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艺霏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传统“规矩”与现实的碰撞
——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电影《老炮儿》
弓艺霏*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电影《老炮儿》一上映,便引起许多影评家、各类学者的关注。对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老炮儿”中这种另类“流氓文化”的存在恰恰是最贴近社会底层生活本质的。整部影片折射的是传统的“规矩”与现实的碰撞,是老一辈人对文化的坚守,而这种坚守,看似悲壮,实则无力。
老炮儿;传统“规矩”;文化坚守
北京人重视“理儿”。人们常说有理儿有面儿,北京人把有“理儿”放在前面,有了“理儿”,才会有“面儿”。老北京的“理儿”、“规矩”不是哪位皇帝御批的,也不是纯粹民间发展起来的。从种种特征来说,老北京的“理儿”“规矩”源自周礼和孔孟儒学,伴随着社会的演变,不断地流传和发展。正所谓“道家讲究和谐,佛家讲究包容,儒家讲究规矩”。《老炮儿》正是一部“讲理儿”的电影。
“老炮儿”一词源于“炮局”,炮局是老北京的俚语,借指警局、派出所,而“老炮儿”就是那些因为犯事经常出入“炮局”的人,影片中的主人公“六爷”(冯小刚饰)就是昔日家喻户晓的“老炮儿”六爷坚守的文化传统正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他要的是仁义,要的是礼貌,要的是长幼有序,要的是循规蹈矩。对不符合这样要求的人,六爷一概看不顺眼。看见小偷,他教育人家拿钱走人可以,证件给人家寄回去,要懂得盗亦有道;看见有人跳楼,围观的人起哄看热闹,只有他义愤填膺谴责他们的冷漠“都是些什么人那!”。他认为知法犯法不对,损人钱财不对,暴力执法不对,蓄意伤人不对……这些情节让我们看到了恪守规矩和底线的“六爷”,看到了凡事论理、讲道义的“六爷”,看到了心里始终有着一杆计算仁义的秤的六爷。
至于不顾长幼次序,打了他一个巴掌的青年,六爷更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这一巴掌,挑战的是他心中恒定的规矩,这比两千元变成十万块更难以容忍。所以他在约完茬架后,特意回头说:“三天后,你也在这儿!”。同样,剧中反复出现一个老人的形象:他头发花白,仅单单一坐就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路过的人往往会为他点支烟,以示敬意。“六爷”最在意这个细节。甚至在赴生死之约前,他还郑重其事地将烟含在嘴里,点燃后再送到老爷子口中。以这类独特的告别方式,他无声地道出了自己的潜台词:无论江湖上的人物如何流转更迭,但不能改变的是民间的“规矩”——其中之一,就是有所敬畏。这固然来自儒家伦理学,但也是他对抗主流的精神武器——在权力和金钱的逻辑之外,维系民间的秩序和道义。它设定了底线:即便你有权有钱,也不能蔑视人的尊严。
那六爷的死,真的就意味着传统“规矩”的消逝了么?实则不然。剧终前,一群“老炮儿”神采奕奕的走出看守所,有说有笑。这是意味深长的隐喻,暗示民间的“理儿”仍然活着。痊愈后的晓波实现了“六爷”的遗愿,开了家名为“聚义厅”的酒吧,工作之余不停地教自己的鹦鹉喊“爸爸”,这显然也暗示着传统民间文化的某种延续。晓波身上兼具传统民间文化与新时代价值观。当情景再次重现:骑自行车的青年问路时,当了酒吧老板的晓波不再僵硬地恪守江湖教条,不再强求对方使用敬语,而是表现出更为宽容的态度,笑着回答路人的问题。显然,在新时代的社会,“规矩”显示出了更为开放的精神气质。于是,老祖宗所强调的东西不但得以薪火相传,更展示出自我超越的迹象。这也体现了文化所特有的特质:调整性,即“指适应性的保护功能,使文化本体面对强大意志文化不至于崩溃,甚至以形变、部分质变来形成本体的维系。”
在导演管虎的眼中,老炮儿是一种文化和精神,是一种原本人人都拥有却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不得不逼退的人性本真。所谓的“老炮儿”彰显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规矩道理,像老北京城曾经雄壮时候存留的一口硬气,这口气是活的精神养分给予曾经的主人们骄傲的底气,在老北京曾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滋养了一干“顽主”,而随着时光荏苒这批曾经的轻狂少年开始妥协,这口气被往来穿梭的新兴人潮冲击溃散。六爷是这口气的守护者,然而,他虽看不惯当下的“礼崩乐坏”,却无能为力,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孤身固执所要扶起的“理”早已不适用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有人认为六爷最后亲自写举报信的行为不合理,违反了他一直恪守的“规矩”,不按常理出牌,但。这难道不也正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法治社会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么?即便要信奉“理儿”,也要讲究法,这似乎也是六爷的一种默认的妥协。
“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混乱,并行生长的混沌,难以调和的复杂。”这既是《老炮儿》这部电影里呈现出的情节,也是我们生活的今日中华大地的现实。管虎大胆揭露了当今社会官富阶层和平民间的尖锐矛盾,并让六爷作为群众代表去反击这种不公。但这毕竟是电影。现实中我们需要公平,却还是应该寄托于社会整体向法治的转向,而不能指望每个胡同口都站着一个维持秩序的六爷。
如果说《老炮儿》表现了时代的更迭,那么,它也展示了更迭中的连续性:“好的东西需要有传承,尽管江湖终归会变化,时代也会有交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同,但有些精神是不应该改变的。”对于一种文化的坚守,不应该是腐朽的,而应该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不至于在我们老后,感觉一生所学、所用、所想,在时代巨变面前毫无存在价值。这也体现了现代性文化的特点,在现代化社会,文化的枢纽型特质开始解构,社会开始由人伦社会向多元化分立社会转型。只凭“规矩”办事的旧时代已经过去,法律、政治、经济,都是当代社会的必需品,每个人都必须强迫自己顺势时代的发展和演变。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希望这是一个警醒:形式上的墨守,只会显示我们的老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公德价值观的遵守,才是本质与核心。在法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传统的价值观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传统“规矩”与现实碰撞的结果是促使社会进行转型,是帮助人们在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当代文化的同时不忘记传统文化,是加深文化与现实的融合。时代虽变,“规矩”常在。
[1]高楠.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弓艺霏(1992-),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
J943
A
1006-0049-(2016)20-0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