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引文溯源

2016-02-11 11:36杨海文孟子研究院山东邹城273500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275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孟子庄子

杨海文(孟子研究院,山东 邹城 273500;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275)



杨海文
(孟子研究院,山东 邹城 273500;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李泰棻的《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一文,14次引用过13位学者的观点,引证硕富,问题意识鲜明。逐一并完备地对这些引文予以溯源,是现代学术规范的必然要求。进而言之,“庄子即儒家”议题是比“庄孟互不相及”更加切合思想史本身的问题意识,儒道互补的践履与希冀寄寓于读者与文本不断真切的对视之中。

[关键词]庄子;孟子;庄孟互不相及;庄子即儒家

焦竑(1540~1620)的《庄子翼序》指出:“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也。”?依据传世的史料,我们知道:老子与孔子同时,孔子见过老子,两人有过交谈;庄子与孟子同时,彼此没有提过对方,甚至不曾会面。然而,与“孔子见老子”早已众所周知、并衍生出丰富的思想史意义相比,“庄孟互不相及”的文献辑录及其思想史价值至今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这里选择李泰棻(1896 ~1972)的《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一文?略作探究。

1958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泰棻的专著《老庄研究》。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老子研究》,下卷为《庄子研究》。《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以下简称“李文”)是《庄子研究》第1章《庄周事迹考》的第5节,仅有两千多字,但14次引用过13位学者的观点,作者亦有相关评论,可谓言简意赅、词约义丰。

受时代所限,李文对于引文的来源,只是简单地随文夹注篇名或书名,难以满足当今学者更全面、更内在的学术诉求。我们遵循学术规范,逐一并完备地出具作者、整理者、书名、卷次(章节)、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信息,并把它当作本文的主要任务。另外,为了让读者尽可能直观地了解“庄孟互不相及”这一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排列文献,不是按照李文引用的先后次序,而是按照引文之写作年代或成书时间的先后次序。李文的不少引文过于简略,而我们觉得有必要增补的部分,则用“【……】”标识,以示区别。

以下对李文所涉13位学者的14条引文予以溯源:

1.韩愈(768~824)《送王秀才序》

此为李文第5条引文,属于间接引用,且未注明出处。《韩愈全集》文集卷4《送王秀才序》云:

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人。】

2.苏轼(1037~1101)《庄子祠堂记》

此为李文第6条引文,引自《庄子祠堂记》,个别文句的引用不尽规范。

《苏轼文集》卷11《庄子祠堂记》云:

【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

3.杨慎(1488~1559)“庄子愤世”条

此为李文第7条引文,转引自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卷27。

《少室山房笔丛》卷27《九流绪论上》云:

《庄子》愤世嫉邪之论也,人皆谓其非尧、舜,罪汤、武,毁孔子,不知庄子矣!庄子未尝非尧、舜也,非彼假尧舜之道而流为之、哙者也;未尝罪汤、武也,罪彼假汤武之道而流为白公者也;未尝毁孔子也,毁彼假孔子之道而流为子夏氏之贱儒、子张氏之贱儒者也。【右杨用修之论。夫庄周文章绝奇而理致玄眇,读之未有不手舞足蹈、心旷神怡者,故古今才士亡弗沉冥其说,第以为空青水碧、物外奇观可矣,必为说文之,是以火济火也。余论庄若此,世将以为俗,岂得已哉!】

杨慎的《谭苑醍醐》卷7“庄子愤世”条云:

《庄子》,愤世嫉邪之论也。人皆谓其非尧、舜,罪汤、武,毁孔子,不知庄子矣。庄子未尝非尧、舜也,非彼假尧舜之道而流为之、哙者也;未尝罪汤、武也,罪彼假汤武之道而流为白公者也;未尝毁孔子也,毁彼假孔子之道而流为子夏氏之贱儒、子张氏之贱儒者也。【故有绝圣弃智之论。又曰:“百世之下,必有以《诗》《礼》发冢者矣。”《诗》《礼》发冢,谈性理而钓名利者以之,其流莫盛于宋之晚世,今犹未殄,使一世之人吞声而暗服之,然非心服也。使庄子而复生于今,其愤世嫉邪之论,将不止于此矣。】

此条又见杨慎的《升庵集》卷46,文字与《谭苑醍醐》完全相同。

4.沈一贯(1531~1615)《庄子通序》此为李文第8条引文,引自《庄子通序》。《庄子通》乃沈一贯自著,其写作于万历十六年(1588)的《庄子通序》云:

【儒者之说,载在《六经》《语》《孟》中,宋君子既详之,无以加。】庄子本渊源孔氏之门,而洸洋自恣于方外者流。【竺乾氏未东来,而语往往与之合,故当居三教间。】

5.姚鼐(1731~1815)《庄子章义序》此为李文第9条引文,引自《庄子章义序》。《庄子章义》乃姚鼐自著,其《庄子章义序》云:

庄子之书,言明于本数及知礼意者,固即所谓达礼乐之原,而配神明、醇天地与造化为人,亦志气塞乎天地之旨。韩退之谓庄周之学,岀于子夏,殆其然与?【周承孔氏之末流,乃有所窥见于道,而不闻中庸之义,不知所以裁之,遂恣其猖狂而无所极,岂非“知者过之”之为害乎?】

6.刘鸿典(1809~1884)《庄子约解序》

此为李文第1、10条引文,引自《庄子约解序》。

《庄子约解》乃刘鸿典自著,其写作于同治三年(1864)的《庄子约解序》云:

——所不可解者,庄子与孟子同时,《孟子》之书未尝言庄,而《庄子》之书亦不及孟,岂天各一方而两不相知欤?抑千里神交而心心相照欤?

——【世皆谓庄子诋訾孔子,独苏子瞻以为尊孔子。吾始见其说而疑之,】及读《庄子》日久,然后叹庄子之尊孔子,其功不在孟子下也。慨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非特儒与墨分门,即儒与儒亦分门。百家簧鼓,皆自命为得孔子之传,而极其流弊,至于《诗》《礼》发冢,可见伪儒之附于孔子者,实为孔子之蠹。攻木之蠹,势不能不累及夫木。则庄子之用心为甚苦,而后人反谓其为诋訾也,不亦谬乎!

7.王闿运(1832~1916)《庄子内篇注叙》此为李文第11条引文,引自《庄子注序》。《庄子内篇注》乃王闿运自著,其写作于同治八年(1869)的《庄子内篇注叙》云:

《寓言》者,周之自叙也。其所称孔子、老子、曾子、扬子,又多称颜回。或曰:庄子受学于田子方,子方为子夏之门人。庄子真孔氏之徒哉!

又,王闿运的《湘绮楼诗文集》文集卷3《庄子注序》云:

《寓言》者,周之自叙也,其所称孔子、老子、曾子、杨子,又多称颜回,【其篇首言《春秋》经世,则学孔子受《春秋》,具有渊原。】或曰庄子受学于田子方,子方为子夏之门人,要其学过子夏、并颜子矣。

《庄子内篇注叙》的“庄子真孔氏之徒哉”,《庄子注序》作“要其学过子夏、并颜子矣”,由此可证李文所引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8.杨文会(号仁山,1837~1911)《〈南华经〉发隐叙》

此为李文第13条引文,引自《〈南华经〉发隐序》,“序”当作“叙”。

《〈南华经〉发隐》乃杨文会自著,其写作于光绪三十年(1904)的《〈南华经〉发隐叙》云:

太史公言庄周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岂知《渔父》《盗跖》皆他人依托,大违庄子本意。观其《内篇》推尊孔子处,便可知矣。【司马氏不于《内篇》窥庄子之学,而据伪撰以判庄子,宜其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也。】

9.蔡元培(1868~1940)《中国伦理学史》

此为李文第2条引文,属于间接引用,且未注明出处。

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撰写于1907~1911年留德期间,该书第1期《先秦创始时代》第8章《庄子》“小传”云:

【庄子盖稍先于孟子,故书中虽诋儒家而不及孟。】而孟子之所谓杨朱,实即庄周。古音庄与杨、周与朱俱相近,【如荀卿之亦作孙卿也。】

这一“庄子小传”,又被题作《杨朱即庄周说》(前二,七,《中国伦理学史》第八章《庄子》之一段,录下标为此题),列为《古史辨》第4册《诸子丛考》下编(起民国前二年七月,迄廿二年一月)第234篇,产生过广泛影响。

10.沈德鸿(笔名茅盾,1896~1981)《〈庄子(选注本)绪言》

此为李文第4条引文,引自《庄子绪言》。

1926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庄子(选注本)》,署名沈德鸿。现从《茅盾全集》录出《〈庄子(选注本)绪言》(写作于1925年5月14日):

【如上所述,庄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即与孟子同时;】然热心排斥异端如孟子,而竟无一言及庄周,殊为可疑。惟细考之,则亦不然。盖孟子之辟异端,与荀子异。荀子是网罗的排击异端,孟子特举异端中之近似“圣道”者,辞而辟之,所谓恶紫之夺朱也;故对于杨、墨,则特举而攻击之,于许行亦然。余如兵家、纵横家等,仅有一度概括的排击,见于《离娄》上篇,而亦未举家派及人名。至若庄周的学说,与孔门显然大异,故不在特举排斥之列。这是一个理由。又庄子主逍遥出世,而孟子要“用世”,二人在思想上虽截然相反,而在行动上却不相妨碍;孟子所热心攻击的,正是那班与己争用世的异端,庄子既与孟子无所争,故孟子也就放过了。这是又一理由。

11.阮毓崧(生卒年不详)《庄子集注序》此为李文第12条引文,引自《庄子集注稿本序》。

《庄子集注》乃阮毓崧自著,其写作于1928年的《庄子集注序》云:

【质言之,则庄之传,出于子夏之门人;其所言至道之精微,多与《中庸》相表里;其推尊孔氏之处,且蔑以加:】是则孔门之嫡泒大宗也。【惟以孔氏者,常不忘情于后世;而庄子则宁曳尾泥中,深寄慨于世之乱焉耳。其迹似未尝无辨。】

12.冯友兰(1895~1990)《中国哲学史》

此为李文第3条引文,引自《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初版。该书第1篇《子学时代》第10章《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第1节《庄子与楚人精神》云:

【据《史记》所说,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似亦与孟子同时。马夷初先生作《庄子年表》,起周烈王七年(西历纪元前三六九年),迄赧王二十九年(西历纪元前二八六年)(见《天马山房丛著》)。】孟子与庄子同时,然二人似均未相辩驳,似甚可疑。然庄子之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步者,则自孟子之观点言之,庄子亦杨朱之徒耳。庄子视孟子,亦一孔子之徒。孟子之“距杨墨”,乃笼统“距”之;庄子之“剽剥儒墨”,亦笼统“剽剥”之。故孟子但举杨朱,庄子但举孔子。非孟子、庄子二人,必各不相知也。

13.郭沫若(1892~1978)《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此为李文第14条引文,引自《十批判书》。《十批判书》乃郭沫若自著,其中,写毕于1944年9月26日的《庄子的批判》云:

【韩愈疑庄子本是儒家。出于田子方之门,则仅据《外篇》有《田子方篇》以为说,这是武断。】我怀疑他本是“颜氏之儒”,书中征引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很多,而且差不多都是很关紧要的话,以前的人大抵把它们当成“寓言”便忽略过去了。【那是根据后来所完成了的正统派的儒家观念所下的判断,事实上在孔门初一二代,儒家并不是那么纯正的,而儒家八派之中,过半数以上是已经完全消灭了。】

郭沫若注“我怀疑他本是‘颜氏之儒’”云:“章太炎曾有此说,曾于坊间所传《章太炎先生白话文》一书中见之。”郭沫若不是从子夏之儒而是从颜氏之儒切入并展开“庄子即儒家”议题,章太炎(1869~1936)是其引路人。这个自注包含多重疑点,则当另文考释。

对于上述13位学者的观点,李文的总评是:“我们仿韩非的话说:庄孟不可复生,又谁能道其真象哉?这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结语。”思想史是开放的,不必追求盖棺定论的东西。但是,李文把“庄孟互不相及”当成问题意识所做的探讨,以及对于相关文献的忽略,值得我们深思。

其一,与其把李文所涉13位学者的问题意识归结为“庄孟互不相及”,不如归结为“庄子即儒家”议题。韩愈认为庄子出自儒门,苏轼认为庄子暗中帮着孔子,觉浪道盛(1592~1659)认为庄子是尧、孔的接班人,观点越来越明确,立场越来越显著,形成了“庄子即儒家”议题的三大理念与三个阶段;宋代人讨论过孟子、庄子为何不相遇,严复(1854~1921)、蔡元培索隐出庄子就是杨朱,表明“庄子即儒家”议题仍让人们意犹未足。

前面提到,刘鸿典说过“庄子之尊孔子,其功不在孟子下也”,阮毓崧说过“是则孔门之嫡泒大宗也”。这些观点实则是对觉浪道盛的继承与发挥。就此而言,李文不该不提觉浪道盛,盖因其《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卷30《正庄为尧孔真孤》有云:

庄子目空万古者,舍老聃之不讬,更欲讬谁以自全此寓言乎?夫既谓之寓,则所寓相似而非真也。能寓之人,岂可以相似而忘其真出处哉?使天下万世无人知庄子为尧孔真孤,而以相似之老聃为所嗣,亦何愧乎!然此一副真骨血、真气脉之为《大宗师》《应帝王》者,又何所归焉?

其二,就“庄孟互不相及”本身而言,李文没有列举相应的文献。自从韩愈、苏轼抛出“庄子即儒家”的思想史议题之后,两宋学者注意到有个长期被忽视的文化现象,亦即孟、庄虽然同时却互不提及对方,并提出过不少猜测。朱熹(1130~1200)也是其中的代表,《朱子语类》卷125《老氏(庄列附)·庄子》云:

问:“孟子与庄子同时否?”曰:“庄子后得几年,然亦不争多。”或云:“庄子都不说着孟子一句。”曰:“孟子平生足迹只齐、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见声闻不相接。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问,所以孟子说陈良云云。”

瑕不掩瑜。李泰棻的《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一文,引证硕富,问题意识鲜明,学风淳朴。这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难能可贵:“李泰棻先生1959年到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现在的中文系)古典文学组任教,当时他的名字叫李革痴。”“在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期间,某出版社(名字不详)曾经预付其1000元定金,请李泰棻先生写一本著作《庄子研究》,后来该书出版,但是印数很少。”今天,有心人如果沿着李泰棻既有的成果与思路往前走,穷追猛打,纵横捭阖,就有可能做好“庄子即儒家”这篇大文章,让庄学史、孟学史研究珠联璧合起来。亦因此故,李泰棻大起大落的人生、道通为一的心境同样值得我们缅怀。

李泰棻属于少年得志、大器早成那类学者。1916年冬,虚龄21岁,《西洋大历史》上古、中古二期出版。“当代名家如章孤桐、陈独秀、李守常等,深赞其书,并为作序。彼时中国出版界,消沉寂寞,匪特学生不知译作,除北京大学教授外,多固步自封,默而不宣,先生此书出版,出版界居然轰动一时,谓学生界之别开生面者。”1917年暑假卒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史地科,“遂留本校服务,自此入于教授时代矣”。1922年暑假,虚龄27岁,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先生此时遂舍西史,而专力于中史”。

民国时期的李泰棻,是闻名学界的中国史研究大家。1934年,王森然(1895~1984)自费出版《近代二十家评传》,最后一家即是时年39岁的李泰棻。王森然把李泰棻与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王国维(1877~1927)、陈独秀(1879~1942)、周树人(鲁迅,1881~1936)、章士钊(别号孤桐,1881~1973)、李大钊(1889~1927)、胡适(1891~1962)等人相提并论,并在《李泰棻先生评传》的结尾深情地写道:

呜呼!世衰道微,先生以最少之年,卓然立于二十名家之中,独能精审著述,存此典型,其筚路蓝缕,开数十年后治学涂术,厥功伟矣。先生独不惮加功切劘,专志斯学,将来贯通博瞻,集群学之大成,其纯粹精确,当又甚于此时者也。

李泰棻出任过汪伪北平市教育局长,倍受诟病,晚景凄凉。李吉奎(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在东北文史研究所听庄学大家钟泰(1888~1979)讲《孟子》课,据他回忆:

钟老早年留学日本,有不少日本老师同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日本政坛。在抗战军兴后,他急于内迁,就是担心走迟了脱不了身。钟老对我说,你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国破家何在”的滋味,我若留在沦陷区,不就像他吗?钟老说的“他”,是指住在隔壁的李泰棻。李也是文史所请来讲课的先生,原北大教授,曾列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四十人之末位,名噪史界,但他曾任汪伪北平市教育局长,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说,在事关民族大义面前,钟老是十分清醒的。

最近六十多年来,李泰棻其人其学则已淡出读书人的视野,这是时代使然。局中人应对时代剧变的沧桑内心与人生智慧,最是我们需要咀嚼的大财富。旧知识分子来到新社会,不得不洗心革面,与此同时又痴心不改。置身于此两难的困局之中,有谁能像《庄子·养生主》说的那样“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呢?

以“李革痴”而不是“李泰棻”供职于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为例:“他对自己的历史从不提起,有人问起也经常回避不谈,甚至连他为李大钊收尸治丧的事情也闭口不讲,这些还是后来他调走后人们才逐渐听说的。当时学校定职称,学校给李泰棻先生定了二级中学教师……李泰棻先生有时也以幽默的形式发牢骚说:我早就是大学教授,给我定二级,给谁定一级?他还说自己是房子越住越小,汽车越坐越大。”有此醒悟,有此心境,对于懂得放下、舍得放下的读书人来说,从惊心动魄的历史研究转向归根曰静的老庄哲学,是再寻常不过的抉择。解读从“李泰棻”到“李革痴”的人生,仿佛就是在体证儒道互补的中国哲学。

能让心灵得到安顿的哲学,才是真正好的哲学。平常心是道:该狂则狂,该狷则狷,此道是中庸;桃花笑春风——该笑就笑,云外看沧桑——该看就看,报与桃花一处开,便引诗情到碧霄,此道是自然。孔孟以中庸,老庄以自然,这就是平常心,就是道,就是能让我们的心灵回到家、拥有家的哲学——真正好的哲学。学习哲学,方式多种多样。假定李泰棻藉助《庄孟互不相及问题斟酌》一文,既洞察到时代的新旧大变,又领悟了人生的穷达无常,那么,我们为此所做的引文溯源,就不仅仅是一丝不苟地在抄书,而是寄寓了儒道互补的践履与希冀。

“易简工夫”本质上离不开“支离事业”,甚至是经由它来实现并完成自己。出文献与出思想,通过出文献来出思想,在有思想、会思想的人那里,就像家常便饭那样自然而然,从来不是对峙的。哪怕你只是与李泰棻笔下的那些引文对视,当然必须是不断地、真切地对视,儒道互补的内在超越之境亦会生生不息地朗现于心头。这个时候,庄子、孟子是否见过面、彼此谈论过对方,何其轻也;孟子、庄子已经一起栖居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儒、道因其“互文性”“互动性”而互补,何其重也!人生样式千千万万,而知识训练与心性修为足以相得益彰者,至少“做中国哲学”是当之无愧的。

(本文写作承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惠赠《庄子约解》复印本、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李智福同学查找并过录有关资料,特致谢忱!)

[注释]

责任编辑:郭美星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16)03-0025-07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尼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杨海文(1968-),男,湖南长沙人,哲学博士,孟子研究院尼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孟子庄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