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2016-02-11 17:58李淑梅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城镇化

李淑梅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李淑梅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总结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根源,分析中国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将会减少城镇化建设中的失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应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品质的新型城镇化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城镇化;哲学视角;以人为本;注重品质;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的定义与哲学维度关系

城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西班牙城市规划师依勒德本索·塞尔达在其1867年出版的《城镇化基本理论》的一书中首先使用“城镇化”一词来描述乡村向城市的演变过程[1],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从传统意义上讲,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中过剩的生产力向非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转化的过程,而在此期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并受到诸如城镇的文化、生活、价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把各种生产要素及产业活动聚集到城镇当中,提高了土地与资源的利用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从跨学科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对城镇化的探讨,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城镇社会阶层结构,城镇不同群体的生活状况,城镇不同族群的关系以及农村人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这无疑对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新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应积极秉承和践行这种要求,在注重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促进的同时,更要注重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共生,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小城镇与规模不同的各级城市之间发展的协调性。这不仅超越了西方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同时,也使得自身城镇化更加趋于完善和成熟。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哲学这门学说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其基本任务是:探讨思维和存在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中国,城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关所有人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所持的基本原则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我们对其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进行质疑、反思,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重建,将会减少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失误。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必须在哲学视域下进行关注的一个重大议题。在目前的国情下,要想真正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本质及运行规律,离不开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以哲学的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就意味着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的批判精神重新审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程和理论根源,总结中国传统城镇化道路中的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以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探索一条有效的道路。

二、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及理论根源

1.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历程。科学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及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内在驱动。在哲学视域下研究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用科学的批判精神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和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发展时期(1978年前)、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6年)和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以来)。同时它亦呈现出发展起点低、速度增长快的显著特点。这是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勤劳的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必须对中国的城镇化理论进行追根溯源,才能清晰地了解城镇化前进的动因和依据。

2.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理论根源。一个国家或地区进步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其城镇化程度的高低。在人类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尽管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和个性特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和理论依据的。第一,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劳动力的分工进一步深化,推动了城镇的兴盛繁荣。当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畜牧业和手工业慢慢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品开始出现了剩余和交换,与此同时,小城邑也随之产生。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更加频繁,财产占有情况出现了不平等,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其财产不受侵犯,开始修筑城郭。到了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捍卫其阶级统治和所得利益,开始大肆地修建城镇。进入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成为生产的主流。制造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力开始流向城镇。正如马克思所说:“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2]可以说,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也直接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第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与社会组织形式两者间矛盾的相互作用。城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变化都与同期生产力发展和产品交换有密切的关系。探讨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离不开对特定阶段影响生产力进步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一般来讲,城镇化的过程是一定区域经济发展与其社会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不断适应的过程。正因为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它对周围的建筑空间布局及人口居住分布情况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生产力与其社会组织矛盾运动的水平不同,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亦不尽相同。第三,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追求美好生活。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所说的那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步入城镇,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城镇化的最高职责,就是通过复杂的城镇社会结构,发挥其最大功效,进一步扩大人们参与城镇进程的能力,让人们过上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城镇化在加快其前进步伐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比如,人口、交通、就业、住房、贫富、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原本进行城镇化的初衷产生怀疑,对原本的生活意义产生深刻的反思。城镇化过程的意义的追问和反思,对过去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求解,是重塑城镇美好生活及基本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三、对中国传统城镇化道路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属于传统粗放的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暴露出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浅度城镇化现象严重。所谓浅度城镇化,是指进城务工人员被简单算入城镇人口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只存在于中国。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他们不能像城镇户籍人口那样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及各种公共服务。对于城镇化的评价,其标准可能是多角度的,如单纯地从建筑角度或建筑物的城镇化标准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很可能有点过度和超前。但如果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来看,很明显,中国的城镇化是“浅度城镇化”,不属于“过度城镇化”。由此可见,城镇化的本义是人的城镇化。传统的浅度城镇化主要针对“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而言的,就是把扩大城镇发展规模和提高城镇化率放在突出的位置,主要集中于物质方面的建设,而对“人”的发展和利益却不够重视,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想。回顾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历程,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展,但矛盾也很突出,大批农民工进城参与城镇化建设,但他们却很难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中,虽然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但根始终还是在农村,每年都会像候鸟一样迁徙回家,城镇还不能真正地接纳他们,极易造成用工荒和诸多不稳定因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4.77%,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仅为37.1%,两者差距显著。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77亿人,占城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工商、医疗、失业、生育5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比率却很低,这折射出我国城镇化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2.城镇化的粗放式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对城镇规划的科学性不足,对长期布局重视不够,过分注重数量和规模,而忽视质的提升,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城镇发展指导理念,也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治理设施不健全、资源高消耗产业多等。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以消耗87.58万吨标准煤,21.44万吨石油,8.08万吨天然气为代价。中国的万元GDP能耗分别是世界水平的2.3倍,欧盟的4.1倍,美国的3.8倍,日本的7.6倍等。”[3]建设用地低效粗放的使用,尤其是一些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新城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而且建成区人口密度偏小,出现了所谓的“鬼城”现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过去30年,城镇面积扩大了9.9倍,但城镇化率仅增加了2.58倍,尤其是户籍城镇化率仅增加了1.78倍。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4]

3.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我国东部沿海的城镇密度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自东向西逐步递减,西部最低。东部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为数量多、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善、多数城镇集聚、辐射功能较强。从数量上看,中部地区的城镇较之东部明显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西部地区拥有的城镇数量最少,而城市的各项功能更是捉襟见肘。这种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4.体制机制不健全,“城市病”日益突出。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领域,如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等方面屡屡发生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的现象。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城镇化大多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城乡分割体制,不仅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的格局,也严重阻碍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及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而且在传统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突出的矛盾是把城镇化建设当成了城镇建设,用城镇建设囊括了城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种“城市病”的产生,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紧张、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病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5.城镇化建设缺乏特色,对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与建筑被西方社会喻为“石头的史书”,由此可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西方人对历史的保护与尊重。如今,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使得大批建筑文化遗产遭受灭顶之灾,城乡传统历史风貌正逐步消亡。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大规模地拆迁和建设,用复制城市小区的模式来建设新农村,简单地用城市建筑来取代传统的民居民房,导致民风民俗流失严重,让人感觉即便回到家乡,也再难寻觅乡愁。

四、哲学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秉承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历程和理论根源,深度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在满足人民美好期待的前提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体现中国的特色,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第一,摈弃传统城镇化中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它不仅指具有户籍的城镇居民更幸福,而且让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指数[5]。要实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是为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城市户籍问题。为此,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应取消暂住证,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相应制度,为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尚未落户城市的人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让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中不仅有工作、有住所,还应有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子女在城镇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总之,他们应能够在城镇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尊严,体会到作为城镇一分子的平等的权利。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秉承这个价值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让转移到城镇的人们能够有充分的生存权、发展权,让他们能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中去,形成现代市民的文明意识,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梦寐以求的创业梦、市民梦、幸福梦和中国梦。要更注重转移人口的真正融入,引导他们从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等多方面转化。与此同时,要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律,以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提升,以此达到价值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2.注重品质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品质的城镇化主要区别于传统城镇化中的粗放式发展的城镇化,是一种走科学规划、集约高效、智能环保、注重人性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决不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而是更注重城镇化的内在品质。第一,坚持科学规划原则。科学的规划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遏制当前一些城镇盲目追求政绩,脱离自身实际,大量占用耕地,建设新区、工业园、开发区等不计后果的扩张,使城镇化建设可以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科学的规划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镇化品质的重要路径。第二,坚持集约高效、智能环保,适度聚集原则,充分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可持续的城镇发展模式。集约高效、智能环保、适度聚集更能促进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建设和交通状况的优化发展,改变传统城镇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人们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有机统一,是提升城镇发展品质的必然选择[6]。第三,让城镇化建设应更加人性化。我们追求城镇化的意义在于人,在于人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很显然,即便是拥有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居住空间的宽敞明亮,但是,如果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基本的价值关注,那么城镇化的初衷也必将化为泡影。因此,让城镇化建设更加人性化,让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朝着绿色生态和宜居幸福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自由、美满、快乐地生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注重品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3.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任何部分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体的变化,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7]。第一,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与城镇的其他要素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自然环境与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隐患,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的各个方面,实施“生态新城”建设工程,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产品、服务设施,提升生态城镇的环境质量。第二,加强城镇产业、布局、规模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物质性的东西必然是其存在的前提。产业发展是人口转移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必须相应地调整产业发展布局,这是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生产要素在城镇加速集聚,城镇化才算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在产业方向上由第一产业为支柱转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柱的过程;经济活动上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核心的转型过程。面对当前我国国情,明确我国城镇产业定位,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真正培养起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建设产业聚集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推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发展。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协调好城镇发展的布局和规模。也就是在用地、建房等规划上,要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用、行等必要的生活资料。而在当今社会,衣、食、用、行的矛盾已基本解决,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住,居所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落脚容身这一简单目的,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与生活品质。所以解决进城人口住的问题,也就是房的问题,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加大了城镇规模化建设及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的改造力度,让更多人能够拥有自己舒适的自住房。第三,加强城镇管理、城镇特色和城镇运行机制的协调发展。针对“城市病”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推进城镇化的建设,节约和保护资源、合理利用,杜绝浪费。另外,城镇化的推进,还必须提高自身对环境的承载力和人口的吸纳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城镇建设上一定要体现特色和优势,不能盲目跟从。正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不要让城镇化的增长成为无情的增长、无根的增长和无未来的增长。同时,要健全运行机制,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生态环境、财税金融、行政管理、城镇住房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在统筹兼顾的原则指导下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尹航.推动和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权益的几点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3]李培林.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考[J].前线,2013,(12).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40.

[5]金碚.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3-01-03(05).

[6]叶连松,靳新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01.

[7]辜胜祖.围绕人、业、地、钱、房推进城镇化[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 22/c_116629630.htm,2013-07-22/2015-12-20.

[责任编辑王亚伟]

作者简介:李淑梅(1980—),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16-01-10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2-0088-05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家乡的城镇化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