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Vl下降速率与COPD高危人群患病率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

2016-02-06 06:42:00刘海波商田歌林颖何涛张凤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危人群

刘海波 商田歌 林颖 何涛 张凤群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l)下降速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危人群的患病率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月以来在端州区城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58例COPD高危人群,根据△FEVl下降的速率分为快速下降组(≥30mL/年)和非快速下降组(<30mL/年),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受试者进行2次肺功能检测,记录FEVl下降速率。结果快速下降组FEVl年下降量为-(47.0±12)mL,显著高于非快速下降组的-(24.6±5.1)mLP<0.05);快速下降组COPD患病率为87.5%(1 12/128),显著高于非快速下降组的32.8%(174/530))(P<0.05);快速下降组与非快速下降组在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指数、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吸烟指数、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是FEVl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FEVl下降速率可作为检测COPD高危人群的患病率的一个可靠的指标。

[关键词]COPD;高危人群;FEVl下降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慢性疾病中主要致残和死亡的常见形式。COPD的发展呈渐进性,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较差,并且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需经过多年发展才出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后再进行强化治疗,大大增加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cOPD的早期诊断,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COPD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FEVl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气道通畅性和肺容量,特别能较好地区分正常人和气道阻塞患者。本研究通过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的COPD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和肺功能检测,评价FEVl下降速率在COPD高危人群中的篩查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危人群65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危人群的选择标准:年龄≥40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活动后气短,运动能力显著下降;(3)长期吸烟史和职业性粉尘、颗粒及化学毒物接触史。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脑肺血管病疾病;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肺功能检查;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1.2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

参考国际初级保健气道组织设计的COPD筛查问卷,设计《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筛查量表》,由呼吸科专科医师对纳入标准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或)体格检查。调查主要内容:(1)人口学资料调查(年龄、性别、职业,身高、体重及职业);(2)一般临床资料调查(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吸烟史、呼吸道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有无过敏性疾病)。肺功能测定由经验丰富的技师采用德国YAG公司4200型肺功能测定仪进行操作。测量FEVl(第1s用力呼吸量),受检者取坐位,每次检查重复3次,取最大值。同时记录FEVl,FEVI%(FEVl占预计值百分数)。COPD的诊断以FEVl/FVC<70%为标准。第一次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量的受试者有658例(2013年7~10月),第二次问卷调查及第二次肺功能测量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3月,随访平均间隔为1.5年。两次问卷调查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过程中剔除掉不能完成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患者。△FEVl(mff年)=两次测量的FEVl差值/1.5年。根据△FEVl下降的速率分为快速下降组(≥30mIJ/年)和非快速下降组(<30mL/年)。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x±s)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本次选择658例COPD高危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男405例,占61.6%,女253例,占38.4%;受检者平均年龄(58.3±13.5)岁;BMI值为(24.7±3.1)kg/m2。快速下降组128例,占所有COPD高危调查对象的比例为19.5%,其中男91例(71.1%),女37例(28.9%)。见表1。

2.2两组FEVIT降速率和COPD患病率比较

快速下降组的患者两次肺功能测定结果:FEVl有下降趋势,年下降量为-(47.0±12)mL,COPD患病率为87.5%(112/128);非快速下降组FEVl年下降趋势为-(24.6±5.1)mL,COPD患病率为32.8%(174/530)。两组FEVl年下降趋势及COPD患病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FEVl下降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快速下降组与非快速下降组在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指数、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职业粉尘和化学颗粒接触史(>1年)、厨房通风设施及过敏性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FEVlT降的多因素Logisticigl归分析

将经单因素分析,P<0.05的年龄、性别、BMI、吸烟指数、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共6个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并对它们赋值,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吸烟指数、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仍然是FEVl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COPD的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减退,最后出现呼吸衰竭。我国早期对“COPD”重视不够,到了晚期(重度)才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鉴于目前多数社区医院未对肺功能检测进行普查,而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指标,所以积极开展社区“COPD”筛查,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研究指出FEVl及FEVl下降速率可较准确预测COPD的发生,这表现为较高FEVl值的受试者3年后患上COPD的危险系数低,而FEVl下降速率超过30mL/年的吸烟受试者则可高风险的患上COPD。FEVl的数值在青少年达到最大水平,维持大约10~15年左右,然后开始每年下降20~30mL左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快速下降组FEVl下降速率为-(47.0±12)mL/年,显著高于非快速下降組的-(24.6±5.1)mL/年,并且快速下降组COPD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非快速下降组,这表明FEVl下降速率与COPD的发作存有一定的关联。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危人群中FEVl快速下降调查对象的比率为19.5%(128/658),在FEVl快速下降组中男性的比例,吸烟指数均显著高于非快速下降组,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吸烟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吸烟史COPD发作的高危因素(使肺的生理功能下降),吸烟导致支气管黏膜的保护作用得到削弱,减少抗胰蛋白酶的表达,同时气道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损害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FEVl的下降趋势也越明显,这表明FEVl的下降具有老龄化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纪的增大,肺的生理功能及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步下降。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统疾病均是引起FEVl下降的危险因素,这说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均可对FEVl的改变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这有可能是因为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病变过程中产生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表现为肺组织中生理结构发现改变,肺的顺应性下降、肺小气道的通气功能和呼吸机的耐力减弱,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比如IL-1和IL-17及CRP。

当然本次研究的缺点包括:针对COPD高危人群而不是基于普通人群的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本研究非随机独立样本抽样检查。这还需要笔者在接下来的调查和检测中进一步合理设计和规划。总之,笔者的研究初步表明对COPD高危人群进行初步筛查FEVl,通过了解FEVl的下降趋势,可提高COPD的早期诊断率。

猜你喜欢
高危人群
家庭医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24期)2017-01-03 00:00:00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8期)2016-10-28 23:12:34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
上海医药(2016年14期)2016-08-10 23:02:15
上海远郊奉贤东部地区大肠癌筛查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6期)2016-04-28 23:37:25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5年7期)2015-03-20 06:57:36
自愿咨询检测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