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赫男
从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看到了什么
徐赫男
【编者按】虽然没有美国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那样历史悠久,系统庞大,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在不断完善这方面的工作,这样的全国调查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情况,还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的策略。2015年6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从中能够得出哪些慢病预防信息。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营养和健康调查,调查报告于2004年10月发布。考虑到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脑防办等单位,对近年来最新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完成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该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死因监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的第五次全国高血压调查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国家癌症中心开展的肿瘤随访登记等,调查人群涉及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全国代表性。在报告的分析和撰写过程中,采用了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的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邀请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疾控中心等国内外专家进行多次论证,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下面我们将就报告中与糖尿病患者关系更密切的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内容进行分析。
1.营养摄入情况
【好消息】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相比于2002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也基本持平,不过其中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仍远高于推荐用盐量),较2002年下降1.5克。
【坏消息】相比于2002年,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达到80克,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32.9%(超出推荐的30%上限)。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也略有下降,远低于推荐量。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分析】判断能量摄入是否充足需要考虑日常活动量的能量消耗,成年男性每天保证6000步活动量时的推荐能量摄入约为2200千卡,因此鉴于很多居民的身体活动量偏低,能量摄入可能不是“充足”而是“过剩”。具体来说,蛋白质摄入达到推荐标准,且优质蛋白质比重有所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充足应该是我国居民营养不良率持续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与2002年相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有所下降,而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原因很明显,即居民膳食中谷类食物消费降低,食用油和动物类食物(尤其是脂肪含量高的猪肉)的摄入量增加。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猪肉价格“涨声持续”在很大程度上与供不应求有关。
【对策】要解决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来倡导平衡膳食,坚持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摄入应适量,增加果蔬类、大豆类和奶类的摄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改善钙、维生素D缺乏问题。近年来的减盐宣教已经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每日盐摄入量仍远高于推荐标准,而进一步减少盐摄入的难度将更大,单纯的宣教恐难达到,或许我们应借鉴国外限制含糖饮料在校园消费那样,从国家层面上加强控制。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即将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牵头制定了2025年慢性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规划将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环境。
2.超重/肥胖情况
【好消息】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坏消息】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分析】“过犹不及!”在营养不良率降低的同时,超重/肥胖率在不断增长。以儿童青少年为例,平均身高有了明显增长,然而体重的增幅要高于身高的增幅,结果就是BMI增长,超重/肥胖率增加。例如,6~17岁儿童青少年,城市男、女身高平均增加2.3cm 和1.8cm,体重平均增加3.6kg和2.1kg,农村男、女身高平均增加4.1cm和3.5cm,体重平均增加4.7kg和3.4kg。事实上,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幅度都要高于发达国家。
【对策】超重/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体能及生活质量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与欧美人相比,中国人群肥胖将伴随着更多的代谢异常,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会更高。而儿童时期的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加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控尤为重要。从两次大规模糖尿病流调研究来看,我国糖尿病发病的低龄化趋势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在改善下一代营养状况的时候,应当加强宣教和指导,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避免体重过度增加。或许,临床医生们在诊疗成年糖尿病患者时,都应顺便说一句“您家的小孩子们也需要像您一样去做”,同时应建议患者常备两种工具——体重计和计步器。
3.慢病情况
【坏消息】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人,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三类慢病在过去十年中均呈现上升趋势。
【好消息】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列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三位,占了总死亡的79.4%,其中癌症的死亡贡献前五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分析】慢性病的患病率上升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的提高,预期寿命增加,老年人口数量随之增加,慢性病大军不断有“新兵”加入;另一方面,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的使用增加,加之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覆盖人群不断扩大,使得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死亡率降低,慢性病大军的“退伍”人数减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慢病患病率的增长是社会经济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侧面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传染病、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大幅降低。
【对策】为了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在国家层面上已经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以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而地方层面则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努力实现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性。在医改过程中,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慢性病防治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治的服务能力需要提高。而作为媒体,我们的责任是辅助做好“导向”工作,帮助公众去正确认识和积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不是像个别媒体那样一味追求轰动性而进行非客观的报道,以致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4.慢病危险因素的情况
【坏消息】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高于女性(11.1% vs 2.0%)),农村高于城市(10.2% vs 7.5%)。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好消息】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在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265个国家级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覆盖全国近80%的县区。考虑到“史上最严”禁烟令的颁布发生在这次全国调查之后,或许下一次的调查报告会看到可喜的变化。
【分析】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以及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都是众所周知的慢性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是可改变的因素。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全球都在努力解决的健康问题,我国新禁烟令的执行或许对于减少二手烟暴露有作用,但对于戒烟率的提升作用仍值得怀疑。控制有害饮酒有助于降低肝脏疾病、胰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病风险,但酒文化作为中国特色之一,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限”酒,似乎收效不大。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控制体重,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主要慢性病,近年来公众的运动意识得到加强,但很多人的运动量仍不达标。
【对策】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都需要从政府、媒体、医疗结构等各个层面采取更多的措施,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单纯的口头建议效果很差,是否能够像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那样开发出多种多样的管理方式,应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随着分级诊疗的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主要阵地。
这几年最火的话题之一就是“养生”,这从电视、电台及平面媒体上的热门栏目以及不断涌现的“张悟本”们就可见一斑,习大大也在一直强调中医药的价值。应该说,中医药所强调的“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发”恰恰非常适用于慢性病的防治。因此,我们提倡公众将养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但需要注意掌握养生保健的科学方法,不同人群、不同个体所适用的养生方法不同,这样才能提高健康素养,让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包括慢性病康复方面发挥更好地作用。
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应对始终坚持“中西结合”和“中西医结合”,一方面积极汲取国外的有益经验,制定适合中国人群慢性病防控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研究,使其与西医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相辅相成。
今后,我们应建立健全规范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除了中医诊疗,还包括推广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推广药膳食疗,充分发挥传统中医养生的特色。而作为媒体,我们应向公众呼吁“理性的”、“科学的”的养生,现在一些媒体迎合受众需求,上了很多养生栏目,但质量堪忧,甚至出现误导,有些则根本就是广告。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加强管理,媒体加强自律,医生也有必要更多的参与进来,帮助公众正确“养生”。
慢性病可防可控可治,这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和各部门协作,还离不开社会和全民的广泛参与。通过改变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习惯,可以使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部分癌症也可以得到预防。因此,我们应当呼吁全社会都积极参与到慢性病防控的工作中来,从每个人做起,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共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doi:10.3969/j.issn.1672-7851.2016.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