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慧 常桂祥 梁 栋 张 跃
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意义、影响因素与对策
韩 慧 常桂祥 梁 栋 张 跃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客观要求,是克服大学生信仰淡化的迫切要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大学教育体制、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限制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成效。实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方法的人本性与务实性、队伍的高质性与先导性、平台的宽阔性与多元性、环境的优良性与时代性,是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信仰;大学生信仰教育
2015年2月,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终极依托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有没有信仰、他们的信仰是否科学,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新形势下,探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大学生信仰的内容与方向不仅关系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才,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在当下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促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信仰作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1]对大学生个人的人生定位、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人的一生,有追求“生存”与“生存的意义”两大方面,对生存的追求活动主要包括物质资料的满足与人自身的生产等机能,“但是, 如果加以抽象, 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2]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追求“生存”的动物性机能,还应该追求“生存的意义”和自我价值,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的有为青年,惟有如此,才会内心充实、有所寄托,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精神高尚的人。“信仰教育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集团、个人根据国家、民族、社会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个人需要把自己确定或倡导的信仰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企图影响受教育者信仰的形成和信仰实践活动的开展。”[3]实践中,通过系统的信仰教育使大学生的信仰一旦形成,就会对他们的人生选择与个人发展产生巨大的精神推动和信念力量,就会促使其调动一切知识、能力、潜能和资源来积极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与困难,实现发展目标与人生理想,从而进一步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人格提升。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克服大学生信仰淡化的迫切要求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日益突出,人们的精神追求趋向淡化,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失去平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相当范围内盛行。许多人失去政治信仰和精神信仰,甚至有的对信仰公开嘲笑”。[4]社会转型期,这一信仰淡化与缺失的现象与趋势也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蔓延与存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信仰淡化与缺失现象较为突出。据笔者对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6.4%的大学生选择“没有信仰”,3.3%的学生对待信仰问题“说不清”,只有70.3%的学生选择“有信仰”;76.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的体系”,17.4%的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学说”,4.4%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没有认识”,还有1.6%的大学生认为“类似于宗教”;40.5%的大学生相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53.6%的大学生认为“可能会实现”,7.7%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2.2%的大学生则选择“与我无关”。一系列数据显示,全球化时代,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整体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逐步淡化和精神“缺钙”的窘境,这使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和谐稳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要求与目的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整体来看是和谐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与现象,如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政府官员特权与贪污腐败、农村地区贫困、人与自然不和谐等等,而这些不和谐因素伴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凸显。信仰作为一种对人的强大精神动力,表现出对社会的强大的控制、疏导、凝聚和感召功能,它是推动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能够主动协调社会中多元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冲突,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与热情,坚定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不仅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智群体,而且能够为未来的社会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信仰基础。
大学生信仰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复杂多变、多因素交织的环境中进行的。总体来看,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大学教育体制、国内社会环境、国外多元思潮等三个方面。
(一)大学教育体制: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直接因素
大学阶段是当代大学生信仰形成与巩固的关键时期,而大学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信仰形成和优化具有直接的影响,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结论,68.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对其个人信仰生成的影响最大。从体系上看,我国大学虽已基本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课等教学为基石,以“青马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轴,并辅之以其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信仰教育体制。但客观分析,这一体制仍缺乏机制性的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等各类课程在信仰教育中的功能还存在较深的离散感和鸿沟,各类具有信仰教育功能的实践活动也未能有效贯通和整合起来,这大大影响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从方法上看,大学教育传统上以灌输和强制为主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学习、实际验证与践行的动机与激情;从内容上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脱离大学生的亲身实际,“没有把我们的信仰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5]过多强调精神上的崇高性与神圣性而忽视利益上的世俗化与生活化,而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从指导思想上看,过多地强调思想指导的一元化而忽视多元化,不能用发展的、开放的心态引导大学生主动与各种社会思想和西方思潮进行对话、博弈和斗争,结果造成对现实中多元化价值观的发展趋势与冲击缺乏充分的准备与及时的应对,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淡化的问题。
(二)国内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出现信仰物质化、庸俗化甚至空洞化的问题。市场经济的这些副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成效:一方面,市场因素被引入高校后,势必造成高校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过多地看重与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其校园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越来越趋向于短期效益化,而这种市场化和功利性的教育趋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质量与方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被引入社会建设领域而产生的多元化思想和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深深触动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灵深处,部分大学生在多元思潮和价值观面前,无所适从,随波逐流,不仅理想信念模糊、信仰缺失,而且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庸俗化甚至空洞化,评判中以获得的金钱多少、权力大小等来定位成功,逐渐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迷途。其次,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外,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利益失衡和价值背离、党政官员腐败现象等都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社会问题无法从课本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答案,加之理想信念模糊、信仰淡化,使很多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与学习动机也发生了变化,学习变成了只是为了应付课程考试,有的甚至在遇到困难时开始寻求宗教的慰藉。调查显示,12.7%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31.5%的大学生表示目前虽未信教,但将来也许会选择信仰宗教。
(三)国际环境: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间接因素
全球化时代,国际环境成为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当前的国际环境对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产生了阻滞性影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学生价值观尚不稳定、思想仍未成熟的特点,凭借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大力推行文化霸权,向我国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输入与渗透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恶意攻击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状况、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党政权,以此来影响和动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这些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不相一致的社会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殷实的物质基础支撑下对当代大学生极具迷惑性和诱惑性,从而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调查显示,63.5%的大学生“了解且部分认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仅有13.6%的大学生“了解但不认同”西方的意识形态;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33.4%的大学生选择“了解”,61.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部分内容”,5.1%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说过”。如果将大学生信仰教育界定为“使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步成为支配其人生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教育活动”,[7]那么,这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大学生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的信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外部教育干预、技术支持、环境优化等经由大学生内在心理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套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培养与塑造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信仰是一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导向明确的复杂系统。从内容方面看,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应该以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先导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是大学生信仰内容的主要支柱。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要立足实践,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普遍真理去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引领学生,促使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逐步形成。其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键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作为大学生对祖国的一种积极支持态度,能以其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和自觉追求,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再次,将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保障内容。“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8]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东风,不断夯实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启发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法治信仰。第四,将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要对大学生施以有目的的道德影响活动,使其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内容与要求、确立道德观念与信念、增强道德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自觉运用“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在实践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二)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的人本性与务实性
首先,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的人本化。大学生信仰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立场问题, 是修建大学生之精神家园的启智活动,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要求, 重视大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新性,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主动的探索与启发教育。其次,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的实践性。大学生“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9]即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毫无选择地接受外界给予的一切, 而是在不断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想与信仰的。因此,大学生信仰教育还必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参与热情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开展服务他人与社会的活动,并对实践和服务内容给予正确的讲解和引导。再次,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的综合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认知某一事物的过程中,单用听觉能够认知的事物占总数的15%,单用视觉能够认知的事物占20%,而视听结合能够认知的事物占到65%。因此,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应该多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等效果于一体的综合性方法,从而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三)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队伍的高质性与先导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0]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政治倾向等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成效产生决定性影响。调查显示,70.3%的高校教师选择“有信仰”,18.4%的教师选择没有信仰,11.3%的教师选择“说不清”。可见,我国高校教师的信仰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信仰模糊、淡化甚至是缺失的问题。因此,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教育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法治素养、道德素养等,是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的迫切任务。首先,提升教育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教育队伍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高校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条件。惟有教育队伍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活、讲透、运用全面与彻底,才能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使其在内心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提高教育队伍的道德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功能,能够对大学生的“正直诚信,知荣明耻”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与巩固产生很强的正效应。为此,大学要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提升教育队伍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从而使其通过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风范去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再次,提高教育队伍的法治素养。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素养和法治信仰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对教育队伍的法治教育,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不断拓展、夯实和催生大学教育队伍的法律储备、法律认知和法律自觉,启发与塑造他们的法治信念,从而为大学生法治信仰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平台的宽阔性与多元性
信息时代,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平台。调查显示,69.84%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天。[11]同时,新媒体具有涵盖面广、信息量大、更新快等天然优势,能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一片新空间。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开辟大学生信仰教育新空间。新媒体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细致、更全面的信仰知识与形式,因此,把大学生信仰教育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是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实践中,依托新媒体提供的多元化平台和形式,通过制作信仰教育的在线教材和宣传网页、与大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化大学生的信仰情感,巩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知、体验与信赖。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辨认新媒体信息,自觉维护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舆论内容的监管与引导,整合各种正面资源,引导新媒体舆论朝着理性、宽容、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自觉遵守新媒体道德、懂得自我控制的理性公民,从而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的优良性与时代性
首先,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的思想修养、理想信仰是直接受校园文化环境影响与熏陶的,因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富有人文色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实践中,应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与设施,举办各种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意蕴的知识讲座、主题论坛、演讲比赛、学术研讨会、科技竞赛、图片展览、先进事迹报告等,使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重大问题,从而使其觉悟得到不断提高、道德得到不断升华、心智得到不断启迪、信仰得到不断提升。其次,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一方面依托社会改革,通过社会规范的科学制定和物质利益的合理引导, 促使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广泛关注、参与和积极回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氛围, 以推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助推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的达成。
[1]辞海(第6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3]谢成宇,侯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论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2).
[4]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
[5]董艾辉.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及障碍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7]黎军,李璧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意义及实施[N].光明日报,2014-01-08.
[8]【美】哈罗德·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上海:三联书店,1991.28.
[9]高清海.哲学的奥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73.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08.
[11]韩慧.青年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习,2013(6).
(责任编辑 马树颜)
韩慧,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常桂祥,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梁栋,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张跃,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学生(邮政编码 250022)
G641
A
1672-6359(2016)03-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