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凌新文*1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毛泽东成功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问题,不仅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非教条式的理解,还在于他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农民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在于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对其影响使然。
关键词:毛泽东;青少年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在理论上最杰出的贡献是成功地解决了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中国普通的下层民众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蕴藏在劳动人民当中的巨大能量变成了改造旧世界和构建新社会的动力。他之所以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不仅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非教条式的理解,还在于他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农民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在于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以“求实”、“重行”为特征的实践理性使然。
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否则“结合”将无从谈起。与陈独秀、王明等人相比,毛泽东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周恩来就说过:“毛泽东是在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系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①而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与他早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正是湖南这片“湘土”和农家环境铸造了毛泽东最初的伦理善恶和自身特有的价值体系,并对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虽然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但他从六岁起就开始做家务劳动,在十三岁到十五岁停学的一段时间内更是整天在田里务农。他与农民在共同的劳动中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爱憎有深刻的了解。
毛泽东的家庭对其思想也有很大影响。毛泽东的母亲虔信佛教,为人质朴善良。他曾回忆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②。“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尔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③母亲的这种朴素的博爱意识,在毛泽东早期的伦理观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常常比较自觉地怜悯弱者,同情他们的苦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毛泽东曾脱下自己的一件夹衣送给路上遇到的一个素不相识、冻得发抖的穷苦青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则是一个严厉粗暴、精于盘剥之道的人。他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毛泽东坚定沉着、处事有方的性格气质,反映了受其父的影响;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对父亲的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作风有着深深的鄙视与敌意。在毛泽东的观念中,父亲就是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化身。他说:“我父亲是一个米商,尽管本乡缺粮,他仍然运出大批粮食到城里去。其中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我不同情他。”④
除了受家庭的熏陶之外,少年毛泽东特别“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⑤他最初潜意识中的救贫扶危为民请命的英雄崇拜观即源于此。他曾多次讲过很喜欢《水浒传》中的阮式三兄弟,而痛恨宋江晚节不纯,被人招安。显然,这些古代农民英雄们被逼上梁山,杀富济贫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在后来大革命失败后,当许多人还在苦守着城市武装暴动的教条时,他却能很自然地提出“上山”,去造就新的势力。当然,毛泽东毕竟不是“山大王”,但是,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不能否认曾受到这些落草“英雄”的启迪。而且正是由于他更了解农民,同情他们的苦难并立志拯救他们,才使他能够在革命遇到挫折时,在深山老林、穷乡僻壤中找到农民这一新的支持力量,并且主要依靠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场完全不同于旧式农民战争的现代意义上的最辉煌的一次革命。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接受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被动的话,青年毛泽东强调研究中国国情则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作出的自觉的行动了。青年毛泽东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将此作为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他就和肖子升一起对长沙、宁乡等五县农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求“周知社会”。⑥回校以后,师生们赞誉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⑦五四运动前后,新民学会中也出现了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毛泽东一方面支持会员留法寻求真理,另一方面又冷静地考虑了自己的去留。他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⑧尔后,他又说过:“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上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⑨可见,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毛泽东首先强调的是深入地研究中国国情,然后再决定向西方学什么。在这方面,他受到其师杨昌济的很大影响。杨昌济曾在欧洲和日本留学十年,但他十分强调学习外国必须结合本国国情,认为:“善治病者,必察病人身体之状态;善治国者,必审国家特异情形。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⑩毛泽东完全接受了其师的这种深刻而正确的思想。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这种思想很自然地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思想。而且正是在这一结合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
青年毛泽东不仅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而且非常重视学习理论,特别强调要学得救国救民真理的“大本大源”。认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人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形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所谓“大本大源”,就是指“宇宙之真理”。毛泽东就是要用这样的“大本大源”,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在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他以“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向国内有关方面发出一份《问题研究会章程》,提出要研究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劳动、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大小问题140多个,同时强调“问题之研究,应以理学为依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正是通过对各种主义、思潮的研究、比较和鉴别,青年毛泽东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期间阅读了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最重要的
有《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他曾回忆说对这三本书“印象特别深,帮我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解释,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过”。他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专而精,真正弄通。在这一时期,他还读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列宁的几种著作,此外,《新青年》、《共产党》等进步刊物也都是他的必读之物。当时在他的书架上放满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不论到哪里,他手上总是离不开书。勤奋和努力使他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为后来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毛泽东早年的生活环境和重视对“中国这个地盘”的研究,使他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有着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青年毛泽东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使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其后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注释]
①《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331-332.
②[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游记》.三联书店,1979:107.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410.
④[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游记》.三联书店,1979:111.
⑤[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游记》.三联书店,1979:108.
⑥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党史资料出版社,1999.40.
⑦《新观察》.新华书店出版社,1951,2(2).
⑧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党史资料出版社,1999:91-92.
⑨《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474.
⑩《杨昌济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29.
*作者简介:凌新文(1965-),女,教育硕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