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两种历史观的界定

2016-02-04 12:16庞海坡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

庞海坡

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两种历史观的界定

庞海坡

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观

无论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还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虽然他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但是他们的社会历史观都是奠立在抽象的“人”学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他们都毫不例外地把理论同现实割裂开来。正如马、恩所指出的,他们几乎没有人考虑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关他们所作的批驳同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必须有个历史前提,而这些前提不是随意设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加以确证的。[2]他们在这里所论证的历史前提,也就是他们在此全面制定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

什么是历史的前提?或者说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或出发点呢?马、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曾经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作关于人的科学和人的自然科学,但绝不能得出结论:“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的总结: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定义把现实的人及他们的行动以及周围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当做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防止了任何突出“人”或物的片面性,这就完整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马、恩反复阐明,他们视为历史前提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因而他们不是某种充满遐想、与世人隔绝,单独生活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生活环境中有活动的、真实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到的发展进程中的人。[3]由此制约着人及其本质取决于自己的生产活动和物质条件。这正如马、恩所提出的:“人类是怎样的状态,这同人类的生产是有密切联系的——既和他们生产内容一致,又和他们用怎样的方式生产一致。因而个人到底怎么样,这取决于他们从事生产的物质条件。”[4]马、恩的论断从根本上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分开来,一切历史唯心主义者无不把抽象的“人”当做他们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唯心主义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所有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们当成历史的动力。因此整个历史过程被看做这个‘人’的自我异化过程,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公开舍弃实际条件,于是就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5]可见,抽象的‘人’学成为唯心史观的前提。

马、恩在论述历史的前提的基础上,进而阐明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活动或因素,及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他深刻地说明,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必须要有维持生命的资料。“因此首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生命资料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而必须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几千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6]所有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人类开始使用生产工具来满足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就与动物区分开来。基于同样的理由,为确保人类生存和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活动,必须不断地进行。人类生存的需要和新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与新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注意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

马、恩指出,不应把上述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理解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第一批人出现伊始,三者就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人类参与历史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两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主要是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首要的基本活动;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两种生产中,人们除与自然发生关系外,还在生产中结成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这就是马恩所描述的最初历史关系的第四个方面或因素。他们说:“无论是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生活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他人的生产,都表现为双重关系:一种是自然关系,另一种是社会关系。”[7]马恩在论述历史前提与基本活动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即回答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这肯定了社会意识对历史的基本实践活动来说的派生型、依赖性。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阐明了这个基本道理。意识一开始就来源于物质,即它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这里所说的物质主要表现为声音和以及传播声音的空气层,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所以说意识和语言是人们在交往中迫切需要的产物,显而易见它们就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随着真正的社会大分工的产生,即自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之始,意识的虚假“独立性”才得以产生。马恩的这些有关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一切唯心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由上述论述他们得出以下结论,认识、观点、思维的产生初期是和人们的物质活动比如生产劳动,与人们的物质交换比如商品交换,与物质生活中的言语交织在一起的。观点、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与人们的物质关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无论何时存在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真实的存在是指人们的实际生活历程。通过对这些基本前提的反复论证,他们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1.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154-01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