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解决课型研究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课型研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解决空间感知类、历史意识类、综合思维类、社会实践类等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课型。可操作性的课型有助于一线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关键问题的本质特征,自觉解决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课型研究
课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体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不同的教学关键问题有不同的解决策略,不同的教学策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建构基于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不同课型,有助于一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关键问题的本质特征,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目的。
(一)课型模式(见图1)
图1 以解决空间感知类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课型模式
这一模式每一操作环节中的具体内容,可用表1表示。
表1
(二)教学实例简析
课题:“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对应教学关键问题: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片段一:读图定位】
材料:课本上《非洲草原在世界的位置》图。
问题:请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非洲大陆的形状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概括出非洲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特点。
(说明: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片段二:描述特征】
材料:《热带草原的湿季》《热带草原的干季》《马赛人的活动范围》等图。
问题:(1)从南北半球干湿季节相反等方面概括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及其特点。
(说明:学生以地图和图片为载体,通过两个问题把独特的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片段三:建立联系】
材料:课本、图册以及教师提供的、反映马赛人生活习俗的图片和视频。
问题:(1)你知道马赛人哪些生活习俗?请整理成表格形式。(2)为什么马赛人会有这样的生活习俗?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说明:教师以“为什么马赛人会有这样的生活习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当地的区域自然环境与生活习俗联系起来,认识到“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片段四:寻求对策】
问题:马赛人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发展,但要寻求到一条适合自己本民族持续发展的通途,他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中所获得的规律性知识,思考并提出区域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课型模式(见图2)
图2 以解决历史意识类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课型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逻辑和过程可用表2表示。
表2
(二)教学实例简析
课题:“走进秦朝寻因果”(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对应教学关键问题:如何评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片段一:自主整理】
材料:课本“秦始皇奠定大一统基业”“秦末农民起义和西汉建立”“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等内容。
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后整理出秦朝大事记。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充分借助课本内容作为重要学习材料,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秦朝史料,这为后面探究史实奠定了基础。)
【片段二:探究分析】
材料:中外历史学家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几种观点。
第一种,秦灭亡的原因是秦始皇无道、暴政,所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二种,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血腥战争,当秦突然从诸侯国发展成帝国时,它承担的任务太多,根本不能在如此短的时期中完成,失败是不可避免的。[1]
第三种,秦之所以灭亡,一个是李斯(即秦丞相,主张焚书、参与建立律令等),一个是赵高(与李斯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问题: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说明:面对秦朝是个短命王朝的史实以及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教师抛出若干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既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又能探究秦朝快速灭亡与暴政、统治策略之间的联系。)
【片段三:生成评判】
思考: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学习和分析,同学们对秦朝的印象如何?受到了什么启发?
归纳: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朝快速灭亡的史实告诉我们,统治者要懂得在国家困难时安抚民生,而不是劳民伤财;要在合适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政策,而不是盲目推行。
(说明:在基于史实、源于探究的学习中,秦朝历史给了学生思考和启示。在了解并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历史现象的见解,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一)课型模式(见图3)
图3 以解决综合思维类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课型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逻辑和过程可用表3表示。
表3
(二)教学实例简析
课题: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
对应教学关键问题:如何培养综合思维?
【片段一:联系阅读】
材料:以下根据法国布里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改编的内容。
9月21日,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出奇低劣,最先发明火药的中国不该如此!中国人有刀、矛、鸟枪、火枪、短枪,仍幼稚地使用弓箭作战,500米内射不到人家那里,人家却一下能刺穿他们的胸膛。
10月7日,库房里发现两门榴弹炮以及全套配置,上边刻着的日期是1792年,地名是伍尔维奇,即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所在地。看来马戛尔尼勋爵送来的礼物从来没有使用过。
10月8日,法军队伍后边跟了一批中国强盗,他们像一群群乌鸦,甚至破坏法军都没损坏的东西。
11月1日,法国总司令率领部队离开北京前往天津。这天非常寒冷,一大群中国人挤作一团,观看法国人的启程仪式。
(说明:文本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能引导他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为综合认识“圆明园大劫难”奠定了基础。)
【片段二:主动问答】
活动:阅读后你有什么疑惑或感兴趣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解决不了的由组长提出来)?
交流后学习小组分别提出了以下问题:
(1)法国军队后面跟着一群中国强盗,他们为什么不去抵抗,反而跟着法国人抢劫圆明园呢?
(2)法国是侵略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中国人挤作一团去观看法国人的启程仪式?
(3)火药是中国人研发的,可为什么在抵抗侵略军的时候却还使用低劣的武器?
(4)中国明明有先进武器,为什么不用?
(说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主动建立起文本与之前所学内容、自我认识之间联系的结果,也是思维冲突的开始。)
【片段三:自主讨论】
活动:对上述第(1)(2)问题开展讨论。
反馈:在讨论中,有些学生提出了“麻木”这个词,主动联想到了语文课上学过的鲁迅文章《藤野先生》中的类似情景。
(说明:这一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综合思维的品质。因为在问题刺激下,学生会不断地主动联系各种知识、方法、体验来分析问题,引导思维向更深、更广发展。)
【片段四:自评互判】
活动:写一写,评一评(见表4)。
表4
(说明:在课堂结尾处,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表现和成果开展自评与互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认识自我与看待同伴。)
(一)课型模式(见图4)
图4 以解决社会实践类教学关键问题为主的课型模式
这一课型模式的教学逻辑和具体过程可用表5表示。
表5
(二)教学实例简析
课题:“三国鼎立和西晋的统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对应教学关键问题: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片段一:知晓任务】
活动:教师呈现课题“在地图上学历史——三国鼎立和西晋的统一”,告知学生本课目标是学会图表实用,具体任务是运用《东汉末年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统一形势图》揭示东汉末年到西晋的历史发展趋势。
(说明:课堂伊始,教师明确告知学生学习任务,以引起学生对“图表实用”实践能力的关注。)
【片段二:习得方法】
活动1:围绕“如何读《东汉末年形势图》分析东汉末年的形势”问题,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步骤。
第一步,阅读地图标题,了解地图的主题和年代;第二步,阅读地图的图例、注记等,知道它们的含义;第三步,根据图例、注记等读出地图所表达的主要信息。
活动2:对比《东汉末年形势图》和《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导学生读两幅历史地图的操作步骤。
首先,区别每张地图所显示的区域及时期;其次,辨认这些地图中的相同点和变化点;最后,思考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
(说明:方法是习得的。教师把如何读一幅和两幅地图的方法化作具体的操作要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图表实用的技能,以便在类似的实践中运用。)
【片段三:实践运用】
活动:再读《东汉末年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统一形势图》,分析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反馈: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西晋,是沿着分裂到局部统一再到统一的趋势发展的。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把习得的方法和步骤运用到了三幅地图的解读任务中,最终帮助学生揭示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片段四:形成认识】
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对这样的方法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反馈:教师侧重从实践方法掌握与运用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回答,如:
(1)是否掌握了借助历史地图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
(2)是否学会了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来揭示历史发展趋势?
(3)是否体验到图表运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说明:学以致用。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的方法,认识到方法是用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1]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M].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