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挝社会主义

2016-02-04 12:46陈闯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社会主义老挝

陈闯*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北京100091



浅谈老挝社会主义

陈闯*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北京100091

摘要:近代以来老挝经历了艰苦的反殖民反压迫斗争,这个过程锻炼了老挝人民,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前进方向。老挝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因种种原因出现过失误与挫折,但是老挝人民革命党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关键词:老挝;社会主义;革新开放;党的建设

《乌托邦》的问世标志社会主义的破土萌芽,弹指一挥的五百年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从勃兴转为熹微,可谓世事沧桑,斗转星移。苏东剧变后,众多马克思主义政党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屈指可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何吸取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如何在适应本国现实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前最首要的问题。老挝人民革命党作为带领老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顶住国内外巨大压力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时代背景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路径,将革新开放作为突破口,推动了社会主义在本国的继续发展,为其他国家认识了解、甚至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可供参考的样本。

一、老挝为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老挝在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英勇不屈的老挝人民进行了近百年的反殖民反压迫斗争,1902-1937年昂克欧、库马丹领导的波罗芬高原(下寮)各族人民武装斗争; 1901-1910年普嘎努特领导的沙湾拿吉省各族人民斗争运动; 1914-1916年虎潘(桑怒)省人民的武装斗争。虽然斗争均被法国殖民当局残酷镇压,但这些运动教育和唤起了老挝人民的民族意识与革命精神,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骨干为共产主义组织在老挝产生储备了力量。

在越共帮助下,老挝境内的共产主义小组逐渐成长起来,领导组织了各地罢工与起义,并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的一个支部。二战爆发后,老挝革命严重受挫,党组织提出“打到法国,驱除日本”的口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日本投降后建立临时政府,不久重被法国殖民。在艰苦的抗法战争中,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区逐步发展起来,统一指挥国内抗法斗争,并筹建本国共产党。1955年老挝人民党成立,提出党的总任务是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和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人民党一经成立便开启了革命斗争的新篇章,解放区军民粉碎敌人的猛烈进攻,在斗争中促成民族联合政府的建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支局势的缓和,老挝革命进入最后阶段,“二大”将党的名称改为“人民革命党”,通过了凯山·丰威汉提出的政治纲领:老挝社会有两大矛盾,即老挝全民族与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各族人民特别是各族劳动人民与买办官僚、军阀、资本家和封建主之间的矛盾。此后革命进入反攻阶段,1975年彻底推翻了旧政权和右派军队,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老挝党带领人民推翻殖民统治、帝国主义侵略与君主制度,成为执政党,这样老挝便走上一条落后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老挝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正如其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一样,老挝党也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有过失误和迷惘,也有拨开云雾平稳发展的时期。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75-1979年)

1972年二大确定了党章党规和党名,规定了党在民族民主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任务、斗争方式。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老挝党开始公开执政并着手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显示出了巨大生命力,全面照抄照搬是那时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通常选择的道路。老挝党既全盘接受苏联经验,又断章取义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论述,宣布老挝民族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不必再单独发展国内资本主义。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导致老挝党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农业和工商业领域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改造: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所有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改小农经济为农业集体大生产;推行国有化或公私合营。

“欲速则不达”,一连串冒进的政策因脱离老挝国情而出现严重后果,改造后的老挝国民经济急剧倒退至解放前的水平。人无恒产便无恒心,经济情况的恶化使得国内民怨沸腾,老挝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反思、着实调整政策。

(二)政策调整时期(1979-1986年)

1979年召开的党代会上,凯山·丰威汉提出改造过程中应将本国生产力基础作为考量条件,认识到老挝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此放宽了一些政策,如进行价格、工资和货币改革;放宽私营范围;实行农业家庭承包试点等。

政策的纠偏和调整取得了成效,工农业都有所恢复,但老挝党对原有的体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党的三大仍强调“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这导致政府官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注重生产力发展而只追求经济成分的增加,“一五”计划未能如期完成,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三)革新开放时期(1986—)

严峻的现实与执政压力促使老挝人民革命党重新检视政策、正视国情、探求新路。

1986年四大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左”的倾向,在明晰老挝国情的基础上提出“革新开放”的战略。认为老挝还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还需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变自然、半自然的经济水平。会议制定了“二五”计划,老挝进入“革新开放”时期。

四大使得老挝党逐步理顺治理国家应遵循的路线、方针与政策。1991年老挝党的五大召开,“革新开放”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政治上明确老挝处于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时期,距社会主义还有较大的差距,将奋斗目标降低为“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经济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与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具有同等地位。外交上改变“一边倒”的方针,注重睦邻友好和多元外交。

1996年六大通过对党章的修改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是“以老挝人民革命党为领导核心、继续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对姓“资”姓“社”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为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八大肯定了前几次大会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2011年九大突出强调加强全民团结和党内统一,发扬党的领导作用和能力,认为党的领导是2020年摆脱欠发达国家状态和继续向社会主义目标迈进奠定的坚实基础。

2016年老挝十大胜利召开,制定老挝2030年愿景规划和第八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这些重要规划有利于老挝向社会主义目标迈进。

三、老挝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与经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老挝党执政逾40年,建国前十年,老挝走弯路主要有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值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阶段,苏联在这一阶段处于上风,苏联模式被广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奉为圭臬。苏联党以“老子党”自居,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形式要求各国党必须按照苏联模式建设本国社会主义。其次,老挝党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政党,缺乏建设经验,又急于改变老挝极端贫困的状态,因未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犯了理论僵化、行动冒进的错误。

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不久苏东剧变便发生了,老挝党何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推行既定政策、坚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其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总结经验教训,统一全党共识

苏东剧变后针对部分党员群众信念动摇的情况迅即召开全会统一全党共识,提出六项基本原则,从而使老挝党在危机中站稳脚跟、使老挝国内局势趋于稳定。这场危机也使老挝党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坚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之后“革新开放”政策有了新的表述——“有原则的全面革新”,循着这一路线,社会主义在老挝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注重党建工作,化解执政危机

老挝人民革命党历来重视自身建设问题,依托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凝聚党的力量。四大政治报告中凯山·丰威汉提出党员队伍阶级斗争、觉悟先进性和管理水平还很不足,存在小生产者的意识和受生产水平制约的思想作风的影响。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五大要求要处理好党群关系,清除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纯洁。五届九中全会要求中央委员和部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真正搞清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提高对全面革新路线的认识。党的七大强调在政治、组织、思想、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八大突出“党要管党”的原则。老挝党还以派遣一定层次的党员干部赴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形式,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反腐败纯洁党员队伍。

(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处理外交关系

老挝在冷战后不以意识形态左右外交事务,而是采取灵活务实多元的外交策略,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利益。老中两党两国关系在高层互访、基层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老越两国贸易额逐年增加,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是传统友好、特殊团结的国家。作为东南亚的一员,老挝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组织。老挝基础设施薄弱,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注重引进外资与援助。

(四)以中庸之道处理信仰问题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老挝民众90%信仰小乘佛教,虽然经济发展程度依然不高,但是民风淳朴、乐善好施。佛教在老挝国内某种程度上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不易受国外势力挑唆引发国内混乱。老挝允许党员信教,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信仰和以佛教为核心的社会生活信仰并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这是主观认识向客观现实的妥协和适应。

四、从老挝看世界社会主义的趋势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剧变后转入低潮,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阵痛后变得更加坚强。老挝党化挑战为机遇,将马克思主义紧紧与本国国情结合,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领导老挝人民克服种种危机,沿着既定目标前进,保障了国内安定与团结。老挝在经济上排名靠后,但是人民幸福指数颇高。“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反观中东、北非等被强行卷入资本主义民主化浪潮的国家现状,就不难看出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由该国的人民决定。不能要求有着不同历史背景、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取同一种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着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告诉我们一定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不能够单纯等待社会主义的到来,不能通过输出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而是运用改革——这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原生需要,来适应现实的发展,体现制度优越性。

1992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各地时说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只有坚持这样一条宏观路径指引才能枝繁叶茂,才能为非社会主义国家所向往、所追求。

[参考文献]

[1]蔡文枞.老挝人民革命党简史[J].东南亚研究,1991(3).

[2]陈洪江,梁晓理.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叶庆丰,白平浩.社会主义发展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5]萧贵毓.社会主义思想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王怀超等.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进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陈闯(1990-),男,汉族,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8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085-02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社会主义老挝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