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扇》看清初文人的反思意识

2016-02-11 12:37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香君孔尚任南明

张 洋

从《桃花扇》看清初文人的反思意识

张 洋

《桃花扇》通过再现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始末,借清流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表达清初文人对国家治乱兴衰的历史反思。反思导致国家兴亡的原因,反思侯李二人的爱情归宿,反思历史上的忠奸斗争,用心灵来感悟历史,抒发他们深沉的历史反思意识。

桃花扇;反思意识;权奸误国;门户之争;爱情皈依

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悲剧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沉痛的感伤色彩的时代。《桃花扇》中南明小朝廷的衰亡穿插着侯方域和李香君的个人感情和爱国之情,更是清初文人对这段历史反思的投射,戏里戏外相得益彰。面对着国破家亡的残局,改朝换代的更替,变节投敌的软弱文人,使清初文人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明王朝的覆灭影响着一代人的观念选择,文人们试图从《桃花扇》中寻找家国爱恨的定位,更进一步延伸出对历史的反思。

一、反思:国家归于何处

孔尚任力求真实的再现南明的历史,为此他做过一番认真的实地调查和人物事迹的考证。孔尚任为何会一再强调剧作的真实性呢?在《桃花扇·小引》中孔尚任道出了其中原委:“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1]在《桃花扇·小识》中也谈道:“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皆事之鄙焉者也……帝基之存,权奸何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其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2]这充分透露出反思意识是清初弥漫于汉族文人头脑中最普遍的心态。那么清初文人要反思的是什么呢?由剧本的《桃花扇·小引》《桃花扇·小识》可以看出,孔尚任创作该剧的主旨,首要的就是要追寻导致南明弘光朝灭亡的原因,并将其归结为权奸误国和门户之争两大痼疾。

(一)权奸误国

晚明时期政治极度黑暗,朝中大臣结党营私,标立门户,导致党派门户之争不断。朝中官员因地域或政见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帮派,如天启年间的阉党和东林党。由于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当时社会上较正直的文人一般都是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在《桃花扇》中,侯方域成为作者肯定的正面人物形象。复社文人大多以气节自诩,关心国事,因此与朝廷里那些倒行逆施的奸党势不两立。他们寄托着作者深深的反思意识。

清初文人将南明王朝的倾覆原因之一归罪于马士英、阮大铖等“魏阉之余孽”擅权误国。马、阮成为了作者主要的谴责对象。他们出于一己之私,迎立昏庸荒淫的福王朱由崧,凭借着迎立之功,以固宠邀赏,擅作威福,在朝廷一手遮天,他们置国家危亡于不顾。为了享受奢华的生活,教唆朱由崧广泛征集能歌善舞的女子,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真真是“痛饮焚屋,狂歌漏舟”。而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攫取大权之后更是口出狂言“幸遇国家大变,正我辈得意之秋”,公开卖官鬻爵,排斥异己,媚主欺下,搞得朝廷一片乌烟瘴气。马阮对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的迫害一时之间搞得人心惶惶,天下寒心,国家颠覆在即。正是这些祸国殃民的奸臣,在清兵南下时,毫无迎战之力,以投降迎敌为上策。[3]

(二)门户之争

此外,清初文人反思南明的灭亡原因,也意识到复社文人的门户之争、意气用事与明亡并非毫无关系。明代文人过于标榜气节贞操,嫉恶太过,相煎太急,他们怎肯与奸臣共事,门户之见根深蒂固。过于强调清浊之别,结果激化了朝内的党争,使政局日益混乱,国是日非。

门户之见见之于《闹榭》一出中,复社文人聚集于秦淮河水榭,共赴灯船会,却打上了“复社会文,闲人免进”的旗子。阮大铖本来出门比较晚,见到复社的旗帜便歇灯悄然离去,表示退避,但是吴应箕却还要追打早已熄灯歇乐的阮大铖。[4]福王登基后,阮大铖凭借着拥立之功得势后,便对复社文人怀恨在心,挟私报复,开始大肆缉捕东林党人,这样党争的恶果便是内外两面受敌,清兵长驱南下,使弘光小朝廷危在旦夕。门户之见使得复社文人对马阮之流毫无退让包容之意,搞得朝廷内部纷争,势同水火,加深了彼此的矛盾和政权的崩溃,为复社文人日后遭受迫害埋下了祸根。党派之争的矛盾也使得忠臣之间相互猜忌,相互残杀。南明弘光朝的三位忠诚良将史可法、左良玉、黄得功,本可以齐心协力支撑半壁江山,共保天下社稷,却因心不同而力不相协,沉江的沉江,自刎的自刎。国破家亡时,英雄末日临。随着弘光皇帝出逃,忠臣相继死去,南明颠覆,这时逃难中的吴应箕才幡然醒悟,意识到“日日争门户,今年傍哪家?”当初的祸根,今日的悲剧下场,复社文人的门户之见操之过急,这又何尝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呢?

二、反思:爱情归于何处

明末的文人受王阳明、李贽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接受了肯定人欲、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生活上风流放纵,才有了侯李风流才子和绝代佳人的传世佳话。清流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男女情爱,相较之唐明皇和杨玉环,二人的爱情境界更高,更纯洁,与国家兴亡相连。作者孔尚任在《先声》中借老礼赞之口说本剧的创作方法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即以侯李二人的离合之情为中心线索展现南明的一段兴亡史,具有感人至深的爱国情结和深沉的历史反思意识。

(一)因爱结合

清初文人的反思意识,很可贵的一点在于将个人的生死荣辱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侯方域是复社文人的代表,在南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名落孙山的风流才子来说,寻访佳丽,纵情享受是当下之举。此时,侯方域想到了李香君,一个让男人魂牵梦萦的绝代才女。李香君虽然出身低微,但却因洁身自好,色艺超群而闻名四方,更甚者是其自身颇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气节,因此颇受当时复社文人赏识。侯李二人一见钟情,她的爱是纯净的,她爱侯方域的风流倜傥,爱他的文质彬彬,诗书满腹,更倾心的是他复社文人的身份,于是二人喜结连理。《桃花扇·却奁》一出后,清流文人侯方域更是对李香君肃然起敬。当李香君识破阮大铖用嫁妆收买侯方域的阴谋后,毅然决然地将嫁妆弃之于地,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和尊严,赢得了复社文人的尊重和认同。

(二)被迫分离

党派、门户之争,加之马士英、阮大铖一伙人的倒行逆施,侯方域和李香君二人被迫分离。分别之后,侯方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置身局外,反而为挽救晚明的残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桃花扇·修札》一出,杨龙友急寻侯方域的身影,因为此时国事紧张,左良玉要领兵东下,抢取南京,还有窥伺北京之意,特请侯方域帮熊明遇出谋划策。为了稳定局势不引发内乱,侯方域欣然答应并代父修书一封;江北四镇出现内讧,为了化解内部争斗,侯方域集齐四镇,协调矛盾,稳定了南明的局势。一把血扇,满载着远方爱人的忠贞与期盼;一把血扇,寄托着侯李二人割舍不断的情意。他们爱得越浓烈,爱国之情越深厚。

(三)国灭情灭

原本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爱情是他们惟一的精神寄托与安慰,在患难与共后对这份感情也更加珍视,但对于人未老,心已老的侯李二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折磨和摧残,又面临着朝廷的腐败与黑暗,侯李二人的感情在国家沉浮中显得愈加苍白无力。当侯李二人终于在栖霞山相逢,正要互诉衷肠之时,却被张瑶星道士喝醒。张道士的一番话,使侯李二人冷汗淋漓,一语惊醒梦中人。经历了生死别离后的二人,没有丝毫的缠绵与欢愉,反而充斥着满腹的感伤与幻灭。[5]原因何在呢?侯李二人的结合,本是明末清流文人的一件风流韵事,但在这样巨大的时代变迁面前,亲眼见证南明弘光朝的颠覆,亲身经历这段颠沛流离生活的侯方域作为一个复社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自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去挽救这颓唐的局势,但历史的无情无法让他大有作为。既然红尘情爱已不可留恋,在经历悲欢离合,得以团圆的时刻,他们的爱情却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家都没有了,变成了亡国奴,哪里还有一块安逸的乐土供他们享受呢?因此出家入道,成为他们惟一的人生出路。只有这样做,方能求得心安。国兴,爱情兴;国灭,爱情灭。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爱情而言,孔尚任都是在现实框架下抒写清初文人们的集体反思。孔尚任借国家兴亡为经纬,敷衍侯李二人的爱情悲剧,反思南明的覆灭,反思思想的沉沦,反思社会的最终走向。历史题材的剧作本就给人一种深沉感和厚重感,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感慨。在明清易代这个发生大转折大变化的时代,清初文人们的反思意识显得格外卓尔不群。士人群体的软弱让人们看到文人不再是支撑社会的脊梁,南明的灭亡,带给一代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沉思。江山易主,清初文人们对朝代更替的现实,处于接受与不接受的两难处境之间,正是由于这种难以接受又不能不接受的深刻矛盾,让孔尚任不断回顾历史,带着对末世王朝的感伤和悲情,抒写前所未有的对历史的深深反思。

[1][2]孔尚任.桃花扇[Z].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3.

[3]孙之梅.桃花扇的文化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1993(2):62.

[4]张燕瑾.历史的沉思—《桃花扇》的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2):23—24.

[5]郭英德.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J].名作欣赏,1995(6):23—24.

(责任编辑 马晓黎)

张洋,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 (邮政编码 730070)

I206

A

1672-6359(2016)03-0101-03

猜你喜欢
李香君孔尚任南明
家乡桃花美
桃花扇
孔尚任:我和清朝隔着一曲《桃花扇》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侯李爱情书写
南明大学士文安之佚诗辑录
广西梧州“南明兴陵”迷踪揭秘
南明委离退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会
桃花扇落,几层妆薄
陈圆圆与李香君形象异同初探
孔尚任与《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