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当代中国新时代,需要我们加强和完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需要我们认清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需要我们以新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主要矛盾; 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 D25;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11-0122-05
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体现在一个强有力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领导一切的巨大成果;体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及与之相关的总任务和奋斗目标的明确;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并建设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展望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新时代,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清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以新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
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洗雪了百余年来任由列强侵略宰割的耻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提出和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进行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进入“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指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正因为如此,必须从严治党,做到“立党為公、执政为民”。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共产党领导,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有根本性的区别。以往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萌芽是在旧社会制度中产生,并逐渐发展,最后取代旧的制度,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就资本主义制度来说,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如马克思所说,远在14世纪就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产生了。16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但直到19世纪初期,还没有“资本主义”概念产生。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同生共存的,但“市场经济”的概念直到19世纪末还未出现。国外学者和少数国内学者曾探讨“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概念最初由何人,在何时、何著作中提出,但至今依然显得杂乱无章,无确实证据可立论。如果查证,最早从社会经济制度涵义上提出“资本主义”概念的就是马克思。虽然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论著中还很少使用资本主义概念,但在个别地方还是使用了。如在1857年至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讲道:“有一种幻想,以为资本家实际上是‘节约的,似乎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成为资本家——这是一种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才有意义的要求和想法。”1 直至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在著作中才开始普遍运用资本主义概念。
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一词出现得更晚。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提出市场经济一词的是列宁。他在1906年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同时一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西方国家后来宣传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用以反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西方学者广泛使用和宣扬市场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的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过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论战。一些西方学者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等同,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等同,用资本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由此,市场经济概念才在西方国家广泛流传起来。
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是先有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后有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概念及其理论的形成。这表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发演进的过程,并不是事先在封建主义内部建立起一个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提出资本主义概念和理论、有领导有规划地开展资本主义运动、自觉实现和推进资本主义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不会出现倒退回封建制度的事情。因此,不需要提出要坚持资本主义道路和方向的问题。
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与以往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一词是个广义的大概念。先有“社会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后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我们讲“社会主义500年”,是先有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后有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后,一切社会主义事业都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的自觉的行动。脱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党用科学的理论教育、掌握和发动群众,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胜利。
从人类以往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和发展后,不存在倒回旧制度的可能。世界上一百多个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个会倒退回封建制度去。因此,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会提出要坚持资本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方向。而我国则要不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如果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领导,不自觉地去进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发展了的社会主义也可能倒退回旧制度去。某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倒退回旧制度的历史事实就是殷鉴。放弃或削弱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必然难以成功而最终转向失败。
认清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新中国建立后,生产力一度极端落后,广大人民群众缺衣少食。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发展,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就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得较好,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56年,党的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期间召开的。党的八大决议提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即由三大改造前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党的八大决议对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总的说来是正确的。
但是,1957年“反右”运动后,我国放弃了八大决议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将主要矛盾规定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1958年,我国违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搞大跃进,想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实现共产主义,脱离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干了许多超阶段的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总结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短缺、人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不能满足的现实,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1年,中共中央《關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在以往多次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和比较充分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以此作为党和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都要提出相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既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自然也需要改变。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提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国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报告确定了这一表述。对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一直延续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改变了原有的表述,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应“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表述,反映了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的事实,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两种不同表述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供给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矛盾。应当分清生产供给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既可以是指生产力绝对落后、日用消费品绝对短缺的情况,也可以是指矛盾的内涵虽然发生变化,但生产力还是相对落后、供给不能满足提高了的需求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正是从后一种意义上论述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2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之所以这样讲,是在提醒和激励我们要看到不足,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继续奋发图强。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虽然两种不同表述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都是人民的需求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内涵已有很大改变,原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是生产力极端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低水平日用消费品的需要,什么都要凭票证限量供应。而改革开放已近40年的今天,生产力大幅提高,我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主要矛盾内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需要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要求提供高质量、更安全、符合个性需求的高端产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不限于物质文化方面,已扩展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已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国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则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城乡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 1,这也是事实。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内涵的这种转变,其实党中央早已认识到并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的重大变化,明确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朝向新时代的新任务、新目标砥砺前行,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认识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算起,我国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从实际发展过程来看,可将其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前30多年是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穷时期; 大约从1987年到2020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间30多年是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的时期;再经过30年的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就会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领先的国家。这样具体划分两个新阶段,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明确近期与远期需要完成的奋斗目标。
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已经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预期的目标,总体上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并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期。在这一新征程新时期,我们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要看到,我国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在长时间中主要是粗放型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在当时的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下,生产成本较低,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为此,党中央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等经济社会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发展谋略和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
党的十九大汲取和丰富了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新思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新举措。
“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是提供满足人们多种生活所需产品的经济部门,我们不能轻实体经济而重虚拟经济,也不能将实体经济仅仅解读为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部门,实体经济也包括商业、文化、服务业。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此,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特别重在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此,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能脱离开农业的现代化。要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要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率先实现东部地区创新引领优化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要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