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峰
慎用“容错” 为“公心者”护航
◎罗宇峰
时下,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适逢此时,“容错”的声音由顶层发出,对于敢想敢干者无疑是一针强效“兴奋剂”。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当前改革新常态下,个别党员干部心存顾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地守摊子、保位子,无非是不想面对失败的风险。但急、难、险、重的工作总要有熟悉情况的党员干部去一线冲锋陷阵,他们接触的问题多,处理的矛盾杂,受到方方面面的“反作用力”自然也大。合理的“容错免责”机制为敢想敢干的党员干部开启改革之路的“绿波带”,给“试水”者树立坚强的后盾,必将激励“弄潮儿”们大胆改革创新,勇于探索作为,推动改革浪潮滚滚向前。
当然,“尚方宝剑”也要坚守底线,要明确界定探索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和明知故犯的违法违纪行为,避免成为少数独断专行、以权谋私者的挡箭牌,准绳只能是“公心”。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非原则性错误是可以“容错免责”的;而心存私心杂念、损人害民利己的“以公肥私”者,即便芝麻绿豆般的小错也绝不可恕。
为官即为民,有责当尽责。李克强总理也曾表示,改革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因此,党员干部都应秉持“敢”字当头的精神,放松心态,为国为民一展抱负,方能不负事业、不负人民。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