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春梅
(天津国纳产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水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阴春梅
(天津国纳产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在诸多化学分析法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较为常见,同时应用范围也很广,尤其是分析环境方面,是水质检测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检测方法。如果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那么通过与某些试剂反应,在特定波长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吸收特性。这种检测方法就能够快速的检测出水中有害物含量,而且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加标回收率也能够符合环境检测的需求,在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方面效率较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水质分析检测;应用
水污染检测在环境污染检测领域极为重要。水污染的形成大多是人类的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和水体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进而对水体的基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性产生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地表水的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及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分析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特别是对人类有着危害的污染物,掌握其具体的成分和特点,对于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环保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准确的检测,同时再配合相应的宣传,强化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进而有效降低水污染水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吸光光度法常用仪器。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是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Kcd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d成正比。当液层厚度d以cm、吸光物质浓度c以“mol·L-1”为单位时,系数K就以ε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此时朗伯—比尔定律表示为:
A=εdc
式中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1·cm-1。
吸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一定的准确度,特别适宜于微量组分的测量。在污水中含油量一般较少,国家标准是不大于10mg/L。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分析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检测水质中的总氮、总磷、氰化物、六价铬、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下面以水质中挥发酚的检测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分析的具体步骤。
3.1水质中挥发酚的检测
3.1.1仪器以及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具460nm波长,并配有30mm比色皿),蒸馏器,250mL分液漏斗以及其它实验室常用仪器。
试剂:无酚水;硫酸铜溶液;磷酸;硫酸;甲基橙;浓盐酸;0.1N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0.5%淀粉溶液;碘化钾;铁氰化钾;三氯甲烷;酚标准溶液等。
3.1.2样品预蒸馏
取250mL样品移入500mL全玻璃蒸馏器中,加25mL无酚水,加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再加数滴甲基橙指示剂,若试样未显橙红色,则需继续补加磷和溶液。连接冷凝器,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250mL至容量瓶中。
3.1.3显色
将馏出液250mL移入分液漏斗中,加2.0mL缓冲溶液,混匀,pH值为10.0±0.2,加1.5mL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混匀,再加1.5mL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密塞,放置10min。
3.1.4萃取
将上述显色分液漏斗中准确加入10.0mL三氯甲烷,密塞,剧烈振摇2min,倒置放气,静置分层。用干脱脂棉或滤纸擦拭干分液漏斗颈管内壁,于颈管内塞一小团干脱脂棉或滤纸,将三氯甲烷层通过干脱脂棉团或滤纸,弃去最初滤出的数滴萃取液后,将余下三氯甲烷直接放入光程为30mm的比色皿中。于460nm波长,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定三氯甲烷层的吸光度值。
3.1.5校准曲线的绘制
于一组8个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100mL无酚水,依次加入0.00、0.25、0.50、1.00、3.00、5.00、7.00和10.00mL酚标准使用液,再分别加水至250mL,按照上述(3)(4)步骤进行测定。由校准系列测得的吸光度值减去零浓度管的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值对酚含量的曲线。根据校准曲线和试样体积计算试样中挥发酚的质量浓度。
想要提升水系检测的专业性和评价的科学性,就需要对水进行生物相、固相以及水相等进行综合的检测和评价,其中水相主要指的是溶液本身,而固相则指的是水中的悬浮物或者底质,生物相则表示的为水中的生物。因为无论是水体还是废水,其内部的成分都极为复杂,因此想要综合科学的测定水质,就需要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检测,从而确保水体或者废水的检测精度。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活,尤其是水污染。所以各个环境检测部门应该注重对水体的水质检测,并积极的应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尤其要科学的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提升检测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进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1]魏康林,温志渝,武新,张中卫,曾甜玲.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水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04).
[2]赵友全,王慧敏,刘子毓,李玉春,范世福.基于紫外光谱法的水质化学需氧量在线检测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10(09).
[3]穆海洋,李艳君,单战虎,吴铁军.便携式多源光谱融合水质分析仪的研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