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志》的文献价值取向

2016-02-05 20:30刘汉忠
广西地方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史志柳州文稿

刘汉忠

(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广西柳州545005)

《广西地方志》的文献价值取向

刘汉忠

(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广西柳州545005)

我开始阅读《广西地方志》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投稿则始于1995年第5期的《〈明史·土司传〉柳州史事系年辨误》。略略检索至今已见用29文,篇什不可谓少,而时光20余年过去,颇有岁月已晚之慨。记得当时为编辑拙文者有周永光先生,继而为陈曼平、钟志环、吴辉军各位老师,极费心力。代代相承,方得此出刊200期成绩,可称为西南方志学界之学术重镇。值此回顾并展望之时,作为学术之路共进者,以刊出拙文为例,略述《广西地方志》的文献价值取向。

前辈学者曾有“史学即史料学”之观点,本人评阅志稿之时,亦出“地方志即地方文献”之说,即重在文献价值。服务于史志研究与编纂,《广西地方志》的指导性在于方志编纂和史志研究导向的明确,学术性在力求文献研究的开掘深度与广度,资科性则体现于文献研究直接为史志编纂利用。今拟以刊发于《广西地方志》的拙文为例,略作述说。

刊物对学术专业文章的刊用,具有针对性。20世纪80年代,志书编纂大盛,而利用旧志史,多直接抄录而不加考究。《〈明史·土司传〉柳州史事系年辨误》(1995年第5期),据《明实录》等相关史籍考出《明史·土司传》系年之误,而长期以来自嘉庆《广西通志·前事略》录《明史·土司传》和当代研究明代广西农民起义论著以及新编志书亦多依《明史·土司传》之说。刊物对相关研究文章的刊发,即体现于学术的重视,提倡对于旧史、旧志的利用必须持谨慎态度。当时整理地方文献类古籍事业兴盛,取得大量成绩。然而点校、提要、考录、辑佚对学术能力要求较高,而出版的古籍点校注释质量参差不一,有的出现大面积低级失误。笔者以《校点本〈粤西文载〉标点商榷》(1996年第1期)一文,仅择出数十例尚不及其书失误之处几分之一,由此可见如此标校古籍,而引用者不加识辨或不能识别,直接引用势必积误重叠。此类问题晚近已是学术界共同认识。近十余年来,广西地方志界对于旧志或其他古籍整理通常采用影印方式,则既对古人负责,而不至于导今人之误,效果甚佳,可以说明古籍不轻易标校,如进行则必须任用得人之理。

刊物及时反映志史学研究之动向。《“开兰名宦”杨廷理及著述》(1997年第2期)为大陆学术期刊最早一篇详述广西历史名人、开发台湾清代名宦杨廷理的研究论述,而当时杨廷理之名尚属寂寂无闻状态。之后,随着《杨廷理诗文集》出版,杨廷理墓发现,引起海峡两岸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召开,杨廷理不仅成为当时热点人物,且以开发台湾的重要贡献得以论定。随后相继刊发《海峡两岸杨廷理研究综述》(合作,2001年第3期),《杨廷理及其家族墓葬的文献价值》(合作,2002年第1期),则对杨廷理研究的状况予以较全面反映。

史志研究开掘的宽度与深度为刊物学术性生命力之所在。自刊出之后,内容涉及广泛,许多之前未涉及的文史专题得以面示于史志学界,也或因此为编史修志资用,刊物居间实为研究者与史志编纂之桥梁。笔者曾与有关专家合撰《广西古代刻书考》(2000年第4、5期),内容为之前未见的专门述论。由史学文献的考述进而入志存史,《广西地方志》是有所作为的。正是如此对古迹、古遗存、古城址、古代文献等相关研究论文,实有资益于新修志书对古代文化内容的充实,为刊物所重视,采稿的学术范围较宽。《旧志利用与实地踏勘—丹洲古城考察纪略》(2014年第1期)、《柳州古旧地图的形态及研究价值》(2006年第3期)、《柳州古代石刻的文献价值述论》(2014年6期)等史地论述,揭示诸多前志旧史未及之史实,订正旧误,自有参酌价值所在。对于续修志对于前志之拾遗补缺,刊物用稿从文献角度予以重视,相关文论不时刊载。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紧急抢购、抢运沦陷区物资行动的产物——广西区“义隆庄”,其活动为西南以及更广地区抗战史重要事实,然而长期以来从未见披露,更无研究可言。《广西区义隆庄》(2016年第4期)一文,首次披露“义隆庄”有关文献档案,进行初步研究。此类历史问题尚多,有待开掘。刊物用稿亦有标向,实有利于广西历史学的渐进深入。

较为专门的研究课题,也能在刊物开辟,如研究柳宗元著述版本系列考述以《柳集版本丛考》(2009年4期)为发端,之后续出共六文,由此成为《柳宗元著作版本图考》专著出版之前沿。研究古代乡贤文人任官或游寓生活的相关文稿的采用,体现刊物立足于地方史志编纂前提之下,关注乡贤文化研究的重视。其中《广西文人与晚清京师雅集》(2015年4期)述论国政危局背景之下,广西籍文人王拯、朱琦、龙启瑞、蒋达、彭昱尧等人或主持文会,或参与雅集,诗酒之间,多议国事安危,成为晚清京师文化之特色。此类文史研究课题尤待深入进行,方能进步,以免“清汤寡水”之局面。

晚近十余年来广西地方志部门兼负地方文献类古籍整理出版之责,刊物对有关文稿采用相应调整。本人《桂人著述稀见本考录》(2008年6期)、《清代桂人诗文集稀见本叙录》(2009年2期)、《清代寓桂人物别集提要》(2012年1期)、《清代寓桂人物别集提要(续)》(2012年4期)、《广西诗文旧籍丛札》(2015年第6期),对广西乡贤和寓桂人物著作之较为稀见者百数十种进行提要,实际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多种相关书目或提要著作未涉及或未列入著录的补充。此类著述散存各处,未能利用,需为寻访备案。对于具体方法的意见和探讨,则有《地方文献类古籍收集、整理叙例》(2006年第6期)《旧志整理的感想和建议(《广西地方志》2015年第5期)。此类内容涉及面广,学术要求较专,刊物时或有相关文稿见载,则其功用非仅有益于广西方志界。

总之,文稿投寄与采用应是作者与编者之间良性互动之结果。《广西地方志》以大视野采录稿文,刊物编辑方向、编辑者与作者彼此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异同,体现于文稿采用取舍的交流,成为刊物进取的重要一途。

自当年创刊《广西地方志》,不意之间已结200期之“善果”。纪念之际,又可视为起点,本今日之“初心”,由此期望300期之将来。此为笔者至祷。

K291/297

B

1003-434X(2016)06-0061-02

猜你喜欢
史志柳州文稿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红嘴蓝鹊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