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性特征
赵传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任何文化形态都属于一定的时代,表现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历史性,这是考量文化形态缘何如此的基本理论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性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它回应着时代需求、解答着时代困惑,因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性特征,通过社会实践、时代选择、与时俱进三个基本维度得以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实践;时代选择;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对其意蕴进行了科学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形态往往成为时代发展的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缘于其能够不断回应时代需求和时代问题,因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换言之,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必定是充分反映其时代精神的精华、顺应其时代潮流发展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发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守正拓新,勇于创造,培育和发展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广泛的包容性和积极的创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性特征,通过社会实践、时代选择、与时俱进三个基本维度得以彰显。
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社会意识,必定是作为物质层面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曾经深刻地告诫我们:“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2]如果我们套用马克思的表述方式和推理规则的话,作为囊括哲学、艺术、宗教等诸多人类精神活动结果的文化,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形式上来讲,都应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境遇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列宁对于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亦有深刻论述,他指出:“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一言以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展开而延展。
在逻辑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来看,现代化是一个涉及人和社会各个方面根本变化的总体性变革,包括器物生产现代化、制度构架现代化和文化精神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和文化转型较之其他文明形态的现代化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历史状态,呈现出时序交错和层次叠加的多重组合的特点。中国特殊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使得原来应以历时性形态依次更替的单向度反映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文化,变成了多种文明并存的共时性形态的文化;中国特殊的现代化把加速发展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消除现代化负面效应的历史任务,同时置于刚刚踏上现代化征程的中华民族面前,并使中国人备受对现代化前景的渴望和对现代化负面效应的恐惧两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文化心态的困扰[4]。英国人吉尔伯特·罗兹曼对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这种矛盾与困境也感触颇深,他认为:“令人感到吊诡的是,19世纪之前使得中国如此伟大的东西,恰恰被证明也就是后来严重地阻碍中国现代化转换的东西。”[5]在吉尔伯特·罗兹曼看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前并未真正成为帮助中国完成由传统到现代转换的助推器,中国是带着许多有利的因素同时又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进行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而来的,因而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积极应对和努力回答现实问题而形成的文化,因而具有了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时代性转型的建构道路。
在现实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过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是一致的。邓小平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实践需求而兴起,因实践丰富而多彩,因实践创新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实践推进而拓展,因实践深入而完善,因实践发展而前进。这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中得到证明。从党的十二大(1982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的30年间,党中央以及党的领导人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或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加以落实和推进。从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开始,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与地位,这次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表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要求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六大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使文化建设与文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开始有了明确区分。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规划,并把文化软实力界定为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全面界定和阐释,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着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信仰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如果没有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演变历程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实践道路。只有基于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在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同时,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以激发文化发展的当代活力,是横亘在我们面前一个必须要正视而且要花费大心思加以解决的考量着社会智慧的大问题[7]。实质上,任何文化形态的时代性特征,不仅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是在传承与超越中得以显现的。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换角度,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时代特征的原因所在。
从文化哲学的视域来看,每一个时代都会在其文化形态中积淀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实践的积极成果,并作为该民族文化传统继承的神圣链条上的宝贵一环予以保存,从而成为民众进行新的精神文化实践的逻辑起点。这其中还有一个哲学理论问题必须阐明,即文化传统的继承绝不仅仅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的代际传播,而是依托不同时代文化发展的实践形态融入历史发展的洪流之中并不断内化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换言之,传统文化作为结果的观念形态和作为过程的实践形态之间的互动与转化,是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基因的钥匙。在文化不断地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实践形态中的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不断交融,使现代文化体系得以不断地生成和演进。事实上,文化由传统不断走向现代的过程,就是对文化传统中契合时代需求的实践元素进行不断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发展趋向合理预测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创造主体不仅要甄别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或者糟粕,而且要结合所处时代的实践需求而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必须指出的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时代转换问题上经常会出现两种不良倾向: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8]。前者夸大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后者则否定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对这两种不良倾向的矫正,即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为我们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视域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特征提供了基本遵循。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对“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9]。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特征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换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10]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胡锦涛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的文化情怀,从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延续的高度审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他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要积极“宣传阐释中国特色”,主张“四个讲清楚”,核心就是要阐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2]。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和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全球广域,将历史和未来联系起来,将中国和世界统一起来,充分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而又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以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伟大道路[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实质上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伴随着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融合发展而展开的,是对时代精神进行文明层面的浓缩和提升的过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通常是在传统与现代相交汇、古代与当代相对接中实现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儿女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继往开来、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对于这些财富,我们既要珍惜和继承,又要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时代选择、大浪淘沙的结果。
历史总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是合规律性的必然,也是合目的性的应然,归根结底是时代选择的历史成就。可以说,时代选择已经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将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航向。
时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历时性范畴,任何一个富有时代性的事物都应该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时代性还表现在它能够不断回应时代需求和解答时代问题,在对时代问题的解答中砥砺前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回应时代需求和解答时代问题的其中一步。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4]。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形态,其他诸如艺术、宗教、道德观念等文化形态,同样是随着时代进步而演变的,既有形式的变化,也有内容的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成为其发展的精神基因,不仅在于它能够提供多少文化资源,而且更在于它能够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从而积淀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精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有先进文化和陈腐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它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多样并存的文化形态中,只有那些符合了时代进步的要求、抓住了时代主题、解答了时代问题的文化形态,才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保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就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跟得上实践发展的步伐。
就文化的本质而言,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性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文化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人类希冀挣脱自然的束缚之时,文化的精神提升作用使得人类能够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当人类意图摆脱私有制下对物质财富的依赖之时,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人类能够依靠精神的提升逐渐摆脱对物的依赖;当人类向着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进之时,文化又成为人类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催化剂。总之,文化作为人类生存的方式而存在,人所具有的内在超越性决定了文化在本性上也必然具有超越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则突出地表现在其超越性所驱动的与时俱进的内在本质上。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发展道路的时代性,我们便会得出更加清晰的答案。在中世纪及其之前,人类交往的独立性使得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进行物质与文化活动,历史突出地表现为国别史抑或是民族史,历史并未真正地实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相对闭塞的国别或民族史时代,文化的时代性突出地表现为各个民族的社会制约性和历史承继性。在一定的社会有机体中,经济结构决定了由此而产生的同一时代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经济形态的演变及不同经济形态之间的区别,决定了每一个民族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简言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都具有它那个时代经济发展鲜明的烙印,故而必须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经济结构及其演变来定位其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自从商品经济普遍发展以后,随着社会生产交往的扩大,“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5]。文化的时代性缘于历史不断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而呈现出另一种鲜明特征。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时代性不仅有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在时间先后顺序上的承继性,更有彼此文化交流和融合所产生的文化现代性的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和追求“三个面向”,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基本品格。任何文化都属于一定的时代,这是文化的时代性,它表明的是这种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和何以如此的原因[16]。邓小平强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回应的是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物质日渐丰富而精神文化日渐贫乏的现实问题,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并对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胡锦涛正式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润滑剂,谋划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使文化作为软实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进程中的地位得以确认;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文化理想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以深远的文化情怀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宽阔的文化视野定位了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总体进程的伟大目标,以深邃的理论思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定位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兼顾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历时性上的与时俱进,而且主旋律和主题曲也是始终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发展上的指导地位,更是不断回应着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与国外优良文化资源引进来的有机结合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做到与时俱进,永不停滞、永不僵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可谓是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创新有力、发展良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其源自社会实践而具有了坚实基础,因其适应时代选择而具有了正确路径,因其坚持与时俱进而具有了基本保障,从而使自身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我们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顺应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吸纳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郝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及走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
[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0,120-121.
[3]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
[4]洪晓楠.哲学的文化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7-28.
[5][英]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66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4.
[7]李江涛等.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54.
[8]郝立新,路向峰.文化实践初探[J].哲学研究,2012,(6).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10.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8.
[11]中共中央宣传部.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13]刘玉标.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两个向度[J].理论导刊,2013,(1).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16]陈先达.论文化和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
[责任编辑 陈 静]
G122
A
1671-6701(2016)06-0009-05
2016-10-20
赵传海(1964— ),男,河南商城人,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