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渔业“走出去”扶持政策与新业态发展探析

2016-02-09 09:08岳冬冬王鲁民熊敏思周雨思程若冰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4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走出去养殖业

岳冬冬,王鲁民,刘 勤,熊敏思,周雨思,肖 黎,王 茜,程若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福建省渔业“走出去”扶持政策与新业态发展探析

岳冬冬,王鲁民*,刘 勤,熊敏思,周雨思,肖 黎,王 茜,程若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渔业“走出去”成为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要求,福建省远洋渔业扶持政策与其内容实现了较好契合。对福建省渔业“走出去”发展现状及在全国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从渔业资源、渔船装备、关键技术、综合基地及管理与市场5个方面梳理了福建省远洋渔业产业扶持政策内容,初步探讨分析了福建省渔业“走出去”发展出现的新业态——海外水产养殖业,最后从促进福建省乃至全国海外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渔业“走出去”;远洋渔业;海外水产养殖;新业态;扶持政策;创新联盟

积极稳妥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是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之一。远洋渔业作为渔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是高度重视,并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远洋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不断为远洋渔业发展指明航向。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指导意见,促进远洋渔业发展,2012年11月22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渔发〔2012〕30号),指出“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远洋渔业仍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挑战与机遇并存;2013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提出“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生产方针,并对大洋性渔业、过洋性渔业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均提出了方向性要求;2016年5月4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提出要“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上述意见方针,将为我国远洋渔业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福建省作为最早参与我国渔业“走出去”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31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重要省份,并且在产业扶持政策、水产品多水平层次加工业、国内外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为了做大做强远洋渔业产业,连续出台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极大促进了福建省远洋渔业快速发展,在远洋渔船数量、新渔场开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此,本研究以福建省远洋渔业为例,首先对福建省远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在全国的地位进行分析,其次从渔业资源、渔船装备、关键技术、综合基地及管理与市场5个方面[1]对福建省近期出台的远洋渔业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解析,并探讨分析福建省渔业“走出去”发展出现的新业态,最后从渔业“走出去”战略角度出发,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渔业“走出去”发展现状与地位

随着渔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确立,以远洋渔业为代表的产业特征在福建省与全国整体开始起步,经过30余年的发展,福建省远洋渔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远洋渔业省份之一。

1.1 产量规模不断提高

1985年我国远洋渔业正式起步,受生产时间、捕捞技术与装备条件等限制,当年产量仅2 600 t,但也开启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在1986~2015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从1986年的不足2×104t,增长到2015年的219.20×104t[2],增长了100倍;同期,福建省远洋渔业产量也从1986年的0.11×104t,增长到2015年的31.80× 104t,增长了近290倍。福建省远洋捕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从5.53%增长到14.51%,位居全国第三。

表1 全国与福建省远洋捕捞产量与运回国内量Tab.1 Production of distant water fishery and fishery shipped back in Fujian Province and China

总产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远洋渔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实力,而运回国内产量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内消费市场和加工业对国际渔业资源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能力,从而有助于说明远洋渔业对于维护海洋权益、解决国内“吃鱼难”问题、调整水产品市场消费结构及促进远洋渔业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由表1数据分析可知,在1986~2015年,全国远洋渔业运回国内产量由1986年的1.21×104t,增加到2015年的140.62×104t,平均运回国内产量比重达到50.84%,其中运回国内产量占当年总产量50%以上的年份达到六成;同期,福建省远洋渔业运回国内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从1986年的0.11×104t,增长至2015年的14.37×104t,其中运回国内产量占当年福建省远洋渔业总产量50%以上的年份达到八成,即相对于全国远洋渔业运回国内产量比重而言,福建省远洋渔业对于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和加工业发展需求的贡献更积极。

1.2 产值效益平稳增长

福建省远洋渔业发展定位明确,产值效益一直处于全国相关省份领先地位,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福建省远洋渔业总产值为190 958万元,占当年全国总产值的16.03%,自2011年开始,福建省远洋渔业总产值从150 561万元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到2014年产值达到峰值333 277万元,占当年全国总产值的18.03%,2015年产值为315 000万元,占全国总产值比重也有所下降,下降至15.25%。利用福建省与全国远洋渔业单位产量产值比、单船产值比、单位功率产值比3个指标,分析了福建省“十二五”期间远洋渔业的效益情况,从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3个指标趋势基本一致,仅2014年单船产值比与其他2个指标的变化方向出现相背。结果见图1。

图1 福建省与全国远洋渔业产值效益对比分析FIg.1 Comparison analysis of output and benefits between Fujian Province and China

1.3 产业布局与产业链不断优化

福建省远洋渔业企业积极利用各项有利条件,不断扩大远洋渔业的发展规模,推动了大洋性和过洋性远洋渔业项目的有序发展。截至目前,福建省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公海海域和印尼、印度、缅甸、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比绍等国家专属经济区,同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和应对入渔国印尼渔业政策变化等,在全国率先开辟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中上层围网新渔场,其中,北太平洋公海中上层围网项目规模居全国首位,还引导企业有序推进伊朗、毛塔、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朝鲜东部海域等转场项目[3]。为了延伸产业链,促进远洋渔业产业效益提升,福建省在国内外兴建了一批远洋渔业产业基地,其中国外方面,已在印尼、缅甸、毛塔等国投资兴建了9个集渔船停泊、维修、制冰、加工于一体的设施较为齐全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国内方面,在福州马尾、厦门高崎、泉州祥芝、漳州东山港等地建设了多个高标准远洋渔业产业基地,其中马尾港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远洋渔获物集散基地[4]。

2 渔业“走出去”产业扶持政策解析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2〕43号)[5]等扶持政策措施,为发展渔业“走出去”强省保驾护航。

2.1 渔业资源

大洋性远洋渔业和过洋性远洋渔业均是以渔业资源为基础的开发性产业,因此,对于相关海域渔业渔场资源的探捕调查显得至关重要,具有支撑远洋渔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福建省为了扩大渔场作业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开展渔场资源探捕研究,规定了“每年选择3个渔场,每个项目扶持100万元,实施远洋渔业资源探捕及相关科研工作”,旨在通过摸清渔场海况、资源密度及分布、生物学特征、种类组成,进一步开展渔具渔法试验,以期科学系统地推动远洋渔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渔船装备

远洋渔船装备水平是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远洋渔业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具体而言,拥有一流的渔船装备是打造一流远洋渔业产业的重要基础。福建省为了实现远洋渔业健康持续发展和远洋渔业强省战略目标,规定了“建造或购买具有捕捞配额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1 000总吨以上)等,福建省财政每年按其贷款余额的5%给予贴息,每艘船累计不超过600万元;对于对船长24 m以下的小型过洋性远洋渔船更新改造,也给予渔船造价5%的经费补助;纳入国家更新改造补助的远洋渔船,可享受福建省专项资金的贴息补助”等促进远洋渔船更新改造的扶持措施。

2.3 关键技术

助渔设备对于远洋渔业生产及提高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鱼探仪、渔情预报系统及远程生产辅助决策系统等已成为主要远洋渔业国家开展生产的必备装备技术。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对于远洋渔业关键装备投入不足,致使相关装备研发与日本、韩国以及欧美渔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6]。福建省为了提高远洋渔船捕捞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在国内首次设计了相关扶持政策,规定了“开展先进远洋渔船及船用设备的自主设计、开发推广,每种船型研发省级财政给予150万元补助”,以期提高福建省远洋渔船及船用设备的研发应用水平。

2.4 综合基地

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具有渔船补给、渔船维修、渔获物冷藏加工等多重功能,其布局合理性对于提高远洋渔业生产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为了提高其国内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制定了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其中在国内建设远洋渔业产业园区方面,不仅园区项目用地、用海优先予以保障,还给予了用地、用海等价格优惠;同时对于通过认定的园区,还给予适当补助或贴息;利用电价优惠措施,鼓励远洋渔业企业自建水产品冷库;对福建省远洋渔业企业运回进入本省口岸的自捕水产品,给予运输费用补助;通过助保金贷款等方式,促进福建省远洋渔业企业积极投入海外基地建设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5 管理与市场

远洋渔业生产作业各环节,对于人员素质都有一定要求,尤其是生产与安全方面,更有赖于高素质人员的配备情况。为了提高福建省远洋人才供给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福建省从人员培训、保险、补贴等方面制定了扶持措施,具体包括:远洋渔业船员基本技能和职务船员培训,可按照《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社〔2012〕72号)申请培训费补助;将远洋渔业船员和渔船保险全部纳入渔业互保补助,实行财政保费补贴政策;远洋渔业企业从境外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本公司船长,聘用期及实际在职均超过一年的,按照每人每年10万元标准进行补助。为了应对入渔国渔业政策调整,鼓励远洋渔业企业实施转场,规定了作业方式技术改造补助和远洋渔船转场生产补助等措施。

3 渔业“走出去”发展的新业态

海外水产养殖业,即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或公海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活动[7]。在水产动物蛋白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近海养殖环境、容量及产品安全等因素制约,开展海外水产养殖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3.1 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实践

近年来,福建省力推渔业“走出去”战略,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后,更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省内有实力的远洋渔业企业和水产养殖大户走出国门,在境外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并取得了较好发展效果。截止2015年底,福建省已有6家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建立7个对虾、石斑鱼养殖基地和海水网箱养殖基地,总投资6亿美元,年产值约10亿元[8],海外水产养殖规模已居全国第一[9-10]。主要基地建设情况如下。

(1)瑟兰岛对虾养殖基地。该基地位于印度尼西亚阿鲁古省瑟兰岛的北部瑟兰海边,年均气温25℃~27℃,无四季区分,适宜南美白对虾和老虎虾养殖,基地虾池总面积3 000 hm2,拥有虾苗孵化厂及冷库等配套设施。

(2)阿丰那海域网箱养殖基地。该基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西部的凯马纳县阿丰那埃特纳海湾,基地海域内饵料生物丰富,风浪小,水交换条件良好,石斑鱼种鱼资源丰富,适合网箱养殖生产,拥有育苗厂、育苗池等配套设施。

(3)新加朗岛网箱养殖基地。该基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省廖内群岛北部的新加朗岛,海域面积100 hm2,可容纳3万个网箱,拥有育苗场、冷冻厂、饲料加工厂等配套设施,主要养殖石斑鱼等优质鱼类。

3.2 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目标

长期以来,福建省在海水养殖技术方面积累一定经验,目前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产量较高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15年海水养殖产量为404.13×104t,位居全国第2。按养殖种类分,其中鱼类产量33.06×104t,甲壳类产量17.40×104t,贝类产量26.11×104t,藻类产量89.41×104t,其他种类产量为3.19×104t;按养殖方式分,其中池塘产量30.99×104t,普通网箱产量22.71×104t,深水网箱产量1.09×104t,筏式产量124.08×104t,吊笼产量15.83×104t,底播产量38.75×104t,工厂化产量2.24×104t[2]。

为进一步提升渔业“走出去”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福建省积极引导和助推相关企业发展海外水产养殖业。海外水产养殖业是一项双赢的事业,其中我方可以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增加优质水产品的供给和保障能力,同时还可以实现渔业外交;他方则通过出借海域、土地、劳力等资源,发展本国或地区的水产养殖经济,促进就业和社会发展。2015年,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海外渔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分两期绘制了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目标,其中到2017年,“发展海外养殖基地7~10个,面积1.2×104hm2,产量10×104t,产值14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建设海外养殖基地10~15个,面积2×104hm2,产量15×104t,产值21亿元人民币”,并在亚洲、大洋洲、非洲、中南美洲和欧洲等地区实现建设海外养殖基地的发展设想。

4 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建议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福建省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4.1 开展海外水产养殖业战略研究

海外水产养殖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要建立稳定、可靠、安全的“海外鱼仓”,必须发挥渔业智库[11]的作用,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宣传海外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同时,亟需在双边合作推动、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指导海外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健康壮大。

4.2 建立海外水产养殖业保险机制

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双重风险,甚至比远洋综合基地面临的风险更大,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汇率、气候等外部风险及品种、技术、疫病等内部风险,均对相关投资企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从扶持渔业“走出去”战略角度出发,研究制定相关的保险机制,在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基础上,为相关企业开展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构建海外水产养殖业扶持政策

海外水产养殖业与远洋渔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对于提升我国现代渔业综合竞争力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借鉴扶持远洋渔业的相关政策,构建海外水产养殖业扶持政策体系,例如基地选址补助经费、基地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自养鱼运回国内补贴、自养鱼运回国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为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优厚的支持条件。

4.4 成立海外水产养殖业创新联盟

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是促进我国渔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渔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新尝试,从工作机制、交流机制、共享机制、转化机制等方面凸显了自身的独特优势[12],海外水产养殖业属于渔业外向拓展的新领域,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很难在技术创新、投融资、技术成果转化与共享等领域取得突破。因此,必须借鉴成立创新联盟的方式,集聚国内外相关优势科研教学单位、企业、金融机构等资源,组建围绕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全链条式集团,形成对外发展合力,共同为海外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支撑。

4.5 加强海外水产养殖业人才培养

海外水产养殖业工作地域处于他国或地区海域、公海等,对于养殖人员有着较强的技术、身体素质和语言能力要求,建议国内相关高等院校尽早制定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定向培养适合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品种,且具备一定技术培训和交流能力的海外水产养殖高端人才,满足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

[1] 岳冬冬,王鲁民,黄洪亮,等.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2):156-164.

[2]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 吴南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奋力推动海洋与渔业事业再上新台阶[EB/OL].(2016-02-16)[2016-07-21].http://fj.people.com.cn/ocean/n2/2016/0216/c354245-27744284.html.

[4] 闫旭.福建远洋渔业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首位[EB/OL].(2015-03-02)[2016-07-23].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03-02/7093716.shtml.

[5] 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EB/OL].(2012-08-15)[2016-07-23].http://govinfo.nlc.gov.cn/fjsfz/zfgb/897660a/201209/t20120929_2808447.shtml?classid=373.

[6] 岳冬冬,王鲁民,张勋,等.我国海洋捕捞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20-26.

[7] 水产辞典编辑委员会.水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8]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省:全力促进渔业升级渔民增收[EB/OL].(2016-03-23)[2016-07-26].http://www.cnfm.gov.cn/yyywyzj/201603/t20160323_5067949.htm.

[9] 张静雯.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15%[N].福建日报,2015-11-22(01).

[10] 福建日报.走出福建的远洋水产养殖业[N].福建日报,2013-10-09(04).

[11] 岳冬冬,王鲁民,耿瑞.中国新型渔业智库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0):17-24.

[12] 岳冬冬,韩刚,孔伟丽,等.我国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25.

On"Going-out"support policies and new format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fishery in Fujian Province

YUE Dong-dong,WANG Lu-min*,LIU Qin,XIONG Min-si,ZHOU Yu-si,XIAO Li,WANG Qian,CHENG Ruo-bing
(Key Laboratory of East China Sea and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 Exploit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 200090,China)

Fishery"Going-out"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for fishery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in China,and the support policies of Fujian Province have achieved a better fitwith the cont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fishery"Going-out"and its status in China,and summarized the industry support policies of Fujian Province distant water fishery from 5 aspects,including fisheries resources,fishing boats and equipment,key technology,overseas comprehensive distant water fishery bases,managementandmarket.This paper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new formatof fishery"Going-out"in Fujian Province,and overseas aquaculture.Finally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romoting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aquacultur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and also in China,this paper put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shery“Going-out”;distantwater fishery;overseas aquaculture;new format;support policies;innovation alliance

S 9-9

:A

2095-3666(2016)04-0245-06

10.13233/j.cnki.fishis.2016.04.001

2016-10-24

:2015-11-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3B00)

岳冬冬(1982-),博士,研究方向为渔业经济与发展战略。E-mail:yuedong1982@126.com

王鲁民(1963-),研究员。E-mail:lmwang@ecsf.ac.cn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走出去养殖业
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中国船级社颁发首张《远洋渔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