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娜 王意日格乐吐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内蒙古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萨日娜*王意日格乐吐**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本文在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内蒙古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蒙古族的历史悠久,蒙古人能歌善舞、尊老爱幼、以诚待人、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内蒙古共有55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人口除了汉族是最多的。全区共有蒙古族42万多人,占全区人口的17.11%。蒙古族大学生是蒙古族中的重要群体,是蒙古族前进和发展的基石。内蒙古自治区现有高职院校38所,蒙古族大学生数量和相对比率都不如本科院校高。但正因为如此,各高职院校在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够重视或有忽略的情况。但在新形势下,网络和媒体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地区和学校的限制,因此和本科院校一样,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引起区内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部分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随着一些现代观念和西方观念的影响,其政治取向、信仰和理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生活在边远农牧区的蒙古族大学生在民族心态、思想意识、学习心理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受生存环境、经济条件、地方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小则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大则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为了蒙古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为自治区发展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全面加强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符合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树立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自治区的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内蒙古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部分蒙古族大学生信仰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有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对一切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个别蒙古族大学生对政治表现出冷漠和不关心,对党的民族政策了解不深,不能够正确的认识重大民族政治事件,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不高。少部分学生存在着狭隘的民族观,在学习生活当中,受民族偏见的影响,存在大民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表现。部分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不易接纳和吸收非本民族成员,在校期间愿意和本民族同学交往,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集体,认为本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优越感,不容他人非议和争论。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不拘小节,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碰到困难时缺乏信心,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和被误解,与同学矛盾时不够冷静、容易激动、冲动或者打架,引起同学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有可能引起不同民族学生间的群体矛盾。
另一方面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区内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各民族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性”、“共同性”,忽略了针对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层次不突出,针对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与教材编写缺乏对蒙古族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有效性,缺乏对蒙古族大学生了解与理解能力的考虑,缺少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细致介绍;不能很好地贴近蒙古族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导致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持否定态度,认为学了没用,缺乏动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加强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增强蒙古族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奋斗。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应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着力培养蒙古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做一名合格的蒙古族大学生。
(二)大力发展蒙古族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发展蒙古族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部分蒙古族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影响更多的蒙古族大学生。
(三)帮助解决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内蒙古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相对贫穷、落后、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教育基础差、知识结构不全面、普通话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及成绩不理想,就业形势严峻,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较大,自卑、焦虑、怯懦、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不高等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蒙古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教育观念。针对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在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方面存在的学习困难,通过优秀学生辅导,任课教师辅导,小班教学或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生活困难,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体系,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解决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要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加强正面教育,让他们在参与团体活动中,开阔视野和心胸,提高与汉族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针对蒙古族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讲解就业创业政策,及时掌握各方面就业招聘信息,帮助他们就业创业。
(四)建设和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充分了解、尊重蒙古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将蒙古族优良文化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中,积极支持蒙古族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充分融合,发挥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多样化民族文化活动,培养蒙古族大学生的良好性格、情感、认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打造蒙汉兼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蒙汉兼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蒙古族大学生的社会化,有助于蒙古族大学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优秀文化。蒙汉兼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
治水平,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熟练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将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高度上来。
针对民族差异、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设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蒙古族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心理健康问题讲座,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方式及时排查问题,正确地认识自身同其他同学的差距及差距存在的原因、解决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在思想意识、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保守、散漫、封闭等不足,培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以更健全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
如上所述,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提高蒙古族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能力,传承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实际,帮助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自治区发展建设当中,贡献出一份力量。
[1]贾英飒.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03).
[2]金钢.内蒙古地区高校蒙语授课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张挺.民族学生分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01).
G
A
** 作者简介:萨日娜(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公共管理硕士,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王意日格乐吐(1982-),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公共管理硕士,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