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工学结合下的高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李姗姗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理念,国内外的职业教育通过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际商务单证是高职外贸类专业中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该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操作环节较多。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进行工学结合的改革。
高职教学;工学结合;国际商务单证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学改革的最终方向。工学结合的认可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际岗位的工作技能为最终目的。以市场需求为改革的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技能,教学就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工学结合在工业和职业教育的发达国家非常成功,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新加坡的ITE教育等。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于1961年出版,该书籍详细地讲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诸多好处。国际商务单证作为高职涉外、商务专业的重要公共课专业课之一,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必须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1.高职教育的属性要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为振兴中国的生产行业、服务行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并且通过工作锻炼来发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走向管理岗位。当前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多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和出台相关的职业教育规划。很多本科学校也在顺应形式,发展试点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突出课程种类职业性、实践教学比例、顶岗和实训环节的开展等等,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国际商务单证作为涉外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应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其职业性,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2.课程本身的特点
国际商务单证该课程是外贸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物流等专业的必修课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一般是在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后续课程。该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并且有一个和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商务单证员。课程涉及较多的单证填写规范和相关信用证内容的审核等等。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组织课堂,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紧密的联系岗位、工作技能和课程内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3.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
传统的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贯穿课程的开始到最后的考试评价,这样的模式导致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尤其是很多课程的理论和其工作实践有较大的差距,这样就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课程的相关改革,尤其是工学结合的改革和实施,有效的联系了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工作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
1.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在课程上讲授课本的内容,没有较多的课外实践延伸,甚至没有和学生进行互动,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教学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教学课程。为了适应当前工学理论下的教学实施,教师不仅仅是简单的课程讲授,教师承担了其他相关任务和课程角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需要在理论的支持下如何进行课程内容的技能模块划分,并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职教师要想进行工学结合的改革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企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教师有了一线的实操经验,才能从课程中提炼和总结与岗位技能相关的东西,并且创造情景对学生进行模拟,学生在校就掌握了企业技能,面对以后同样的岗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2.学生因素
我国学生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学生最大的差距就是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差。我国学生已经习惯上课“满堂灌”的模式。高职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的互动性和课程的任务性。高职课程教学一方面要改变全部理论教学的局面,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参与课程,尤其是强调课程中任务的团队合作。为了工学结合课程有效的实施,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课程观点,调动学生课程的积极性,多开展团队活动,不仅在课程中学到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情谊。
3.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教学组织机构,在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创造条件,一个是监管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工学改革,学校要提供条件,给予足够宽松的环境,譬如学校要投资建设外贸相关的实训室,提供国际贸易相关的软件,模拟建造一些外企的办公室环境。除此之外,对教师的工学结合改革提供相关的保障,积极为教师创造顶岗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在工学课程改革中提供相关的课程信息平台,在课酬方面可以对工学改革课程进行倾斜,让教师带着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工学改革实践中去。学校的监管作用主要是对教师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学校要改变该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授课评价和学生掌握的情况评价,在制定评价体系的时候要科学,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如课程中的教学、课外的教学、期末的考核等等。对考核完毕后还要把考核的结果进行总结,最后给教师反馈,通过多方的反馈,让教师快速地有针对性地得到业务能力的提高。
1.分技能模块
传统的国际商务单证的教学都是分章节,譬如第一章是国际贸易合同,第二章是信用证的特点等等。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首先要对课程的体例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把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的工作结合,创造出多个实际的技能来展开教学。通过理论加技能训练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一般来说当前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技能模块(见表1)。除此外,根据实际业务,可以根据实际的学时情况增加托收项下的单证制作。
表1 课程国际商务单证技能模块
2.岗位教学
为了真实模拟工作场景,可以在教学中相关的内容设计成岗位,假设每个学生就是其岗位的工作职员,教师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描述和实际工作任务的分解,让学生基本掌握在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中出现的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如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和报检员。在讲解报关单的时候就把报关单和报关员的岗位融合教学。分析报关员的工作任务、职责和岗位考试等等。通过填写报关单和随附单据模拟海关报关的场景,让教学更有真实性。
3.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和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相辅相成,教学手段必须同步创新和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将会彻底被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将会占据整个新的课堂。一般说来用的比较多的是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教学。把一些经典的案例放在课程中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得到启示。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是设立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检验教学成果,并且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技能和发现问题。在最后的综合制单环节,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老师提供一个明确的任务,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从完成任务的程度来评价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小结,找出相关的解决的措施。如教师安排一个任务为:中国国际五矿进出口公司出口铁矿石业务,支付方式为L/C,贸易术语为CIF,老师选取真实的工作实践为任务背景来布置作业,所布置的任务基本覆盖信用证项下所有单据,通过任务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信用证项下的制作要领,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4.职业资格证带动教学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双证书特点,把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与当前中国商务协会的商务单证员证书结合起来,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融入考证的内容,如每个模块讲解完毕以后,串讲一些单证员考试的真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证的热情和积极性,尝试把单证员证书成绩作为该课程重要的评价参考依据,譬如该课程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也就是在2月到6月间,而单证员考试在6月份,该课程就不用另行举办书面的考试,单证员成绩作为书面评价的唯一依据,把单证员考试的成绩与课程的学分,以及毕业结合,通过这样两条途径,提高学生证书的通过率和学习的热情。
5.多维度的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工学结合教育改革中最显著的特征,国家商务单证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通过三个层次多维度的实践环节,更加稳固学生掌握的技能。三个层次分别为:课内实践、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课内实践就是教师讲授每个技能模块后的练习环节。譬如教师讲完商业发票的填制规范和注意事项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类似的商业发票练习,学生做完后教师进行及时地纠正和讲解。综合实训一般可以安排在学期末,可以安排一周的时间来进行所有单据的实训和填写、单证软件的实训、外贸公司实地的参观调研、企业专家的讲座等形式,通过以上的活动,实训周安排的有声有色。顶岗实习一般可以安排在假期或者是三年级的下学期,或者可以采取“2+1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与学校有良好合作的企业,空出部分岗位给学生来实习,直接参与外贸单位的制单工作工程,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在学校学习的商务单证知识和技能,完成实习单位给予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最终掌握操作技能。
高职学院为了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职属性,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必须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工业结合既是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最终目的。通过打造双师素质师资团队、项目教学学习内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等,努力把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打造成工学结合改革的典范。
[1] 薛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改革建议[J].数位时尚,2014,(2):109-110.
[2] 林榕.工学结合模式下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设计研究——以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2009,(8):54-55.
2016-09-05
李姗姗(1982-),女,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与物流管理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