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鹏 刁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与实践
——以西北农林科大资环学院为例
薛建鹏 刁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生学习生活特点,进行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在以导师组为核心的研究生学术团队中,成立基层党支部。支部组织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工作规范,积极创新,在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研究生;党支部;创新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研究生中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的党的组织建设原则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显然,研究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管理研究生的重要组织,在贯彻党在高校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我校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研究生总体状况良好,思想稳定,心态积极向上。他们关注社会时事,有较强的全球性视野,思维活跃,探索性强;政治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高度认可党的各项政策,坚决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个人意向有较强的成才愿望。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多元思想、文化及其观念,在全社会迅速普及开来,形成强大的信息流,由此所带来的冲击,对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导致其思想呈现复杂化,观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加之面临学业、就业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在研究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与利益挂钩,学习与经济挂钩,入党动机不纯,忽视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等问题,此外,我校研究生普遍存在组织性、纪律性较为松弛,集体观念淡薄现象。
(二)我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党支部设置难以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仍普遍采用以班级、年级、专业为单位的传统党支部设置模式,我校也不例外。看似一种“支部建在连上”的模式,但毕竟是传统,且沿用多年无变化。这种传统的、战时的组织设置,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发展需求。现实问题就是,支部设置流于形式,或徒有其名,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动力,也难以落到实处;面上问题则是党支部覆盖面不足,不该有的撤不掉,该有的设置不起来,从政治层面上影响导师、研究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沟通。
2.党支部组织建设不够完善,缺乏吸引力
当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工作体系尚未科学建立或有效执行,党支部教育管理松散,组织工作随意性大。同时,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普遍存在时间难以保证,内容和形式单一,脱离党员思想实际等问题,党支部除了发展党员和理论学习等活动外,联系服务同学、结合学术实践的活动较少,组织生活没有针对性,缺乏感召力,直接影响了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3.党支部与研究生导师缺乏有效配合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不仅担负着学术、科研的指导,还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但在实际中,导师重学术、轻思想教育情况还比较普遍。由于个人身份的原因(如非党员导师),导师一般很少参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沿袭的传统党支部设置,又远离研究生导师,导师和党支部之间,在实践中,没有沟通渠道,更别说互动、交流了。因此,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制度,便成为虚置,根本无法落实,党支部的质量和水平也受到影响。
4.党支部培养研究生政治思想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应该紧密围绕并服务于研究生学术和思想的培养。目前,我校研究生党支部仅仅以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工作对象,只关注党员发展、成长及教育管理,对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帮助,政治学习关心不够。党支部育人、服务功能未能充分体现。
(一)研究生党支部创新模式的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着有利于工作和发挥作用的原则,2013年初,学院成立了“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植物营养学专业第一学术团队党支部”(以下简称“团队党支部”)试点,探索并实践以优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新模式。
学院秉承“同门是根基,培养是目标”的理念,以教师科研团队及其所属研究生为基础,适度规模,组建研究生学术团队,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学术培养基本单元。同时,在团队设立导师组、党支部及班委会,共同担负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明确规定党支部是学术团队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党支部书记由导师组组长(党员)担任,副书记和委员由研究生党员担任,与班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党支部履行职责的同时,协助导师组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学术培养和教育管理,领导和监督班委会做好团队日常事务管理,保障党支部建设与团队建设有机融合。该“团队党支部”模式的设置,实现了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步推进,在研究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二)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机制的探索
健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推动党支部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党支部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因此,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领域。
1.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团队党支部”着眼机制的构建,注重建章立制,完善监督落实,建立起较完善的党支部工作制度。如,《植营学术团队党支部工作暂行条例》、《植营学术团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植营学术团队学习管理及考核制度》等,并指导监督研究生学术团队建立起班级管理制度。同时,党支部还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从而保证运作及效率。
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团队党支部”针对党员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管理方式,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起全程化培训机制。首先,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信念,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引导新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员意识,做好支部推优工作;其次,对预备党员,侧重自我教育,支部注重引导和督促;对正式党员严格要求和管理,抓紧政治学习,培养党员服务意识,发挥其模范作用。
三是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团队党支部”积极搭建党建活动平台,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党支部利用新媒体,建立多元化学习交流平台,使线上学习、讨论成为党支部组织政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网上讨论,可以实现实时互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党支部还探索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引导研究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党性原则,保持党员先进性。
2.强化思想引领,完善研究生学习机制
“团队党支部”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坚持研究生自我教育与党支部教育相结合,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通过完善学习管理制度,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以及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努力构建研究生学习、教育制度。
一方面,“团队党支部”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贯穿研究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先后组织开展“中国梦、农业梦”十八大精神交流会、“我的中国心”征文比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专题学习会,以及“我能为农村发展做什么”党日活动等。
另一方面,党支部把开展学习与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相互融合,激发研究生参与热情,提升组织活动吸引力和感召力,实现引领先进文化,推动知识创新的目的。党支部协同班委,建立每周seminar机制,搭建起师生党员思想、学术、生活交流平台;党支部先后邀请10余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报告,加强领域间的交流和学习,引导研究生树立高远的科研人生目标;以提高团队学术研究竞争力为目标,党支部在全体研究生中长期开展立足岗位的学习竞赛活动,努力营造追求真理和创新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
3.深化服务内涵,密切研究生党群联系
高校研究生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服务,就是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团队党支部”通过加强服务载体的创新,不断深化服务内涵,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工作重点,推动研究生群体共同发展,实现党群关系良性互动。
一方面,党支部注重引导和实现研究生群体的现实需要。“团队党支部”引领、帮助班委会,建立完善与研究生职业规划、贫困资助、心理健康、就业创业和生活保障等相关的服务工作体系,及时了解团队研究生的生活状况,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强化党支部服务职能,提升党支部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凝聚力、公信力。
另一方面,党支部鼓励开展研究生社会服务活动。“团队党支部”先后开展了“科技支农”、“传递党员力量”、“低碳进社区”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赴青海植物营养学术服务队”和“赴宁南山区社会实践服务队”,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基层,运用所学服务群众,回馈社会,将党员先进性落实到服务群众中,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一)确立了研究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两年多来,“团队党支部”在组织、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明显增强,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确立了党支部在研究生学术团队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并荣获201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保障了研究生学术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在“团队党支部”带动下,研究生学术团队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发展迅速。党支部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学术实践活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使研究生党建工作成为学术活动的龙头,加强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有效促进了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党性修养的双重提高,引领团队向学术进步的高层次目标不断前进。
(三)推动了导师责任制的落实
党员导师作为研究生党支部的领导,从组织建设上保证了导师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方便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导师在研究生政治教育和学业培养方面,作为首要责任人地位有机统一,实现了研究生政治教育与学习、科研的有机结合。
(四)促进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团队党支部”建设始终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以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为契机,以“党的先进性”为指导,引导研究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塑造研究生创新人格,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创新,培育先进的党支部文化,将党建工作同研究生科研学习、社会生活实际相融合,大力开展支部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科研创新,发挥党支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党[2013]22号.
(责编:刘海琴)
D267.6
A
1008-8431(2016)05-0016-03
2016-09-10
本文系201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创新项目“全面育人视野下的研究生党支部建构模式推广研究”(项目批准号00700-A1000215)阶段性研究成果。
薛建鹏(1973-),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刁展(1911-),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兼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