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方
南京炮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Massacre背后
李敏方*
南京炮兵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屠杀本身即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活动。除了瞬间将人类积攒多年的物质文明摧毁外,屠杀对于受难国民众的心理也产生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本文试图探究卢旺达大屠杀这场历史浩劫对卢旺达国民心理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卢旺达大屠杀;国民心理
提到Massacre,历史上所谓的大屠杀,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南京大屠杀。这场日本人所谓的浩浩荡荡的民族运动,带给中国人,尤其是南京人的不只是耻辱,更是时间亦无法轻易弥补的累累伤痕。正如一位书评人所说,任何以屠杀形式进行的活动均是反人类的,违背人性的。毕业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来到南京这个在战争年代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每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各处都能听到阵阵刺耳的鸣笛声,似乎在警醒世人不能忘记曾经的伤痛,或是警醒大家要居安思危,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反观人类历史上类似的大屠杀,人们能轻易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经受过屠杀的并非只有中国。亚美尼亚,波黑塞族共和国,卢旺达等国都经受过不同程度的屠杀洗劫。笔者由于工作的原因,有幸在过去的一年里接触到了不同军衔级别的卢旺达军人。随然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卢旺达国民,但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能找到屠杀带给这个国家国民的深远影响。
初次到机场接他们,远远的只是望见4个又高又瘦的身影。走近一看,4个人之间交流很少,只是彼此拖着自己的行李站在出站口张望,不时的回头看看身后的行人,一脸的迷茫,在诺大的机场像极了迷失的孩子。我跟同事急忙迎上去,与他们做了简短的沟通,确定他们就是我们要接的学员后,一行人很开心的跟随我们离开了机场。本想利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向他们介绍一下抵院后的安排,然而看到4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车窗外愈发动人的城市夜景,我跟同事都没有说话。8月底的南京,虽说已过了盛夏,早已收敛了城市燥热的气息,但车窗外涌动不止的人流和车流却成为了他们眼中别样的风景。虽然对这样的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但每次还是触动不小。民族独立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的腾飞。作为典型的农牧业国家,卢旺达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卢旺达语,英语,法语共同成为卢旺达的官方语言。我们接触的卢旺达军人中,大部分都掌握了3种以上的语言。鉴于学校管理的需求及学员主要为英法语学员的实际,这样的语言功底非常适合做班长或者负责协助管理人员做外生的负责人。然而,反观卢旺达军人的表现,除了他们从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外,遇到与自身利益迫切相关的事情他们依然会选择观望等待,像极了一种自我保护。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特别留意了他们的表现,结果也正如我之前所预期的一样,隐忍占据了他们性格的绝大部分。
虽然不能说这是大屠杀带来的国民心理的变化,但我还是利用工作之余试图与他们多沟通,探究这种性格的真实成因。一次偶然的周末聚餐后,我听到了他们心底真实的声音。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牧业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90%以上。新政府的经济改革虽然让屠杀后的国家重建初见成效,然而由于经济底子薄,很多的普通国民仍徘徊在温饱线上。大屠杀后期,胡图族参与屠杀的平民中仍有很多10岁出头的孩子不愿交出枪械。在他们看来,“有枪就有吃的”。后期,在国际社会及和平组织的帮助,引导与承诺下,他们渐渐交出了武器。但由于政府军也参与其中,还是有部分的孩童由于过于‘顽劣’致死。目前卢旺达部队中一部分人的参军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对于来自外界的欺侮,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忍让。深究其原因,这与大屠杀中西方大国的表现密不可分。作为卢旺达的宗主国,比利时在屠杀中的行为背弃了所有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图西族国民。而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及西方大国普遍采取的‘不干涉’政策,比利时甚至撤走了驻扎在卢旺达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这也助长了胡图族极端分子的气焰,更多的图西族平民死于非命。被背弃的这段往事无疑也成为了卢旺达国民对他人信任感降低至零的历史因素。被人‘背弃’的历史让他们不敢再将自己的命运交予他人之手。更多的人选择委曲求全,谨慎的过好当下。也许对他们而言,卢旺达经济在非洲崛起的那天,又或者是国内发现石油资源而重新被西方大国“捧在手心”的时候,他们才敢自在地呼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屠杀带来的经济创伤可能会在某个新政策的出台下渐渐恢复,但它带给国民心灵的创伤或许是时间也无法慢慢抹平的。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更多现代人享受到了更多的舒适与便利。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却仍为自己的“发声”权战战兢兢。愿屠杀的阴霾慢慢散去的同时,更多因为屠杀陷入苦痛的人们也能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享受现代文明的光辉。
作者简介:李敏方(1991-),女,河南开封人,汉族,南京炮兵学院,初职职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