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问题研究

2016-02-05 00:34张静漪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康复训练问题

张静漪

赤峰学院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学龄前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问题研究

张静漪*

赤峰学院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学龄前残疾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如果没有对学龄前残障儿童进行过重点的关爱,这对于他们来说将是极为严重的损失,将会影响到未来的身心成长。为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学前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完善相关机构和制度,为学前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学龄前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问题

对于学龄前的残疾儿童,大多都分布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并且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利,因此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也不能进行康复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必说接受学前特殊教育了,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健康的成长,家长也没有能力给予他们全身心的关爱,很多情况下甚至被父母视为累赘,由身体上的伤痛转为心理上的创伤,因此,这一问题急需得到改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民办康复训练机构的现状

从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民办康复机构现存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场地不足,进行康复训练需要一个较大的场地,这是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相挂钩的,因为随着学龄前残疾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进行康复训练不仅需要具备户外的场地,还需要准备教室供学生进行学习等,如果场地面积不够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这些机构接纳生源的能力,制约了康复训练机构长远的发展。

其次,造成康复训练机构发展能力不足的另一项原因在于缺少经费,经营一家民办康复机构既要承担起员工的劳务费,好需要负担房屋水电费用等,获取经费的主要来源在于学费,但是前文中已经提到,很多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并不富裕,有些家庭甚至因为拿不出治疗费用而放弃了康复,虽然政府具有经济援助的政策,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经费上的不足为机构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第三,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当前在康复训练机构中的师资力量呈现出不断流失的状态。管理学龄前残疾儿童需要特殊的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这样的教师是相当匮乏的,同行业教师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进入这一行业工作的教师主要是源于对这一工作的热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这一工作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并且家长也不理解,因此没有在社会上找到认同感。

第四,政府的忽视令政策扶植力度与资金支持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学龄前残疾儿童在治疗上需要承担起一大笔开支,很多家庭都因为承担不起而放弃了治疗,一般收入的家庭也因为治疗费用的问题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而此时,政府的扶持力度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外界的支持与援助才能满足对于学龄前残疾儿童救治的困难。

二、解决对策

首先就应该从制度层面上多下功夫,采取立法的方式解决经费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法律不多,所以很多问题在出现后都无法用法律的途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学龄前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以及康复训练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旦出现违法法律法规的现象,都能采用法律的途径予以解决。目前的康复中心大部分都是以民营为主,所以具有学费贵、门槛高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软件上还是硬件方面都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因此,政府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专业性机构,并且下拨一些转款专门用来支付康复机构的日常开支。此外,教师是康复机构中的主要对象,教师地位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社会的肯定上,只有减轻特殊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才能实现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更多的残疾儿童提供一个长足发展的平台。

其次,从社会层面上进行分析。学龄前残疾儿童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护,需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支持与稳帮助。这些儿童大多都处在低幼龄阶段,所以无法用的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身处的环境以及观点,一定程度上处在劣势的地位,因此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更加应该对这个群体予以更多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令这些孩子感受到关心与爱护,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对于接纳这些孩子的机构,也是需要社会的支持的。这类机构在默默的给这些折翼的天使帮助,但他们大部分现在仍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只有当社会在给残疾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扶持的时候,给这些机构一些肯定和帮扶,才能让我国在学龄前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的领域越走越远。

第三,从家庭层面上让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残缺并积极解决问题。做好家长的工作,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坦然接受现实,并且让孩子积极接受治疗,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从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机构和学校中受益。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庭,社区,社会以及专业人士的多方合作努力。家长要试着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非正常的现实,社区和社会也应给这样的家庭更多的关怀和关心,并且接纳他们,专业人士则可从心理上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改变他们的心态。只有这样,残疾儿童才能够真正的在一个正常的,没有歧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以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特殊教育以及康复训练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希望能够有效的解决学龄前残疾儿童没有受到正视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爱桃.关于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3(07).

[2]赵丽娜.新加坡特殊教育师资与中国特殊教育师资的比较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2(02).

[3]张明平.关于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28).

作者简介:张静漪(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96-01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康复训练问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