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三十多年:农民工改变中国
近年来,农民工进城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农民工是中国过去30多年发展最重要的人力驱动力;也是今后很长一个阶段内,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所以,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中国。
1978年,一股除旧立新的力量已经在酝酿。这是一个改革四起的年代。这年的年中,在外闯荡10年的叶克春回到了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这个日后名声在外的农民商人,当时27岁。自1969年开始,他的父亲作为劳动力,代表全家去生产队干活,叶克春被默许外出弹棉被,成为当时桥头镇近万名弹棉郎中的一个。
曙光初现,叶克春的回乡,将带动一场改变桥头镇的经商浪潮。
叶克春回到永嘉桥头镇的时候,商品经济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他的同镇老乡邹永芳,花1元钱买了一只挑货郎兜售的塑料编织虾,并借助当地农化厂的供销员开始往外推销,订单一下子达到数十万元,轰动一时。
1979年正月初五,温州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春节刚过,商业嗅觉灵敏的叶克春就来到温州市区,到处询问有没有生意做,干什么才赚钱。他也遇到了一个挑货郎。对方介绍,到台州市的路桥区或许有生意可做。一头雾水的叶克春,与堂兄叶克林和另外两位老乡拼凑了600元钱,赶到了路桥区。路上,一名老乡反悔退出。另一老乡转行做起了塑料编织。
最后,经过一番波折,叶克春与叶克林成为桥头镇最早从事纽扣贩卖的商人。
这是中国农民工三十年迁徙史的第一篇。我们将视角投向在改革开放前后最早洗脚上岸经商的温州农民。他们是广义农民工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永嘉人为生活所迫,流走四方。该县外出自谋生路的弹棉郎遍及全国各地,在时代变革之际,他们为永嘉县寻找到了第一个商机,仅仅凭着贩卖纽扣,就在地理位置并无优越性的浙南山区创建了当时中国农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商品交易市场。
这批最早的温州农民商人,率先冲破了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商品自由贸易的禁区,为今后全国范围的、更大规模的农民工出现,充当了先行者和榜样。
到1984年,永嘉桥头镇已有数千人从事纽扣行业,更带动相邻的丽水市青田县1万人从事纽扣推销。当地短短6年间,将纽扣市场做到了举国皆知,也让温州商人走上了历史舞台。
义津镇历史有1000多年。在清朝年间,据称每天交易者有数千人,邻近的县和乡镇都要到此批发货物。
但在1979年,这里的商业活动就显得呆板。老街上鲜有私人店铺,个人做买卖一经发现就会被没收商品。当时老街上有合作社、百货公司、合作商店、合作社下设分店等,总共有四五十家店铺,大多是国营或集体的。
吴福贵家所在的枞阳县钱桥公社距离义津老街10多里地。公社有纺纱织布的传统。当时的钱桥人,大多白天种地,晚上点煤油灯纺纱织布。织出来的土布只能私下交易,在家门口等义津的挑货郎来收,一尺0.3元。
1979年春天,吴福贵听说芜湖布匹紧缺,遂一心在家攒布,不料当年秋天第一次出远门就败走麦城。这个较早尝试外出谋生的人以失败告终,但在邻近的义津丰乐生产大队新庄生产队,“挑货郎”重新起步了。
在新庄生产队,大家都知道挑货郎是很赚钱的。生产队每年专门腾出1到2个名额,由新庄30多个劳力抓阄决定谁去当挑货郎。视生意状况而定,挑货郎每个月给生产队交19至25元不等的费用。
1981年前后,义津南面的白云区也出现一些挑担的买卖人,他们的货品不像挑货郎那样丰富,仅限于乡村土产:鸡蛋、鸭蛋、鸭苗等。在枞阳农村,包产到户有了余粮后,鸡、鸭、鹅、猪等家庭养殖也兴盛起来。1981年前,当地还没有人养猪,到1983年,义津钱桥公社西花园生产队八成以上的人家都养猪了。
不过,1983年初义津老街的整条街上,除了原来的商户,很少有个体摆摊户,经常摆摊的也就三四个人。摆摊主要销售布匹、棉纱、毛线,以及针头线脑、肥皂等小百货。那时候商品紧缺,尤其是布匹,利润基本上在50%以上。
但纵观改革30多年,安徽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地。在中国即将进入改革开放之际,在枞阳县以吴福贵、张文龙、殷爱法为典型的一批当地农民,借助长江中下游通达的水运条件,外出各地做起了小贩,推销自织的土布和鸡蛋等农副产品。在国家全面掌握资源、需要凭票购物的年代,他们尝试寻求个体商业的空间和自身生活的改善。
这批小贩最后不但成为农业大省安徽较早外出谋生的农民工,枞阳义津镇也因为他们的带动,恢复了往昔的商业繁荣。
四川是中国劳务输出大省。其跨省流动人员在2010年达到了1050万人,人数和劳务收入都居全国第一。
“空手出门,抱财回家”是四川劳务输出的写照。四川本地人则戏称:“中国民工看四川,四川民工看南充,南充民工看仪陇。”
仪陇县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东北部,是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为人民服务”典范张思德的故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全县人口108万,人均耕地0.6亩。仪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一半以上,是四川劳务输出第一大县,一度在中国也赫赫有名。
上世纪70年代末,有“点子书记”之称的仪陇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张思智,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做一种生产资源,引发激烈争议。
1984年,张思智率先组织30多名农民闯荡北京城。几经波折,仪陇首支北上京城的农民工队伍终于稳定下来,成了仪陇在北京的“种子队伍”、“榜样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仪陇县迅速成为北京“劳务输出基地”。张思智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段波折的历史:“三易其主”、“四渡难关”、“先进郊区再进城”。
1984年至今,仪陇建筑总公司已扩展至上海、兰州、广州、珠海、沈阳、天津等,覆盖了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一支支农民工队伍从仪陇开始“横行”到全球。
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由政府组织向省外输出的农民工。
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每五个河南人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河南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突破2300万人,其中有1200多万人在省外务工。在农村,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55%以上。特别是周口、南阳、驻马店等农业区外出务工人数占到全省外出务工人数的近70%。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河南、安徽)三市(驻马店、周口、阜阳)结合处。全县96万人,134万亩耕地。人均1.4亩耕地,人地矛盾比较突出,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现在,该县常年在外农民工28万人左右,其中有15万人从事建筑防水业,承揽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防水防潮工程,成为叫响全国的劳务输出品牌。2009年11月,平舆县被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称号。
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到,河南人是中国的吉卜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劳动条件的劳动者,他们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
30年前,高杨店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平舆县最穷的一个乡。1983年,51岁的平舆高杨店乡老庄村村民余国清拎着一只熬制沥青的白铁桶去了天津,并带动了15万平舆县防水农民工经久不息的打工潮。
如今,高杨店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百万富翁之乡”,在这片曾经的穷乡僻壤里,诞生了10多个千万富翁,近100个百万富翁,全乡拥有私人轿车200多辆,客、货车150余辆。
(《工人日报》2016.04.28、《中国妇女报》2016.04.19、《南方都市报》2011.07.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