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故事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

2016-02-12 05:00汪泽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天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前景综述

汪泽(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司马相如故事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

汪泽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司马相如故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成果类别上,包括原始文献整理,论文与专书章节著述;从研究对象来看,涉及通俗文学中的司马相如其人其事,传记史料对相如生平行迹的载录阐释,以及诗文作品中的相如本事、相如典故等。相关研究于文献考据、理论解读、文章分析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中国叙事文化学可以为司马相如故事研究激发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关键词:相如故事;综述;前景;叙事文化学

自汉以降,针对司马相如的研究代不乏人,涉及作品校注笺释、文艺思想阐发及基本信息考订等,而相如故事材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古代有关相如事迹的历史评论多以道德臧否为旨归,且零星散见、不成系统;诗论及戏曲题词亦流于感性直观。20世纪以来,随着古代文学学科的成立,相如故事研究逐渐走上正规化道路,通俗文学文献陆续刊发出版,单元故事的同源考述形成规模,对其历史记载及文学书写的理论阐释向着多极化方向演进。兹将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一、相如故事研究成果类别

(一) 原始文献整理

史志、话本、诗文集中的相如故事多为零碎短篇,版本繁杂,此处不逐一罗列。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踪凡编纂的《司马相如资料汇编》,选录西汉至民国有关司马相如的载记评论,不少条目可视为故事材料。

元明清时期的杂剧、传奇是敷演司马相如故事的主体文学文献。此三代的相如戏曲剧本有19种保存至今,包括主角戏14种,配角戏5种,多数剧本经过现代化的翻印、排版、校注,得以广泛流传,给研究者带来极大便利。1919年碧梧山庄影印《玉生香传奇四种曲》收录《当垆艳》(亦名《茂陵弦》)。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铅字排印本《六十种曲·琴心记》,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再版,1958年及1982年中华书局曾两次修订再版,200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苏涵《六十种曲评注·琴心记》。193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王季烈校订《孤本元明杂剧》收《卓文君私奔相如》,195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据原纸重印;同年该剧亦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周贻白编《明人杂剧选》。195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汲古阁刊本《琴心记》、明末刊本《凤求凰》及《剑啸阁鹔鹴裘记》,1958年《丛刊四集》影印脉望馆钞校本《卓文君私奔相如》《司马相如题桥记》,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五集》影印康熙秘奇楼刊本《封禅书》、还珠罗氏藏传抄本《凌云记》。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苏寰中等编《中国戏曲选》收《卓女当垆》;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黄仕忠与外籍学者金文京、乔秀岩合编《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收入内阁文库藏明刊《琴心雅调》。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排印,黄仕忠编校《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收《琴心雅调》《汉相如昼锦归西蜀》。以上是11种相如主角戏的刊发情况,相如配角戏中,清顺治刊本《饿方朔》由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杂剧三集》影印;明万历刻本《偷桃记》、崇祯刻本《醉乡记》由《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

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发行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收亡佚南戏《司马相如题桥记》残曲11支,从《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词新谱》《寒山堂曲谱》等著作中搜罗钩辑,并对残曲内容、角色加以注释。

(二) 论文与专书章节著述

近现代以来有关司马相如故事的研究论文有40余篇。前期作品较少,进入21世纪,有关相如故事的文学、文化研究逐渐升温,研究对象涉及戏曲、史志、诗文等。

董上德著《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以明代相如小说戏曲为聚焦点分析故事人物的共时性塑造问题。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陈洪、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在简述相如文君爱情故事产生源流的基础上对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进行了概括评价;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论及黄燮清《茂陵弦》。 刘南平、班秀萍《司马相如考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史料为依据,对相如受经、游梁等事迹进行了真伪考辨。

二、相如故事研究的对象

(一) 通俗文学

从文学、文化角度对历代作品中司马相如其人其事进行分析解读,是相如故事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在这方面,长于叙事的通俗文学作品受到广泛关注。魏朗《漫谈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传奇故事的戏剧》综论宋元至当代有关相如文君的说唱剧作,将明清戏曲大致划分为昭传相如生平、辩解越轨婚姻、渲染风流艳事三种题材[1]。汤君《宋元以来小说戏文之相如文君故事叙略》分朝代、文体系统录叙相如戏曲41种、小说7种[2]。李莹《明清司马相如剧简论》将14种明清相如剧内容概括为搬演历史、表现爱情、突显才华三类,同时从司马相如个人魅力、婚恋自由向往、文人自我安慰三个方面剖析其创作动因[3]。苏涵《母题的流变与模式的衍展——司马相如卓文君戏曲考论》在追溯源流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到相如婚恋故事的母题意义,简述其文化内涵及对后世情爱故事的影响[4];同类论文还有王季思《从〈凤求凰〉到〈西厢记〉——兼谈如何评价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作品》、黄卉《“文君听琴”的文学意义——元代才子佳人戏的恋爱模式》、王玲《卓文君故事原型的文学演绎和嬗变探析》,等等。芦茜《文君故事负心母题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的文人旨趣》立足于相如负心母题,印证理学对女性思想的规范与禁锢[5];同样针对情理问题,陈如毅《论明清相如文君戏中情与理的嬗变》指出相如剧总体上具有教化、至情、报国的思想演变历程[6]。亦有从情节、语言、意象方面分析、对比个案剧作的研究,如张隋全《才子佳人戏曲中“琴”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玉簪记〉、〈琴心记〉为例》、何煜婷《〈凤求凰〉改编自〈鹔鹴裘〉之考辨》。

在对多部长篇戏曲的历时性考察阐释方面,学位论文比单篇成果更具内容篇幅上的优势(相如戏剧进入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选题的视野,尽管博士论文暂付阙如,硕士论文已从不同方面展开论析)。张海霞《性别视野中的古代文君相如戏》以性别理论为依据,关注到文君相如戏的两性主角问题,通过对比不同作家对文君形象的塑造,探讨其性别内涵,并结合明清时代背景与作家生平,揭示出文君作为符号所体现的“人”与“女人”的文化差异[7]。张文《相如文君戏考论》梳理了相如婚恋故事的流传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宋元以来相如文君戏的年代、作者、版本、存佚情况予以考述,剖析其文化与审美意蕴,指出爱情主题、情理冲突、士人理想是此类戏曲普遍的内容主旨[8]。常凤媛《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同样回顾了相如文君故事在史传、笔记、诗词中的演变情况,重点分析元曲对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即效仿文君私奔的女性人物大量出现,相如、文君的形象获得广泛认可,最后从时代背景、戏曲属性、民族心理三方面释其因由[9]。连静《相如文君戏简论》在清源溯流和文献考据的前提下,以元明清三代相如文君戏的创作接受为重点,剖析故事中情理因素的起伏消长及其对后世爱情叙写的沾溉塑造作用,阐述相如故事流传发展的文化动因[10]。何煜婷《现存明清相如文君戏曲研究》考辨现存明清时期相如文君戏曲的年代、作者、版本、体制等,结合人物情节设置、作者身份个性、社会时代思潮揭示明代婚恋观由保守到开化的变迁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并指出清代此类戏曲有了“以梦入戏”及神仙道化倾向,婚恋价值观再次趋于保守;相如娶妾、文君未字的描写,皆体现出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11]。

在相如故事纵向研究形成规模的同时,董上德独出心裁地开辟出横向思维空间,围绕同处明代的四个故事文本,解读《风月瑞仙亭》《琴心雅调》《琴心记》《凌云记》的不同思想内涵:“红颜慧眼”与“不负读书”,“引动闲心”与“长安得意”,“计穷途拙”与“好事多磨”,“情场波折”与“白头苦吟”,以此论证共时性人物塑造的“距离感”与“互文性”,指出多样复述的现象源于明代文人对“红颜”和“功名”的普遍期待,以及获得自我实现的复杂多变的精神心态[12]243−270。

(二) 传记史料

多数论者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相如文君故事进行了解析阐释。王立群《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中心》①归纳出相如婚姻本事的两个发展方向:作为史实受到多数文人的诟病,作为文学材料又在润饰和建构中成为美满爱情与婚姻的典范,并指出神化历史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原始文献的多义性,另一方面源于现实的诉求,即世人接受的“历史”掩盖了真实的历史[13]。钱玉趾《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兼与王立群先生商榷》从故事原型、汉代婚俗婚制、相如本身优势等方面进行反驳,认为相如“窃赀”“窃妻”罪名不能成立[14]。万光治《文君、相如故事的文化解读》列举历代文人关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选辑与评价,分析其毁誉态度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15]。许结《弹琴而感文君——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简述后代文学作品对《司马相如列传》“琴挑”故实的接受情况,以中国古典琴文化、“乐媒”传统及西汉婚俗背景对其进行解读[16]。李璐楠《司马相如与文君爱情故事解析》指出世人对相如贬多于褒,对文君却褒誉有加;故事演变过程中,“夜奔”承载了世人对婚姻自主的渴望[17]。陈婧《困境中的无奈与抗争——对司马相如奋斗历程的重新解读》将以赀为郎、离京入梁、琴挑文君视为相如战胜物质困境,“寻求理想新人生的尝试与探索”[18]。刘娜《从中日文化差异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不同解读》,以跨越国界的文化视野,对比《史记》和日本故事集《十训抄》中关于相如婚恋故事的叙述动机,指出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导,重视明志载道的教化作用,而受神道教影响的日本强调“自我审视和情感宣泄”[19]。

在婚恋纠葛以外,司马相如的其他经历如创作、授赋、受经、游梁、通夷等也得到关注,此类研究多带有考述性质。相如平生著述包括《史记》《汉书》所录《子虚》《天子游猎》《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哀二世》《大人》《封禅》八篇文赋,以及有题无文的《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凡将》《荆轲论》。后世各类典籍引录、提及的司马相如作品则存在争议。龚克昌《司马相如论》、汪涌豪《重论司马相如及其赋》、季镇淮《关于司马相如的生平和创作》及金国永《司马相如集校注》等皆认可《长门》《美人》二赋为相如所作。踪凡《〈司马相如集〉明清辑本初探》指出相如佚作有《梨赋》《鱼葅赋》《梓桐山赋》《钓竿诗》《效祀歌》,《琴歌》二首、《报卓文君书》《答盛览问作赋》《题市门》及《自序传》等或为伪作[20]。刘南平、班秀萍《司马相如考释》未否定相如对《琴歌》的著作权[21]。毕庶春《〈美人赋〉考辨》根据赋中“金鉔”一词考证该赋或为齐梁人所作[22]。

孔德明《司马相如之沾溉滇文人探考》以是时蜀滇地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验证长卿“赋心”之喻的合理性,谓《西京杂记》及明清地志所载盛览、张叔从相如学赋受经基本可信[23]。傅光宇《司马相如是张叔、盛览的老师吗?》从西汉史实及学术氛围出发,指出后世地志及野史笔记中关于司马相如行至云南大理,以经赋教授张叔、盛览,这种说法并不属实[24]。刘开扬《三谈司马相如生年与所谓“东受七经”问题》[25]及刘南平、班秀萍《司马相如考释》皆否定相如得文翁派遣“东受七经”[21]。房锐《对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关系的再认识》[26]《司马相如受学说辨析》[27]亦称现有文献无法证实相如曾从文翁派遣、从胡安受经、从其父受学。然束景南《关于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认为相如或为文翁最早私荐受经的弟子[28],李昊《司马相如生平考辨》亦默认其为信史[29]。关于司马相如游梁年代,束景南认为始于景帝七年[28]。刘开扬《再谈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则强调为景帝二年[30]。熊伟业《西汉唐蒙、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的两个问题》指出相如首次以“郎中将”身份使夷,再次出使则为“中郎将”;所征为汉中、巴郡、广汉、蜀郡[31]。

(三) 诗文作品

历代叙事诗赋都不乏陈述相如故事者,而抒情性作品中,相如本事、传说及相关虚拟情节往往被高度浓缩为符号化的存在,如倦游、游梁、咏雪、琴挑、求凰、夜奔、典裘、题桥、荐赋、买赋、谏猎、通夷、封禅、病渴、白头吟等,作为历史典故,以其历史内涵融合不同情境下的现实感慨,亦可视为广义上相如故事的研究对象。

汪文学《传统中国文人的“相如情结”》认为古代文人皆存在着对司马相如传奇生涯中爱情与功业

的艳羡心理,“相如情结”是与“圣人情结”并存的潜意识[32]。张海《异代知音,人生偶像——浅论唐代文人的相如情结》认为相如典故在唐代诗赋中或象征杰出才士,或反衬已之不遇,或称颂至情真爱;唐人在得意、失意时均喜以相如才志自诩、自勉[33]。杨许波《文学典范与人生际遇:唐诗接受司马相如考论》概括出唐诗称引相如典故的两个内涵角度:优秀辞赋家及才学代表,得志与失意并存的人生际遇,且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34]。马君毅《唐代诗人笔下的司马相如形象初探——以咏史怀古诗为探讨中心》指出相如诗的写作源于唐人对《相如列传》及其他史籍的接受与认知,表现出赞赏相如才华、歌咏相如爱情、谴责相如负心等思想内容[35]。尹博《论李商隐诗典的“以兴统比”——以相如文君典故为例》结合唐代诗人相关题咏,论析李商隐对相如文君本事的解构重组,指出相如故事在义山诗中生成了新的情节[36]。詹杭伦、沈时蓉《唐人李远〈题桥赋〉说略》谓《题桥赋》以司马相如题桥事迹为本事,表达“警后进而慕前贤”之意,认为李远与相如皆为蜀人执着理想、成就事业的代表[37]。英国学者倪若诚撰、江红译《唐赋中的司马相如和扬雄:唐狩猎赋论》探讨不同文体程式在构建沿革前代作家历史形象上的差异性,论及唐代狩猎赋中的相如形象[38]。芦茜《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故事在唐代的流变》指出唐代有200余首诗作歌咏“私奔相如”故事,并将“文君私奔”的真挚大胆化作追求爱情的自由精神融入传奇小说的主题;认为时人对负心行为的普遍谴责与浪漫开明的婚恋观念及不平等的婚姻法则有关[39]。龚兰兰《论相如文君故事系统中的层累诗文》以南北朝以来陆续出现的《琴歌》《长门赋》《白头吟》《美人赋》《与相如书》《报卓文君书》《司马相如诔》及嵌数诗等作为研究对象,指出上述诗文多为缺乏信实依据的伪托之作,但它们对宋元以降的小说戏曲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40]。赵晓兰《〈成都文类〉中的司马相如》结合前代文史论作及其时社会背景,重点解析《成都文类》所选杨天惠及郑少微《悯相如赋》、宋祁《司马相如字长卿赞》,兼及其他诗文对相如故实的演绎,认为该集总体就相如宏丽文采立论而罕及政治建树,可以看出“相如”具有成都文化符号的意义[41]。房锐《〈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瞩目于道光年间王培荀《听雨楼随笔》中收录的相如文君相关诗作及述评,称其可补史料之不足,且具有文化认识价值,折射出清代蜀人及入蜀文人对相如文君故事的受容情况,作者亦纠正了《随笔》的不准确处[42]。

三、相如故事研究成果简评

通过对20世纪以来有关学术成果的回顾,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司马相如故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深度和广度上皆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清代姚鼐将义理、文章、考证三者视作异趋而同为的治学之根本。关于目前司马相如故事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亦不妨以文献考据、义理解读、文章分析三点加以考量。

(一) 文献考据

掌握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治学前提,最大限度地发掘文本流传演变的材料依据,对故事研究意义重大。相如故事贯穿于中国封建时代发展的始终,《司马相如资料汇编》依时代罗列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内容倾向于史评文论且择要选录,远远不能展现古代相如故事的全貌。相如戏曲是叙事文学主体材料,尚未以现代方式出版的部分作品以线装抄本、刻本的形式珍藏于少数大型图书馆,研究者难得一见,在文本分析过程中也通常被一笔带过。以司马相如为配角的戏曲小说,在相如故事研究领域始终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以诗词文赋为载体的相如故事大多散见于历代集部文献中,目前的研究成果尚停留在对唐宋以前少数名家名篇的考述赏析阶段。然而元明清以降,书写相如本事、使用相关典故的作品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更加复杂。因此,对于更大范围内相如诗文的系统搜罗梳理工作亟待展开。另外,目前尚未有人考虑到文物古迹等非书面资源的参证作用,如相关画作、瓷器等。这些材料同样益于对相如故事演变形态及接受情况的研究。

(二) 义理解读

在古今兼容、中西汇通的时代环境下,近现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义理之学,已不囿于儒家道德和政治伦理,而有了更加普泛化、多元化的文本内涵阐释意义。司马相如人格质素与人生境遇的相生相悖、对立统一往往使其故事呈现出双重内涵,同一内容片段能够激发起迥然有别的猜测评议。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相关情节及道德判断的显隐消长,从微观角度印证着古代社会婚姻、学术、政治、经济等种种思想观念发展演变的宏观线索。究其思想底蕴,在以文人情志为主导的前提下,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渗入了正统意识及市民心理,体现出内涵的丰富性。

相如婚恋纠葛作为文学材料于历代作者笔下得到浓墨重彩的书写,与之相关的婚俗、情理、性别观念、情爱模式等成为最常见的研究视角,在得到充分探讨的同时也难免陷入陈熟与偏狭。另一些被长期忽视的内容,如发迹变泰、才士知遇、放诞隐逸等,内中所融摄的深广意蕴依然有待开掘。相关人物在相如故事流变过程中得到了富于差异的展现,但目前论者更多关注卓文君,而汉武帝、卓王孙等人的形象内涵流变一直未能进入研究视野。

(三) 文章分析

传统文章之学指涉文字音韵与文体词章,后者与文学研究关系更为密切,以现代视角观之,大体包含文艺学、文体学、修辞学等。西方文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特定语言中文字语汇的选择”[43]195,因而只有文体学方法才能界定作品的文学特质。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多由书面文献承载传播,主题内容包藏于章句行文之间,文化意蕴通过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动态变化得以显现。

体裁多样性也是相如故事的一大特征。由汉至清的相如故事通过书面形式和非书面形式传播。前者包括正史、野史、地志、类书、笔记、小说、诗文、词曲、戏剧等文体类型,后者涉及图画、瓷枕、书印、井、桥等物质载体。文字材料与物质遗产共同构筑出庞大的故事体系。目前,司马相如小说戏曲的同源探究很少注意故事丛中的文类更新问题,更鲜有论者以“辨体”眼光对故事流变的文学因素做出自觉系统的描述与分析。

四、叙事文化学视域下的相如故事研究前景展望

中国叙事文化学由宁稼雨先生提出,凭借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打破自王国维、鲁迅、胡适以来近乎定型的西学范式,在文体史与作家作品研究之外,开辟出单元故事类型研究的新思路。以叙事文化学为依据,本文期待为司马相如故事研究激发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首先,鉴于目前相如故事研究在文献考据方面的工作不够彻底,叙事文化学主张竭泽而渔地挖掘材料。对于故事材料的界定,采取宁宽勿严之原则,将司马相如本传及小说、戏曲视为研究主体;相关诗文、文论、史论材料繁多冗杂,或致力于抒情说理而无关叙事,亦统筹观照,提炼其中的叙事成分或叙事信息;将非书面文字性的画作插图、文物古迹等纳入考察视域,以补证纸上之材料。如此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主体叙事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分布的不均衡性,避免故事演进链条的中断。这是叙事文化学对比以往小说戏曲同源研究的差异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其次,在掌握广义叙事材料的前提下,叙事文化学主张多角度、多层次加大文化研究的力度,颇可解决前人在相如故事义理及文化解读方面局限于情爱问题之一端的弊病。所谓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只要能够用普遍适用的原理来研究,就都可成为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活动规律的对象”[44]1。采取跨学科的文化视野,便于将相如故事研究延伸至多个领域,开拓出多个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深入探讨。与此同时,中国叙事文化学致力于“动态研究”。“动态”不仅体现为差异性,也体现为延续性;不同历史阶段对前期故事形态的认同感,以及故事自身跨越时代的稳定性背后,皆存在着值得解索的文化动因。

再次,司马相如小说戏曲同源研究普遍存在文学分析方面不够自觉的情况,而叙事文化学提倡变革西学范式的同时亦不摒弃文体与作家作品解读。我们强调,历代相如故事的文体要素阐释需在整体研究中占有相当比重。中国叙事文化学以古代文学为本位,不能误入泛文化论的歧途,因此文化阐释无法代替文学本身的研究。其一,体裁的更新发展,或能为故事成分改变以及规模缩放提供某些机遇和可能。其二,在学术传统的规定作用下,不同体裁(如史传与子杂,诗与词,甚至小说戏曲的内部分野)具有庄谐尊卑、文质雅俗的不同追求,对同一故事的陈述自然存在着表现技法、审美宗旨、道德标准的差异。其三,文学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故事的演变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艺术内涵变化。承载、表现故事的语言形式、文体功能、美学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创作、接受问题,皆应划于研究范畴之内。

注释:

① 原载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之“武帝弄臣”一章,后发表于《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魏朗.漫谈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传奇故事的戏剧[J].文史杂志,1996(5).

[2] 汤君.宋元以来小说戏文之相如文君故事叙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 李莹.明清司马相如剧简论[J].时代文学,2009(10).

[4] 苏涵.母题的流变与模式的衍展——司马相如卓文君戏曲考论[J].中华戏曲,2000(24).

[5] 芦茜.文君故事负心母题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的文人旨趣[J].时代文学,2009(2).

[6] 陈如毅.论明清相如文君戏中情与理的嬗变[J].新余学院学报,2012(2).

[7] 张海霞.性别视野中的古代文君相如戏[D].厦门:厦门大学,2006.

[8] 张文.相如文君戏考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9] 常凤媛.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10] 连静.相如文君戏简论[D].合肥:安徽大学,2011. [11] 何煜婷.现存明清相如文君戏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12] 董上德著.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 王立群.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1(6).

[14] 钱玉趾.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兼与王立群先生商榷[J].文化透视,2008(1).

[15] 万光治.文君、相如故事的文化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6] 许结.弹琴而感文君——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7] 李璐楠.司马相如与文君爱情故事解析[J].文学教育,2009(11).

[18] 陈婧.困境中的无奈与抗争——对司马相如奋斗历程的重新解读[J].宁夏大学学报,2013(1).

[19] 刘娜.从中日文化差异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不同解读[J].科教导刊,2012(8).

[20] 踪凡.《司马相如集》明清辑本初探[J].文献,2010(1).

[21] 刘南平,班秀萍.司马相如考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22] 毕庶春.《美人赋》考辨[J].辽东学院学报,2008(1).

[23] 孔德明.司马相如之沾溉滇文人探考[J].昆明学院学报,2012(4).

[24] 傅光宇.司马相如是张叔、盛览的老师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6).

[25] 刘开扬.三谈司马相如生年与所谓“东受七经”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1987(4).

[26] 房锐.对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关系的再认识[J].唐都学刊,2007(6).

[27] 房锐.司马相如受学说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3).

[28] 束景南.关于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J].文学遗产,1984(3).

[29] 李昊.司马相如生平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1(1). [30] 刘开扬.再谈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J].文学遗产,1985(2).

[31] 熊伟业.西汉唐蒙、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的两个问题[J].兰台世界,2008(4).

[32] 汪文学.传统中国文人的“相如情结”[J].博览群书,2008(9).

[33] 张海.异代知音,人生偶像——浅论唐代文人的相如情结[J].西华大学学报,2009(6).

[34] 杨许波.文学典范与人生际遇:唐诗接受司马相如考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5).

[35] 马君毅.唐代诗人笔下的司马相如形象初探——以咏史怀古诗为探讨中心[J].现代语文,2014(9).

[36] 尹博.论李商隐诗典的“以兴统比”——以相如文君典故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3(6).

[37] 詹杭伦,沈时蓉.唐人李远《题桥赋》说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3(3).

[38] [英]倪若诚.唐赋中的司马相如和扬雄:唐狩猎赋论[C]//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39] 芦茜.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故事在唐代的流变[J].作家,2008(10).

[40] 龚兰兰.论相如文君故事系统中的层累诗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1] 赵晓兰.《成都文类》中的司马相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5).

[42] 房锐.《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43] [美]雷·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刘小兵〕

作者简介:汪泽(1988-),女,天津人,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8-2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1−0025−06

猜你喜欢
前景综述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