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桥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 西宁 810008
浅谈英语浸入式教学
乔 桥**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 西宁 810008
英语浸入式教学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法,它是一种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浸入式教学产生的背景、浸入式教学的特点与原则以及浸入式英语教学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英语;浸入式教学
在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和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在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地球上的各个国家从独立的个体逐渐转向区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中国教育中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而清晰。当今世界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科技和科研成果是通过英语来呈现,记载和表达的。换一个角度上说,掌握英语就是掌握科研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前提条件,英语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年轻一代的学子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英语,英语进入式教学的模式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它区别于传统课堂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英语,而是强调把学生放到一个原生的英语环境中让他们进行学习和生活,以便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浸入式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
英语浸入式教学源于加拿大的双语教育实验,也被译为“浸润式双语教育”、“浸泡式双语教育”。语言问题在过去的加拿大一直是一个很敏感而且不愿意被热部门提及的话题。然而,由于语言本身所产生的隔阂和障碍,也产生了法裔和英裔的加拿大人之间彼此的矛盾,社团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加重。后来,加拿大颁布了法律,规定英语和法语同时作为官方语言,这一根深蒂固的矛盾才逐渐淡化。英语浸入式教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的魁北克。学校和政府当时为了解决就业和学习工作等问题,他们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区别于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教学生进行法语的学习,并且将这种学习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在当时以英语为主的加拿大,进行这种改革无疑是深远而且冒险的。直到二十世70年代末,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以后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和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借鉴意义。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股移民潮,陆陆续续有很多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居民移居到发达国家,那些外来的移民为了给自己的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另一方面,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想要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机会,就要求移民者迅速地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解决一系列的潜在和实际要面临的问题。例如,最现实和人们最休戚相关的生活问题,学习和就业问题等。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外来移民面临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统计好本地和外来移民的适合的同一学龄的孩并把他们编入到一个班级,让移民的孩子接受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让他们不仅进行学科内容的学习,同时还要进行第二语言的无意识学习。让同时具备移民国和本国语言能力的教师对这样新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对同一个学科分别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发现,外来移民国家的孩子不仅没有耽误自己的课程,而且还慢慢掌握了移民国家的语言。
任何新事物被接受都是一个逐渐而缓慢的过程,从最初的闭塞到最后的包容和接受。英语浸入式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这样。中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起步的较晚,还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当然这与中国特殊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一些相关的政治和文化政策也是有关的。在我国,很多采用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各级学校已经尽可能地为学生在各个方面创造第二语言学习的小环境。例如,积极创造全英学习和生活环境,调动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外界因素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设计适合第二语言学习的教材,课程。也就是说,浸入式英语教学所让学生学习的不仅学习第二语言本身,而且还要把英语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面练习和大量有关英语学习内容的渗透,浸入式英语教学认为先要给学生进行足够的英语知识输入,让学生更好的浸泡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中,达到适应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只有当输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才能进行英语的相关输出。但是我国英语浸入式教学目前只具备了学校学习英语的小环境,缺乏整个学习英语的大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因为国家的政策和应试教学的大环境,学生机械的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升学和考试,浸入式教学缺乏存在的正当和必要理由,很多东西并不是存在即合理的,知识同样也是。因此英语进入式教学在中国传统课堂的发展仍然是任重而到远的。
(一)英语不仅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工具
浸入式英语教学要求将学生尽可能的长时间的浸泡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不仅用英语教授学生学习各科知识,还鼓励学生尽可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用英语教学,而且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把语言和日常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处在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语言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语言,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多赢的教学模式。
(二)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同步进行
英语浸入式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母语具有一定语言基础和语言学习能力之后,学龄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学些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越来越强的。浸入式教学把儿童已有的知识翻译成英语,以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传达给儿童。浸入式教学认为儿童在进行认知发展的同时应该进行语言的学习,发展和增强儿童的语言能力,浸入式教学是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语言能力。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
英语浸入式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教学,还将东西方的优秀文化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和课本内容中,让学生学习本国先进文化和传统的同时,也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先进的西方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永远应该记得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根。但是学习外语除了努力之外,更需要对外语的热情,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可以让学生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也出现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融合,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先进文化的引进和优秀文化的输出,语言和知识与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四)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学者提出了在浸入式教学中的一系列的原则。虽然英语浸入式教学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但是努力将一种教学方法综合化,系统化,独立化,科学化是教学者不断应该进行的努力。
全英教学的原则强调的是在英语浸入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用英语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用英语对学生进行书本内容的教学。英语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不能在学生面前讲汉语,这样会养成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的坏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只能用英语交流。只有创造更多的条件去说,去听英语,除去对母语的依赖,除去在学习第二语言中母语所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
(一)习得性原则
语言分为习得和学得两种方式,习得是指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学习语言的方式,学得是指有意识的通过书本和教师传授去学习知识。英语浸入式教学是以习得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规律,有步骤的教学。教师强调让学生自然而然在所处的环境中习得语言,创设有李岳曦语言的环境,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多多表达。
(二)高浓度原则
英语浸入式教学强调把学生浸泡在英语的原生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的进度和程度与学生投入到第二语言的时间和精力有关。高浓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方面他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多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表达。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英语尽肯能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输入,让他们掌握足够的英语信息和进行尽可能多的英语听力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
(三)活动性原则
在英语浸入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各种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教师根据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活动,设置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中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在英语浸入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进行兴趣学习,达到快乐学习。
(一)缺乏学习英语的大环境
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放,但是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浸入式教学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英语浸入式教学第一个大的前提和要求就是尽可能将学生处在全英的环境里,并且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都要使用英语,在传统课堂大的环境下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是非常困难而且不容易的,而且学生离开课堂以后,放学之后周围的人所说的语言又回归到了汉语,这一系列的困难造成了英语浸入式教学缺乏发展的原生语言环境。
(二)学生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不够
英语浸入式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中国传统课堂走出来的学生一直接受的都是机械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缺乏英语信息的大量输入和输出,因此他们的能力也许不能适应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方式。英语浸入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它要求教师有博学的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语言水平,可以进行双语教学,并且熟练掌握所教的知识。可以说,英语浸入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不同
浸入式英语教学在我国开展,更多的是在基础教育和学前阶段的适龄儿童之间实施的,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有关键期的。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机械的语法教学为主,反复的练习听说读写,课后的练习以大量的做题为应试做准备和升学考试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试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浸入式教学以全英的方式进行语言和课程内容的教学,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无意识地学会第二语言。跟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多不同。英语浸入式教学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创造各种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并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探讨,因此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与传统课堂是不同的。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无论哪国的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坚持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教育的同时,应该多坚持引进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并把本国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推广到全世界。英语浸入式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模式,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今后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首先,应该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好的制度能够保证一套教学体制完整的运行,而每个人明确的分工可以更好地实现团体内部的运作。其次,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学习策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开展。第三,切实加强科技调研工作。教师和学者应该加强英语浸入式教学的调研和考察工作,多多考察学习国外的英语浸入式教学的优秀案例和经验。最后,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开展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同时,从各个方面加强对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扶持,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先进科学的教材和新颖的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完善英语激怒是教学。总之,英语浸入式教学还需要人们从各方面去努力探索和学习,英语浸入式教学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
[3]赵微.我国早期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研究综述[M].西安:西安旅游出版社,1999.
[4]赵微.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基本原则[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强海燕等.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发展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
[6]马振铎.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研究对我们的启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7]马振铎.论加拿大中小学的法语浸入式教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H
A
** 作者简介:乔桥,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