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坤 冯立刚
1.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现代人孝道行为变迁探究*
董 坤1冯立刚2
1.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孝道本身具有深刻的内涵,且形成了传统形式的行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孝道观念有了更新,在行孝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孝道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推动的。
孝道;行孝;现代人
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尔雅》首篇之一《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国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数目逐年增加,这给孝文化践行带来了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孝文化的认知以及行孝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传播正确孝文化,鼓励切实可行的行孝方式。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文化精神渗透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孝文化的内涵在儒家经典《孝经》以及《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中有明确界定。自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以来,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孝道文化。
(一)孝道的内涵
孝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结合本文需要,这里主要梳理了以父母为对象的孝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敬爱双亲;顺从双亲;谏亲以理;事亲以礼;继承志业;使亲无忧;随侍在侧;奉养双亲;爱护自己;为亲留后;葬之以礼;祭祀以礼。
(二)传统行孝方式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一个生产、消费、教育、娱乐以及慎终追远的单位,因此孝文化的外铄性明显,即以孝为主题的社会规范对行孝方式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有着人人都应遵守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珍爱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
二是庆贺父母寿诞。古人五十岁之后开始做寿,四十九岁之前,叫做生日。
三是注意使用尊称。比如用“先”称谓已故的长辈,去世的父亲尊称为先父,去世的母亲尊称为先慈或先妣。
四是注重尊老。古代文献中,老年人一般指五十到七十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人们真心爱护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要把这种爱推及到所有老人的身上。
五是晨省昏定。子女每天要向父母行请安之礼。“省”就是探望,“定”就是要休息。早晨父母醒了,要扶持他们下床,晚上父母睡下,要侍奉他们躺下。这是最根本的孝道礼节。
六是追思祭祀之礼。荀子认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3]。其意思是说对去世的父母长辈,要像生前那样尽孝。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转变,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主轴的关系正在逐步转变为夫妻主轴的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角色正从“全职老师”转变为“生活保姆”,学校的教育角色越来越重要。亲子关系的变化,带了孝道观念的更新与行孝方式的变化。
(一)现代人的孝道观念
一是孝的对象只局限于父母。在传统社会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又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1]孝道从家庭开始推及,一直扩展到全社会各个阶层,泛孝主义的性质十分明显。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的萎缩,家庭的情感功能突显,现代人对孝道认知也局限在了亲子之间。
二是孝道的情感性明显。传统孝道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权威性地位,孝道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使子女成为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人。现代社会中,亲子感情培养成为孝道的基础之一,行孝越来越讲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及珍惜。
三是行孝是自觉行为。传统社会中行孝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孝行为有着强烈的约束。在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道德外在约束力在下降。行孝作为个体行为,受他人道德评价的机会在减少,因此行孝的自觉性成为行孝的关键点之一。
四是行孝过程中的亲子互动趋于平等。“夫孝,德之本也,道之所由生也”[1],在传统社会中,孝的权威性决定了父母的权威地位,传统孝道也强调了作为子女行孝的义务性。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渗入人心,父母的权威性递减,行孝越来越讲究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是孝道表达方式的个性化。由于传统社会结构的同质化以及社会流动较少,个人被牢固的固化在某一地域,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行为规范被年复一年的传承着,人们行孝方式也被固化起来,行孝的标准化或者说社会化要求明显。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孝经》以及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故事把孝道表达即如何行孝做了权威性的说明,并在潜移默化中限制着人们行孝方式方法的创新。现代社会发展中,人员流动迅速、教育的发达、职业的多样性,给人们行孝提供了多种选择,人们表达孝道的个性化更加突出。
(二)现代人行孝行为
现代人行孝行为与现代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以亲子互动为主要标志成为现代人行孝的主要模式。具体的有如下内容:
一是奉养父母,使其衣食无缺。比如许多青年人到外地打工,工资每月寄回家乡,以孝敬父母。
二是和父母就重大问题及时沟通。现代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已经很强,但面对人生重大问题比如择业、婚恋等重大问题时,都会争取父母的意见。
三是关心父母健康、生活、起居。这种关心,不因地域流动而消失,尤其是现代通讯的发达,为亲子间的实时胡同提供了便利条件,子女随时问候父母的情况较为普遍。
四是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不使父母担忧。社会竞争的激烈,让人们面临这巨大的压力,个人在社会中积极打拼,面对问题努力凭借自身能力解决,是许多人尽孝的选择之一。
五是爱护自己,珍爱生命。这一方面和古代区别不大,人们虽然没有完全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1]的规则,但在工作中、生活中善待自我,热爱生命已经成为共识。
六是努力工作,使得父母以己为荣。现代社会为人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可行的环境,人生选择的多样性,通过自己开拓事业,为父母争光,成为为人子女的追求之一。
从传统到现代,孝的本质没有变化,即子女对父母的一种态度表达。不同的是,传统中的泛孝主义正在为现代人所提提倡的亲子互动式的孝道观念所替代。
(一)经济发展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行孝方式的影响,首先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家庭生活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家庭的经济功能、情感功能,弱化了家庭的其他功能。再加上现代文化背景下,行孝过程中亲子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非农产业成为社会的主体。对于许多人而言,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使得不同地域的人口流动成为今天的常态,由此传统孝道中“父母在,不远游”[4]劝诫成为了过去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的行孝方式,可能不会像传统社会那样能够做到晨省昏定,而是靠现代通讯设备进行实时的互动,随时关注父母的生活等,再就是通过在外打拼,积累财富,孝敬父母,使父母无忧。
经济发展普及了市场化逻辑,理性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行孝行为中。在行孝的认知方面,部分现代人对父母及其相关事和物认识了解的经济性考量因素正在增加,比如对父母财产的关注。在行孝的情感方面,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力度大小,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为行孝情感付出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行孝的主动性方面,部分现代人以物质匮乏为由,和父母的情感互动淡漠,行孝主动意愿不够高。
(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自2016年起,我国正式实施“二孩”政策,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社会中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家庭总数较多,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对亲子互动行为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孝不是人的先天本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之一。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对子女成年后的行孝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祖辈、父辈的爱集于一身,溺爱子女是一种普遍现象,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自然而然产生。尽管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证明,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但近来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大宝”反对父母生“二宝”的情况,无疑是一种反证。如今,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的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都已成年,向父母行孝也成了一个现实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受传统文化影响,独生子女群体对行孝行为的认同度较高,对孝道概念的接受也没问题。问题在于,由于自我意识的强烈,有一些人把将来赡养父母作为孝顺的体现,有些人把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和自己对父母的孝顺看作一种交换,还有人把行孝行为经济化,即考虑行孝的经济成本,因此在行孝意志不像传统社会中那样意志坚定。从理论的角度看,一个独生子女要面对父母两人,无论是在经济或物质上供养父母,还是和父母的情感沟通方面,其牵涉的精力比较大,全方位的行孝不大现实,因此独生子女的行孝行为中的亲子情感沟通比较突出。
(三)老龄化社会趋势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成。[5]行孝敬老,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群体的经济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行孝过程中物质需要在降低,情感需要在上升。与父母情感沟通,消除孤独感、失去感,成为行孝的重要评价标准。这种情感,体现在节日期间子女能否和父母团聚上,体现在平时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上。面对人口流动的频繁,许多家庭中子女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大部分父母和子女都已经认同这种现实,父母对子女行孝期望已经从子女的“不远游”变成子女一切安好且能进行有效沟通。
此外,老龄人口的健康始终是子女行孝的关注重点。尽管现代卫生医疗条件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年老体衰后健康水平下降是不可否认的趋势。许多老年人,病患缠身,影响生活质量。在现行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下,父母对子女的行孝期望上,主要集中在子女对自己的生活照顾上。当然,这和上文所说的重视情感沟通并不矛盾,当特定主体的老年人遇到健康问题时,要求子女生活照顾的期望就会上升,情感沟通的需要就下降了。
[1]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12,29,5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5.
[3][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213.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
[5]郭超.今天我们如何行孝[N].光明日报,2015-02-11(8).
*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课题结项论文,课题名称:传统孝文化视角下现代人行孝行为研究(课题编号:201501705)。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