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清
2016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意见》强调:“坚持德才兼备,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这是党中央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所提出的人才评价标准新论断。
围绕这一新论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才教育者认为此标准会成为今后人才素质培养的导向;人才选拔与使用者认为关键在谁来评价,如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人才研究者认为此标准将直接影响评价方式与测评标准的构成权重。因此,在把握与实践这一新的人才评价标准方面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新人才评价标准构成要素的内涵变化
把“德才兼备,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这一新论断称为新人才评价标准有以下两点考虑。首先,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选人用人与人才标准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论断,《意见》提出的人才评价标准传承集聚了党几代领导核心的人才思想精粹并进行了发展;其次,《意见》是我国第一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以中共中央名义印发,要求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标准都十分关键。如何把握新人才评价标准,如何将之引入人才工作实践中,《意见》强调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还有哪方面新意,这里首先从品德、能力、业绩、知识等人才评价标准相关要素的概念特征谈起。
品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而成的个人相对稳固的个性品质的总和,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品德是个体的现象,不同于道德,其外在表现为行为态度与行为特征,内在表现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与道德准则。在评价品德时,不是只涉及个体内在因素,同时应关注其外显行为并由此推测品德水平。我国古代品德考评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如诸葛亮用“七观法”来综合判断人的品行: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西方对品德测评的实证研究则倾向于用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来评价个体的品德发展水平。品德的特性注定其评价难度,品德测评方法应该借鉴国外经典品德评价的经验,做到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突出对理想信念、价值观、责任担当等的考核评价。
能力与技能。能力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是执行具体工作任务的应用行为,能够以数量或品质评价其精通程度。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的技能水平是以达到的效果、耗费时间以及应用的资源而定。能力与技能是不同的,能力更具综合性、普遍性,技能更具技术性、专业性,能力的概念可包含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由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专业能力或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是偏重认知方面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特殊能力是一种专门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社会综合能力是保证顺利地完成某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中最活跃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求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有一定能力经验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品德、心理状态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对能力与技能的评价应更多地与解决问题相联系。
知识。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获得的信息。一个人的学识,不完全取决于掌握知识的多寡,也受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高层次人才的知识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首先,知识结构的有机性与动态性。知识结构中的各种知识不是简单堆砌,应是相互补充、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并根据创新要求及目标的变化,适时充实和调整。其次,基础知识的广博性与跨界性。知识的广度与一定的专业跨度会使人思路开阔,便于把多方面知识和观点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见解。再次,专业知识的精深性和先进性。高层次人才专业知识不仅要精深,而且要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人才知识水平的评价应涉及知识的广度、深度,更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越合理,所产生的成就与创造力也就可能越大。知识水平可通过考试成绩、文凭学历与专业技术资格等反映出来。知识不会直接转变为能力,掌握知识的多寡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受记忆的影响会出现衰退,通过实践形成的能力则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运用已有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涉及能力范畴。在新人才评价标准中,没有特别突出知识评价,而是突出了能力评价,因为拥有知识,没有一定的能力,难以取得实绩。
业绩。业绩是相对一个人所承担的工作而言的,即按照其工作性质,所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业绩是人们行为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观念上的东西,它不等同于绩效。绩效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多种要素。绩效概念较为宽泛,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业绩评价针对的是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业绩必须具有实际效果,无效劳动的结果不能称为业绩。《意见》特别强调对应用型人才评价应根据职业特点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业绩的评价不同于绩效评估,应有针对性地评估履职结果,也不再是对德能勤绩的全面评价。评价业绩水平时,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统筹考虑。
经验与成就。經验与成就是一个人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积累。经验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是认识的开端,上升为理论可以转化为知识成就。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岗位上更好地施展才华,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但也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学历、职称、论文可以归纳为个人的成就,这几项指标代表一个人现有的素质。学历代表一定知识水平,论文代表一定理论水准,职称代表达到的专业技术和学术层次。学历、职称、论文往往处于暂时静态而具有可比性,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人才评价使用的主要标准,但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快,技术进步迅猛,偏重用静态指标来衡量人才是有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因此,《意见》提出的“三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论文)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个人成绩与资历,即不把这几项指标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必需的标准,从而有利于发现使用优秀人才。只有做到“三不唯”,才能“突出品德、能力与业绩”,才能更科学、更准确地评价人才,这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在评价标准上突出核心要素而体现出的“第一个新”。
上述概念都有较丰富的内涵,可以描述为五个系统:品德系统、能力系统、知识系统、业绩系统、经验与成就系统。从概念上讲,业绩还不能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因为业绩是以人内在素质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外显行为结果。因此,五个要素系统可以统称是一种衡量标准,但其中的品德、能力、知识、经验成就可以称为素质标准,是内在的并可以培养提升的。在运用新人才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不同要素的特征,同时关注这五个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新人才评价标准构成要素的关联结构
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不可避免地反映当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当前提出的“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也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优势”的必然要求。新人才评价标准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构成人才评价标准的要素彼此相互关联,以德为先是根本。下列关系图中,品德是最初始的驱动力系统。人们想实现什么,想取得什么成果、业绩,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其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成就动机或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动力因素是启动目标实现的原始动力。强调“以德为先”,在图中表现为两层意思:一“德”是动力的来源;二“德”是方向的来源。从工作角度讲,有什么样的品德就有什么样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目标。失去“德”支撑的工作业绩,可能会出现方向性、路线性错误,可能因失去持续性内在动力而滑坡。
图中可见,由品德系统驱动,知识通过能力系统被提取利用于生产实践活动后,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业绩,才能真正产生作用。“知识就是力量”,即知识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真正成为力量。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离不开知识与经验,离不开品德(个性心理)这一动力系统的支撑,才能产生业绩。知识与能力没有方向性,而品德系统的作用正是可以提供方向。經验则起着校正辅助作用,并从业绩获得中不断地积累、从实际成效中不断地取得反馈信息而作用于能力系统。知识、能力、品德、经验与成就四个系统共同作用,最终产生业绩。人才创造的业绩最终能否成为有价值、有益于社会的东西,受其品德发展的水准影响。
《意见》中强调的品德、能力与业绩在上图中处于中轴线的位置,品德是基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义也正在于此。品德的优劣会决定一个人在面临巨大压力、面对紧要关头或需要对各种重大利益抉择时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品德差、能力强、地位高的人可能带来的危害也更大。人才评价标准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只有充分把握好人才评价标准构成要素的实质,才能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合适的评价主体去准确地评价人才。
人才的素质构成与行业专业类别多样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与人才评价理论研究需同步推进。从素质上看,如果将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品德水平、经验与成就水平简单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可以组合成几十种不同特点的人才素质类别。从行业上看,有六种分类: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专业上看,分类更是不胜枚举。有的人才能力水平突出、有的人才知识水平突出,有的人才技能水平突出、有的属于通用型管理人才、有的属于专业型技术人才,关键是人才的素质与岗位要求是否一致,这就对人才管理与评价方式方法提出要求。
《意见》指出,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要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应用型人才评价应根据职业特点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这实际上是突出了人才的根本特点,即人才的社会属性。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必然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在社会进步中起到积极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分类推进人才评价,人人皆可成才”的评价导向,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人才为本、突出人才同岗位(组织)双向适应而体现出的“第二个新”。
人才的多样化特点使得评价难度增大,目前在人才评价中存在“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学历、职称与论文比较好量化、可比性强,评审中易操作。强调“三不唯”并不是“三不要”,从人才评价体系上看,这几方面在评价指标中的作用仍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能力水平表现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品德更是具备耗散与内隐特征,评价量化难度较大。另外,由于业绩是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业绩在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设定也很重要。因此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才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方法等方面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
三、用新人才评价标准指导人才工作实践
新人才评价标准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作用体现在观念的更新上,体现在人才工作的具体环节中。
新人才评价标准的地位确立需要科学人才观作为支撑。首先,树立科学人才观。按照《意见》强调的,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次,新人才评价标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相适应的一种核心价值标准,即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成为怎样的人才最具有社会价值。这要求我们以新价值观为主导来统摄其他价值观,当“人情关系”、“金钱门第”、“资历权位”与之发生冲突时,应以品德、能力与业绩为准则。通过突出人才评价的核心价值标准,进而尊重人才的社会地位,维护人才的权益,引导人才培养与成长。形成谁勤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投身时代创业创新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
新人才评价标准的确立需要新的人才管理体制及政策作为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有专家认为,这应该是一个人才开发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概念,人才集聚与人才管理有很大区别,集聚人才就是集聚强国之能量,讲集聚人才就要跳出行政化的科层体制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行政色彩较浓,《意见》提出的“纠正人才管理中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突出市场化导向”,目的就是要形成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是新人才评价标准得以落实、得以进行(按类别或岗位)细化的必要条件,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制度保障而体现出的“第三个新”。
新人才评价标准的运用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提供技术性支持。相对人才体制机制的政策性与制度性而言,人才评价方式方法更侧重理论与技术层面。要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和考核人才,必须研究建立以“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为重点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而不是简单通过一张考卷、一份测评表或一个非用人主体参与的评审会来评价人才。同时,要按照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评价人才,如选拔评价党政干部时要按照“好干部标准”,在选拔评价企业家、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时就不能简单套用。在根据岗位需要选配人才时,除了要注重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外,还要充分考虑人才个体兴趣爱好、价值观、发展潜力等个性特征,以达到“人与岗位、人与组织”的最佳匹配。
新人才评价标准的达成需要一定的教育培养模式作为基础。人才评价与选用标准对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是直接的,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就因改变了当时的世袭制、举荐制,使得大量社会精英从政,这种人才评价体制及机制的变化维系了从隋朝至清朝的封建统治。但上千年的科举逐步僵化,一方面过度吸纳社会人才进入官府,另一方面固化的考试评价标准禁锢了教育培养模式,压制了创新,一定程度延缓中国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脚步。以史为鉴,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与培养模式具有广泛深远意义。围绕人才培养,《意见》提出: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要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进战略科学家、创新型科技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方式,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等。这是用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站在经济全球化角度用更高更全面的标准看待人才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新人才评价标准对人才选拔、培养与使用的导向作用的形成,随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人才聚集、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激情促进作用的加强,不断涌现的人才一定会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系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