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峰,何鲜艳,张治华,王国民,兰智勇,周波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观察
高晓峰,何鲜艳,张治华,王国民,兰智勇,周波
目的探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治疗,予以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治疗前、治疗第2、4、6周)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治疗6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满意,控制躁狂发作迅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药物疗法;双心境稳定剂;奥氮平
多认为与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有关[1]。目前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多选用双心境稳定剂为基础药物,以碳酸锂、丙戊酸钠最为常用[2]。笔者使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者160例,均符合:(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三版(CCMD-3)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3];(2)入院时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4]≥20分;(3)年龄≥18岁;(4)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排除:(1)躯体及脏器器质性病变;(2)颅脑外伤及精神、智力发育障碍病史;(3)酒精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依赖史;(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5)对碳酸锂、丙戊酸钠、奥氮平等药物过敏;(6)近6个月做过电休克治疗;(7)同期行其他临床试验者。脱落标准:(1)治疗2周后症状几乎未见改善,或改善率<20%;(2)需添加非研究允许药物;(3)中途退出研究;(4)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无法耐受,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35例,女45例;年龄20~67岁,平均(37.6±6.9)岁;病程3~17 d,平均(11.0±3.2)d。对照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8±7.2)岁;病程5~18 d,平均(10.5±3.6)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治疗,予以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其中碳酸锂片起始量0.5 g/d,2次/d;丙戊酸钠缓释片起始量为0.5g/d,1次/d。依据患者耐受情况于1周内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并维持,其中碳酸锂治疗量为1.0~1.5g/d(维持血锂浓度0.6~1.2 mmol/L),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量为20~30 mg·kg―1·d―1,均分2次口服。观察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碳酸锂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奥氮平起始量10mg/d,1周内逐渐增加至治疗量15~20 mg/d。两组均先行1周药物清洗期,研究期间不采用其他精神类药物治疗。两组均规律治疗6周(不含药物清洗期),期间若有不良反应或其他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1.3 评价指标(1)BRMS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2、4、6周,采用躁狂量表行BRMS评分,量表包括11个条目,各条目均使用5级评分法,分为0~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2)临床疗效:于治疗6周后,采用BRMS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BRMS减分率=(治疗前BRMS评分-治疗后BRMS评分)/治疗前BRMS评分×100%,分为:①显效:减分率>75%;②有效:50%≤减分率≤75%;③好转:25%≤减分率≤49%;④无效:减分率<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3)不良反应:记录治疗过程发生的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生化常规及心电图等。
1.4 统计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BRMS评分比较
对照组2例需添加非研究允许药物、1例自行退出研究;观察组2例需添加非研究允许药物、2例自行退出研究。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0.05)。治疗后各时点,两组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心悸、困倦、嗜睡及便秘,其中观察组9例、对照组12例,均发生于用药2周内。观察组1例患者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对照组1例患者ALT轻度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47%、1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7,>0.05)。两组血、尿常规,其他生化检查及心电图等未见明显异常,亦未见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M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约为4%[5],其主要机制是中枢多巴胺功能亢进,同时在5-HT功能低下基础上的NE功能亢进、肾上腺素-1受体超敏等[1]。药理学研究认为,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机制可能在于其促进突触前膜对NE的再摄取,增强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促进神经元内NE降解或抑制NE释放,使突触部位NE减少,进而治疗躁狂症[6-7]。对于碳酸锂应用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强调心境稳定剂联合应用,其中以碳酸锂与丙戊酸钠联合最为常用[8]。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对双心境稳定剂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特别是初始治疗效果不明显、反复发作或严重患者[9]。
奥氮平具有中度抗组胺H1受体、轻度抗肾上腺素1受体、抗多巴胺D2受体效应[10],因而有镇静、抗躁狂作用;另外,奥氮平可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2-R,且引起前额叶皮质DH/ NE的释放,而对黑质纹状体通路D2-R的阻断性弱,因而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躁狂发作效果,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各时点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0.05),且观察组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优。在临床疗效方面,尽管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其原因可能与疗效的协同增效、副作用方面的互相缓解等有关。
[1]李康,许瑞环,张洪德,等.使用多因素易患性阈值模型评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缺失[J].遗传,2014,36(9):897-902.
[2]余金鸣,李水洪,牛亚辉,等.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5,15(1):1-3,6.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 [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 Vieta E, Bobes J, Ballesteros J, et al. Validityand reliability of the spanish versions of thebech-rafaelsen's mania and melancholiascales for bipolar disorders[J].Acta PsychiatricaScandinavica,2008,117(3):1173-1175.
[5]林春湖.双相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156-157.
[6]付华斌,赵彩霞,罗克勇,等.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 (2):56-58.
[7]闫恩志.抗双向情感障碍药长期作用通过下调TRPC1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Ca2+依赖的谷氨酸释放[D].中国医科大学,2013.
[8]胡蕊,赵宏文,王冉,等.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4(5):1158-1159.
[9]成为荣,陆水平.四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6):416-418.
[10]李日光,廖锦仲,朱伟芳,等.奥氮平、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14):152-153.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2.022
R749.4+1
A
1671-0800(2016)12-1587-02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境障碍类型,患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16-05-10
(本文编辑:孙海儿)
324003浙江省衢州,衢州市第三医院
高晓峰,Email:gaoxiaofeng16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