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述评

2016-02-04 22:15周冠环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重庆维度心理健康

周 双 周冠环

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2.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述评

周 双1*周冠环2*

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2.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使用率提高,大学生做为手机使用的主力军,手机正在不断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交流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依赖或者手机成瘾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本文旨在分析手机依赖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它带来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手机依赖;特征;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上网人数已达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3.4%;同时,全球手机用户接近71亿,已覆盖95%以上的世界人口,而大学生作为手机的主要拥有者和使用者,手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周挥辉等(2011)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98.9%,其中有57.8%的学生表示做什么都要带上手机。

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要面临问题,涉及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效率等多方面多领域。孙江伟等(2014)发现手机依赖综合征者产生孤独感的可能性是非手机依赖综合征者的1.6倍;许国成等(201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越高课堂学习效率越差。因此,深刻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实情况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二、手机依赖

(一)手机依赖的内涵

依赖,意思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或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开。在心理学上,依赖心理通常是指:个体虽讨厌被迫行事的方式,但被迫做违心的事,并且处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口语中经常将依赖称之为“瘾”。手机依赖这一概念最早是从成瘾和行为成瘾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

在查找以往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对于手机依赖症或手机成瘾的界定主要从两个角度一个是非物质成瘾一个是社会功能受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一课题组认为手机依赖是使用手机作为其人际互动的主要手段的群体,所存在的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韩登亮、齐志斐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的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师建国(2009)将手机依赖界定为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是个体出现了明显的戒断症状,表现为无法控制对手机的使用冲动,并损害到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功能,类似于成瘾行为。

(二)相关测量工具

国外对手机依赖的测量研究。Bianchi和Phillips(2005)编制的手机使用调查,包括耐受性、戒断性、消极生活后果、渴求性、逃避问题。李斯特的10级评分量表共27题,来测量手机依赖行为。Louis Leung(2007)编制的成瘾指数量表,内容包含逃避性、低效性、失控性、戒断性,并采用5级评分。Yen(2009)编制的问卷,是依据DSM-IV-TR编制的,包括12个自评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均较好。

国内关于测量手机依赖也有研究。徐华(2009)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包括社会功能性、生理反应、耐受性、戒断性四个维度。杜立操(2009)从去断性、强迫性、突显性、神经性几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吴祖宏(2011)编制的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量表,包括冲突性、戒断性、突显性、社交增益、强迫性五个维度。邵蕾蕾(2010)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则由戒断性、突显性、联接性、强迫性、神经性、五个维度构成。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手机依赖的研究主要是采用量表测量,但是也存在量表主要针对某一群体以及某些项目的区分度不够等问题。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

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接近100%,智能手机居多,在男女比重上,研究结果不一,但都存在手机依赖情况。在年级比重分布上,有些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自控力较低所以手机依赖情况高于高年级。主要手机应用功能有通话、短信、游戏、聊天、新闻、学习等。

安述照等(2014)在对青岛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和座谈中发现,高职学生手机使用率为100%,并且全部是智能手机,手机使用时间在2-4年居多,占到92.6%,使用最多的功能是通话和短信,占79%,游戏占66.9%,QQ、微信社交占65.8%,新闻占54.3%,查资料学习仅占16.3%。邓兆杰等(2015)在湖北省某高校学生调查中表明,大学女生较男生有更多的手机依赖,同时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有随着年级增高而显著降低的现象。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可能低于高年级的学生。张志松等(2011)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存在14.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四)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1、人格特征

陈少华等(2005)在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使用情况的关系中发现,不同人格特征与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且相关性显著,例如宜人性高的人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手机短信。黄靖茵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使用者的气质类型与手机短信使用频率和时间长短有关系。因此,不同的人格特质对于手机依赖有不同的影响。

2、手机使用偏好

徐晓叶楠、朱茂玲(2011)在手机偏好与手机依赖的研究中表明,手机常用功能有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彩信、手机QQ、MSN、飞信、无线上网,玩游戏及以它娱乐功能。其中手机依赖组手机QQ、MSN、飞信、无线上网、玩游戏等三项功能的应用比例显著高于手机非依赖组。可见有手机依赖的学生更倾向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性功能。

3、生命态度

孙江伟等(2014)人在研究中发现,身体健康情况较差或者近期遇到重大挫折的大学生患手机依赖征的几率较高。这可能是与身心压力较大,通过手机寻求感情上的支持与满足、排遣郁闷有关;身体健康情况较差学生的静态生活方式和习惯,使手机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

4、心理需求

黄林娟等(2011)在心理需求与手机依赖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中学生手机娱乐、放松需求和个性、时尚追求满足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的功能性损害。中学生的四种核心心理需求在手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四种需求分别是:放松娱乐需求,信息、认知需求,沟通、归属、情感需求和个性、时尚需求。

(五)手机依赖的影响

1、心理健康

黄海等(2013)在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手机依赖组被试的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较非依赖组的更高,并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各因子呈统计学相关。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会对手机依赖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黄海等(2014)在研究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网络、手机依赖的关系中显示,存在大学生网络和手机依赖两种依赖共病的现象,两种依赖在性别及学科类型上的分布明显不同。

2、学习

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学习也能产生负面影响。许国成等(201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越高课堂学习效率越差。张兴伟、沈绮云(2015)的分析数据发现: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各维度及总分与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学习倦怠总分与突现行为维度、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的中度相关。

3、情绪

代俊等(2015)的研究中指出,重度手机依赖的学生会出现控制力降低、回避、失效等行为问题,并且会伴随有烦躁、低落、抑郁等情绪问题。手机依赖还会对课堂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1]杜立操,梁杰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5-69.

[2]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34-38.

[3]黄海,侯建湘,周春燕,余莉.大学生网络和手机依赖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11).

[3]邵蕾蕾,林恒.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社会心理科学,2010(9,10).

[4]徐晓叶楠,朱茂玲.中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手机功能偏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34.

周双(1990-),女,河北秦皇岛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助教,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周冠环,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G

A

猜你喜欢
重庆维度心理健康
重庆客APP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