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文化建设

2016-02-12 05:00王传礼铁道警察学院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450053
天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文化软实力

王传礼(铁道警察学院 政治理论部,河南 郑州 450053)



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文化建设

王传礼
(铁道警察学院 政治理论部,河南 郑州 450053)

摘 要: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愈加突出。公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必然,也是提高公安文化软实力、增强公安战斗力的重要举措。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是公安文化在网络领域的拓展,是网络信息时代公安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具有提升公安战斗力的重要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培育公安网络文化,时代课题是实现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

关键词:网络;公安文化;网络文化;网络舆论;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1]33。孟建柱曾深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队伍的魂。一支队伍凝聚力的大小、战斗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队伍是否具有坚强有力的文化。”[2]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公安文化建设在网络领域的拓展,不仅指把网络作为公安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更深层次地蕴含了一种公安文化建设的崭新理念和价值诉求。它既是网络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形成公安软实力、提升公安战斗力的迫切需要。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必须直面网络信息时代的现实境遇,培育公安网络文化,加强网络舆论的疏通和引导,着力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增强公安整体战斗力。

一、现实境遇:网络信息时代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日益成为信息传播、交流学习的主要阵地。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公安文化的传播,拓展了公安文化的领域,对公安文化建设和公安文化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公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新挑战。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如何积极利用网络,真正使网络成为传播公安文化的新途径、展现公安精神的新阵地、警民和谐互动的新平台、警民精神生活的新家园;如何切实做到趋利避害,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公安文化建设,提升公安战斗力水平,已然成为摆在公安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必然,也是拓展公安文化建设时空维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开阔视野、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并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对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和深刻。网络促进了一大批新生事物的产生和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一些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混乱、道德认知迷失、价值准则模糊、政治信仰动摇、社会行为失范。特别是衍生为社会舆论的新平台和主要阵地之后,网络已然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思想源头。

面对网络发展带来的利弊影响,公安机关绝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积极面对,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着力避免网络的不利影响,并尽力把网络的不利影响消除或转变为有利因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把公安文化拓展到网络新领域。借助网络技术传播快、覆盖广、无时空限制的特点,把网络建设成传播公安文化的新途径、警民和谐互动的新平台、展现公安精神的新阵地、警民精神生活的新家园。另一方面要尽力避免网络的不利影响,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对思想观念的甄别、对网络舆论的疏通和引导,并在消除网络不利因素的过程中,把网络不利因素作为反面教材,把与网络不利因素做斗争的比较、鉴别、论战、疏导等方法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以进一步帮助警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护网络纯洁和社会安定。

二、价值意蕴:提升公安战斗力

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安文化建设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所谓公安文化就是指公安队伍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作为一种信息返转作用于社会和公安队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65−67。它包括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各种与公安工作相关的精神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活动。公安文化对公安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引导、精神激励、队伍凝聚、形象塑造等作用,是公安工作重要的软实力。公安文化作为文明智慧的结晶,可以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149−152。因而,公安文化建设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可以转化为软实力,通过软实力进而可增强硬实力。公安文化与公安软实力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公安文化必须生成公安软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公安文化是公安软实力生成的主要资源,公安软实力必须以公安文化为基础。公安软实力又为公安硬实力提供价值引导、精神激励、智力支撑、文化感染等作用,从而使公安软实力与公安硬实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进而增强公安整体战斗力。

一方面,公安文化在实际公安工作中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就形成了公安软实力。所谓公安软实力具体是指公安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因而要不断探索通过网络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的新形式,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如通过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引领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安文化活动和公安文化产品可以对广大警民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领警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通过公安文化形成的公安软实力与公安硬实力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公安战斗力。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活秩序的公安机关,没有强制的手段、过硬的本领和武装的力量,即没有强大的硬实力,是不可能完成其神圣使命的。但是,仅仅依靠这种硬实力同样不能很好地完成使命,还需要一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包括警察价值、警营文化、警务理念以及公安工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它是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无形之中有形而有形之中又无形的高级形态的力量”。“公安战斗力取决于公安硬实力与公安软实力的强与弱、大与小、正与负,有赖于两种实力的有机协调与合成……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互为协调、互为补进的逻辑关系,共同形成公安工作的战斗力”[5]100−103。

三、核心内容:培育公安网络文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文化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文化就是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中存在的思想、意识、观念、看法等精神因素的总和。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既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也拓展了文化存在的形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信息泛滥成灾,误导人们事实判断,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在网络文化建设中,面对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表现,绝对不能置之不理,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矫正和引导,使落后文化得以逐渐改变,健康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先进文化得以普遍弘扬。

公安网络文化,就是指在网络中存在的反映公安工作理念、公安队伍形象,有利于塑造警察核心价值、提升警察综合素质、密切警民鱼水关系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活动。公安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存在形态,即公安网络文化存在于网络之中,以网络为载体。网络环境既对公安文化建设提出了现实要求,也为公安文化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必须适应网络发展的新特点,适应网络对人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以培育公安网络文化为核心,着力增强公安网络文化战斗力,提升公安软实力。公安网络文化是公安文化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形态,是公安文化在网络领域的拓展,是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培育公安网络文化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特征,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与网络同行,与网民同心。首先,公安文化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特征,这是培育公安网络文化的前提。公安网络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公安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它与公安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多了“网络”这一因素,因而适应网络特征是培育公安网络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公安网络文化的存在依据。众所周知,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虚拟性、时效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公安网络文化建设也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处理好现实性与虚拟性、时效性与永恒性、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关系。其次,公安文化必须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这是培育公安网络文化的基本途径。公安文化只有把网络引入其中,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的同时,尽力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把网络建设成为公安文化创新、发展、传播的新阵地。最后,公安网络文化必须与网络同行,与网民同心,离开网络,公安网络文化就丧失了存在的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网络同行、与网民同心,是公安网络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安网络文化培育的价值目标。

四、时代课题: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

舆论引导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永恒主题。当今时代,由于互联网的特定优势,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社会舆论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对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6]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切实需要及时、有效地疏通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健康正确的方向,以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有序进行。加强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是网络环境下公安机关的基本业务和新挑战,是网络环境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是培育公安网络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也是网络环境下公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遵循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坚持监控与疏导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首先,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必须遵循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网络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传播不同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它具有速度迅捷性、空间虚拟性、交流平等性、选择多样性、个体主动性等特点。只有深刻理解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扬长避短,才能有效做好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最后,网络舆论的疏通与引导必须坚持监控与疏导相结合的基本方法。监控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监控的目的,二者是相互作用、彼此相连的。舆论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舆论的疏通与引导提供条件,只有准确地监控,才能反馈丰富的信息,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而迅速消除隐患与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孟建柱.坚持用文化精品凝聚警心 服务群众 做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使者 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N].人民公安报,2010-09-29(1).

[3] 黄薇.公安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世界联系中的发展特征[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1(2).

[4] 曹凤.对当前公安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2).

[5] 王建舜.浅谈公安教育、公安文化与公安软实力的逻辑生成[J].公安学刊,2011(5).

[6]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6-21(1).

〔责任编辑 牛建兵〕

作者简介:王传礼(1987-),男,河南周口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5TJJBKY020)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图分类号:D63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1−0067−03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网络文化软实力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