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旋
辽宁格瑞特泵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浅谈各类自吸泵的特点
李 旋
辽宁格瑞特泵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由于长轴液下泵事故频发,各大炼油厂响应中石油通知,相继对原有长轴液下泵进行改造,同时停用潜水泵,各新项目也不再采用。于是,自吸泵成了许多液池和地下罐介质输送的最佳选择。
自吸泵;种类;特点;应用
容积泵大多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但普遍存在成本高、噪声大、维修不便、输送介质脉冲明显的缺点。另外,容积泵一般对介质中的杂质比较敏感,而液池和地下罐的介质很多都是污油、污水,过滤器又会明显增加管道阻力,所以除了输送粘性介质、精确计量等特殊工况,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
最原始的方法是在离心泵吸入管路末端安装底阀。在启泵前,先将吸入管路和泵壳内注满液体,然后启泵。
由于底阀的可靠性不高,实际应用中经常是每次启泵前都要灌泵,非常不便,所以也很少采用。从原理上讲,这种形式的泵并不属于自吸泵。
无密封自吸泵在使用前需要在泵壳内灌满液体,启动后,叶轮将泵壳内的液体和吸入管路内的气体一起吸入,排出时经过气液分离室降低流速,液体回到泵壳内,气体排出泵外,这样在泵壳内就形成了负压,液池和地下罐的介质被吸入到吸入管路和泵壳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吸入管路和泵壳内完全充满液体,完成自吸过程。停泵后,泵壳内仍存有足够量的液体,避免再次启动时灌泵。这种自吸泵采用立式结构,在轴与壳体的间隙处设置副叶轮,在泵正常运行的时候,副叶轮处形成的负压起到密封的作用;当泵停止运行,副叶轮失去密封作用,介质气从间隙处溢出;当泵运行在关闭点时,泵腔内的压力高于副叶轮处,介质呈雾状喷出。无密封自吸泵一般要求开阀启动。
无密封自吸泵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是自吸能力有限,且自吸时间长,当输送易燃、易爆、腐蚀、剧毒等介质时,有明显的安全隐患。所以,无密封自吸泵一般用在较清洁的污水输送工况。
内回流自吸泵的工作原理与无密封自吸泵基本相同,使用前需要灌泵,启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气液分离,吸入管路和泵壳内完全充满液体,完成自吸过程。停泵后,泵壳内也存有足够量的液体,避免再次启动时灌泵。与无密封自吸泵不同,这种自吸泵采用卧式结构,轴与壳体密封分为填料密封、机械密封,也可以结合磁力泵做成零泄漏的自吸泵。内回流自吸泵一般要求开阀启动。内回流自吸泵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同样自吸能力有限,自吸时间长。内回流自吸泵结构比较紧凑,气液分离室较小,对介质中的杂质比无密封自吸泵更敏感,一般要求输送的是清洁介质。所以,内回流自吸泵一般用在清洁介质的输送工况,特别是剧毒类介质,非常适合采用磁力式内回流自吸泵。
市场上自吸罐式自吸泵的种类比较多,结构都是在离心泵的吸入口安装一个自吸罐,自吸罐的设计理论略有不同,其主要原理是:离心泵启动后先将自吸罐和泵腔内的一部分液体排出,在自吸罐和泵壳内就形成负压,液池和地下罐的介质被吸入到吸入管路、自吸罐和泵壳内,吸入管路内的气体通过各种设计的气液混输器随液体一起排出,逐渐使吸入管路、自吸罐和泵壳内均充满液体,完成自吸过程。停泵后,自吸罐和泵壳内仍存有足够量的液体,避免再次启动时灌泵。
自吸罐式自吸泵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由于自吸罐是单独设计,即使输送杂质较多的介质也可以设置清理孔定期清理;备件方面,与普通的离心泵通用;密封方面,一般不采用填料密封,避免漏气,适用各种单端面、双端面机械密封。自吸罐式自吸泵一般要求开阀启动。
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自吸罐式自吸泵仍需要灌一次泵,且由于自吸罐的容积与吸入管路的大小、长短有关,与无密封自吸泵和内回流自吸泵相比,需要灌更多的液体,并在停泵时一直存在自吸罐内,对于易燃、易爆、腐蚀、剧毒等介质一般不建议采用。随流量增大,离心泵吸入口和吸入管路增大,自吸罐容积也要增大,所以自吸罐式自吸泵不适用与大流量工况。由于小流量工况的气液混输效果不理想,自吸罐式自吸泵通常也不适用于10m3/h以下的小流量工况。自吸罐式自吸泵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气液混输状态,出口压力不稳定,且对吐出管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所谓强自吸泵只是本文的一个称呼,结构是在离心泵(或驱动机)的驱动轴上加装一套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的设计理论略有不同,其主要原理是:离心泵启动后带动抽真空装置与其同时工作,抽真空装置将吸入管路和泵壳内的气体排出,在吸入管路和泵壳内形成负压,液池和地下罐的介质被吸入到吸入管路和泵壳内,使其短时间内充满介质,完成自吸过程。再次启动时,重复上述过程。强自吸泵自吸能力强,自吸时间短,且不需要灌泵,与前面几种自吸泵有本质的区别。
强自吸泵结构比较复杂,传动装置容易出现故障,且启泵时,泵腔内没有液体,机械密封处于干磨状态,一般要求采用外冲洗,在启泵前接通冲洗液。强自吸泵一般要求关阀启动。
这种自吸泵目前也是种类繁多,其结构都是在离心泵的吸入管路(或吐出管路)上加装一套抽真空装置,独立抽真空装置大致分为透平机式、隔膜泵式、水环真空泵式等几种,其主要原理是:启动时离心泵不工作,独立抽真空装置先启动,将吸入管路和泵壳内的气体排出,在吸入管路和泵壳内形成负压,液池和地下罐的介质被吸入到吸入管路和泵壳内,使其短时间内充满介质,完成自吸过程,这时通过配套的控制装置停止独立抽真空装置工作,并连锁启动离心泵。再次启动时,重复上述过程。这里的控制装置由于各制造厂不同的设计理念而有所差别。
配有独立抽真空装置的自吸泵自吸能力强,自吸时间短,且不需要灌泵,与强自吸泵的原理比较接近,但因为是独立抽真空装置先工作,离心泵在灌泵后才启动,避免了密封的干磨,适用各种单端面、双端面机械密封,一般不采用填料密封,避免漏气。
这种自吸泵的泵本体就是普通离心泵,但配套的独立抽真空装置和控制装置一般都涉及到专利,维修和配件比较依赖制造厂,整机采购和配件成本也都比较高。配有独立抽真空装置的自吸泵一般要求关阀启动。
目前市场上自吸泵大致就有这么几类,在选用时可以考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产品。另外,自吸泵大多是间断运行,无论以上哪种自吸泵在停泵后设备内部都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介质,北方室外使用时需要特别考虑设备的冬季防冻保护。
[1]离心泵设计基础编写组.离心泵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74.
[2]沈阳水泵研究所,中国农业化科学研究院.叶片泵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3]江苏工学院,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力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4]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宇航出版社,1995.
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