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如
浅谈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史慧如
摘要:人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大学生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最终形成的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情绪及感情上尚不稳定,极易发生越轨行为。社会变革给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如若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甚至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正确并且及时的观察到认识到我国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社会化问题
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爱情萌芽产生,学习兴趣广泛,思维能力强,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是人一生中的“六大高峰”期。正是由于青年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关键性,且大学生又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青年社会化问题,更格外关注大学生社会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遇到的困难。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心理上的断乳”。上大学是许多青年第一次脱离家庭的保护、指导,自理自立的开始。家庭的影响大大减少,所在学校整体环境、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增加,并且开始接触社会活动,这时大学生群体普遍会感到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难以应对、支撑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
(一) 心理上的断乳与生理上的断乳
所谓心理上的断乳,即为社会性的断乳,这种说法是相对于母亲对婴儿的生理方面的断乳。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大学生在其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监控、管理,独立地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的领域当中。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在社会上的良好的生存发展、掌握的知识不足够支撑他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从而产生一定危机的情况。
这种心理上的断乳显然是社会性的,一般表现为大学生犹豫不决、焦虑不安等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彷徨的特征。正如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德国魏玛时期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的代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之中所道出的青少年那种苦闷的心理和惆怅的情感。犹如生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也是一个危机,更是一次考验。经过心理上的断乳,是一个人,一个大学生在成长、成人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它是一个人从心理上依赖他人到可以相对独立并进一步走向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的中间环节。
心理上的断乳,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个体、不同文化下的个体的威胁是不同的,这种危机发生的层面、强度,也是不同的。农业社会中的青少年,个体生活经验相对较丰富,家庭和社会情况相对稳定,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变迁比较不明显,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心理断乳的危机并不严重。相比较而言,时下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家庭、家长对他们的影响,与婴儿、儿童、少年等时期相比,削弱了很多;其次,就读大学的整体环境氛围、指导老师的个体品格魅力,是潜移默化、不可磨灭的;第三,大学生初步开始接触社会上的单位组织,这些组织的组织行为、与个人的关系、与其他组织的关系,都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以上的行为、表现、关系以及大学生在这些组织当中的体会心得,都是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第四,从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有认识力、辨识力、接受力开始,就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它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广泛,对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的断乳这个阶段产生相当力量的冲击。
(二)失范、越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问题
失范,是一种状态,反映的是人们失去了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现象,包括人们的反常行为和社会的混乱状态。越轨行为,则是指的偏离既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之为偏差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出格的行为。社会或群体为它的每一个成员都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求他们遵循,同时也用它来评价他的是非。
这些年,我国高校死伤事件频频发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被舍友刺死;复旦大学发生室友投毒事件,起因是生活琐事而导致;南昌理工学院一大一女生15日晚坠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杀可能……在全社会震惊和惋惜的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13%-20%的新生入学后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且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随着全国高校学生入学人数的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有一定的增长,但这部分同学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处于平稳状态。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如社会所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是这个群体较特殊,受社会关注度高。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占大学生总体的大半,这并不表示学生有心理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现象,社会中每个人在一定时间段都会或多或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且这个数字与之前相比变化不大。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13%,因心理问题退学的学生占退学学生总数的64%。以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新生心理测评为例,全校5500余名新生,通过测评了解到有486名同学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其中经过心理方面专业人士的当面诊断,最终确认,真正患上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只占参与测评学生总人数的0.32%。另外,据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相关研究人员的测算,目前中国有占总人口数目的5%左右人,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等心理精神上的问题。综合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代际差别影响着年轻人从前辈那里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更阻碍了文化互动过程中的社会化。同辈群体亚文化若没有正确的价值内核,就会影响群体内成员的自我认知。“代沟”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代沟的提出与概念
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代沟”这一概念,是被用来形容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方面之间的差异。米德认为,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况当中——青年人和老人,年轻人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他们隔着一条深沟在相互对望,“代沟”这条沟壑,是人类亲手挖的。人类的创新发明、技术进步,把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
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探讨研习“代沟”问题,就可以发现代沟给少年及青年群体的成长带来的严重问题。在个人和社会价值观方面,两代人会有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观点;同时,他们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当青少年、大学生群体没有了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榜样可以效仿、学习的时候,文化继承这个层次与意义上的社会化就不能进行,这时,取代而来的情况可能是青少年群体、大学生群体在同辈之间直接的模仿和所谓的时髦的流行,这样就形成了各种不同样式的亚文化,而且更为不妙的是,这会与社会群体在以往时代积累起来的文化产生一定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与成人群体的“代沟”将越来越深,青少年社会化的性质和机制及其产生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重新审视思考。
(二)代沟形成的原因
文化,是各个社会的重要及其必要的组成因素。人类社会群体与动物群体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人类有丰厚的文化,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这一名词在学术上的第一次明确定义是由英国的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指出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后来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ber)等著名学者经过总结得出了他们对“文化”一词的综合定义,为现代西方多数学者认同和接受。在这些涵义、要素当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我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王思斌先生这样概括“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它的一般定义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由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文化”的内涵,即便是在同一族群之中,也有可能是有分别的。即由于人口流动或文化传播等原因,该族群中不同的群体可能认同并不完全一样的文化,这样在一个社会群体当中,就可能出现“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族群当中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为“主流文化”;相对而言,“亚文化”就是在同样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和被统治的文化。显而易见,主文化与亚文化是就一定地域中的社会群体而言的——在这一范围内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即为主文化,而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则为亚文化。这里不能简单的评价主文化和亚文化的优劣与好坏。一定范围内的主文化作为正统,有一定的行为导向的功能,同时,它也对不认同主文化的成员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情况下,被主文化视为“另类”,每当与主文化相对比时,常常处于劣势,但是有时它又比主文化更具有新意和创新性。
(三)同辈群体亚文化——大学生数码电子产品消费亚文化
青少年群体被辨识的重要外在标志之一,就是对某种消费风格的共同拥有,这也是青少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辨认的内在标识与价值标识。对数码电子产品的消费,在青少年的群体认同中具有仪式与图腾的标识功能,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数码电子产品的符号消费。对于青少年群体中年龄相对较长和阅历相对较丰富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种数码电子产品的消费是更加明显和重要的标识。特定商品在多数情况下对于特定群体具有一种“符号”价值,它代表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或者是与群体内部成员既定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群体购买手机、电脑等数码电子产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对消费符号价值的占有及表现。通过占有与使用符号化了的、与个人身份密切相关的数码电子产品,标明了大学生的文化品质——包括了他们对生活态度、审美意向和趣味、价值观念和品位等等。大学生数码电子产品消费群体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也开发了一系列文化社会仪式,与其群体内部生活的核心密切相关,同时包含了内部层级的划分、流动和晋级制度等,并且根据这些核心意义、相沿成习的制度和文化社会仪式等建立了群体间成员的相互认同。
人从少年时期开始有很强的独立意识,青少年群体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并不完全成熟,而是处于独立意识与依赖性相互掺杂的状态,其行为容易受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影响——大学生的具体消费行为极易受到同龄人消费方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十分重视从对数码电子产品介入程度较高的同学和朋友那里,获得与购买新产品所需要的相关专业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以此消息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和依据,来帮助自己做出更有目标性、更有标识性、更有效率的购买决策。通过对结构式访问和结构式访谈等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对数码电子产品消费购买这一决策的信息性影响最强的,是他们的同辈群体、参照群体。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转变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从成长走向初步成熟,从完全依赖过度到逐渐独立。在这个关键时期当中,大学生群体普遍对自我的认知尚未明确、清晰,“我是谁”的问题长期或间断地困扰着他们,这让他们在探寻与塑造个人形象的过程中感到迷茫困惑。青少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相比成年人而言更有可能被各种消费欲望俘获,这是由于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不够成熟,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以让他们自己独立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因而致使其自我认同的感官化和肤浅化。很多商家运用品牌广告、产品宣传为自己造势,通过其消费符号意义去影响、感化大学生群体、青少年群体成员的自我认知。对此进行的有关实例考察显示,许多数码电子产品生产者和移动设备销售者,会聘用在大学生、青少年群体当中知名度较高、普遍受到欢迎的“明星”为其产品和服务做形象宣传和代言广告。这样一来,这些数码电子产品和通讯服务项目与大学生、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之间就形成了文本互涉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学中所说的同辈间的相互模仿,时髦、流行的兴起。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数码电子产品已外化为偶像的替身,已然被大学生当做了感知偶像的现实素材。当商品和服务被打上了“流行”、“时髦”的符号标码——由附着在产品内涵当中的“明星同款”、“大牌最爱”或“气质品位”等等表征体现出来——就被打造成了具有诱惑性和导向性的认同框架;在从众心理的引导下,包装精美的数码电子产品强力吸引着大学生青年的消费。但是事实上,这个以数码电子产品消费风潮为典型代表的商业浪潮中呈现出的一系列符号消费信息,并不是大学生群体或者说青少年群体的真实消费需求,而更多地是诉诸了这群不够成熟、欠缺经验的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大学生这个群体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消费异化的背景下,正在成熟但却不够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极易被带到商品拜物的路途中去,使其陷入在消费异化中难以认识到自己真实需求的泥潭,终究被动地沦为以数码电子产品为典型代表的流行产品的消费机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短时间内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客观面对时间压缩。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对的客观问题。大学生青年群体处于迅速流变的社会之中,更难深刻认识到“社会”是什么,更难适应社会。
(一)奴隶社会和农业社会的社会变迁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周围的生活环境、社会稳定性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迅速的社会变迁是青少年社会化可能遭遇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的原因之一。社会价值观念是社会中人们对于事物进行优劣、合理性评价的思想体系。社会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作为行为准则的核心观念和形成灵魂,又指导着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贯穿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思想的指导方向的统领。每一个社会形态中,每一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中,都由社会价值观念统帅全体成员。不同的是,他们有时候是拥有较一致的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而有的则是各种新观点、新观念不断涌现。
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整个社会阶层被进行严格的划分,形成了三教九流、士农工商为主的角色定义,青少年的选择面很窄,绝大多数会选择努力向士阶层晋升,在这种伦理型传统文化统治之下,青少年的社会化几乎没有机会面临“多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在这种一般的社会条件下,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是渐进式的,没有集束的特点,即在奴隶社会和传统封建社会中,大部分社会变迁或价值观念转变是渐进的、缓慢的。除非,是产生了基于战争征服、武力占领等较极端、很迅速的文化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多数时候对社会变迁有相当大的适应性,稳定而明显的社会价值观长期存在,并且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稳定地发挥着社会化的作用。
(二)时间压缩——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到今天、未来依然坚定执行中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个社会迅速前进变化的时代,各种新现象、新观点不断涌现,一些价值观念来不及沉淀下来即被更新的观念所取代。此时,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中所有的青少年群体,实际上处于文化、价值、规范的迅速流变之中,而难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可以效仿的东西。有时,这些不断涌现又很快变化的东西还可能会削弱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对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
对于我们这种后发展的、后开放的社会来说,较短的时间内由于“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时间压缩”效应十分显著。这里所说的“时间压缩”现象是指,以前在某一社会中很长一段时期内发生过的变化革新,后来在另一个社会中的较短时间内反映出来的现象。短短30几年的时间当中,我们伟大的国家和勤劳的人民创造和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历史中取得的成就,然而对于整个社会,由于是在相当短的时间里,特别是与整个人类文明相比极其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在产生的数量和种类都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造成了我们无法长久地停留在某一点或者是某几点上去理解、审视和体会我们所创造的东西。换言之,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问题发生得都比较密集——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发展历程中遇到的困难、阻碍及问题,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这30多年就经历了。
处于这个迅速流变的社会中的人们,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对待他们自己的社会存在一种好奇的态度——一切商品、科技、制度、文化和文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新鲜的。处在改革开放大潮之中的人们,大多数时候感到我们的总结是那么的仓促,理解是那么的肤浅,反省是那么的无力——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普遍地带给我们一种肤浅的感觉,让我们感到对一切事物现象和思想文化的认识都不深刻、太浅显,或者说这时候的我们来不及、赶不上这急速变化的社会,我们难以切实而又深刻地认知和体验各行各业的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跳跃式进步与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滞后矛盾之深。由此而言,成长成熟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当代青年对社会的理解认识就遇到了更多的阻碍和困难。
大学生对社会理解认识和判断的能力尚有欠缺,而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使大学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选择更加困难。价值观选择和形成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现状
社会价值观念是指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即对某一现象的好坏、优劣或正误的判断。人们认同的文化不同、社会生活经验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等等,这些原因造成某些个体及某些群体对社会现象、某些问题的评价有所不同。并且,快速变更的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许多新事物、新产品等,也会引起不同个体、群体的不同的评价判断。这些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为青年大学生创造了扩大视野的条件、学习新事物的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对价值的判断、从中正确的选择合理的东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如今的大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现实经验尚不丰富,而错误的判断、失误的选择对他们的成长成熟常常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关于大学生对新的社会现象认知、判断能力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网络与大众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近10几年来发展扩张十分迅速的计算机、互联网,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看法。网络的连接速度快,负载信息量巨大,交互式资源共享,使用成本越来越低,覆盖率越来越高,等等优点有效且有力的帮助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但是,网络上的内容并不是全部有益于青少年的,大量垃圾信息甚至危险信息存在,所以大学生如何对待“上网”,就是一个需要认真选择判断的问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待这种“信息诱惑”,出现选择困难、判断错误:有的迷恋上网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身体健康,即常说的“网瘾”;有的通过网络接触到违反法律、不合道德的思想,乃至做出违背道德、违法犯罪的行为;有的在网上违法犯罪,如诈骗、非法买卖,即“网络犯罪”,等等。
当今时代,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和书籍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这些以社会公众为传播对象的大众传播媒介,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和读者收听收看和阅读信息承载物。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其故事性和刺激性的特点,比较符合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群体的成长和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特殊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今商品化的环境中,各媒体、公司等等传播机构,为了提高其收视率和发行量,更是刻意地制造刺激性的节目,以吸引大众目光,努力加大社会关注度。
社会迅速变迁的同时,为了与之相适应和匹配,大众传播媒介自身也面临着巨大变革要求。尤其是,在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的传播理念的形成以及传播领域的扩展方面。行业中这些新技术、新领域的出现,在促进全国传媒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诱发和加剧了更多的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发生,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某些媒体行为与个别或局部的社会伦理体系之间激烈的冲突行为。例如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名誉权、知情权等等各种人身权利。而新的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却使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可能成为“透明人”的威胁之中——由于某些人施加的“人肉搜索”或过分的媒体关注.这种“创新”一方面为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增加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大众媒体出现更多违背媒体伦理而非法干预他人正常生活,甚至诱发某些媒体与大众或小众之间社会冲突的可能,使大众媒体面临着更多的伦理失范问题。
对于大学生等青少年社会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容易深受其各方面影响而同时更大几率产生更多失范问题。比如时髦、恋爱、打架、凶杀等等在产品、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对大学生群体、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通过加强道德建设、立法普法等途径,强化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的伦理道德规范意识,使其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扮演好它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的社会角色,完成其正面的、积极的舆论监督社会义务。
在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当中,把握好媒体伦理的尺度,掌握好媒体舆论的动向,是极其关键和困难的事情。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及时的控制好大众传播媒介的前进方向,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指引正确的航道。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6-63.
[2]伊恩•罗伯逊.社会学[M].商务印书馆,1991.20-32.
[3]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34.
[4]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5]袁潇.基于手机媒体的青少年身份认同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6]金国华.青年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3-20.
[7]陆飞霜.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8]何载福.跨国文化管理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12).
[9]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5).
[10]刘晓静,向晶.学校变革:一种文化的视角[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11]王梦鸽.关于媒体伦理失范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闻界,2011(6).
[12]Tylor Edward Bernatt(1832-1917).Primitive Culture.1871.41-66.
[13]Margaret Mead,Generation Gap.1988.1-37.
[14]马霞.“师生代沟”与青少年德育工作[J].教育评论,2002(4).
[15]何东霞,何一鸣.文化与制度耦合:一个文献综述[J].学术研究,2006(10).
[16]黄文.摆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读[N].中国教育报,2008-05-26.
(责任编辑 马晓黎)
作者简介:史慧如,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25000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2-00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