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业的不寻常之路

2016-02-05 07:33周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丹阳镜片树脂

文/周林

丹阳眼镜业的不寻常之路

文/周林

据相关资料显示,丹阳有眼镜企业1100多家,其中生产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约6万人,年产眼镜架1.2亿副,约占全国镜架总量的1/3。年产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65%以上,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形成了从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眼镜产业已成为丹阳的“第一形象产业”,也是丹阳对外的一张“烫金名片”。“一副眼镜扮靓一座城市”成为诸多媒体描述丹阳的句子。

从毫无产业基础到今天的“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出口基地”,是谁成就了丹阳眼镜业的辉煌?回顾丹阳眼镜产业走过的这段不寻常之路,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上世纪70年代:萌芽阶段 集体创业

丹阳是个鱼米之乡,桑蚕、稻米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东靠长江、西部是丘陵,晚晴之后,水旱连连,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为了解决群众生活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丹阳先后创办了制绳、五金、制鞋等集体工业企业。文革期间,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遭到批判、限制,曾严重受挫。

迫于生计,一些社队企业仍然在秘密地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从上海、苏州眼镜厂下放返乡的技术工人在社队的组织下在丹阳的司徒和大泊开始尝试眼镜制造。由于当时眼镜生产要求、技术含量和资金投入都不是很高,再者在计划经济时代,整个市场货物严重短缺,所以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整个眼镜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窝棚里的一点星火却在上世纪70年代燃成大火,给丹阳带来了一个新兴产业,为丹阳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径。这个时期,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发展,在“窝棚眼镜厂”的带动下,丹阳的眼镜厂也在多个社队兴起,眼镜厂从1号排到几十号,这其中就孕育了现在的万新光学集团等全国知名的眼镜生产企业。

政策放宽,特别是允许私人办企业后,丹阳一些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纷纷离厂兴办企业,并逐步形成了由眼镜原料配件、镜架制造及电镀、镜片生产及加硬镀膜、眼镜机械、镜盒生产、印刷、包装等企业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丹阳眼镜产业迎来了第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社队企业的崛起和老一辈的回乡工人技师为丹阳眼镜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市场兴起 工贸一体

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眼镜商贩从四面八方赶来购买眼镜,再将这些眼镜卖到全国各地,由于供不应求,一时无法拿到货的商贩只好住下来等货。于是,丹阳火车站附近的几个旅社时常客满,经常同住一家旅社的商贩之间也开始熟悉起来,并相互询问拿货情况,一些拿不到货的商贩不愿意住在旅社浪费时间,干脆就直接从熟悉的能拿到货的商贩手里买货去卖。旅社很快成为了一个热闹的眼镜交易市场,一些大的商贩逐渐成了专业的批发商。

1986年,旅社所在地的村干部发现这一情况后,干脆在火车站附近建起了一个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为了做大市场,田地紧邻市场的另一个村接着在“华阳眼镜市场”北边建立起了一个“云阳眼镜市场”。商贩们开始像潮水般涌向市场,市场的面积像被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连成一片的市场经过4期改造占地面积达到了32000平方米,有门面房400多间,摊位500多个,拥有眼镜经营户500多户,经营眼镜架、镜片、成品眼镜、眼镜专用工具、眼镜零配件等近千个品种,市场年交易额超过了10亿元。丹阳眼镜市场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眼镜市场。

市场的繁荣,反过来又推动了眼镜制造业的发展。依托眼镜市场这个“桥头堡”,司徒、大泊等地大大小小的眼镜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许多在田间劳作多年的“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为小老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与此同时,原有的小作坊式的企业也抓住机遇,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家里生产,市场销售,产销之间的良性互动、工贸一体成为了这个时期丹阳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上世纪80年代,浙江人开始提着包到全国进行商品贸易,其中一部分人就盯上了眼镜这一商品。在国有大厂里,私人很难拿到货,这种情况下,这帮浙江人来到丹阳,开始承担了许多丹阳眼镜的销售任务。一些早些年从事眼镜贩卖的浙江商人告诉记者,当时在火车站附近旅社住下的大部分人是他们浙江老乡,其他地方的人很少。眼镜市场建立后,其主要经营者就是浙江人和丹阳人。

丹阳人对这些外来者很包容。已经在丹阳发展了几十年的浙江商人表示,在以前的贩卖生涯中,他们在外地遇到过有人拿眼镜不给钱、遇到过敲砸勒索,但在丹阳却从没有被欺负过,而且许多丹阳人还与他们成为了朋友。

正因为如此,丹阳的浙江商人越来越多,甚至在眼镜市场的浙江人已经超过了丹阳人。这些浙江商人用他们的精明与智慧将丹阳眼镜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扎根丹阳,从事着眼镜产品及配件的制造和销售。

产业滋生了市场,市场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丹阳眼镜市场的兴起,与浙江人的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两个大队兴办了市场,浙江人催生了丹阳眼镜市场的繁荣。

上世纪90年代:走出国门 纵横天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丹阳、温州、广东、厦门等地眼镜产业的迅速崛起,国内眼镜销售市场“狼烟四起”,企业间、区域间竞争激烈。如何突出重围?丹阳眼镜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机遇在不远处等着丹阳眼镜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眼镜协会牵头组织了每年春秋两季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展览会,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采购物美价廉的中国眼镜产品。一些精明的丹阳眼镜生产企业的老板开始参加眼镜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零距离接触,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客观的订单,而且开阔了视野,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借助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展览会这两个平台,丹阳的眼镜产品逐步为国外客商所了解,成批量地摆上了国外眼镜店的货架。而尝到甜头的丹阳眼镜生产企业老板胆气也足了,其中一些有实力的老板走出国门,参加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举办的大型国际眼镜展览会,直接将生意做到了国外。就这样,丹阳眼镜产业成功“突出重围”,另辟出一方天地。

丹阳眼镜走出国门,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招蝶引凤”,吸引了众多台湾及韩国的公司到丹阳投资兴业。世界知名眼镜公司——台湾金可集团在丹阳合资开办了江苏东方光学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副金属眼镜架,由金可集团投资创立的海昌隐形眼镜公司落户丹阳司徒镇后,结束了大陆没有大型专业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的历史。台湾宝岛眼镜公司独资创立了全钛高档眼镜架生产企业,年产30万副。目前,在丹阳安家落户的40多家韩资企业中,从事眼镜生产的就有近20家。这些企业的落户,延伸了丹阳眼镜的产业链,提升了眼镜产品的规格和品质。中国眼镜协会牵头组织的每年春秋两季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展览会,成就了丹阳眼镜的出口型企业。东方公司入驻丹阳带来了国际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及先进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对提升丹阳地区镜架产品的品位和档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末:树脂镜片 丹阳眼镜业发展的里程碑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江苏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率先研发生产的树脂镜片大量面市,从而引发了国内眼镜业的一场革命:轻巧结实的树脂镜片取代了使用几十年的玻璃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镇江眼镜总厂(万新光学集团前身)就曾和上海一所高校联合研究出CR-39树脂镜片。但是,由于市场推广受阻,国内原材料质量无法保证,他们没有进行规模化生产。1993年,镇江万新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汤龙保发现CR-39树脂镜片在国际市场热了起来,并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拥有广阔市场的新产品。于是,他立即决定重新开发这一产品。虽说以前在实验室研制成功,但真的要批量生产却必须克服很多技术困难。困难没有吓倒汤龙保,他和技术员一起住在工厂里,不分晨昏日暮,日夜研发产品。100多个艰辛的日日夜夜之后,品质优良的CR-39树脂镜片在万新公司的流水线上成功诞生。从此,市场上有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树脂镜片。树脂镜片的大量面市,传统的玻璃片逐渐退出市场,完成了中国眼镜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升级换代。

作为国内树脂镜片的发源地,上世纪末,丹阳树脂镜片生产企业密集般诞生。到目前为止,树脂镜片生产企业100多家,年产量达到2.5亿副,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近7成,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基地。目前,丹阳镜片企业已拥有150多台进口的镀膜设备。

丹阳不仅是国内树脂镜片的最大产地,主宰着国内市场的价格与质量,还涌现出一批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目前,国内树脂镜片生产领域中的佼佼者,万新、明月、鸿晨、优立、唯尊、洪旭等均来自丹阳,市场上国产树脂镜片的知名品牌也是丹阳“一统天下”,其中,“万新”“明月”还是国内眼镜制造业中的“中国驰名商标”。

在主导国内市场的同时,丹阳的树脂镜片还漂洋过海到达欧美、东南亚等地市场,每年出口量达到1亿多副,成为全国最大的树脂镜片出口基地,为此,丹阳市在2008年荣获了“中国眼镜出口基地”的称号。

这里特别要提到,万新公司树脂镜片的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对丹阳眼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

新世纪之初:区域品牌 开始叫响

对丹阳眼镜业来说,繁荣背后有隐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大多数企业在贴牌生产,为他人做嫁衣,这一直是丹阳眼镜的心中之痛。

作为一大传统支柱产业,眼镜行业遭遇到的尴尬引起了丹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新世纪之初,政府明确提出要将眼镜作为丹阳的“第一产业”来扶持,不仅出台了《关于发展眼镜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丹阳市眼镜产业发展规划》,筛选出一批骨干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企业通过走科技创新之路来做大规模,开发新品,提升档次,而且还组织成立了丹阳市眼镜商会,协助政府提升眼镜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部门和眼镜商会的共同努力下,丹阳眼镜企业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宣传意识空前高涨,丹阳眼镜产业对外的整体形象空前提升。中国眼镜制造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眼镜出口基地”、“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诸多荣誉、机构落户丹阳,李湘、SHE、侯耀华等名人先后出任丹阳眼镜企业产品形象代言人,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出现丹阳眼镜企业广告,各类展会频繁看到丹阳企业参展……

通过几年努力,丹阳实现了从做产品到做品牌、做标准的华丽转身。如今,万新光学公司的“万新”商标、明月公司的“明月”商标被认定为我国眼镜制造企业的“中国驰名商标”,舒曼光学的“舒曼”商标、洪旭光电科技公司的“洪旭“商标、俊视光学的“希尔润”商标等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国内市场的眼镜知名品牌相当多集中在丹阳,其中万新、明月、天鸿、唯尊、鸿晨等镜片品牌和平凡、新族、米顿等镜架已经成为了市场潮流的“代言人”。

更让丹阳人自豪的是,“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落户,不仅使丹阳拥有了眼镜全部项目的检验能力,提升了科研开发水平,还让丹阳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眼镜行业标准修改和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从做产品到做品牌、做标准,丹阳眼镜产业走上了高端发展之路,由此,丹阳眼镜发展的区域品牌也开始在行业内外叫响。一些专家学者还将丹阳眼镜在新世纪之初的这种变化称之为“丹阳现象”。而“丹阳现象”也深深震撼了温州、深圳、厦门等地的同行,他们纷纷组团到丹阳学习取经。

政府因势利导,出台扶持政策,眼镜商会推波助澜,摇旗呐喊,打响了丹阳眼镜的区域品牌。

2005年开始:零售兴起 带活旅游

让丹阳人引以为豪的丹阳眼镜市场,也在经历着一场嬗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阳眼镜市场由于建设时起点较低,市场规模偏小,档次不高等问题开始显现。新世纪之初,丹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抢救眼镜市场”的口号,开始着手进行扩建改造。2003年,中国(丹阳)眼镜城建设项目启动,并于2006年完成了一期工程。中国(丹阳)眼镜城一期工程总投资达1.6亿元,建筑面积达到了37500平方米,其中600余间,营业面积27000平方米,比原有的丹阳眼镜市场的营业面积增加了1倍多,规模和档次均为全国之最。2007年,中国(丹阳)眼镜城项目被江苏省列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扶持项目。

在中国(丹阳)眼镜城横空出世的同时,老的丹阳眼镜市场零配业正日益红火。眼镜市场管委会办公室的吉国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现象:几乎每个双休日,上海和南京都有旅行团专门到眼镜市场来买眼镜,上午来下午走。据他介绍,现在眼镜市场里有零售店100家左右,每个双休日来配镜的人流量在一两千人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地人,眼镜市场附近停满了苏B、苏E、苏A、沪A、沪B等开头的车辆。几家零售店老板说,从2005年开始,专门从外地跑到丹阳来配眼镜的外地人明显增多,尤其是双休日。“以前来配镜的大多以镇江、常州一带的顾客为主,而现在苏州、南京、上海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沪宁线上各种口音在我们这里都能听到。”

零售业的日益红火,使得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也正在丹阳悄然而生。由于丹阳眼镜已经逐渐为周边城市认同,丹阳市政府便开始酝酿一个以眼镜为卖点的旅游远景规划,即把眼镜和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放在一起,吸引长江三角洲的自驾一族。

“眼镜旅游”的设想到现在基本实现,这对整个丹阳的商贸旅游业以及眼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丹阳眼镜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以一个县级小市影响了世界眼镜,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今日的辉煌。世界在进步,人类在探索、前进,相信丹阳眼镜人将会创造一个接一个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丹阳镜片树脂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雕塑作品
李丹阳
炫酷发明
丹阳眼镜,改变世界的“目光”
PVC糊树脂生产工艺的发展
360°环焦镜片浅析
防蓝光镜片那些事……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镜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