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

2016-02-07 03:13杨玉梅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

杨 峰,杨玉梅

(略阳县植保植检站,陕西汉中 724300)



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

杨 峰,杨玉梅

(略阳县植保植检站,陕西汉中 7243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陕南移民等政策的实施,大量耕地被撂荒和占用,2014年小麦种植面积6 400 hm2,仍是当地三大农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河谷川道及低坡上,由于气候和品种等因素,条锈病连年大发生,平均损失率为9.49%,发生严重区域平均损失率为31.15%,个别田块平均严重度93.8%,病情指数93.8,损失率53.22%。因此,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制约略阳县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粮食生产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略阳县 小麦条锈病 发生危害 综合防控

略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陕西南端,汉中盆地西缘,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 ℃,降雨量860 mm。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

1 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及原因

1.1 连年趋重发生 发展蔓延迅猛

小麦条锈病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分生孢子用吸器吸取小麦细胞内养料,在病部产生孢子堆,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经过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条锈病是小麦3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也是小麦三大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近几年,条锈病在略阳县发展蔓延迅速,危害重,2013年和2014年平均病田率75.6%、68.5%,病株率分别是21.4%、25.8%,发生面积4 000 hm2,造成损失约300 t。特别是2015年发生晚,潜育期长,后期发展蔓延快。2月9日始见单病叶,3月12日,出现发病中心2个7片叶,3月11~28日,大田调查均未发现病田,4月3日调查,病田率47.8%,病株率为1.8 %,4月9日再次调查,在徐家坪、金家河、郭镇,平均病田率85.7%,病株率29.5%,分别增加1.79倍和16.38倍,个别田块病株率100%,严重度60%~80%。平均损失率为9.49%,发生严重区域平均损失率为31.15%,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

1.2 气候和栽培品种利于病菌发生发展

(1)冬季气温利于菌源孢子存活。小麦条锈菌在我国甘肃的陇东、陇南、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地越夏,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到侵染冬麦秋苗。该县毗邻陇南,与西北越夏区邻近,冬季(12月、1月)平均气温5.1℃、4.3℃,利于越冬菌原存活和传。

(2)感病品种依然种植。略阳县致力于小麦品种更新多年,引进的清引系列品种发挥了较好作用,但目前水平抗性减弱,2015年田间发病率增加;农户对绵阳19号等感病品种情有独钟,虽然严重感病但以优良的适口性使得该品种种植面积仍占总面积的30%。

(3)防治意愿弱,农民个人不愿投入人工和资金。农业产出效益差,农户不愿投入,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人数锐减,缺乏人员管理。

(4)技术指导网络断层,无法及时传导信息。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断层,技术人员少,编制被其他人员占用,缺乏技术服务人员。技术信息不能畅通传递,农民错失防治最佳时机,引起病害大发生造成危害。

(5)农业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差,不能引起各方关注。粮食生产安全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关系社会安定,但是山区种粮社会化程度低,产出效益差,政府和个人都无热情,发展重点在中药材和经济作物生产上,因此得不到支持和关注。虽然国家通过实施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项目给予物资资金支持,但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在病害防治关键时节,物资流动慢,层层分解迟迟不能到农户手上。

2 以农业措施为主采取综合防治,减轻病菌危害

为了贯彻好“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前提下,实施综合防控,到达减量控害的目的。

(1)调整作物结构,隔断菌原传播过渡带。小麦条锈菌在我国甘肃的陇东、陇南、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地越夏,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播侵染冬麦秋苗。略阳毗邻陇南,与西北越夏区邻近,冬季(12月、1月)平均气温5.1℃、4.3℃,利于越冬菌原存活和传播。属中间过渡带,因此,从大局出发,调整作物结构,减少小麦种植,扩大油菜、地膜洋芋等,还可以种植大蒜、魔芋等经济作物和白芨、柴胡等中药材,斩断越夏菌原中间过渡区,减少菌原传播。减轻陕南、四川等邻近区域病害侵染。

(2)推行全程承包服务,减少农药用量和防治成本。向社会招聘全程服务组织,实现全程承包服务,在病虫害开展防治并得到控制后,经综合考评防效和保产水平后支付费用,可以统一防治时间、药剂和用量,有利于安全合理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品种更新。继续引进新品种进行更换,重点观察遴选水平抗性好的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予以更新。抗锈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品种单一化,定期轮换,防止抗性丧失。

(4)秋播推行药剂拌种,预防秋苗感病,减少菌源。

(5)改善耕种措施,培育健壮植株。精细整地,适时推后播种,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性。

(6)及时预测预报,准确预报发生期,适时采取化学防治。多年连续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产生了抗药性,可以选择烯唑醇、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

(7)以村镇为单位,由村民、村委、技术单位联合招聘组建病虫害防治机防队,负责辖区内病虫草害防治。三方协商,合理估算成本,收费统防,减轻农民自防缺乏人工、防治器械效能低等问题。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防效。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
橘小实蝇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探讨
豫东平原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小麦超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金秀县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分析
芹菜叶斑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规模养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探讨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犬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