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献翻译中“融通中外的新表述”之“表”——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为例

2016-02-11 10:13李钰婧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回答者译文受众

李钰婧



政治文献翻译中“融通中外的新表述”之“表”——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为例

李钰婧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天津 300204)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之一,其外宣效果受到译文、受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入手,通过对日本政府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针对其日译版译文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进行了考察,以期为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及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考察结果显示,日译版整体来说非常成功,但在一些翻译方法及技巧上仍存在可以改进之处。

融通中外的新表述;问卷调查;中译日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正确、正面地翻译并传达出中国的新概念、新范畴至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表述内容的文本特征。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创始人赖斯(Reiss,1971)根据布勒(Karl Bühler)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即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而赖斯同时认为,某一特定文本的文本功能通常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文本功能可能同时存在,或者在文本的不同阶段出现。从这一分类来看,以领导人系列著作与讲话为代表的政治文献不单纯属于其中任何一种类型,而是属于以信息型为主、操作型为辅的复合型文本。虽然表情型功能虽不占主要地位,但政治文献中也有感染性强的文章,同样要进行相应的翻译处理。在界定了文本类型的基础上,要在“融通中外的新表述”翻译中解决“述”的问题即要通过翻译使“述”保证准确、忠实,以将原文信息充分传达给目的语受众,充分体现文献中所蕴含的态度、主张,实现文本的信息型功能与操作型功能以及表情性功能的综合实现。

其次,“新表述”更要“表”得清楚,“表”得顺畅。在2013年的首届“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陈亦琳、李艳玲,2014)上,与会代表认为:“目前我国的对外宣传呈现自话自说、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现象,虽然国人能懂,但不能让世界听懂。对外传播的思维、观念显得陈旧,传播方式概念化、理论化,惯用政治口号,平实生动的语言不够。”(孔根红,2014)笔者认为,要以“内外有别、外外有别”为原则,跳出完全对应、字字忠实的传统翻译观,以贴合目的语受众的习惯与需求的表达方式实现译文的表情型功能,关注受众的意义认知与美学欣赏,有针对性地制定最适合目的语受众的译文,不自说自话,不“以一敌万”。

本文拟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的日译版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日本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针对日译版译文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进行了考察,提出政治文献中译日做到“新表述”的路径。

二、“新表述”的“表”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的日译版2014年由中央编译局组织翻译,外文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次系统对日翻译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日本受众全面地了解“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意义。通过对日译版的受众调查可知《摘编》日译本已经充分做到了对于信息的准确与忠实,对文本的主要功能把握较为准确,对“新表述”中的“述”传达较为充分。但对于“新表述”中的“表”仍有值得商榷与改进的地方。

笔者认为,“表”有三个层面。第一层“表”的是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融通中外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也是构建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汉语有着自成体系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华丽抒情的文体和热情奔放的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陈小慰,2007)。即便是严肃的政治文献,也不乏气势恢宏的排比、颇接地气的比喻、字句工整的对仗等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同样日本也有着自己所熟悉并习惯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与汉语的华丽铺陈相比,日语的表现形式更加朴素、务实。如果不考虑两种修辞传统的差异,不去了解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翻译的传播效果势必会打折扣。正如“你们想说的都说了,我们想知道的还是不知道”(吴奇志,2008)。

第二层“表”的是情感与态度。语言有了表现形式与修辞手法,就可以传达语气,继而传达语气中所承载的情感、态度。庄重严肃的政治文献虽不能与生动优美的文学文本同等视之,但在翻译中仍需在修辞上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在现代西方修辞理论框架中,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也高度重视修辞。美国著名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把修辞学定义为“使用语言来形成态度和影响行动”,政治文献的翻译当然也不例外。不仅如此,笔者认为,以政治文献翻译为代表的外宣翻译恰恰应是最需要以“合适的修辞与表现形式”去实现翻译目的的文本。因为修辞是“关于语言使用者如何在口语和写作中更有效的使用语言,通过各种语言手段更有效地劝说、影响读者,以达到思想认识上的高度同一或统一,尽可能完满的达到交际目的的艺术”(宋平峰,2011)。在政治文献中,有关作者、发言者的情感、态度与主张的表达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在充分理解原文目的的基础上,用符合目的语受众期望、价值尺度及接受限度的方式将我们的立场与态度不被扭曲地传达出去,如何“把刚性的国内政治话语转变成柔性的学术话语,转化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际做法和生动故事”(张崇防,2013),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第三层“表”的是信息与内容。在此层面中,“表”与“述”是分不开的。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贴合政治文献翻译目的的中国故事应是我们今后重点译介的内容。“非政治化的政治传播才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中国故事,政治文献想要传达的内涵才可润物细无声。陈小慰(2016)认为,在具体操作层面,译者可作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努力使译文话语以目的语受众为转移,在话语内容、诉求策略、构建方式和美学手段上与受众建立认同;二是通过有效说服诱导使受众至少在熟悉的话语中,在愿意倾听的基础上接受译者加以影响的内容,实现译文的修辞目的。“这是译者积极主动挖掘译语修辞资源之为,目的是以符合受众预期的说服手段,向其呈现党和国家及领导人通过翻译希望传递、沟通、宣传的内容,而不必有‘不忠’的负罪感和道德的压力与困惑。”(陈小慰,2016)

三、《摘编》日译版中的“表”

为了检验《摘编》日译版的“表”的效果,笔者选取了15个例句,在日本木津川市政府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其日译版实现了文本的信息型功能,使原文的信息得到了忠实的表达,受众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较高。而另一方面,译文中有些“表”述照搬了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在可读性上仍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

(1)私は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を実現することこそが、中華民族が近代以来抱き続けてきた最も偉大な夢である、と考えている。

(2)これは、現代における中国の人々の理想を十分に具現するとともに、たゆまず進歩を追求する先人たちの栄えある伝統も十分に反映している。

(3)わが国の青年世代は必ず大きな可能性にめぐまれ、かつ必ず大きな成果をあげられると思う。これは「長江は後の波が前の波を押して流れる」という歴史の法則であり、「新しい世代は古い世代よりも立派になる」という青春の責任でもある。

(4)経済・社会の絶え間ない発展を基盤にして「共同富裕」に向けて着実に前進していく必要がある。

(5)わが国の労働者階級は、歴史的使命感と責任感を強め、自分の仕事に立脚しつつ全局を視野に入れ…

(6)実践が十分に立証しているように、中国の特色ある社会主義は中国共産党と中国人民の団結・邁進・勝利を促す旗印である。

(7)理想は人生の方向を指し示し、信念は事業の成否を決める。理想と信念がなければ、精神は言わば「カルシウム不足」となり、もろくなってしまう。

(8)愛国主義を核心とする民族精神と改革・革新を核心とする時代の精神で民族全体の「気力」を奮い立たせ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9)労働者階級は我が国の指導階級であり、我が国の先進的な生産力と生産関係の代表であり、わが党の最もしっかりとした、最も信頼できる階級的基盤である。

(10)実際からかけ離れて業績の大きさのみを盲目的に競ったり、人的・財的資源を浪費して「イメージづくりプロジェクト」や「業績づくりプロジェクト」を行ったりしてはならない。

(11)中国の夢はつまるところ人民の夢である。それゆえ、しっかりと人民に依拠して実現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ず、絶えず人民に幸福をもたらすもの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12)事実が雄弁に物語っているように、中国を発展・安定させ……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を実現するには、中国の特色ある社会主義を揺るぐことなく堅持し、発展させ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である。

(13)全党の同志が未来を展望して銘記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は、青写真を現実化するにはまだ長い道を歩まなければならず、長期にわたって粘り強く努力していく必要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14)われわれは中華民族の優れた文化・伝統を決して捨ててはならない。それどころか、しっかりと引き継いで大いに発揚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15)全国各民族人民は、使命を胸に刻み、みなの心を一つにし、力を合わせて、十三億人の頭脳と両手で何にも負けない無限の力を集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本次调查中受众对译文的整体评价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受众均认为《摘编》日译版译文质量较高,在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上效果较好;(2)因提前告知了受众所调查的内容为中国政治文献,虽整体上译文的表述风格较为严肃生硬,但受众表示可以接受,也就是说,译文在文体风格上是符合受众预期的;(3)部分受众表示对于有些修辞与表达,若仔细思考虽可以大致理解,但却有破坏阅读兴致的可能,故在可读性上仍有提高的空间;(4)译文中带有中国特色的语汇异化程度较高,对于部分照搬原文的表达方式,受众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异国特色。这种表述也许会使受众在刚接触译文的瞬间就产生些许不适感。而笔者预想的可能会引起受众质疑的地方并非百分百命中,如例(11)~(15)中对于“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的考察结果与预想不同,受众并未针对此处有过多的不同意见。有些在问卷中没有被着重标出的地方却让受众产生了疑问。由此可见,非母语者与母语者对日语修辞的理解程度是有差距的,这可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课题。

本次调查中,所有回答者都认为,译文整体可理解性较高,可接受性较好。在设置的15个例句中,23名回答者对译文提出质疑的占总数的约26%,明确提出不明白、难以理解的占12%,部分回答者表示容易看懂,没什么不理解的,文章中虽然有些地方异国特色较明显,但有很多稍加思考可以理解。由此可见,《摘编》日译版的译文质量是相当高的。受众的不同意见集中在译文的修辞与表达方式上,可以归纳为三类。“在‘外宣三贴近’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有些问题已不是问题,但对有些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议论不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比如,如何将我们自身的需求与目的语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如何深入了解外国读者的感知力、判断力、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何提高宣传技巧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提高外宣效果面对的课题。”(吴奇志,2008:17)

1 中国特色修辞方法的直译

此类例句代表的是“融通中外的新表述”中“表”的第一层。为了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言感染听众,政治文献中随处可见中国式的独特修辞。但许多中国特色的说法和表达体现的只是修辞的差异,不可一厢情愿地简单硬译和保留,强求目的语受众理解和接受,否则结果往往可能事与愿违。政治文献的一个特点为大量使用隐喻美学手段,在不违反受众预期,不对其构成阅读局限的情况下,直译能够在保留原文修辞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对受众的潜在影响力。但在直译可能与译语文化或语境产生冲突的时候,则需要考虑换用其他美学修辞手段或舍弃喻体作释义处理,直接明示出隐喻内涵。(陈小慰,2016)

在本次调查中,回答者反映部分语句的直译痕迹较重。它们或是行文重复,或是直接沿用了汉语惯用的比喻手法,有些例句因沿用了汉语原文的语序等,使日语译文指代不清,产生困惑。例如,大部分回答者对例(1)中的“偉大な”表示不解,认为这个词不像是日语,“伟大”连续使用有些啰嗦。对于例(3)中“長江は後の波が前の波を押して流れる”,回答者有的表示后面有解释性文字,前面的直译可以省略,最好在前面加上“就像中国古语所说的”之类的解释性语句,否则不明白在说什么,影响阅读体验。回答者认为,例(12)中的“雄弁に”可以省略。以上两例显示,在政治文献的日译中,贴近受众的表达习惯,根据情况舍弃汉语原文中的华丽修辞,对于充分实现“融通中外的新表述”之“表”有着重要意义。例(6)中的“旗印”和(7)中的“カルシウム不足”也受到回答者们不同程度的质疑,认为译文中的表达不符合日语的习惯,汉语风格太过明显,不利于阅读的顺畅与对译文的正确理解。

2 词汇背后的情感与态度

在“融通中外的新表述”的“表”中,词汇背后的情感态度、联想意义需要慎之又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译文的词过于直译,不能使受众正确、正面地理解要传达的信息,反而产生了误解与困惑。如对于例(5)中“階級”一词,回答者的意见基本一致,即是否可以理解为歧视某个群体,这个词用在人身上感觉别扭,难以接受。此回答直接触及了政治文献翻译最为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若将容易引起受众误会的译文推介出去,不仅不能显示出我国制度的先进性,反倒会使受众产生更多的警戒与偏见。对于例(11)中的“なければならない”,部分回答者认为带有太强的政治色彩,建议换成其他更客观的表述。

王平兴(2013)指出,检验译文的重要依据是对方国家的语言实际,“某个词语用法和搭配是否正确,主要看英语国家的人们是否使用,是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语境中使用,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与我们的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未见使用的则要看是否符合英语习惯”。政治文献日译版也要根据日语的实际,参考相关平行文本,以符合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制定译文,方可通过“融通中外的新表述”纠正外界对我国的误解与歪曲,树立我国的正面形象。

3 字面传达的信息与内容

“融通中外的新表述”中“表”的第三层即最为核心的信息与内容。在2013年的首届“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王刚毅、中国译协副会长陈明明等专家建议,要建立翻译文件概要的策划机制,在起草中文全文的同时写好中文概要,翻译好外文简读本,便于向国际社会推出我们的核心观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也认为,要对政治话语进行分类,分清哪些是适合对外传播的,哪些是不适合对外传播的,寻找有说服力的对外传播内容。

对于例(3)中的“青春の責任”和(14)中的“発揚”,受众均表示不明白什么意思,指出不是自然的日语。而对于例(4)中的“共同富裕”更是不理解,认为若不进行内涵上的解释与加译,则易理解为日语中的“相互扶助”。单凭译文回答者并不能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实践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理论,无法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受众中国制度的精髓。国外受众同国内受众不同,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受众有着各不相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要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原则,加强受众研究,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语制宜,了解受众,赢得受众,最终引领受众才能实现政治文献的精准和正面传播。

四、结语

在政治文献对外翻译中需要“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应“新”、“表”、“述”各有侧重,又不可分割。具体来说,“新”体现在翻译意识与翻译理念、传播策略与传播手段、实践方式与研究视角。仲伟合(2015)曾提出,当今的翻译行业已经产生出六种变化,即翻译由译入为主转为译出为主,翻译内容扩展为所有的实用文体,翻译主体由单打独斗转为团队合作,翻译方式发展为人机互动,翻译队伍逐渐走向职业认证,翻译研究呈现多学科视野。这从各个侧面印证着当今翻译研究中的新气象。而通过翻译构建的“新表述”则更要“新”得有主动性、针对性。作为译者,翻译意识与翻译理念要紧跟前沿理论,始终以受众及跨文化交际原则为指导,加强与国外译者的合作,以最恰当的策略制定出最合适、最自然的译文,努力做到“心中有译象,下笔无译腔”。传播出版工作者要贴合当今世界通讯信息手段的发展,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工作,积极进行中国与目的语国家相关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研究者要将传统翻译研究与最新的大数据手段相结合,开拓视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翻译过程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与分析,并要与译者(有些情况下翻译研究者并非译者)团结一致,合力译出最佳译文,改进现有问题,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结合《摘编》的日译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功能主义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至为重要。

“表”体现在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感与态度、信息与内容。正如前文所述,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进程中,比起其他文本的翻译,政治文献恰恰是最需要以合适的“表”来进行传播,从而树立中国正面形象的文本。要想“表”得准确、清楚、正面,译者需在不断充实外语知识的同时,对于汉语的钻研与学习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好的译者首先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作者。双管齐下,双语齐修,才可在翻译过程中游刃有余。从《摘编》日译版来看,正确使用日本受众熟知的比喻、熟知的语言习惯才能体现出最佳的翻译效果。

“述”体现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与取舍、原文内容的内涵与目的、译文承载的功能与效果。外宣翻译,尤其是政治文献的翻译,对翻译对象是全译还是节译,是直译还是意译,都须以翻译目的与目标受众为指导原则。从对《摘编》的日译版受众调查可以看出,根据受众文化的理解程度,适度的减译、改译、注释,充分活用各种翻译手段与策略,译与介相结合,实现译文在目的语中承载的功能,达到良好的翻译与传播效果。

本文就《摘编》的日译版是否实现“表”展开了受众调查,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诸多学者提出的政治理论翻译应注意的问题。限于篇幅所限,本文未能就“表”的翻译提供更合适的译文。问卷调查的人数和调查项目还显单一,这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理想的中国政治文献的外译,应本着跨文化原则和受众视角,以新的问题导向、研究视点为指导,“表”得贴切,“述”得生动,才能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完成世界表达,树立我国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 Reiss, K. 2000.[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 陈小慰. 2007. 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 (1): 60-65.

[3] 陈小慰. 2012. 翻译教学中修辞意识的培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3): 86-90.

[4] 陈小慰. 2016. 政治文献翻译中的“修辞观”[M].中译外研究, (5): 29-40.

[5] 陈亦琳, 李艳玲. 2014. 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综述[J].红旗文摘(文化版), (1): 27-29.

[6] 鞠玉梅. 2007. 关于中西修辞学传统的思考[J].齐鲁学刊, (3): 79-83.

[7] 刘亚猛. 2004. 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 刘亚猛. 2010. 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两个特点及其缘由[J].当代修辞学, (2): 12-21.

[9] 刘亚猛. 2014.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J].当代修辞学, (3): 1-7.

[10] 宋平峰. 2011. 西方修辞学翻译视域下的读者意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47-50.

[11] 王平兴. 2013. 关于党政文献汉译英的词语搭配和语义韵问题[J].中国翻译, (3): 71-77.

[12] 吴奇志. 2008. 艰苦而深刻的转变——与外宣专家沈苏儒一席谈[J].对外传播, (11): 16-18.

[13] 张雯, 卢志宏. 2012. 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J].上海翻译, (3): 38-40, 78.

[14] 仲伟合. 2015. 对翻译重新定位于定义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J].中国翻译, (3): 10-11.

(责任编辑:于 涛)

H315.9

A

1008-665X(2016)4-0008-04

2016-07-01

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委托项目“习近平系列著作日译研究”(16CGWT0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对外宣传中话语体系的构建——以《今晚报》日译为例”(TJWW15-026);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外翻译研究——以受众接受为中心”(15C03)

李钰婧,女,博士生,研究方向:汉日翻译实践、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回答者译文受众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接梦话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弟子规
弟子规
分答与知识共享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留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