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之我见
——以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为例

2016-02-10 09:01绍兴市越州中学浙江绍兴312075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文综卷考点

钟 涛 (绍兴市越州中学,浙江绍兴 312075)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我见
——以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为例

钟 涛 (绍兴市越州中学,浙江绍兴 312075)

以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为例,《生活与哲学》复习备考,要厘清既往试题考点,重视漫画型试题,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以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材料与哲理的有机融合,提高复习效率。

考点;漫画;素材;思维

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中,《生活与哲学》模块试题的量多、所占的分值比重大。如何根据哲学试题本身的特点,采取适切的复习方法提高其实效呢?

一、搞清既往试题考点

搞清哲学试题既往考点,是复习备考必做的案头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哲学试题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考点的广度

纵观这些年浙江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其考点覆盖面广,常考点主要集中在: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联系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实现人生价值等。

非常考点主要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世界的本质,意识的本质,实践及其特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

当然,常考点与非常考点的区分是相对的,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扎扎实实地对每一个考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三个角度进行复习,避免出现“死角”现象。

上述只是从纯考点复习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通过分析、概括、演绎等方式,将知识点与所给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考点的深度

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尤其是综合题,要求运用哲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把握好考点的深度。

【例1】2012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40(2)题(背景材料略):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上题主要从“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三个角度去考查考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仅需要正确表述,更需要理解分析。遗憾的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对考点的理解和把握只注重从宏观、中观的角度分析,而没有从微观、深度等方面去理解,从而导致失分。

其他如“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特殊性”等考点,也不妨从考点深度的角度去把握,避免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二、重视漫画型试题

漫画型试题是浙江省高考文综卷思想政治试题中每年必考的题型,且很多情况下从哲学的角度去命制。近年来,漫画题的难度在下降,但我们在复习时仍须高度重视。

解答好漫画型试题,核心是揭示出漫画的寓意。答题的步骤主要是:

一要关注标题。标题既能让我们看懂漫画的表象,更能帮助我们揭示漫画的寓意,且很多情况下具有讽刺意味。如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0题,漫画的标题是“超常发挥”,结合画面、题干、选择肢的分析可知,漫画通过讽刺拜金主义者崇尚的金钱至上思想,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以之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要读懂画面。画面是漫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多幅,也可以是单幅。浙江卷中曾出现过四幅、二幅、一幅等漫画。就难度而言,一幅比较简单,而有二幅及以上画面的漫画,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一画面的内容,更要搞清前后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连贯起来,从整体上去把握寓意。

【例2】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30题: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

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

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

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

正确作答上述题目,首先要读懂漫画的画面意思,第一幅主要是说明垂钓者在海水涨潮的时候,从岸边轻松地跳到礁石上,第二、三幅表明他是在稳健地钓鱼,哪怕水浅一点也没有关系,但第四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退潮了,他在礁石上就感到很害怕,把钓鱼竿也扔掉了。再从四幅图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垂钓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有的漫画中还有文字,我们也要充分利用。

【例3】2012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30题: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述漫画题的寓意,通过文字的描述就更加清晰生动有效,有房者与无房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不同的判断,是根据现实做出的反映,也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为正确选项。

因此,我们要认真解读画面中的文字,并把文字与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画离不开字,字离不开画”,从而全面了解漫画的寓意,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平时我们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些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的漫画,试着用自己学过的哲学道理去分析漫画,提出正确的观点看法。这样,既有利于提升自己读懂漫画的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当然,也可以结合其他三个模块的相关考点进行有效的分析。

三、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

高考文科综合卷的命题思路是“提供材料,设置情景,考查能力”,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特定的素材和设问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回答问题,重点考查考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生活与哲学》模块的考查更是如此。

分析表1可知:

(一)背景素材具有广泛性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试题取材可以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等,几乎无所不包。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科技等领域“那些事儿”。

(二)背景素材重点突出,特别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表1 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哲学试题涉及的主要背景素材

复习备考应紧密结合时政类素材,从哲学视角进行分析。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中央修订颁布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马会面,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经济由工业主导迈向服务业主导,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等等。

(三)科技类背景素材往往占有一席之地

浙江卷中每年均有关于科技类的哲学试题,将科技素材引入试题,不仅可以拓展取材视野,而且可以较好地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考查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科技方面的素材,弄清楚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如,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引力波等。

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需要我们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解读背景素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或者从所给的材料、设置的情景中总结概括出哲学道理,实现材料情景与哲学原理的有机融合,克服答题时哲理与素材“两张皮”的尴尬。

四、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所以是科学的,它较好地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统一,并且将此运用到社会历史发展领域中。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如,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复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的含义、方法论的要求;特殊性(个性)的含义、三种情形、方法论的要求。(2)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怎样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二者如何体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要求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我们复习《生活与哲学》模块,必须在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社会以及认识领域的各种现象。

【例4】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40(3)题(背景材料略):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解答好上题,首先,要认真解读材料呈现的基本信息(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关系);其次,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等)对此进行分析,但很多同学误解为如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失分;再次,要弄清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体现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把材料与考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考文综思想政治学科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考查目标。

总之,我们只有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才能在答题中避免“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绝对化倾向以及“以偏概全”的现象等,实现增分目标。

【解析】降价促销,就是通过降低价格刺激消费需求,A表示价格提高导致的需求减少;B表示价格降低导致的需求增加;C表示价格供给以外的原因导致的需求增加;D表示价格以外的原因导致的减少。故正确选项为B项。此题就具有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的效果。AB表示曲线变动中的“点移动”,CD表示曲线变动中的“线移动”。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文综卷考点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从一道高考选择题看学生思维问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0题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社会史研究范式与高考——以2016年高考三套全国文综卷第40题为例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孔子与儒学:“应当”还是“需要”?——伦理视域下的201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第40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