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聪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博士硕士论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青年的共同信仰
林聪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历史的需要:青年的信仰贯穿民族复兴的历史,中华优秀文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是时代的呼唤:科学信仰为青年扛起改革大旗奠定了基础,作为科学信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践行的生命力来源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信仰。最后是价值得以实现的要求:青年的价值在践行满足自身需要的科学信仰中实现,科学信仰的价值也在青年满足需要的实践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信仰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曾指出信仰不应只是宗教特权,“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1]448。既然信仰并非单一不变而是多样变化的,就必然会出现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弄清哪些理论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信仰,哪些属于阻碍社会发展的盲目信仰,而非一刀切式地隔断信仰与现实的联系,方能有助于国人精神世界的充实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以24个字从三个层面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努力和奋斗的价值目标。作为未来社会建设重要力量的青年,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能否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价值观并外化为实践行为的重点应放在使其成为青年的共同信仰上。
一、历史需要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的信仰与历史上青年确立起的信仰之间有着历史的继承与延续的关系。青年不仅在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过程中不断探寻作为个人对于国家应有着怎样的情怀,在从近代到现代的屈辱史中不断思索救亡图存的问题,更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摸索国家应走向何方的问题。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以往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范畴。
(一)青年的信仰贯穿于民族复兴的历史
梁启超先生曾发自肺腑的叹道“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历史发展的弄潮儿,青年已然是各自朝代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执政者们争取的对象。中国古代,忠君爱国是执政者希望青年树立的信仰,孔子提出希望青年成为“仁人”为国家效忠,董仲舒甚至将对君主的崇拜发展到极端,提出“君权神授”说,使社会上的人包括青年将皇帝当成神一般崇拜,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人作为一种统治对象,与我们今天所谈的信仰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抛开为使青年产生信仰所采取的错误方法不看,在古代使青年确立对于国家的忠诚和信仰确有其积极意义,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和睦。到了近现代,屈辱的历史也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他们或不顾艰难出国寻求救国良方,或在国内与敌对势力顽强抗争,靠的都是各自对于信仰的坚守。“五四时期”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阶段,在那样一个救亡图存的时期,各种信仰相互并存,例如,梁启超和章太炎等人主张青年信仰佛教,蔡元培主张以哲学上的各种主义替代宗教成为青年的信仰。社会上还出现过多次关于选择何种信仰的论战,如科学与玄学之争,按照李泽厚的观点看来,“科玄论战的真实内涵并不真正在对科学的认识、评价或科学方法的讲求探讨,而主要仍在争辩建立何种意识形态的观念或信仰”[3]58。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科学与我们今天所谈的科学并不可等同。之所以说“五四时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是因为在众多信仰冲击青年头脑的时刻,有一种信仰仍旧以它科学的理论和对未来美好的描绘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青年的信仰和奋斗的目标,这种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因为无数的有志青年通过在实践中辨别何种是虚假的社会主义,如无政府主义,何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这一信仰奋斗了一辈子,最终才使中国共产党得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党。即使在后来持续了数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一信仰也始终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不仅没有回避信仰的问题,反而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信仰的重要性,邓小平曾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63。“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5]63江泽民也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的思想政治信仰”[6]49。胡锦涛在《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7]73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针对理想信念提出了“总开关论”“高于天论”和“缺钙论”,从正面和反面阐述了信仰在当代改革中的重要性。
不难发现,一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就是青年不断追求科学信仰的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但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都显示出青年所肩负的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吻合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非随意提出,而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与以往的历史一脉相承,换句话说,当前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青年的共同信仰是以往青年所追求的信仰在新时代的延续。
(二)中华优秀文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个时代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都离不开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几方面,这些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本质的内容,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8]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文明融入自身,古代所说的治国平天下、齐家、修身便是当前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在古代的表现形式。举例来看,在《荀子·富国》中儒家提倡“生财有大道”,认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只有为民兴利,才能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这是中华优秀文明中关于富强的阐述。儒家在《礼记·中庸》中提出的“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观念,道家在《道德经》中的“我无为而民自化”“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的思想便是对自由理念的肯定。《论语》中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中平天下的“絜矩之道”都是对公正的阐释。
同时,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单一角度的信仰,其中既包含政治层面和道德层面的信仰,也包含法律层面的信仰。在道德层面吸收了儒家塑造圣贤道德之人以及中华文明中诚实守信、勤劳质朴等优良品质。在政治层面囊括了中国历朝历代被统治的民众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和发生暴动革命所渴望的公正、平等,以及众多在战争中流血牺牲的烈士们所盼望的国家解放和社会和谐。在法律层面涵盖了以往法家中对于法制的有益理论、对人权的保护等文明成果。
二、时代呼唤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信仰的确立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也离不开青年的实践。学者刘建军提出“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9]1。蕴含四个层面的含义:首先,信仰的对象本身应是科学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其次,抱有信仰的人们自身要相信这个信仰的对象具有最高生活价值;继而,这个信仰应是在精神层面上无论遇到其他任何学说都是要坚定不移的;最后,在实践中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一信仰,不因外在条件而做出破坏信仰的行为。第一个层面涉及信仰本身,是后三个层面的根本所在,如果理论本身不科学,不符合时代要求,就不应成为一种信仰,更不应被青年所接受,反之,如果理论本身是科学的,是切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青年需要的,就应该内化为青年的信仰。
(一)科学信仰为青年扛起改革大旗奠定了基础
针对转型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荆学民提出“转型期信仰危机所表现的整个民族对文化传统的危机,同时也表明,适应于转型后特定社会的新的信仰并没有树立起来”[10]33。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推进要成功,“不仅要求相应的人的信仰的适应和变革,更为根本的是,社会转型的成果,必须以完全彻底地内化为或诉诸于人的信仰为最后的保障。否则,转型的经济和政治要么会举步维艰,要么会吞噬前果而向后反弹”[10]33。这一警示对于今天我们谈论信仰仍然是切中时弊、具有积极意义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8]4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在为广大青年的全面发展和成才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和条件的同时,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挑战和考验。2013年“五四青年节”时,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导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1]278全面推进改革需要青年扛起大旗,能够扛起大旗的青年必须是对中国所走的道路和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坚定信仰的青年。以往的实践表明,青年确立起的信仰并不全是科学的。不科学的信仰,不仅会导致青年丧失个人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更会导致国家走上歧路。所谓科学信仰即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一致,是经过时间的检验能够在现实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并成为青年精神支柱的信仰。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着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求新求异是其中大部分人共同的特点,倘若不加以引导,正处于“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很容易被一些西方所强行推到世界各地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影响,成为国家间软文化斗争的牺牲品。因此,我国针对这样的国情,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希望能够引导青年确立科学的信仰,在满足青年追求真理的渴望的同时,培养出能够扛起改革大旗的新青年。
青年生活在社会和国家这个大环境中,大环境发展的好坏,即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改革能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否得到完善、党是否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关系到最终是否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与每个生活在其中的青年个体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青年在这个国家和社会中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和个人的发展,这就为青年提供了接受并践行科学信仰的动力。同时,中国梦也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青年人的梦,二者具有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梦不应仅是一个梦,更应是在青年的实践中所日趋实现的未来社会的蓝图和追求的目标。当青年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信仰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时,就不会被其他非科学的信仰所干扰,当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就能够坚守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当改革遇到困境和阻碍时,方能认清事情的本质,方能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改革的深入。
(二)作为科学信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科学与否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24个字、12个词,都是被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它的重要价值,几千年来国人苦苦追求的就是国家能够昌盛,能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法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能够少一些猜忌、多一份信任、少一些对国家的抱怨、多些爱国敬业之人。所以,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提出来希望人民相信的,而是立足实际,从中国历朝历代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的很朴实的道理,这些价值观念以往都是很多青年所渴望实现的,现在国家以明确的文件和提法提出来,自然应该成为青年们认真追寻的信仰。其理论本身具有下列特点。
首先,理论体系自身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改革时期的信仰缺失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将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和国家信仰割裂开来,造成三者之间的错位,似乎追求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阻碍个人的发展,有了个人信仰就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然而,三者之间不应是分离的关系,而应是相互重叠、相互依托的关系,实现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信仰,个人层面的信仰也就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大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公民自身三者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之中,谓之系统性。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这种本质的体现,从价值角度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对这些概念并非抽象来看,而是有其明确指向,如富强不是指贫富分化严重并导致少数人的富裕,而是指共同富裕;不是要征服世界的那种强大,而是保证国人幸福安康生活、不受别国欺辱的强大。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四者是对人类追求价值的明确总结,无论从马克思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道路中,我们都能感到这四个词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对人民的吸引力、感召力。从公民个人角度看,国家和社会的目标离开了个人努力都无法实现,因此,公民应通过爱国的行为、对工作岗位敬业的行为、诚实守信的行为、友善对待他人的行为共同构筑起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科学性,即改变过去抽象谈论价值的习惯,立足具体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价值理念。
其次,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的高尚追求。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无私的品质和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高尚精神,才能在无论多么艰难的时刻始终都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并最终取得胜利。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因此,希望建设的国家必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国家,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国家,达到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生活得以保证的富强国家,脱离了暴力统治的文明国家。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高尚精神,所以希望形成一个能够保障每个人的正当人权、公平正义得到实现、人民有途径和渠道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人人受到平等对待的社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盼望的是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希望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培养成热爱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的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踏实工作以服务他人的人、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的人、乐于帮助和关心他人的人。
这些高尚的追求不仅适用于共产党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来说,它们内心也有向善和向上的渴望,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因此,这种高尚的追求具有能够被青年接受的种子,只要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正确的培育,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投入到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成为新一代的弄潮儿。
(三)践行的生命力来源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纯粹的理论,若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践行,便不能够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效。既然不践行就不可以,那只要践行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践行也分层次,一方面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由里到外的践行;另一方面,是虚有其表、表里不一、迫不得已的践行,这二者从抽象概括的字词中无疑就能看出其显著的区别,但区别还不仅局限在抽象的字词层面。在实践中其区别才真正现实地彰显出来。前一种践行能够真正推动人民幸福水平的提高,符合历史前进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反,后一种践行不仅危害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良性发展,更阻碍了生活于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些由并不真正信仰的人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那些真正信仰它的人的判断,造成误解甚至不信任,这无论对于理论还是践行的人本身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只有在信仰与践行在精神与现实层面上取得一致时,理论的价值和实践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的统一,在这其中,青年践行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就如古希腊神话人物安泰俄斯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对于青年来说就如安泰俄斯的大地母亲一般,成为其动力源泉。进一步说,这一源泉并非一潭不会流动的死水,而是时刻保持流动的活水,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活水,是因为信仰为青年带来了希望和勇气,致使他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始终满怀激情地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逐渐认识到人民是一切价值追求的根本,只要不脱离人民,始终为了人民,这一信仰就绝不应也不会破灭,进而又加深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因此,践行便充满了生命力,能够因不同时代的要求而不断调整自己向着目标迈进。
三、价值寄于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的实现需要青年信仰社会核心价值观,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核心价值观本身的价值实现的要求,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本身是一个自在价值、潜在价值,要促使其转化为现实价值就需要通过青年的信仰和实践,在践行中实现其价值,这本身就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逻辑上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青年的价值实现,核心价值观被青年所信仰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遵循,其中包括国家富强的规律、社会进步的规律和个人发展的规律,青年在遵循历史规律的进程中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青年的价值在践行与满足自身需要的科学信仰中得以实现
青年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有着各式各样的需要,有了需要必然寻求满足其需要的方式,并从众多方式中选择自己最乐意、最能体现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作为一种价值观,只有真正被目标人群转化为信仰并践行才能达到目标。恰好,青年正需要一个植根于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于现实的科学信仰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充实精神世界,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青年所信仰提供了宝贵的现实基础。这个空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其他非科学的理论和信仰就会去占领,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宗教乃至各种邪教等。马克思曾从人的三重性,即“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12]124“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2]79、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2]53的存在物入手来分析人的三种需要,即人首先具有作为生命的个体自身得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其次作为社会中的人具有社会性需要,最后具有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马斯洛提出的人需要的五个层次理论是一种对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虽有差别,但共性居多,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马斯洛看来,人的第一层次的需要是为了生存的物质资料的满足,在马克思看来人首先是作为自然存在的人,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二者是有共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便是富强,通俗来说,就是要先把蛋糕做大,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果实,这是契合青年需要的。其次,马斯洛认为人有安全需要,即使个体免于受身体和心理危害的一切需要,在马克思看来,这里不仅涉及避免个人对个人的伤害,还涉及避免社会对于个人的伤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国家应该要“文明”“和谐”以给青年提供一个安全的大环境,社会应该要“公正”“法治”以保障青年免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公民要“友善”以使青年和不同人群之间能够和平共处,便是对这一需要的回应。继而,马斯洛提出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与马克思具有一致性,因为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这就会导致人需要归属感和被爱,以克服陌生感和孤独感,这个问题对于当前深化改革浪潮中受社会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影响的青年来说尤为迫切,有一些青年因此选择了宗教信仰,以慰藉心中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的问题。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应该说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响应,当青年都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人人都能诚信友善地对待彼此,形成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法制社会,而国家又能对公民的权利予以保护,这样的社会正是使青年产生归属感和被爱感的源泉。马斯洛还强调了人的自尊需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在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当成机器和工具,不被当作人来看待,毫无自尊可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每个人独特的价值,力求实现每个人都得到尊重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不因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而去伤害他人的自尊,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对青年是极具吸引力的。最后,马斯洛认为人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和马克思所最终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帮助每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得到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西方价值观的根本所在,这对于青年而言无疑是值得信仰和追求的。
(二)科学信仰的价值在于青年满足需要的实践中得以实现
青年的实践力图在现实与乌托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信仰的时刻是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发挥作用的起点,当青年开始践行信仰并最终改造世界的时候,才能说信仰的价值得到实现。
首先,在国家层面,青年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信仰,能够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会少一些无意义的抱怨,多一些改变这些不合理现状的实干;少一些“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虚无感,多一些建设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少一些崇洋媚外,多一些国家认同。对于当代中国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会有更加坚定的信念,真正做到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在社会层面,青年是最向往和最自觉谈论自由、民主的,在西方大力推销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青年对社会层面的价值认识是否正确事关改革能否得以深化,真正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追求目标的自由、民主、公正和法治才是值得青年为之奋斗终生的。当青年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过程中坚守住社会底线和前进方向,自觉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作斗争,我们才不会走弯路、走邪路。作为多民族的国家,社会建设得怎样,是否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程度。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8]6。最后,在个人层面,信仰的价值离不开青年的践行,习总书记强调“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6。这也是青年自身在不断追寻的,他们普遍在思考一个我是谁、该往哪里走的问题,这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解答,青年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走向,反之就容易陷入迷茫而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的共同信仰正是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将青年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需要统一起来,在青年为核心价值观信仰而奋斗的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9.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9]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崔家善〕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4-0144-06
[作者简介]林聪(1993—),男,福建厦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