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2-11 20:37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局长
中国司法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戒毒场所人员

冯 力(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局长)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冯 力(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局长)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戒毒历史的承载和积淀,对推动戒毒工作发展、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弘扬正气为主旋律,努力打造具有戒毒场所特色的软环境,通过加强规范化执法、人文化管理、专业化戒毒、科学化矫治,逐步形成了铸魂、励志、怡情、增智的文化特色,“崇德尚法、以文化人”的理念深入警心。

一、持续建设警营文化,着力提升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执法单位。执法主体是人民警察。警营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警察职业特征,是警察文明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工作理念的综合体现;它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为基本原则,通过启发引导、激励关怀和对话示范等方法,对特定人群进行教育管理。这就要求警察队伍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主体意识。一是以政治建警为前提,着力提高警察队伍的职业素养。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始终坚持把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文化引导人。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狠抓“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大学习大讨论大提高”等主题教育,围绕戒毒中心工作,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员培训,强化警察队伍的身份意识、执法意识,增强履职能力。选派基层骨干到外省市挂职学习,吸纳先进理念,提升文化水准。持续开展岗位大练兵、警体训练月、业务竞赛和岗位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营造比奉献、强技能,比作风、强素质氛围,激发“争一流、创佳绩”和争当排头兵的工作热情。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警察队伍“绝对忠诚”“甘于奉献”的意识,筑牢了执法为民的理念。二是以教育宣传为主导,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选树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先进典型,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综合效应,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宣传片、内部通报等多种形式,弘扬新风正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以阵地建设为依托,营造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依托党员活动室、民警图书室,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民警”活动;依托系统内报刊、简报、宣传栏、局域网等宣传阵地,加强舆论引导;依托群团组织,定期组织戒毒工作理论调研、征文研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适时组织青年民警拓展训练,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比赛,丰富了文体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警察情操,涵养文化底蕴。

二、积极打造法治文化,着力提升警察的履职能力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执法性质,决定了戒毒系统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法治特点。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强化执法培训,严格执法监督,逐步培育警察对法治的信仰,养成良好的执法行为规范。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的法治思维。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提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以上率下;积极破除旧有的思维定势,厘清领导岗位、各个执法岗位的职责和权力清单,廓清执法风险防控重点,强化法律监督,严格“四种形态”和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规范,坚持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戒毒各项工作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积极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使每名警察都熟知《禁毒法》《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和《戒毒条例》,了解立法宗旨,熟记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标准。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借助社会力量在“6·26”国际禁毒日等特定日期,抓好联合帮教和《禁毒法》宣传;聘请孔祥瑞、吴卫凤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戒毒形象大使,邀请戒毒成功人员深入社会、戒毒场所现身说法,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增强了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建立严格依法办事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戒毒工作执法手册》,修订规范了戒毒执法工作流程。严格落实戒毒人员诊断评估、所外就医、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探视会见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在管理教育、戒治康复、生活卫生、习艺劳动和民警队伍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依规运行。四是不间断地开展警示教育和执法监督工作。围绕“六条禁令”“六个一律”“徒手进监管区”等纪律规定和杜绝“打骂体罚” “吃拿卡要”和违禁品流入监管区等规定要求,采取树立警示牌、印制宣传单、剖析典型案例、签订承诺书等多种方式,督促帮助警察树立“红线”意识。通过警务督察、监控录像倒查、重要执法环节监督、对戒毒人员离所前个别谈话、对戒毒人员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出所后戒毒人员进行回访等方式,对警察执法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营造“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法治氛围,让戒毒执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三、努力营造环境文化,着力发挥怡情功能

本着育人为先,体现教化特色的要求,积极营造和完善有利于戒毒人员矫治的场所环境文化,创建出“校园式”“花园式”戒毒场所,办成一所一特色。一是戒毒场所建筑风格特色化。五个戒毒场所所区建筑布局和颜色设计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外部颜色以灰色等冷色调为主,给人以执法单位的庄重、威严之感;内部大多采用明亮、柔和的暖色调,给人以温馨愉悦的感觉,以减轻戒毒人员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二是戒毒场所区域环境搭配优美化。所区楼房四周大多栽种各种绿植,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戒毒大院正中位置一般都建有国旗升降台,专门开辟康复训练区等。三是戒毒场所人文环境差异化。有的戒毒所制作了优秀传统文化墙,有的绘制了禁毒知识栏,各种寓意鲜明的宣传栏和巨幅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民警“教育、感化、挽救”戒毒人员的动人场面,描绘了戒毒人员丰富多彩的戒治生活。在学员生活和学习区的墙壁上、走廊内、屋顶下都挂有教人改恶向善、摆脱泥潭的名人名言和《弟子规》等字画,甚至还有卡通形象的民警寄语,劝诫学员脱胎换骨、重塑新生。四是戒毒场所内布局校园化。在专门的学习区域,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阅览室,并配备电脑,有供学习、娱乐的液晶电视和所内广播系统。严格落实“六三制”管理规定,保证了戒毒人员每天有3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周有一天的“教育日”,组织戒毒学员开展法律常识、心理健康、文学修养等方面的学习和课堂教育。优美的环境文化,使戒毒人员感到这里“不是学校却胜似学校,不是花园但胜似花园”,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不断创新矫治文化,着力提升教育水平

“以文化人”的矫治文化是戒毒系统最突出的文化特点。全体民警紧紧围绕“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工作目标,积极营造活泼、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教育矫治,使矫治对象戒除毒瘾,掌握一技之长,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后谋生做好准备。一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的制度约束人。先后制定出台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考核实施细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实施细则》等制度规定,重点强化戒毒人员一日生活和行为规范养成,促进戒毒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定每日出早操、组织队列训练、内务管理整齐划一、物品排放定置定位等,将一日行为进行规范,营造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节日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活动感召人。在春节假期开展趣味比赛、卡拉OK、书画展览、歌咏合唱、竞猜灯谜等系列活动;在“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开展戒毒人员趣味运动会、队列会操表演赛、篮排球比赛等多种体育活动;在“母亲节”邀请戒毒人员亲属来所观看戒毒人员演出的情景剧、开展“答谢慈母恩”等活动。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戒毒学员以“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为主题,展示了队列、瑜伽、健身操、太极拳等康复成果,副市长、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赵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祖文光,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铁英等领导同志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三是加强矫治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方法疏导人。投入资金,为戒毒人员建立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和毒品考验室等功能设施,全面开展对戒毒学员心理疏导、音乐治疗、厌恶疗法、情绪宣泄等心理矫治。四是加强帮教文化建设,以真诚的关爱激励人。先后邀请专家、劳模、法律工作者、教师、戒毒人员亲属、戒毒成功人员,走进场所作演讲、报告,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帮教。积极与戒毒人员原单位、家庭和社区等签订联合帮教协议,增强戒毒所与社会的互动,实现了教育优势互补,在促进戒毒人员教育矫治的同时,也对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戒毒工作、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张文静)

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10月25日,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其主要工作职责为,开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调查研究、工作交流、业务培训、宣传工作,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是由司法部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是协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旨在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调处医疗纠纷,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平安医院建设作贡献。

目前,全国已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3917个,人民调解工作室3104个,其中在县级行政区域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393个,实现了覆盖全国80%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预定目标。全国共有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2.5万人,仅2015年就化解医疗纠纷7.1万件,有力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司长罗厚如在会上提出,做好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化解医疗纠纷,为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作贡献;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要切实加强专业委员会自身建设,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成立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是人民调解行业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希望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成为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参谋部”、行业管理的“规划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智囊团”。

(本刊记者)

猜你喜欢
戒毒场所人员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远离不良场所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恋爱场所的变化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