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耿炎 殷 威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宁波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困境分析*
沈耿炎**殷威*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失地农民城市融合的进程中,在教育、就业、社交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依据失地农民的年龄层次差异,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分析原因。
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原因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失地农民城市融合问题。2007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浙政发[2014]19号),宁波港是“一带一路”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宁波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因此,对宁波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困境分析十分必要。
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失去土地的特殊人群。失地农民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分布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失地农民依据年龄层次差异主要分为青少年人群(受教育阶段)、中年人群(就业中或待就业)、老年人群(无业在家)这三类。不同年龄层的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面临共性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各自较为突出的问题。
失地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学习,但是由于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学校中也产生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良好个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融合问题。
一方面,城市学生不愿意主动与失地农民孩子交朋友。首先,失地农民整天忙于赚钱养家,很少有像城市家长那样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情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失地农民的孩子存在个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孩子与其主动交朋友的积极性。其次,失地农民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容易被忽视。家长缺乏和孩子的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孩子容易形成孤僻或者偏激的性格。失地农民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这也是城市孩子不愿意主动与失地农民孩子主动结交的另一个原因。失地农民的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关爱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有些孩子不知该如何处理,很可能会恶语相向,甚至冲动打架。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失地农民孩子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学习。有些失地农民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家务,这使得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失地农民的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迟到、作业不及时完成、口语表达不规范等问题时常发生。以上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荣誉的评比。因此,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失地农民的孩子来自己的班级里学习。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首先,失地农民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其次,城市愿意提供给失地农民提供多元化和长期性的工作岗位。最后,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失地农民这一个群体。只有解决就业问题,失地农民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
失地农民本来有自己耕作的土地,可以自给自足。自从他们失去了土地,进入城市以后,不得不找一份工作来养家。但是,由于失地农民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现实生活中,他们找到的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工作强度大。失地农民在农村长大和生活,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城市人群。在城市,较好的工作岗位招聘中,很多需要文凭或是熟练的技能。这无疑从一开始就拒绝了失地农民的求职请求。于是,很多失地农民只能被迫选择一些技术要求低、工作劳累、地位低的工作。只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失地农民才有机会获得。第二,工作临时性强。大部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水电费等各种开销增多,急需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这样急迫的现状导致失地农民选择当临时工,诸如小区保安、清洁工、建筑工人等工作。第三,工作保障低。失地农民工作的临时性和低技术性,导致了失地农民工作提供的保障低,且随时面临被辞退的风险。此外,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也很低。失地农民中从事建筑工作的,不仅面临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还面临着高空作业的危险。
失地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固有社交方式没有改变。在农村人看来,只有在熟悉的圈子里交往才安心,这使得农民对陌生人一直抱有警戒的态度,不会去主动进入城市居民的交际圈。同时,城市的生活格局将原本可以互相走动的邻里乡亲分隔了起来,导致失地农民工作之余仅剩下个人的空间。
(一)交往对象分类,对陌生人缺乏信任
这个城市融合问题是失地农民主观因素造成的。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使得他们彼此对村上的所有人都很熟悉,因此交往也充满信任。但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后,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居民或者外来租住人口进行接触。失地农民很自然地就将这些人归类为“外人”。因为缺乏信任,失地农民不主动与“外人”接触成了失地农民的习惯。也正是因为对“外人”信任的缺乏,使得失地农民的社交圈子一直没有扩大。简单地来说,失地农民只是客观上住在城市里而已,主观上还没有把自己当做城市居民看待,城市融合问题依然存在。
(二)业余生活单一,看电视成为首要选择
经调查,在工作之余,看电视成为很多失地农民最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究其深层原因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失地农民赚的钱不多,又有农村人与生俱来的节俭意识。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失地农民不愿意将辛苦赚来的钱花在自身的消遣上。其次,失地农民不愿意主动结交“外人”的主观意识,也使得他们的业余生活没有新鲜的元素。因此,看电视成了他们不得不选择的娱乐消遣方式。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城市融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安土重迁和小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是最难融合的一群人。他们入住城市后,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社会保障金。但是作为失地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的福利和城市老人相差巨大。对于失地的老年人来说,一个月的社会保障只有几百块钱,而城市退休老人一个月的社会保障可以达到四五千。同样是老年人,对待城市居民和失地农民的方式却差了那么多,这使得失地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在心理上并不认同自己是城市居民的身份。老人心理上的融合没有完成,那城市融合终究是个难题。
失地老人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新旧生活方式也产生激烈地碰撞。失地老人还带有许多农村生活的习惯。失地老年人在农村一直以农耕为主,在土地里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习惯了。失地老年人自从住进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土地供他们劳动。虽然失地老人觉得自己依然还有劳动潜力,但是城市生活不存在田间劳动的可能。突然闲下来后,老人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况且在城市居住的房子不像农村房子那样出入自由,逐渐消减了失地老人走家串户交流的热情。既没有劳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走家串户交流的条件,老人的生活变得异常乏味。日复一日,老人想起在农村生活的种种好处,将农村生活的丰富与城市生活的单调进行比较,愈发怀念农村生活。对农村的怀念,使得老人无法真正市民化。
失地农民拥有城市人的身份,却没有和城市人一样展示自己的舞台。既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又不能享受同样的社保水平。他们就像是城市的边缘人,失去了原本生活的地方,带着原来的态度和习惯,来到了城市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1]孙碧荣.失地农民城市融合问题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张建国.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1.
[3]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沈耿炎(1995-),女,浙江湖州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中文)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项目核心成员;殷威(1992-),男,江苏宿迁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项目负责人。
F323.89;F301
A
1006-0049-(2016)20-0030-02
宁波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困境与导引路径研究——以宁波市为例”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