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性变化

2016-02-06 04:59:00武庆鹏马俊丽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

武庆鹏 马俊丽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刍议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性变化

武庆鹏*马俊丽*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经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发展至今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根本矛盾未发生质变,但人们对于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从满足基本需要到追求品质转变,从更侧重物质需求向政治、文化、生态等产品转变,从私人物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公共物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国全社会的同质性向区域、阶层的差异性转变。为此,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重视发展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实现改善和发展民生,更加注重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键词:主要矛盾;结构性变化;社会生产

社会主要矛盾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和执政党治国理政中心工作的根本依据。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是基本正确的,但由于多种因素,我党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一主要矛盾,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经典论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把握,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我国为世界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一些结构性变化,人们对于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从满足基本需要到追求品质转变,从更侧重物质需求向政治、文化、生态等产品转变,从私人物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公共物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国全社会的同质性向区域、阶层的差异性转变。

一、从对基本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向高水平物质文化产品转变

建国以来的较长时间内,我国社会生产极为落后,“一穷二白”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由于社会生产极端落后,人们对物质文化产品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主,还停留在维持温饱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人们对于社会生产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对基本物质文化产品的追求,人们对社会产品需求的出发点早已非满足基本温饱,而是追求品质、追求享受,追求更加舒适、更加高端的生活。以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为例,“中国大妈”早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进而转战国外市场,到国外疯狂扫货,甚至连马桶盖都觉得是人家的好,讽刺的是,在诸多产品中,高端品牌多数被外国占据,中国产品只能处于低端和下游,甚至连圆珠笔的笔珠都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实现自给自足反而要靠从外国进口;国人文化消费热情则更加高涨,2016年春节七天假期电影票房就突破40亿大关,再次验证了国人强大的消费潜力,然而中国文化领域仍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人们并不缺乏消费的能力和消费的热情,而是缺乏高质量、高品质物质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在这些领域,出现有效供给不足、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

二、从更侧重物质需求向政治、文化、生态等产品需求转变

建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决定了人们更加注重温饱等物质需求,需求较为单一。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自然会追求物质领域以外的社会产品。一是人们更加追求政治产品。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催生了一大批中产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参与热情。人们渴望自由表达个人意愿,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公共政策进程。二是人们更加追求社会产品,更加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人们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条件,更多参与到社会事务中,通过参与社会组织等形式释放个人的能量,追求社会的公平,更加希望政府能够创造更多条件,让公平和正义之光照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三是人们更加追求文化产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解决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后,会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而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就自然顺理成章。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电影等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四是人们更加追求生态产品。蓝天、绿水、白云、新鲜的空气是人们永恒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们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后,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关注,更加注重生活环境的品质。

三、从私人物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向公共物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变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私人物品的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同落后的社会成产之间的矛盾。私人物品是公民个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个人的吃、穿、住、用、行、娱等社会生活都需要以私人物品作为基础,社会生产的产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公共物品包括政府通过履行政府职能,向社会大众提供的普惠的、公益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当前,人们对私人物品的需求与落后的私人产品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相反,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同落后的公共物品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全国全社会同质性向区域、阶层等的差异性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一盘棋的特征非常明显,各地方拥有的自主权很小,地方发展差距不明显。不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社会主要矛盾都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基本相同,主要矛盾的内部结构并没有太大差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东部、中部、西部之间产生的地域差距逐渐拉大,东部发达、西部落后、中部奋力赶超,各个地区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不完全相同。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重工业,建设工业强国,农业和轻工业做出了较大牺牲,为了支援城市建设,农村做出了较大牺牲。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差距随之拉大,城市和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也不相同。随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积累,社会阶层分化更加严重,各个阶层所体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也不相同。

五、结论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但不意味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质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性变化仍处于并在一定阶段内仍将处于量变中的质变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但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必须仍然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牛鼻子,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不休止的,我们将通过努力进入社会主义中等发达阶段,届时社会矛盾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我们必须对当前主要矛盾量变中的质变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变化。我们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中国制造2025,把我国打造成制造业强国,打出中国品牌,增加高质量、高品质供给;更加注重协调推进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加注重完善公共政策,加大制度和政策供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补齐公共物品供给的短板;更加注重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

[参考文献]

[1]谭劲松,赵大亮.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艰辛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2]谢地,刘佳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四川大学学报,2010(6).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80-03

*作者简介:武庆鹏(1990-),男,安徽亳州人,汉族,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与比较政治;马俊丽(1990-),女,新疆昌吉人,回族,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
理解主要矛盾 读懂美好生活
正确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
前线(2017年12期)2018-01-13 07:50:55
关于新时代党的领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前线(2017年11期)2017-12-07 14:26:47
一个“新”字贯始终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及措施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7年12期)2017-06-02 14:56:42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速读·中旬(2017年2期)2017-04-13 00:44:15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
老年病治疗要抓“主要矛盾”
大家健康(2015年2期)2015-04-02 1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