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送礼寸步难行

2016-02-11 10:35眭达明
杂文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军机处总督军机

眭达明

常听人说不送礼寸步难行,原以为这是普通百姓的烦恼,想不到曾国藩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清同治三年(1864)三月十四日,曾国藩派往北京送奏折的人回到安庆,带回一大包京报,在正月二十三日的邸钞上,发布了京察消息(顺治十年即1653年,清朝开始实行京察“大计”,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从此三年一大计,定为制度——注),共评出十个省部级以上优秀公务员,其中京官五个,地方官五个,京官是恭亲王奕和四个军机大臣,地方官是协办大学士兼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学士兼湖广总督官文、四川总督骆秉章、闽浙总督左宗棠和江苏巡抚李鸿章。按照惯例,获得三年一度优秀公务员的高官大吏,必须具折谢恩,但因为没有接到正式文件,所以曾国藩虽然知道自己获得了这项殊荣,却无法感谢皇上的恩典。而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京报早已公开发布消息,其他人谢恩了而他如果迟迟不谢恩,不仅显得异常,而且会给人留下傲慢无礼的印象。功高震主的曾國藩无日不在惶恐中过日子,如今又遇上这件烦心事,其内心的焦灼不安可想而知。

是什么原因收不到文件呢?当天的曾国藩日记没有说。找出曾国藩家书翻阅,谜底才揭开。当年三月七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如是道:“京察考语,此间至今未接军机处附片知会,亦未接到部文。甚矣!小军机无应酬馈赠,真一步不可行也(元年京察系军机抄谕旨知会)。”(《曾国藩全集·家书》)

原来曾国藩早就从另外渠道获知自己再次评上了三年一度的省部级以上优秀公务员,之所以没有接到军机处发来的文件,是因为平时没有给“小军机”送礼,从而受到刁难。部里文件被卡在他们那儿了,自然迟迟下不来。

曾国藩说的“小军机”,就是书籍文章中通常所写的军机章京,“小军机”是他们的俗称,早期也称为“司员”。清朝军机处共有二十四个“小军机”,满汉各十二人,分批日夜轮流值班,担负文书抄写和收发事务。文件到不了曾国藩手中,是“小军机”从中作梗。曾国藩在信中注明说,同治元年他评为上一届优秀公务员后,就是“小军机”抄来谕旨通知他的。

当时的曾国藩,不仅是节制安徽、江苏(包括上海)、江西、浙江四省的两江总督,而且是协办大学士,位高权重,只因为往日没有到“小军机”那儿烧香,便会遭到如此报复和刁难,其他人会受到哪些鸟气,也就不难想象了。

有趣的是,曾国藩虽然知道问题根子在哪儿,但除了在家书中喊声过分(甚矣),竟然不敢将同样的感叹和牢骚写进日记(他的日记身边人都可以看到,怕传出去)!更不见他采取任何行动,比如检举揭发“小军机”的渎职行为等等。这一方面是“小军机”们天天围着皇帝转,实在得罪不起,另一方面是曾国藩有苦无处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假如他要告“小军机”状,“小军机”绝对有冠冕堂皇理由辩解,比如工作忙,比如邮路上耽搁或丢失了,等等,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你曾国藩却铁定会给世人留下操切的坏印象,同时把“小军机”彻底得罪了。一个远离朝廷的地方官,尤其像曾国藩这种手握军权又功高震主,一直让满族皇室高度戒备和猜疑的汉人地方官,把皇帝身边人都得罪了,会是什么后果,你去猜想吧!

在人们的印象里,机关搞收发的小官吏,是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但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些表面毫无权力的人,却能将曾国藩那样的高官大吏玩弄于股掌之中,你说可怕不可怕?寒心不寒心?腐败无孔不入到不显山不露水,既让人抓不着把柄又无处不感觉其存在的地步,这个清王朝还能有救吗?

猜你喜欢
军机处总督军机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美国篇)
大胆小偷,闯“禁区”盗走军机设备
军机空难 一箩筐
COURT CONFIDENTIAL
从动机和效果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军机处二百年》
清代军机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一部稀见的明代军事志《苍梧总督军门志》
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