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6-02-10 22:03王可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510053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党民主动力

王可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510053)



民主生活会的动力机制研究

王可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510053)

[内容提要]民主生活会属于党内民主的范畴,是弘扬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生活会受党员干部、党组织、群众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民主生活会的动力直接关系到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本文从民主生活会的推进动力入手,对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民主生活会的科学有效进行。根据来源将民主生活会动力分为主体性动力、主导性动力、保障性动力和外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主生活会动力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制度

民主生活会属于党内民主的范畴,是弘扬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生活会受党员干部、党组织、群众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民主生活会的动力直接关系到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实践证明,把握民主生活会的动力之源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所在。

一、民主生活会的动力机制构成及逻辑关系

开展民主生活会是团结领导班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从宏观层面来说,开展民主生活会应该包括两大路径:一是发掘和培育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动力;二是建立健全推动民主生活会科学健康运行的各种制度和机制。

(一)基本动力

1.党员是民主生活会的主体性动力。党员是政党一切工作的实践主体,“每个党员都要直接参加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1]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承认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就是承认党员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体性力量,也就表明党员是参与民主生活会的主体性动力。

2.党员领导干部是民主生活会的主导性动力。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内的精英,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占党内成员的多数,但由于他们直接掌握着政党权力,他们主导着民主生活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主导性动力。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对于民主生活会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在民主生活会上发挥“一把手是关键”的火车头作用。

(二)党组织是民主生活会的保障性动力

政党组织是政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党力量的重要源泉,“政党通过自己的组织使政党能在政治生活中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统一行动,影响政治过程。”[2]世界各个政党都很重视党的组织建设,通过设计尽可能合理科学的党组织运行机制,把全体党员有机地凝聚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以保障政党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把开展民主生活会作为发扬党内民主重要形式的政党来说,政党组织是开展民主生活会的保障性动力。它不仅为民主生活会提供方向保障和思想理论保障,而且为民主生活会提供必需的人力资源支持,还能为民主生活会的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的党内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人民群众监督是民主生活会的外部动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监督的对象是党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保证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始终依照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通过建立群众监督制度,使党员领导干部把开展民主生活会作为一种政治自觉。

二、构建民主生活会的动力的协调机制

民主生活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动力要素都不可能使民主生活会得到很好的开展,各动力要素之间只有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促进民主生活会的最好最优发展。这种合力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动力的协调机制才能得以实现。所谓动力协调机制,是指民主生活会的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如何保持方向的一致性,并以有序、稳定的状态进行运行的机理和方式。这种协调既包括各动力主体之间的协调、内在动力各要素的协调、外部压力各要素的协调以及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之间的协调等多要素、多层次的协调。

第一,实现民主生活会动力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形成主体合力。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构成了民主生活会的三大动力主体,三者之间能否齐心协力关系着民主生活会的成败。其中,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这三大主体内部又存在着地区差异、职业差异或职务差异、层级的差异等,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的党员对开展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的程度会有所区别,而职务不同的党员领导干部、层次不同的党组织在民主生活会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同样会有差异。因此,既要分别协调好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这三类主体内部的关系,又要在此基础上协调好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开展好民主生活会的成为全党的共识和价值目标,才能形成主体的合力。

第二,实现民主生活会内在各要素的协调。激发主体开展民主生活会积极性的因素当中,既有物质因素包括奖金、职务晋升等,也有精神因素如个体主体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主体内在本质的指引如先进性本质,也有主体责任和义务的规约如过组织生活是党员的义务,因此,要调动开展民主生活会主体的内在积极性,一方面,党既要重视和想方设法满足主体物质要求,更要重视和创造条件满足主体精神追求及其对自身内在本质的诉求;另一方面,党既要尊重和落实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各项权利,又要协调和引导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民主责任和义务。

第三,实现内在动力与外部压力的协调,形成内外合力。在开放的环境下,任何事物都是在内驱力和外推力(即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发展的,其中内驱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推力要通过内驱力起作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两种力量不能协调互动,事物就不一定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就政党来说,如果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内在动力,而且不能转化为内在动力,开展民主生活会就不能顺利进行,反之有可能导致政党的解体,比如苏联共产党。相反,如果缺乏外部压力,政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紧迫感会逐渐消失,内在动力也会因此减弱,民主生活会的开展也难以得到持续发展,如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内在动力相对缺乏。可见,只有实现了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的协调互动,才能推动民主生活会的健康进行。

三、培育民主生活会动力的具体对策

针对当前民主生活会动力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走出民主生活会动力不足的困境,既要抓好党员的主体性动力,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性动力,党内外群众监督的外部动力,还要发挥好党组织的的保障性动力,并且协调处理好几者的关系,使得民主生活会动力形成一股合力,推进党内民主生活会科学有效地进行。

(一)以政治主体性建设为核心增强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中的主体性动力

党员是政党的主体,党员又是一种“政治符号”,理应是党内民主的政治主体。党员的政治主体性是民主生活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实现党员的政治主体性,既是党内民主的价值目标,也是培育民主生活会的动力之源。

1.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凸显党员的主体自觉性。社会意识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很难改变。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是人的政治主体性确认的前提。责任意识则是党员政治主体性实现的基础,对于党员来说,既有享受党内民主的权利,也有维护和发展党内民主的责任。事实上,责任与权利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权利的张扬使民主发展获得基本动力,而作为理性的主体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又是一个责任主体。列宁就曾经强调党员发展党内民主的责任,他说,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努力把经过检验、经过提炼、经过总结的实际经验带到代表大会上来......我们的党代表大会以及我们所有的苏维埃机关才能完成实际任务”[3],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党内教育坚定全体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信念和追求,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教育为根本,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民主的价值理念,做社会主义民主的引领者和党内民主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内激励机制和党员考评制度,把党员在党内民主实践中的表现纳入党员考核细则当中,对积极参与所在党组织民主生活的党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反之,则进行批评教育,以此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2.通过民主能力建设消除党内的政治贫困,彰显党员的政治自主性。党员的民主能力是指党员在处理党内事务中的行为能力,它包括对党员对党的政策法规的理解力、对党内外各种政治观点和政治信息的判断力、在党内选举和党内决策中的选择力、在党内监督中的监督力、对党内不同意见的包容力以及对新党内民主技术的应用力等,以上所有这些民主能力都可以归结为处理党内事务中的执行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员的民主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与当前党内民主的实践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党员的经济收入、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日益突出,从而导致不同党员之间民主能力差异,在有些党员甚至出现政治贫困。实施“扶贫工程”,帮助那些民主能力相对较低的“弱势群体”,消除部分党员的政治贫困。具体措施:全面推进“党内关怀工程”帮助经济困难的党员脱贫致富,为其参与党内民主实践提供前提条件;完善“农村地区党员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民主能力。

(二)以非权力性影响力建设为重点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建设中的主导性动力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这里所说的权力就是职务上的权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制定组织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领追随者实现目标,因此,影响力的大小决定着一个领导者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难易程度。由于政党本身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自愿而形成的组织,因此在政党内部,领导者和普通党员之间的身份是平等的,只有当党员从内心上认同党员领导干部的目标时,普通党员才能从根本上服从党组织的目标、积极参与决策、执行,共同完成党组织的目标。领导者的命令、决策才会得到有效执行。

1.党员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担负领导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民主生活会开得好不好,党委(党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负有主要责任。党员干部要起榜样作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民主生活会上真正起到带头作用。这也是决定民主生活会质量高低的关键。这种带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几点:一是启发和引导与会者积极讨论,使得民主生活会达到正确的方向性、思想性和原则性的高度。二是注意抓住群众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三是要善于处理会议冷场现象,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向深处。四是要妥善处理会上发生的离题、争执与纠纷。五是要善于引导和总结,把民主生活会引向深处,提高质量。

2.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照一照、帮一帮”。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对于民主生活会的成功召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党的主要领导人作风比较民主,生活中的民主就能够得到很好体现,反之,如果党的领导人作风专断,民主生活就不正常。比如,延安时期,民主生活充满活力,究竟其原因,就是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善于听取他人批评、意见,错误就改,正确就坚持,党员党性强,党内民主氛围好,党组织的战斗力强。民主生活会是一面“镜子”,不仅可以反映出优点,更能折射出缺点。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带头勇于自我批评,“照一照”自身问题;真诚地对他人作出批评,对同志真心“帮一帮”。总之,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最终消融隔阂、化解矛盾、统一认识、解决问题,真正起到民主生活会的带头作用。

(三)改革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制度推动力

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政治组织必然要走向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具有完善的制度。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必然要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制度体系,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根本保证。

1.完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生活会的基础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生活会的基础和保证。完善民主集中制要健全民主制度体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坚持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把民主生活会纳入民主集中制的规范化轨道。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制度和决策的基本制度,即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制度。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民主生活会上,负责人要善于鼓励党员讲真话,提意见,作批评,善于听取其他群众的意见和心声,集思广益,作出正确的决定。

2.完善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的规范化,是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保证。完善批评与自我批评内容体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工作方式方法等内容方面进行,出真招,善交心,不折不扣地执行。完善领导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度。领导带头,动力不小。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我剖析,真诚地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点和方法,带领班子成员共同进步。

3.完善民主生活会督导制度。民主生活会督导制度,是做好民主生活会准备,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落实好会后整改措施,切实取得民主生活会成效的重要保证。完善会前督导准备工作制度。主要看主要负责同志是否重视、征求意见是否到位、突出问题是否找准、谈心谈话是否深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督促认真修改。完善会上督导会议进行制度。采取措施,完善制度,主要从强化各级党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督导责任,促使其认真履行参加会议,结合谈话提醒和掌握的情况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对照检查、征求意见、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各环节进行督导。完善会后督导整改落实制度。应完善制度,及时收取群众意见,如实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及时上报会议召开情况、会议记录、整改方案各材料;立行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生活会提出的各种问题落到实处,得到解决。

(四)创新党内外群众监督方法,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外部动力

加强党内外群众监督,是提高民主生活会督导成效的有效途径。群众是我们的老师、亲人和主人,群众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各级党组织应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扩宽监督渠道。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非党领导、党员、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员等参加民主生活会,参与会上的民主评议和测评,提高监督质量。采用党务公开、新闻通报会、党员干部群众大会、公示等形式,通报民主生活会的基本情况、查出的问题、整改措施,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采取上级党组织派出的督导组全程参与下级民主生活会的方法,对民主生活会主题的确定、时间的确定、主要内容的确定、整改落实进程等进行会前、会中、会后的全程监督,确保民主生活会始终在监督下进行。

[责任编辑:李先荣]

参考文献:

[1]《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党建研究

[作者简介]王可卿,四川巴中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策略路线。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1-0013-04

doi:[D 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6.01.03

猜你喜欢
政党民主动力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政党上网”:网络生存背景下群众路线延伸的当代价值与实践启示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