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娇,王文秀,谢金文,李 峰,沈志强,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分析
李 娇1,王文秀2,谢金文2,李 峰2,沈志强1,2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为无囊膜、单股环状的DNA病毒,分为PCV1和PCV2 2种基因型,PCV1对猪无致病性,PCV2对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PCV2感染后可在猪只淋巴系统中增殖并引起免疫细胞损伤,破坏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临床中将PCV2引起猪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肉芽肿性肠炎、坏死性淋巴结炎、渗出性皮炎、繁殖障碍等一系列疾病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或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1]。PCV2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还容易诱发其它致病菌(毒)的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故PCVD具有养猪业的“隐形杀手”之称[2],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接种是PCVD综合防控的主要措施,2009年我国第一个PCVD灭活疫苗新兽药注册成功,随后多个厂家的PCVD灭活疫苗陆续上市,这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福音。为全面掌握PCVD灭活疫苗上市后我国猪群中PCV2的感染现状,笔者查阅2010年以后我国PCVD的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与分析了我国2010—2016年PCVD的流行情况,认清了目前我国PCVD的流行现状与流行特点,对我国PCVD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PCVD灭活疫苗的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对PCV2感染的逐步重视,研究学者对不同地区的PCV2感染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病原学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2010—2016年我国猪群中PCVD的流行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1 流行范围广
如表1所示,PCV2的感染已经遍布了我国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安徽、山东、青海、黑龙江、江苏、上海、吉林、辽宁、山西、浙江、河北等19个省市。
表1 2010—2016年我国猪群PCV2病原学调查汇总
1.2 感染率居高不下
如表1所示,PCV2在我国发病猪群中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2014年广东省的感染率高达97.9%,至2015年河南省的感染率仍达82.35%。
1.3 区域性流行特点显著
如表1所示,不同区域感染率差异较大,如2010—2012年陕西的感染率达82.9%,而2011—2012年安徽的感染率仅为25.8%。
1.4 部分区域的感染率稳步上升
如表1所示,部分地区的感染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如黑龙江在2012年的感染率仅为39%,至2012—2014年感染率达78.46%;如河南在2010—2012年的感染率为70.5%,至2015年感染率达82.35%。
1.5 隐性感染存在且感染率逐步升高
如表1所示,外观健康猪群仍可检测出PCV2病原,表明PCV2在健康猪群中的隐性感染情况已较为普遍。2011—2013年青海省健康猪群PCV2的感染率为2.74%,2014—2015年江苏、浙江、安徽、河北4省的感染率为10.34%,2014—2015年江苏、浙江、安徽3省的感染率为31.20%,表明自2011—2015年PCV2在健康猪群中的隐性感染率逐步升高。
1.6 与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情况较严重
如表2所示,PCV2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环病毒(TTV)、猪细小病毒(PPV)、类猪圆环病毒(P1)存在混合感染以及多种致病原的二重、三重、四重感染,其中与PRRSV、TTV的感染最为普遍,感染率也较高,且在外观表现健康猪群仍存在PCV2与PRRSV、TTV的感染。
表2 2010—2016年我国猪群PCV2与其它致病原混合感染状况汇总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分子水平分析PCV2流行病毒株之间的差异以及遗传和衍化,明确PCV2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流行毒株的基因亚型与变异情况,能够为不同地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指导。通过对2010—2016年我国猪群中PCV2流行毒株分子流行病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PCV2的流行具有以下特点。
2.1 基因组相对比较保守
如表3所示,2010—2016年164个PCV2不同毒株与GenBank中登录的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仍然保持在90.1%~100%之间,始终保持较高的同源性,表明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时间段分离的PCV2毒株并未产生显著性变异。
2.2 2b亚型为优势基因型
如表3所示,2010—2016年的164个PCV2毒株中2a、2b、2d亚型分别为16个、129个、19个,2b亚型的流行率达78.66%(129/164),成为目前我国猪群中的主要流行毒株,表明我国目前PCV2流行毒株的基因亚型已经完成了从2a亚型到2b亚型的转变。
2.3 2d亚型逐渐流行
如表3所示,自2013年开始,PCV2流行毒株中陆续开始出现2d亚型,并有逐渐流行的趋势,推测PCV2优势毒株极有可能逐渐由2b亚型向2d亚型过渡,2d亚型有可能成为以后的主要流行毒株。
表3 2010—2016年我国猪群PCV2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汇总
PCV2作为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致病原,可在污染的水、饲料以及饲养环境中大量存在,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感染各种日龄、各种品种的猪群发病,且PCV2主要侵害猪的淋巴细胞,造成免疫抑制,因此导致PCV2在短期内难以根除。现阶段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PCV2仍在我国猪群中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个别地区的阳性感染率较高,感染情况比较严峻,PCVD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不容忽视。目前,养殖单位对PCV2不够重视,饲养与卫生管理差和未进行疫苗免疫或免疫次数与免疫剂量不足是造成该病如此流行的2个重要因素。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应逐步加强PCVD疫病危害的宣传工作,逐步使养殖单位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做好饲养与卫生管理和疫苗免疫工作,逐步降低PCV2的感染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1]翁善钢.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疾病综述[J].养猪,2016(2):108-110.
[2]徐斌龙,吴鹏飞,陈妍,等.警惕养猪业的“隐形杀手”—猪圆环病毒病[J].养猪,2014(5):130-131.
[3]邵萌,吕亚辉,杜谦,等.2010-2012年陕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19-26.
[4]曲哲会,郭晓秋,刘涛,等.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12):14-17.
[5]邓静,赵春容,曹三杰,等.2010-2013年四川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12):1868-1876.
[6]南文金,娄高明.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3):120-123.
[7]秦谷雨,杨勇,李郁,等.安徽省仔猪腹泻5种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12):59-63.
[8]王迪,朱瑞良,李兵,等.2011年~2013年山东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猪体携带病原调查与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37(7):557-560.
[9]李菊梅,王明辉,程思乐,等.青海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病原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5,47(10):155-156.
[10]徐鹏,梅岩松,王玉,等.哈尔滨地区规模猪场4种繁殖障碍性疫病感染状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2):93-94.
[11]程汉,曹军平,吴桂银,等.泰州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4):71-73.
[12]鞠厚斌,周锦萍,杨德全,等.2011—2014年上海市屠宰场上市肉猪主要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5,23(3):55-60.
[13]张智明,王全杰,窦海艳,等.2012-2014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10):119-123.
[14]胡帅,周庆安,李军,等.2013-2014年广西省主要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6):1618-1623.
[15]赵军,周桐枫,刘鹏娟,等.四川地区腹泻仔猪群猪圆环病毒Ⅱ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38(7):546-549.
[16]刘杏,王凤雪,温永俊,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4):456-459.
[17]赖笑娴,洪伟彬,李永福,等.广东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2):80-81.
[18]曹东阳,王小敏,茅爱华,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相关病原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383-3391.
[19]曹东阳,王小敏,钱爱东,等.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农业学报,2016,32(2):390-398.
[20]郝志香.新乡市猪圆环病毒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J].农民致富之友,2016(7):247.
[21]童武,周艳君,肖少波,等.2010年国内部分省份猪场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1,19(5):1-7.
[22]李海超,王娟,李一经,等.八省份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J].中国兽医科学,2013,43(12):1313-1320.
[23]严妍,宫婷,张守峰,等.广东省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6,24(2):76-79.
[24]王伟丞,梁海英,曾智勇,等.一株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8):20-22.
[25]王伟丞,曾智勇,汤德元,等.猪圆环病毒2型贵州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4,46(9):90-93.
[26]束陈宇,许秋阳,段世鹏,等.猪圆环病毒2型江苏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7):1047-1052.
[27]戴爱玲,刘建奎,李鸿文,等.闽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6,36(6):896-901.
[28]董烨,郭士琪,孙雪,等.辽宁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1):2895-2901.
[29]沈海燕,刘志成,郭慧霞,等.猪圆环病毒2型广东分离株ORF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0):12-16.
[30]郎洪武,刘丹,陈晓春,等.猪圆环病毒2型田间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基因亚型分析[J].中国兽药杂志,2014,48(11):1-4.
[31]张文通,李峰,魏凤,等.猪圆环病毒2型滨州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9):33-36.
[32]李超,李大军,郑华,等.猪圆环病毒2b亚型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6,37(10):1-5.
[33]蔡扩军,李爱巧,何生,等.猪圆环病毒2型乌鲁木齐分离株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J].养猪,2016(5):97-99.
(编辑:郭玉翠)
S858.285.3
A
1002-1957(2016)06-0097-04
2016-10-24
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KL20160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项目(SDAIT-08-17)
李 娇(1981-),女,满族,辽宁铁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工作.E-mail:lijiao_zon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