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道路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

2016-02-11 15:32康雁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道路自信现实道路

康雁冰 林 明

(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 541004;2.贺州学院党委,贺州 542899)



正确把握“道路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

康雁冰1林明2

(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541004;2.贺州学院党委,贺州542899)

道路自信;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未来维度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企图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错误思潮和言论,我们需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作出全面、坚定而有理、有据的回应,以消除其消极影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以史为据,我们从历史渊源和历史教训论证了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以实为据,我们从现实经验和现实成就论证了中国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以中国道路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追求为据,中国道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代表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面向未来,我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和未来憧憬。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儒学替代论等思潮发表了各种质疑、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言论和批判,企图唱衰、抹黑、扰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面对这些错误的思潮和言论,我们需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作出全面、坚定而有理、有据的回应,以消除其消极影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历史维度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容抹杀,历史不容篡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社会主义的渊源昭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趋势。而人类社会制度建设的失败教训,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一)历史渊源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始者、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伊始就与马克思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期的上海、北京、长沙、济南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大部分成员都是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者、倡导者、信仰者。各地共产主义组织成立后,有组织、有纪律地在全国各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影响,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创办了工人刊物、工人学校,并领导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运动的结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从实践进程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确立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1920年,《新青年》、《共产党》等刊物相继发行,陆续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介绍、宣传,对资本主义弊端和资产阶级罪恶进行揭示和严厉批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确立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代表的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相继失败,促使和激发中国先进分子和有志之士寻求救亡图存的革命真理和革命道路,为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选择契机和发展契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这一系列历史机缘中萌芽、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领导、组织、理论、方法、目标等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作好了铺垫。

(二)历史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是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正是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的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关乎中国道路的重大问题,才确保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始终坚持中国道路。

正如李拓所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的这段历史证明,人民不解放、国家不独立,依附于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行不通。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表明,专制独裁、封建买办的蒋家王朝道路走不通。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段历史表明,盲目高速度,模仿苏联发展道路和模式,不顾客观规律、封闭僵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道路走不通,以斗争促发展的发展理论更会误导实践。”[1]而国外苏联解体、东欧改弦易帜等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教训证明,过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左倾”、“右倾”的错误路线,迷信西方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民主原教旨主义”,固守传统会主义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全盘西化道路也走不通。总之,无论是国内历史的教训还是国外历史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本身和决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社会先进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历史的深刻教训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复兴中国,也只有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现实维度

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找对了、走对了,而且走得越来越好,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统一基础上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完善和超越,基于后发优势,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体现了社会主义自身的优越性。因此,无论从现实经验来看,还是从取得的现实成就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拥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一)现实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尊重中国客观实际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11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统一,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它既非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又非固守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本本主义”,而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理论标准,遵循客观实际的实践标准的高度统一。因此,这条道路才是我们找到符合国情民情的正确道路。因为正确,所以自信。

坚持中国道路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提和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并非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自我超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规律,“变”是为了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不变则是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实践表明,只有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扫清了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激发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如何可能才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现实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路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换言之,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现实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现实依据。

(二)现实成就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更是被经验证明和现实检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体制,它战胜了各种风险和挑战,显示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具有世界意义。正如玛雅在《我们为什么唱响中国》中写道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中国,既与邓小平领导人开创的改革开放道路有关,也与毛泽东那代领导人建构的国家制度框架有关。”“由于共产党有上下动员的能力,由于举国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长,中国可以提前参与到划分全球蛋糕的游戏中。”中国历来形成了“选贤任能”的政治传统和“民心向背”的治国理念,“这是中国在数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能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模式今天超越西方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之一”[3]217;中国既有民主又有集中,集中是广泛民主上的集中,避免了西方三权分立的低效和内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决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长远目标,而西方政党是利益集团的代表,“所以不会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牺牲利益集团利益,而且四五年一换人,决策是短期行为,没有长远目标。”[4]348这就是 “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影响世界、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连续33年9.8%的高速增发,经济总量跃升为全球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高新科技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21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9750万;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由2012年的9899万人降至8249万人。中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两大历史性跨越,中国的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了4%以下,中小学毛入学率达到99.5%以上,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5]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尤皮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针对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的公众对自己国家现状满意度民意测验结果显示:2005、2008和2010年,中国的满意度分别是72%、86%和87%,一直高居榜首。[6]220发展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功之路,这也正是我们坚定当代中国道路自信的实践底气所在”。[7]1

总之,中国道路取得的体制成就和发展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的根本所在。

三、未来维度

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最高级、最先进的社会形态。它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制度,代表了人类社会最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追求。在实现形式上,它借鉴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因此,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代表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美好的社会理想,面向未来,我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和未来憧憬。

(一)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之所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于它吸取、保留和改造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而批判、剔除和抛弃了资本主义的消极因素,顺应发展潮流,代表了无产阶级全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也正因为中国道路具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目标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价值追求,人们才对它充满向往和追求,对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充满自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民主和共同富裕,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和全社会的正义和自由,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的民主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实质民主,而非西方仅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程序民主;中国的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而非西方实质只是少数资产阶级的自由;社会主义的平等是全体人民当家作主,是最广泛的真正平等,而非西方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的伪民主;中国道路旨在彻底消除剥削、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非西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夺下的富裕。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协商民主到“选拔+选举”的选贤任能制度,从“新型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到各种现代网络议政平台等。中国道路价值追求的制度建构日趋成熟,为中国道路追求的价值实现提供了保障。“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公平,人们更多地拥有了获取财富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公平机会”。[8]69“《经济学人》文章引用了2013年的皮尤全球民意调查,非常心不情愿地承认了中国模式的竞争力。这个民调显示:85%的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发展的方向‘非常满意’,而在美国这个比例为31%”。[9]47-50无论是从中西道路的价值目标比较,还是其具体实现比较,中国道路追求的价值目标代表了全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中国道路实现的价值追求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二)理想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道路追求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阶段性和长期性宏伟目标的统一。其最低纲领和阶段性目标已经成为现实,而最高纲领和长期性目标在坚持中国道路上正在或终将成为现实。中国道路孜孜以求的宏伟理想赋予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豪情满怀和美好憧憬。

早在上世纪,我国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20世纪末达到温饱和基本小康,这一目标不仅实现,而且是提前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下一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10]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鲜明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坚定与自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年均9%高增长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连人类社会“历史终结论”者福山也承认:“近30年来,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望再保持30年的增长”。以此推算,中国道路的理想追求不久将成为现实。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中国道路追求的最高纲领也将变得越来越清晰可待。

总之,中国探索并坚持走自己的路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道路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可以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11]50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维度,我们都可以找到中国道路自信的源泉、依据和动力,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中国道路自信将更加充足有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

[1]李拓.道路自信的关键所在[EB/OL],人民网-人民论坛,2012年12月2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227/c112851-20032497.html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11.

[3][4][6]玛雅.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3:217、348、220.

[5]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2014年2月24日。

[7]章传家.坚定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N].光明日报,2012-12-30(1).

[8]胡联合,胡鞍钢.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及其改革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8(6):69.

[9]转引自张维为.西方的制度反思与中国的道路自信[J].求是,2014(9):47-50.

[10]包心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N].人民日报,2012-12-07.

[11]张维为.西方的制度反思与中国的道路自信[J].求是,2014(9):50.

(责任编辑:周建瑜)

2016-04-05

201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研究》(项目编号:13BKS003)研究成果。

康雁冰(1978-),男,湖南永州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贺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林明(1958-)男,广西岑溪人,贺州学院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D616

A

1008-5955(2016)02-0025-04

猜你喜欢
道路自信现实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漫画:现实背后(下)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探索并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