辅助机构也未能发挥其效力,学生对此类机构往往是持反感和回避的态度,学校系统在减轻学生压力、排解不良心理方面的努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际上,在学校系统中,学生的压力大多来自文化学习,而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则很少会对学生产生压力,相反,体育具有缓解学生压力的效用,痛快淋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放松身心,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系统中的体育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完善人格的培养,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内容结构出发,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绵薄之力。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文化既具有社会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相对独立的范畴和规律特征。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园场域内,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涉及到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器材、体育规章制度等【1】。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是体育教师,主体是学生,是在校园环境中,通过体育实践活动而产生和演进的,校园体育文化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场所,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地,是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前沿阵地。
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宣传栏等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实体都属于这个范畴。(2)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校园体育发展规划、体育活动规章制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督查制度、课外活动方案等等都属于这个层面。(3)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发展理念、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道德等都属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范畴。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内核。在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既是在这三种文化的框架中进行实践,也是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构建这三种文化。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重文轻武”的思想在学校系统中依然占据主流,大众普遍认为,体育的价值只是在于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对于体育之于精神、心理的效用普遍认识不足,大众往往将体育与文化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精神、心理的问题主要由理论教育来解决,体育仅是解决身体的问题。由于这种认知的存在,学校系统中的体育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便体育场馆越来越“高大上”,即便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摇旗呐喊”,但是学生的体质却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学生参与体育的动力在不断衰退。追根溯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理念上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体现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快马加鞭,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朝令夕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没有协调一致,从而弱化了改革与建设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当代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新的整合和重建,使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能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4.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系统的办学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学校体育的场馆设施和器材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是开展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2】。虽然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力度超前,但相对于庞大的学生群体而言,仍远远不足。从整体层面上看,国家针对学校教育的经费投入仍然缺乏,教育产业化办学模式就是教育经费不足的最佳体现。具体到学校体育层面,一方面是整体经费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经费投入的针对性不足问题,整体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结果是场馆、设施和器材的缺乏,学生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而由于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学校体育还要承担服务大众体育的职责,这使得原本就非常紧张的学校体育资源更加紧张。而经费投入的针对性不足问题,则更加激化了这种矛盾,华而不实的场馆建筑、中看不中用的器材设备以及政府采购中的种种乱象,使得经费投入往往起不到实效。因此,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3】,不管是场馆建设,还是器材配置,应以适合体育活动开展为准则,切忌将这些工作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例如某些学校不顾实际盲目开展高尔夫、赛马等体育课程,就脱离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注定是哗众取宠的行为。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当下,学校在构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时,还是应该遵从节俭节约的发展理念,多建设适合学生群体参与活动的场馆,多采购简便实用的器材设施,形象工程少一些,惠民工程多一些。场馆设施应对学生增加开放率,使学生有地方锻炼。而在对社会开放体育资源方面,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预案,要在保障本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开放,同时要加强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所得收益的管理和使用,让这些收益真正用到实处,为场馆的维护与管理提供资金。
4.2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体育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现这种原因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没有贯彻落实有关体育法规,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得学校领导对体育普遍持轻视乃至忽视的态度,学校体育工作往往处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学校体育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学校重视时开展的轰轰烈烈,不重视时开展的轻描淡写,而在临考等某些节点上,体育甚至被取消。因此,校园体育急需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在政府层面上,出台的法规制度要合情合理,要贴合实际,口号少一些,实际多一些,临时性的制度少一些,长效性的制度多一些。要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范畴内,要让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化地发展。在学校层面,学校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体育法规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本校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此外,要将各项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将各项体育工作的实施内容、实施时间、实施方法、实施地点和负责人等情况进行事先规划,纳入到学校常规工作中去,并使之制度化,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引导学校的体育工作【4】,保持各项体育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4.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开展的内核,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产生效用的基础。长期以来,校园体育缺乏对精神文化的系统培育,体育教学仍以“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内容仍以某些竞技体育的技术为主要内容,考核的方式也多以达标的形式进行结果性评价。学校关注的是举办了多少活动,获得了多少奖牌,有没有伤害事故,体质测试是否达标,而对于学生是否爱上体育课,是否具有了自主锻炼意识,是否践行了自主锻炼行为,体育氛围是否有效营造,学生是否从体育中得到了益处等问题,则是漠不关心。体育对精神、心理的效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使得学生不爱上体育课,不爱参与体育活动,而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最终带来了恶果。因此,学校要重视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因为只有精神文化建设产生实效,才能有效激发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效用发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形成健康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实现自主锻炼的行为。进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涉及学校体育竞赛、学校体育节、体育课、体育兴趣小组、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欣赏、体育宣传等等内容。所有这些活动内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营造积极健康的体育氛围,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感受体育,进而爱上体育,使体育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5】。体育具有缓解压力、排解不良情绪的作用,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会更加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也会更强。学校体育培养健康的学生,就是在培养健康的未来公民,健康的未来公民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前提。
当代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协调进行,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内核。物质文化涉及经费的投入与使用,需要管理者提高经费的投入和投入的精准性。制度文化涉及有关体育法规制度的落实和实施,需要管理者提高法规的合情合理性,也需要学校层面的因地制宜,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应纳入法规化,形成制度。精神文化主要涉及积极健康的体育氛围的营造,体育氛围营造需要多种体育活动方式的协同发力,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感受体育,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感受到体育的益处,从而形式终身体育意识,践行自主锻炼行为。
[1] 戴照永.创建和谐学校体育文化的构想[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8(2):94-95.
[2] 刘燏,宁业梅.学校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的互动关系[J].教学与管理,2011,(24):29-30.
[3] 徐世军.学校体育文化体系构建与社会体育发展[J].运动精品,2015,(2):11-12.
[4] 王素芳.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运动,2012,(24):114-115.
[5] 蔡琳,蔡云飞.21世纪的学校体育文化[J].北方论丛,2002,(5):122-123.
刘琪(1971-),男,汉族,安徽界首市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副教授,苏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