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院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以云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

2016-02-05 00:34芮齐清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芮齐清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论民族院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以云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

芮齐清*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意识,是保持民族独立性和文化完整性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问卷抽样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及方法路径,以达到更好的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别他性质的民族精华,是保持民族万古长青的根基。随着现代化、国际化浪潮的推进,民族传统文化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和变迁,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应结合自身的民族性和文化的民族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作必要的调整,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基本情况调查

本课题对云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和艺术科学四大学科本科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发出去200份问卷,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强化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还是一个民族保持平衡、维持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传承对每个成员的影响很大,每个成员都深深镌刻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迹。”[1]很多学生从小接受着主流文化的熏陶,对民族传统文化接触的比较少,14%的学生不太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27%的学生已经完全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在传统手工艺方面,43%的学生选择了会一点,41%的学生已经完全不会或者不感兴趣;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9%的学生持悲观态度,38%学生认为不太乐观。所有这些数据都显示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甚至有21%的学生选择不愿意了解或者不感兴趣。

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网络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但是这些媒介传递的几乎都是娱乐、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民族传统文化。在学习方面,53%的学生认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难度大,无人指导,54%的学生认为没有学习渠道,30%的学生认为与专业课的学习有冲突,15%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兴趣,无困难,可见,“真正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开通的渠道相当缺失,社会给予大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这让大学生缺少了一个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2]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第一,国家、社会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导不够。近些年,虽然出现了一阵子国学热,人们或多或少的提高了对主流文化的认知,但是在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特别是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宣传还是远远不够,无法真正引起学生重视,没有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标向,忽视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及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民族院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不完整性。民族院校作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对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调查显示,民族院校开设民族传统文化专业课或者选修课的专业不多,也没能真正做到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较少,涉及的范围较窄,教学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第三,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不断地涌入中国,各种媒体对外来文化的传播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达到空前,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在丧失,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前景令人堪忧,53%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33%的学生认为民族的文化已经过时,对个人的成长没有帮助。“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和对知识筛选从传统的一元走向多元,使大学生表现出倾向和崇尚西方文化的态势,加之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表现出迷茫的思想状态”,[2]以至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不愿意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二、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及方法途径

(一)国家和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的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3]这些政策只有得到完善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才能进一步得到复兴与发展。

调查问卷显示,80%的学生认为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43%的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是通过网络等媒介,“所以,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使大学生耳闻目睹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正能量,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4]

(二)加强民族院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是学校,可见,民族院校教育对大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据调查显示,4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课程中很少涉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创新教育形式很有必要。学校可以增设民族传统文化专业课或者选修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找到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对于一些直观性比较强的部分,可以开展实践课和社会调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地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70%的学生选择通过校园文化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为最佳途径之一。民族院校可以通过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如民族文化竞赛、社团组织、校园广播、宣传栏、专家讲座等方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播。民族重要节日之际,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和展览民族特色文化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三)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文化教育

第一,注意自我教育,加强民族意识。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自身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品质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但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时纠正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主动去传承。

第二,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不同外来文化融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不加批判的接受,甚至是盲目地崇尚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思潮、电影、时尚潮流、饮食等的引进,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当大,从而轻视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大学生应该用批判的精神去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民族传统文化也有落后和愚昧的部分,我们也应该加以批判的去丢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而不是全盘否认,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民族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支撑,需要大学生去学习与传承,这样才能保持民族的活力。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要主动承担起传承的使命,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理论,1997,1(1):18-31.

[2]饶品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J].教育探索,2014,6:16-18.

[3]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4]张阳.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4,3:50-55.

[5]郭仰东.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5,6:169-173.

[6]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作者简介:芮齐清(1989-),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23-02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小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策略及实践意义
政治观视野里的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浅析民俗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发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术课德育实效研究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浅谈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以伊犁师范学院大学语文教学为例
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