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兰++皇凡宇
摘要 本文介绍了豫东平原玉米生产中各生育期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播种期、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等生育期,以期为当地玉米栽培中综合防治病虫害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病害;综合防控;药剂防治;豫东平原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007-5739(2017)08-0124-0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商丘市的主要种植方式。随着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病害有加重的趋势。近几年,通过实施玉米超高产栽培项目,总结出玉米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1 播种期
1.1 清洁田园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深耕改土,降低病菌基数。推广小麦高茬收割专用灭茬机粉碎还田技术,加强秸秆无害化处理,尽量减少小麦秸秆还田带来的病虫危害加重等负面影响。抽雄前,及时摘除下部发病叶片并带出田外深埋,减轻病害的流行程度。
1.2 健身栽培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施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与硅、钙肥配合施用;追施复合肥,补施微肥,增施“沃柯”微生物菌剂30 kg/hm2。合理排灌,避免湿度过大。降雨后应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1]。
1.3 选用抗(耐)病品种
玉米粗缩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阳光98、金赛211,玉米大斑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农大108、郑单958等;玉米瘤黑粉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郑单958、滑丰8号、中科11号、阳光98、金赛211等;玉米丝黑穗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郑单958、阳光98、金赛211;玉米苗枯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伟科702、隆平208等;玉米茎腐病严重的地区可选用郑单958、阳光98、金赛211。
1.4 种子处理
1.4.1 丝黑穗病。戊唑醇对丝黑穗病控制效果突出。每100 kg种子,选用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50 g、44%氟唑环菌胺悬浮剂80 g、6%甲霜·戊唑醇悬浮剂150 g、10%精甲·苯醚甲悬浮剂200 g、10%甲·戊·嘧菌酯悬浮剂300 g、15%烯唑·福美双悬浮剂(有效成分,下同)药种比1∶35,包衣种子。兼治地下害虫可选用20.3%福·唑·毒死蜱悬浮剂2 000 g、63%克·戊·福美双干粉种衣剂药种比1∶250、6.9%柳·戊·三唑酮悬浮剂药种比1∶45、8.1%克·戊·三唑酮悬浮剂药种比1∶45、6%福·戊·氯氰悬浮剂1 800 g、包衣种子。
1.4.2 茎腐病。每100 kg种子,选用18%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 g、30%噁霉灵悬浮剂45 g、35 g/L咯菌·精甲霜悬浮剂125 g、6%甲霜·戊唑醇悬浮剂150 g、药种比1∶35、10%精甲·苯醚甲悬浮剂200 g、11%精甲·咯·嘧菌悬浮剂200 g、10%甲·戊·嘧菌酯悬浮剂300 g,包衣种子。兼治地下害虫,可选用16%辛硫·福美双悬浮剂药种比1∶45、15%吡·福·烯唑醇悬浮剂2 000 g、29%噻虫·咯·霜灵悬浮剂500 g、16.8%多·福·克悬浮剂药种比1∶35、15%克·酮·福美双悬浮剂药种比1∶35,包衣种子。
1.4.3 一拌(包衣)多防。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选用适当的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争取实现一拌(包衣)多防。例如:7.5%克百威·戊唑醇悬浮剂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害(矮化病、苗枯病、粗缩病等)及玉米顶腐病、玉米丝黑穗病;70%噻虫嗪湿拌种剂200 g+3.5%咯菌·精甲霜灵悬浮剂100 mL包衣,可防治地下害虫、灰飞虱、苗枯病等,同时预防玉米粗缩病,兼治丝黑穗病[2]。
2 苗期
2.1 玉米粗缩病
适期晚播夏玉米,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早播玉米发病重的地块,应尽快改种;发病轻的地块应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并加大肥水,使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麦垄套种玉米在小麦收割后对玉米苗立即喷洒吡虫啉或啶虫脒,有效控制灰飞虱,防止病毒传播。
防治玉米粗缩病,可在夏直播玉米2叶1心至4叶1心期,田间喷施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吡蚜酮等药剂,消灭粗缩病传毒媒介灰飞虱,同时兼治蓟马、蚜虫和其他害虫。另外,防治玉米粗缩病,可选用31%寡糖·噻·氟虫悬浮剂580 g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或用6%低聚糖素水剂1 100 g/hm2、5%氨基寡糖素水剂1 250 g/hm2喷雾。
2.2 玉米苗枯病
选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5%拌种。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甲霜·噁霉灵水剂600倍液,重点对玉米苗基部进行喷雾或灌根,每隔5~7 d进行1次,连续施药2~3次[3]。
2.3 玉米根腐病
选用18%辛硫·福美双微囊悬浮剂2 500 g/100 kg种子包衣。一旦发现病株,立即采用喷雾或淋灌的办法施药封锁发病中心。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96%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7%硫酸铜粉剂 6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喷足淋透。
3 穗期
3.1 防控对象
穗期病害主要是玉米茎腐病、玉米纹枯病、玉米叶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顶腐病等。
3.2 综合防控技术
3.2.1 玉米茎腐病。可选用43%戊唑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喷雾,在玉米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1次,或者在发病初期喷1次,可兼治玉米根腐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选喷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还可控制旺长,或喷洒3%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
3.2.2 玉米纹枯病。低洼地块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及时剥除植株下部的感病叶鞘。纹枯病频发的田块,当病株率达8%时即可施药防治。新发病的田块,当拔节期病株率达12%时要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在茎基叶鞘上喷施井冈霉素、烯唑醇、丙环唑等。剥掉基部发病叶鞘后结合喷药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 d喷1~2次。可选用1亿活孢子/g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 250 g/hm2顺垄灌根2次,或选喷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600 g/hm2、25%丙环唑乳油700 g/hm2、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 g/hm2、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75 g/hm2、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3 500 g/hm2、15%井冈·三唑酮悬浮剂1 600 g/hm2。
3.2.3 大斑病。玉米心叶末期或发病初期,叶面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25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还可选用40%氟硅唑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6 000倍液,每隔10~1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喷湿整株叶片。交替使用不同药剂。兼治褐斑病等其他叶斑病。
在喇叭口期机械喷雾,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或18.7%丙环唑·嘧菌酯悬乳剂750 g/hm2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300 mL/hm2,对黏虫、玉米螟和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等玉米生长后期发生的叶部病害,以及穗腐病、茎腐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控作用。
4 花粒期
4.1 玉米后期叶斑病
30%苯甲·丙环唑乳油对玉米后期叶斑病(大叶斑、小叶斑、弯抱叶斑、褐斑病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可使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喷洒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8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或选喷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60 g/hm2、28%嘧菌·丙环唑悬乳剂650 g/hm2、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50 g/hm2、32%戊唑·嘧菌酯悬浮剂550 g/hm2、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800 g/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600 g/hm2[4]。
4.2 玉米锈病
发病初期开始选喷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 g/hm2、 5%己唑醇懸浮剂500 g/hm2、250 g/L丙环唑乳油525 g/hm2、 12.5%氟环唑悬浮剂800 g/hm2、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0 g/L粉唑醇悬浮剂300 g/hm2、30%醚菌酯悬浮剂900 g/hm2、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 500 g/hm2、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250 g/hm2。隔10 d左右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5 参考文献
[1] 段元才,方向前,韩喜福,等.桦甸市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140.
[2] 祝小祥,王华弟,张恒木,等.玉米病毒病发病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1):204-210.
[3] 冀萍.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96.
[4] 李宝英.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