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2016-02-04 15:09沈蔷薇
北方音乐 2016年14期
关键词:信阳交融民歌

沈蔷薇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浅析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沈蔷薇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变革特点,但也不忘初心,保留下最原始的内涵。信阳民歌来自信阳,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绚丽多彩,脱颖而出于众多音乐文化,呈现出的是多元化与独特性交融。对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应该不断挖掘整理,避免流失;还要存其精华,保留内涵。本文研究分析信阳民歌的发展现状,通过其现状的评析,而探析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信阳民歌;现状;传承;发展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南北交融,互通有无。信阳民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和人文环境的复杂而绚丽多姿,民歌文化的相互交融增加了信阳民歌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信阳民歌的个性魅力,它既充满了西北地区民歌的豪迈激昂、高亢嘹亮;又承载着东南民歌的温婉细腻、柔情似水。但随着文化逐渐丰富多样,现代音乐被越来越多人们接受,导致信阳民歌等一些传统音乐渐渐淡出艺术舞台,对于如何传承发展信阳民歌这类传统音乐文化,我们不得不深切思考。

一、信阳民歌的发展现状

信阳民歌,属于土生土长的乡土音乐,来源生活也回归生活,因为朗朗上口,群众基础深厚,传唱度极高。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多元需求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歌音乐逐渐被冷落。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生存危机,信阳民歌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革新,比如信阳民歌根据时代变化更新内容,宋代时民歌逐渐戏曲化,元代则出现民谣体,明代多为问答式和猜谜式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信阳民歌的发展迎来春天,涌现一大批优秀民歌作家,创作大量民歌新作品,“适应时代发展,融入新鲜元素,也不失本真”[1];同时民歌演唱也取得了不小发展,各省、市、县曾多次组织民歌演唱活动,宣传民歌也丰富群众生活;民歌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有很大进展,搜寻散落在民间的民歌精华,编辑成册,起到传承与发展的巨大作用。

2008年,“信阳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其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虽然已受重视,并不断被搜集和整理成册,同时新民歌创作也在源源不断的出现,但是民歌的生存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是:其一信阳民歌发展的群众基础十分薄弱并后继乏人。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变化,大批本地居民转移外地成为务工者,脱离了民歌创作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其二电视、电影等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多元化的艺术享受,而民歌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相形见绌,虽有独特韵味,但能够欣赏的人却很少。

二、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对信阳民歌的保护传承应该遵循的是“存其精华、保其本真”,坚决贯彻十六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3],强调的是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挖掘整理散落民间的民歌,减少遗失

自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民歌保护之后,就加紧进行多次信阳民歌的挖掘整理,但是因其时间跨度较长,分散面积较广,缺乏历史记录,搜集工作开展的比较艰难。根据目前民歌搜集工作进展情况来看,要继续并深入开展这一工作,就必须要循序渐进、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首先要依靠当地专业人员或者地方相关学者深入民间,“并对传承人重点采访、记录民歌的相关轶事”[4]。第二就是搜集相关地方野史、地方省志、方志杂著、小传作品等,这些作品都植根于信阳本土文化,内容上有与信阳民歌各种联系。

(二)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实现民歌声与影的和谐保存

信阳民歌是一种活力充沛的民间艺术形式,需要的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一种新媒体作为替代传承人而保存信阳民歌生动的声与影。“当前信阳民歌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亟待创新与变革”[5],以达到信阳民歌更为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将信阳民歌进行分类,按类别将其编写成故事,利用声光同步搬上银幕,使得更多的子孙后代了解、熟悉并传承我们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式。

(三)传承传统并吸收新鲜,发展创新来保持信阳民歌的持久活力

信阳民歌作为传统音乐艺术历经千百年仍源远流长、脍炙人口,说明其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带来的音乐生命活力。创新与发展是一切事物得以延续与壮大的关键。在信阳民歌的传承过程中,其创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旧瓶装新酒”[6],“歌与舞交融”等。“旧瓶装新酒”就是借鉴固有的民歌音乐形式,内容采用与时俱进的表述,采用旧的曲调,填上新的歌词,朗朗上口又顺应潮流。“歌与舞交融”就是将视觉观赏性较弱的民歌编排成视听结合的观赏性强的歌舞联袂的形式。

三、小结

信阳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新生与繁荣、也经历了萎靡与落寞,信阳民歌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方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吟唱与生命的赞颂。信阳民歌,不单单是歌词和曲调的简单结合就能够成为脍炙人口为一方民众经久传承的一个音乐形式,它是一段历史记忆、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份人类智慧。时代在发展,万事万物也都随之变革与发展。但是,文化的传承是保留民族文化的生命线,我们既要充满感恩与珍惜之情去挖掘整理民歌资源,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付玉兰.信阳民歌研究[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

[2]王璐.试论信阳新民歌的研究意义及现状[J].黄河之声,2015(05).

[3]赵静.信阳民歌发展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4]张力泉,陈刘杰.信阳民歌的发展与保护[J].艺术教育,2012(08).

[5]常晓虹.对保护和繁荣信阳民歌文化的若干思考[J].学术界(月刊),2013增刊.

[6]姬海冰.信阳原生态民歌的历史传承[J].山东社会科学,2013(05).

沈蔷薇(1984-),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助教。

猜你喜欢
信阳交融民歌
真美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信阳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