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明,邹皆明
(微山县农业局,山东济宁 277600)
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陈 明,邹皆明
(微山县农业局,山东济宁 277600)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准备、播期播量、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北方冬小麦的栽培提供参考。
北方 冬小麦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物的生产关乎着国计民生。我国北方以冬小麦种植为主,就此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据此,文章就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在播种前对土质采取精耕细耙,使之平整,深耕应确保>25 cm,浇水之时需确保均匀、充分;确保土壤墒情、肥力匀称;土质宽松度适宜,不发生漏耙情况。选择种植早熟、矮秆、抽穗开花期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以青麦6号、鲁麦21号、山农16号等为主。于播种前1周,将麦种晾晒3 d左右,以促进其发芽率的提高。可利用筛选、水选等方法来选出颗粒饱满、粒径较大的优质种粒。
北方冬小麦种植时期通常在10月初至10月中旬。具体播种时期可依据当期的实际气候条件予以确定。在播种量方面需依据品种特性予以选取。其中大穗型品种成穗率较低,一般基苗留225万~270万株/hm2;中穗型品种成穗率相对较高,一般基苗留180万~240万株/hm2。在播种时利用小麦精播机,播种速度为5 km/h,需确保不发生漏播、重播、深浅不一、行间不等、播种不匀的情况。通常播种深度以4 cm左右为宜,行距22 cm左右。
在冬小麦出苗之后,需及时查苗、补苗处理。针对存在的缺苗情况,应利用浇底水或浸种催芽的方式来进行补苗。于3~4叶期采取2次疏密补稀处理,于栽苗后浇灌1次,以保障补苗能够尽早发芽。针对存在倒伏隐患的麦苗,应于拔节前配制适当比例的多效唑进行喷洒,还需在拔节前进行化控处理,增强预防效果。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深中耕措施,以避免麦苗出现成片倒伏的情况,通常于返青前或返青初期实施。
施以充足底肥,每公顷可施加完全腐熟农家肥22.5 t~30.0 t、氮肥120 kg、五氧化二磷90 kg,并且增加家畜粪便等热性有机肥。通常在拔节期予以追肥,可追加整体施肥量的60%左右,以氮肥为主。视小麦长势情况而定,若长势旺盛则可适当延后并降低追肥量;弱苗麦田追肥应当提前到返青期间,通常在返青与孕穗时期各追肥1次。追肥方式通常隔行施加,深度为8~9 cm左右。亦可选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配制为一定比例喷洒于小麦叶面,一般在8∶00或17∶00之后进行。
冬前苗期是病虫害问题的高发时期,此时应当密切关注灰飞虱、叶蝉等虫害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相应的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返青期应适当采取松土处理,以促进低温的提升,蹲苗控节。密切注意纹枯病的出现,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处理。在拔节期应密切关注白粉病与锈病情况,一旦出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应确保收获时间的适宜性,通常采用联合收割机于蜡熟末期到完全成熟初期之间收割,并将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之中的有机肥含量。对于所收获的优质小麦应单独贮藏。
要想提高冬小麦产量,就必须从播种准备、播期与播量、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多方面予以严格把控。该文仅就以上部分作出简要概括,在实际冬小麦种植中由于品种较多,同时每一品种间的产量及管理方式也会存在各种差异,因此该文所提出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仅供参考,具体的产量提升方法仍需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1] 王海霞.有机旱作小麦栽培模式探讨.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22)
[2] 郭进考,史占良,何明琦,等.发展节水小麦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以河北省冬小麦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4)
[3] 韩惠芳,赵丹丹,沈加印,等.灌水量和时期对宽幅精播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