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家铮
叶德均民俗学与俗文学研究述略
关家铮
叶德均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著述丰瞻,鲜明地代表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成就。由于其著述大部分发表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的小型期刊和报纸副刊上,而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因此其成果对于今日学界而言,显得陌生和隔膜。对叶先生著述年表的整理以及对其学术研究的评述,对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加深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叶德均;民俗学;俗文学
叶德均(1911.6.6-1956.7.6),江苏淮安人,别名叶子振,笔名均、子振、云君、匀君、玄明、永明、柏森、振之、德均、叶云君。1925年,淮安中学学习期间,他开始民俗学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1927年加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为第一批民俗学会校外会员。1929年编辑《淮安歌谣集》并出版,成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的代表当时民俗学研究最高成就的三十六种丛书之一。193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赵景深先生,1934年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辗转扬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及俗文学研究。1944年任浙江湖州中学教师,1945年任教于浙江青年中学。1947年任长沙湖南大学副教授,讲授“俗文学”及“宋元明讲唱文学”。1948年应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徐嘉瑞先生邀请,任云南大学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历代散文”“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见本文文后附录二“叶德均先生致关德栋教授信札两通”。1956年7月6日含冤去世。
叶德均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研究涉及民俗学、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神话学、小说史、戏曲史、俗文学等多个学术领域。由于其著述大部分发表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的小型期刊和报纸副刊上,而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因此其成果对于今日学界而言,显得颇为陌生和隔膜。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对叶先生著述年表的整理,对其学术研究进行初步的评述,以期增进学界对于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理解,促进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事》,正式揭开了中国“歌谣学运动”的序幕。1920年,“歌谣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22年12月创刊发行《歌谣》周刊,明确说明“歌谣是民俗学史上的一种重要资料”,在全国公开征集歌谣。1923年1月,歌谣研究会决定扩大搜集范围,除歌谣外,还要收集神话、传说、童话故事、风俗、方言等。“歌谣学运动”的兴起,使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一时间研究者云集景从。*关于这一时期“歌谣学运动”的详细情况,可参见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35-746页。
叶德均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开始走上学术道路的。叶德均早期的民俗学活动主要是对地方民俗的搜集整理,尤以他的家乡淮安的民间谚语、歇后语、歌谣、故事传说等为对象,著有《淮安风俗杂掇》《淮安歌谣集》《淮安农谚》《“歌谣零拾”补》《淮安方言录》《淮安谜语》《淮安旧俗》《淮安地名谜》《淮安东岳庙》《淮安旧俗》《淮安医学的谜信》《民俗杂谈》《淮安赌的迷信》等。*关于叶德钧先生的相关论文与论著,详见文后附录一“叶德钧先生著述年表”,文中不再标注其具体出处。1929年《淮安歌谣集》作为“民俗丛书”之一,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出版。该书的出版,极大地激发了叶德均的研究热情,此后数年他一直致力于民俗学(民间文艺)的研究,陆续发表了《关于二郎神的诞日》《绍兴歌谣》《中国民俗学书目》《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它》《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民俗学之史的发展》《关于八仙传说》《明代撒帐歌钞》《清代歌谣的采集》等。即使在后来研究戏曲、小说时,他往往也会借用民俗学或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方法和资料。其中,《关于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二文,是对我国民俗学运动的概括性总结,是研究中国民俗学运动和民俗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民俗学之史的发展》中,叶德均系统地阐述了西方民俗学各派的观点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能够集中反映他民俗学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纵观叶德均的民俗学研究,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民俗学思潮的接受始终贯穿于其中,为我国早期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叶德均还发表了很多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论著,主要有《民间文艺的分类》《为“民间文艺的分类”答绍原先生》《中国民间文学概说(杨荫深著)》(评论)和《民间故事书目》《李调元故事集》等。其中《民间文艺的分类》一文,通过对沈杰三《民间文艺的类别》、徐蔚南《民间文学分类》和周作人的歌谣分类(为民间文艺的一部分)等分类种类的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主张:(1)故事类:A故事、B传说(普通传说、地方传说)、C童话、D神话、E寓言、F笑话;(2)有韵的:G歌谣,分为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和儿歌(又分为事物歌、游戏歌、拗口令和无意思),H小调,L莲花落;(3)片段的:J谜语、K俗谚(又分为谚语、歌诀、歇后语)。对于歌谣的划分,在当时民间文艺的分类问题上是很有影响的观点。《猴娃娘型故事略论》一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古籍中的猿猴盗妇型作品,并分析了二十余篇本类型民间故事材料,论述了猴娃娘型故事发展演变的情况与原因,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研究猿猴抢婚型故事的专论。作者指出猿猴抢婚故事乃是原始图腾主义的产物,这一观点颇有启发性,尽管论述尚欠精细,但其开拓意义却值得充分肯定。《民间故事的前人记述》对“现在流传的故事”“螺女型”“老虎外婆型”“灰姑娘型”“天鹅处女型”“水灾型”进行了纵向的追溯。这些研究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讨论,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叶德均重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尤其是重视从古代文献中辑录民间文学资料。如《歌谣资料汇录》(载《戏曲小说丛考》)一文,就辑录了前人著述中有关宋代以来歌谣的资料,其目的是给研究口头文学的人提供帮助,“为研究中国口头文学史提供一些歌谣资料,以免别人检书之劳”。文中辑录了瑶歌、僮歌、苗歌等少数民族的歌谣,十分珍贵。文章分上、下两辑:上辑是从宋代以来的笔记、诗话、地方文献和通俗小说等书中辑出的;下辑是从元明清的南戏、传奇中辑出的。所辑以反映人民痛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民谣”和“歌谣”为主,其中劳动人民的“情歌”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汇录”前的引言、凡例中,集中地表达了他的民间文学观,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口头创作遗产的丰富,认为“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不仅产量丰富,而且质量也是优良的”,“这些口头文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针对一些人认为古代的口头创作早已全部在现代人民口头上消失了的看法,他指出:“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说明,古代人民的口头文学,有一些仍然保存在现在人民的口碑上。”*叶德钧:《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第758页。
叶德均重视对民间的俗曲研究,作有《俗曲史料钞》《元代俗曲》《高念东的俗曲》《关于俗曲的传流演变——读俗曲小记》《清代小说中的俗曲》等。他对俗曲的整理并非简单地搜集汇总而已,而是有着学术研究的大局观。《明代的俗曲》一文,以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与顾起元《客座赘语》为“重要线索,并钩稽他书涉及俗曲史料的记载,做一个通盘的考察。其目的是为明代俗曲作一笔总账”。之后他又陆续写作了《明代俗曲序论》《明宣弘间的俗曲》《明嘉靖间的俗曲》《明隆庆前后的俗曲》《明嘉靖间的俗曲》《明万历间的俗曲》《明末的俗曲》等,其目的就在于“只是把明代俗曲做一次结账式的整理”,“希望以后有机会写成一册明代俗曲志”。
叶德均对说唱伎艺和说唱文学的研究格外值得我们重视。对宋代说唱艺术的论述,他作有如《“鼓子词”杂话》《说词话》《宋元的女“说话人”》等文章。对清代弹词女作家,他陆续写了《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郑澹若与周颖芳》《陈端生的世系》《邱心如的生平》等文,对说唱文学作者的生平和家世进行了详尽考辨。
《宋元明讲唱文学》是叶德均民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俗文学研究史上较早的一部关于讲唱文学的专著。该书全面清理了宋元明(实际涉及清代)时期包括乐曲系、诗赞系及两系兼用在内的说唱文学体系及其发展。作者首先概要论述了乐曲系和诗赞系讲唱文学的特点、区别及联系,还分析了韵文唱词在讲唱文学中的作用。接着论述了乐曲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介绍了宋元以来的小说、叙事鼓子词、覆赚和诸宫调、驭说、说唱货郎儿的情况,指出明代流行的陶真、叙事乐曲道情、叙事莲花落等,虽不在乐曲系讲唱文学范围以内,但其中也有少量的用乐曲和散文构成的叙事讲唱文学作品或伎艺。论述了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如宋代的涯词、陶真,元代的词话,明代的弹词和鼓词等。着重论述了词话的特点以及从词话到弹词、鼓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叶德均对宋元明时期民间讲唱文学所作的分类和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启发意义,有此本书也成为俗文学尤其是说唱文学研究者最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
戏曲研究是叶德均为自己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见本文文后附录二“叶德均先生致关德栋教授信札两通·二”。,他对此用力最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十世纪的戏曲研究,王国维(1877-1927)有《曲录》(1908年)、《宋元戏曲考》(1912年)等著作,吴梅(1884-1939)有《奢摩他室曲话》(1907年)、《顾曲麈谈》(1914年)、《曲学通论》(1919)、《南北戏曲概言》(1923年)、《中国戏曲概论》(1926年)等著作,对当时的学术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戏曲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与王国维大约同时,还有一位戏曲研究者姚华(1876-1930),他的词曲理论主要见于《菉漪室曲话》(四卷,初刊于1913年《庸言》杂志,后被收入任二北编《新曲苑》),该书以辑佚和考释的文献研究方法探讨词曲的流变与传承。他的另一著作《曲海一勺》(初刊于1913年《庸言》杂志第5、8、15期,后被收入任二北编《新曲苑》和文集《弗堂论稿》),分为《述旨》《原乐》《明诗》《骈史》四章,完整而系统地呈现了姚华一生词曲理论的精髓。叶德均在《姚华的〈菉漪室曲话〉》一文中,称赞“他的著作中却有精密独到之处,如用治经史的校勘、辑佚的朴学方法来治戏曲,虽其成就不及近人,但首先运用这方法治戏曲的,当以姚氏为第一人”。
“用治经史的校勘、辑佚的朴学方法来治戏曲”也是叶德均本人的戏曲研究所最常使用的方法,《地志与戏曲家传记》《白朴年谱》《元代曲家同姓名考》《读曲小纪》《清代曲家小纪》等专门研究古代戏曲家的论文代表了他的治学理念和意趣。他在戏曲版本和目录方面用力颇勤,希望以此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他认为:“编印古书,最低限度是必要举出所据的版本,并以古本为主。”*叶德钧:《关于〈新曲苑〉》,氏著:《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第467页。为此,他专门写了《曲目拾零》《曲品考》《曲目杂识》《曲目钩沉录》《祁氏曲品剧品补校》等文。《曲品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作者在比较《曲品》的各种版本异同后认为,“暖红室本及吴本是今日流行的诸本中改易原文最多的二种,其价值反不如次序错乱的三种《曲苑》本。因为从那几本中尚可约略窥见《曲品》的本来面目”。(2)《古人传奇总目》和吕天成无关,但《总目》的作者却是有心补《曲品》之失的。至于作者的时代,大约是清初或清中叶,最迟也应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前。这位作者是《曲品》的读者或传抄者,所以将所作附于《曲品》中,后人因移写之讹,误认为吕作;至刘世珩,又误以为高奕之作,遂使近人堕于两重迷障之中。(3)《曲海目》和《曲录》都曾引用过《曲品》,但只注意到眉目清楚的191种,对释曲部分的曲目则视而不见。在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中,《曲品》无疑是特色极为鲜明的一部著作,它与后来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品第”式著录方式为后世研究者关注。《曲品考》还对《曲品》的版本异同、错误、相互影响及其与王国维《曲录》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
《曲目钩沉录》所录,“大抵取材于诗、文、词集、诗话、杂著、方志、书目、小说、戏曲诸书,以未见著录且尤传本者为限”,共钩沉出明、清两代戏曲(包括“杂剧之属”“传奇之属”“杂剧传奇未明之属”及“不知剧名之杂剧传奇”)曲目176种。此录着力于汇集各种文献上所载戏曲曲目资料,补充已出曲目记载之不足,钩稽戏曲总集选本之遗漏,并适当作考辨以明此曲之来源、内容等,对各种曲目记载材料相互比较,以明别出。所以,它的价值在于可补历代各种曲目著录之不足,是从事戏曲目录研究价值较高的材料。
《祁氏曲品剧品补校》是补充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一书之疏漏和不完备而作的校正材料,主要探讨了《曲品》《剧品》本身的特点、错误及《校录》本存在的问题,“择其可补充、商榷者二百四十余则,为之补校一过”。文章认为,《校录》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已为其他曲目著录或有传本的,《校录》以为没有著录;一种是《校录》认为已见其他曲目著录但事实并未著录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最多。《补校》是叶德均继《曲品考》《曲目钩沉录》之后对戏曲目录的又一次钩沉和考证。
叶德均的戏曲研究重考证,因此在一些名家的作品中能检出不足和疏漏。《关于〈新曲苑〉》编录了大量传统戏曲曲目,对任讷(1897-1990)《新曲苑》(1940年)的得失作了学术商讨。他肯定“近人治戏曲而有所成就者,首推王国维,其次便是吴梅”,但也发现吴梅《霜崖曲跋》里有许多违失与错误,“其原因当为吴氏写跋文时,亦与往日传统文人作序跋相同,是漫不经心随意一挥而就的”*叶德钧:《吴梅的霜厓曲跋》,氏著:《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第494页。。
《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专论明代南戏声腔并探讨了明代南戏源流的问题。考证了明代南戏五大声腔——温州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的源流,五大腔调的兴衰演变及五大唱腔的支流及各种滚唱腔的戏曲,认为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雅调”“官腔”的文人传奇,其腔调归属应该受到质疑。
小说研究也是叶德均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德均长于对小说史料的发掘和作者生平事迹的考证,如《凌濛初事迹系年》一文,根据凌氏后人凌廷华嘉庆乙丑本《凌氏宗谱》及《湖州府志》《乌程县志》等资料撰写而成,钩稽出凌濛初的家世及其生平概况,成为研究凌濛初家世的重要参考文献。*徐永斌:《凌濛初考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0页。《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从陈文烛《淮上诗》、丁晏山《山阳诗征》中发现了三首有关吴承恩的诗歌。这些对研究吴承恩及《西游记》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瞿佑史料辑》一文,汇录所辑有关《剪灯新语》作者瞿佑生平及著述的史料七条。《小说考源》《古今小说探原三则》《三言二拍来源小补》以及《聊斋志异的本事》等都是对小说本事的研究,为这些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小说与唐宋以来的说话、评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名著的产生,大都经历了先在民间广泛流传,然后再由文人写定的过程。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会掺入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民俗意象,这就为研究者探讨其作者和成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叶德均《水浒传和宋元风习》一文,选取《水浒传》中关于“灯市”、“酒库”、“锦体(文身)”、“圆社(踢球)”等社会风习的描写,将其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粱录》等文献中的相关描写对照,印证了《水浒传》中对灯市等习俗的描写,大致符合宋元时期的实际情形。这种用民俗资料与小说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于探讨《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成书时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增添了新的角度,开拓了新的视野。
《无支祈传说考》一文,广征博引,用力甚勤。文章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淮涡水神无支祈故事发展演变的过程,认为:“即使其它猴子故事和印度相似,但与无支祁传说毫无关系,更非同源一类。”《释“砌”》一文,揭示出诨砌、使砌、点砌、打砌、诸杂砌、砌话等语,皆为插科打诨、诙谐调谑之意。《释“常卖”》一文,认为原来“常卖”是宋代俗语,指沿街叫卖零星实物者;“尹常卖”是曾经的职业称谓:“说三分是讲‘三国志’平话,五代史是讲‘五代史’的平话——这两种都属讲史的一家,霍四究和尹常卖是讲史的两个‘说话人’。”修正了此前一些学者的误读。
叶德均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民俗研究和戏曲、小说、民间文学等所谓的“俗文学”研究,在现代文史研究学者中,他称不上鼎鼎大名,原因并不在于他不够多产,更不是因为他的论著缺乏深度。在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两方面,叶先生都堪称当时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诸家中的佼佼者。可惜其学术盛年正遭逢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动荡和战乱频仍,以不满半百之年遽然辞世,可哀可叹!加之其著述多发表于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等地的诸多小型期刊和报纸副刊,而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今日难得一观,故学界对其人其文的陌生和隔膜是可以想见的。因此,对叶先生著述年表进行整理并对他学术研究做相关评述,对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加深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925年
《京报副刊·国语周刊》、《京报副刊·民众周刊》,待查。*“我搜集民间文艺是由民国十四年的夏天起。那时,国语周刊(京报附刊之一)征求谚语,就写了几十则寄去。秋天又写了些故事投到民众周刊(京报附刊之一)。”叶德钧:《淮安歌谣集自序》,《民俗》第65期,1929年,第12-13页。
1926年
《我们学英文的目的》,《学生文艺丛刊》第3卷第1期,1926年。另见《学生文艺丛刊汇编》第3卷汇编,1933年,全四册。
《我之非非想半打》,《学生文艺丛刊》第3卷第4期,1926年。另见《学生文艺丛刊汇编》第3卷汇编,1933年,全四册。
1928年
《“歌谣零拾”补》,《民俗》第29、30期合刊,1928年。
《淮安风俗杂掇》,《民俗》第35期,1928年。
《民间文艺的分类》,《文学周报》第6卷第301-325期,1928年。
《关于痘疮的迷信言行(一)天花》(淮安风俗杂掇之四),《贡献》第4卷第7期,1928年。
《大题小做:民众对孙陵的恐惧心——淮安人对于造孙陵》,《贡献》第4卷第1期,1928年。
1929年
《淮安歌谣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29年7月,“民俗学会丛书”。
《淮安方言录》,《民俗》第45期,1929年。
《建筑:淮安风俗杂掇之五》,《民俗》第56期,1929年。
《淮安谜语》,《民俗》第56期,1929年。
《“往生钱”说明书:流行江苏淮安》,《民俗》第60期,1929年。
《“烧纸”说明书:流行江苏淮安》,《民俗》第60期,1929年。
《“小谣儿”说明书:原物流行江苏淮安》,《民俗》第60期,1929年。
《〈淮安歌谣集〉自序》,《民俗》第65期,1929年。
《淮安医学的谜信》,《民俗》第67期,1929年。
《淮安动物观》,《民俗》第71期,1929年。
《淮安旧俗》,《民俗》第80期,1929年。
《关于二郎神的诞日》,《民俗》第81期,1929年。
《淮安农谚》,《民俗》第83期,1929年。
《淮安地名谜》,《民俗》第84期,1929年。
《淮安东岳庙》,《民俗》第86-89期四期合刊,1929年。
《民俗杂谈》,《民俗》第90期,1929年。
《民俗杂谭——宁波歌谣》,《民俗》第91期,1929年。
《绍兴歌谣》,《文学周报》第326-350期,1929年。
《谈谈两部俚曲:北京俚曲与民间十种曲》,《民俗》第91期,1929年。
《短评:童话论集》,《开明(上海1928)》第1卷第8期,1929年。
1930年
《淮安赌的迷信》,《民俗》第92期,1930年。
《关于民俗》,《民俗》第104期,1930年。
《坊本“谜语”谭:民俗杂谈》,《民俗》第96-99期四期合刊,1930年。
《为“民间文艺的分类”答绍原先生》,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1930年。
《解信》(署名:德均),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1930年。
《读民间戏曲的研究》,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1930年。
《一猎人》,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1930年。
《痴女婿》,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1930年。
《淮安的禁忌及其他》,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40~60期内),1930年(?)。
《淮安歇后语》,《民俗旬刊》第6期(?),1930年(?)。
《淮安医药迷信言行》,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40~60期内),1930年(?)。
(注:以上几篇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文章,见钟敬文、娄子匡编辑:《民俗学集镌》第一集、第二集,1931-32年出版,著录。另见娄子匡编校:《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17》,台湾东方文化书局,1970年,著录)
《中国民俗学书目》,《思明日报·民俗周刊》等33-35期,1930年8月22、29日,1930年9月5日。
《最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现代文学》第1卷第3期,1930年。
《九头鸟的别名》,《民俗周刊》(福州)第38期,1930年。
1931年
《谁的牛——民间传说》(署名:振之),《民间旬刊》第15期,1931年。
《中国民间文学概说(杨荫深著)》(评论),《万人月报》创刊号,1931年1月。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草野》5卷3号,1931年3月。
《淮安歌谣续集:(一~廿三)》,《新学生》第1卷第4期,1931年。
《文艺赏鉴特辑:三对爱人儿》(著者:邹枋),《读书俱乐部》第9、10期,1931年。
《运河之旁》(署名:德均),《星期文艺》第2期,1931年7月25日。
《〈格林童话〉的中译本》,《星期文艺》第7期,1931年8月29日。
《作品與作家:〈靑海风土记〉》(杨希尧著),《星期文艺》第17期,1931年11月7日。
《白象王国之风俗》(署名:振之),《新亚细亚》第3期,1931年。
《民俗杂谈》,《民俗周刊汇刊》第1-20期,1931年。
1932年
《李调元故事集》,绍兴民间出版部,1932年4月20日。
《介绍民俗学集镌第二辑》(署名:永明),《中国新书月报》第8期,1932年。
《中国民歌千首》,《青年界》第2卷第4期,1932年。
《民间故事书目》,《青年界》第2卷第5期,1932年。
《淮安的放风筝》,《民间月刊》第2卷第1号,1932年。
《淮安的摇会制度》,《社会杂志》第4卷第2期,1932年。
《淮安的岁时记》,《社会杂志》第4卷第2期,1932年。
《故事零拾》(续),《大同日报·民俗周刊》,1932年3月24日。
1933年
《编辑座谈》,《文艺先锋》第4期,1933年。
《淮安的杂俗》,《民间月刊》第2卷第5号,1933年。
《淮安婚俗志》,《民间月刊》第2卷第6号,1933年。
《略论指纹歌》,《民间月刊》第2卷第8号、第2卷第9号,1933年。
《淮安迁居习俗》,《民俗》第122期,1933年。
《山海经中蛇底传说:读山海经随笔》,《民俗》第116-118期合刊,1933年。
《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它:读山海经随笔》(未完),《文学旬刊》第1期,1933年。
《山海经中蛇底传说及其它》(续),《文学旬刊》第2-3期合刊,1933年。
《淮安打寿材的习俗》,原文见金文图书公司编辑部编:《中国民俗搜奇》第四集,金文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
《关于“花鼓戏”》,《申报·自由谈》,1933年11月19日。
1934年
《残荷》(署名:云君),《初杭》第1期,1934年。
《鬼车传说考》,《文学期刊》第1期,1934年。
《关于八仙传说》(附吴红叶赵景深的讨论),《青年界》第5卷第3期,1934年。
《清代歌谣的採集》(附表),《青年界》第6卷第4期,1934年。
1935年
《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文学期刊》第2期,1935年。
1936年
《林白水先生》(署名:子振),《报展》纪念刊,1936年1月。
《嘲讽》(署名:云君),《民众之友》第2卷第10期,1936年。
《民俗学之史的发展》,《青年界》第9卷第4期,1936年。
《“鼓子词”杂话》,(上海)《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24期,1936年9月11日。
《阿英著〈小说闲谈〉》,上海《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36年8月5日。
《〈今古奇闻〉中的“林蕊香”〉(署名:均),上海《大晚报·火炬通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36年8月5日。
1937年
《三日间读书琐记》,《青年界》第12卷第1期,1937年。
《猴娃娘型故事略论》,《民俗》第1卷第2期,1937年。
《无支祈传说考》,《逸经》第33、34期,1937年。
《关于“影戏”》,《歌谣周刊》第3卷第3期,1937年。
《明代撤帐歌钞》,《歌谣》第3卷第7期,1937年5月。
《关于俗曲的传流演变——读俗曲小记》,《歌谣》第3卷第10期,1937年6月。
《“鬼儿型”民谈旧钞》,杭州民俗学会:《孟姜女》第1卷第1~4期(内),1937年。
《关于俗嗣的演变》,《歌谣》第?卷第?期,1937年6月。
《拟奇幻小说一则:李镖师暗侦古荒遗骨》(署名:子振),《奋励》第2期,1937年6月。
《春郊闲眺》(署名:子振),《奋励》第2期,1937年6月。
1938年
《一年前的回忆》,(香港)《大风》第17期,1938年。
《从苏北到上海流亡杂记之二》,(香港)《大风》第23期,1938年。
1939年
待补
1940年
《论文字与文艺》(署名:永明),《中国文艺》第5期,1940年。
《读曲札记:“转五方”解、挂枝儿和订枣竿》,《学术》第1期,1940年。
1941年
《写作的态度》(署名:永明),《自修》第196期,1941年。
《论文艺的典型》(署名:永明),《自修》第197期,1941年。
《关于集体创作》(署名:永明),《自修》第199期,1941年。
《鄰村的刀会事件》(署名:匀君),《宇宙风》第117期,1941年。
《赵辑本〈天宝遗事〉诸宫调辑逸》(署名:匀君),(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3期,1941年3月29日。
《关于〈吴骚合编〉和〈吴骚集〉——致赵景深先生书》,(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4期,1941年4月5日。
《“词谑”》,(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1年5月3日。
《曲目拾零》(署名:德均),(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4期,1941年6月28日。
《〈郑月莲秋夜云窗梦〉杂剧》(署名:德均),(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8期,1941年7月26日。
《读〈六十种曲〉杂记》,(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4期,1941年9月6日。
《小说考源》(署名:匀君),(香港)《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第43期,1941年12月6日。
1942年
《略论报告文学》(署名:永明),《自修》第201、202期,1942年。
《民间故事的前人记述》,《万象》第2卷第5期,1942年。
《地志与戏曲家传记》,《戏曲月辑》第1卷第1期,1942年。
《元曲箚记》,《戏曲月辑》第1卷第2期,1942年。
1943年
《关于笔记(上、下)》(署名:叶云君,疑为叶德均),《古今》第29、30期,1943年。
《“小孙屠”戏文的作者》,《半月戏剧》第1期,1943年。
《卫道者的小说观》,《万象》第2卷10期,1943年。
《俞万春及其荡寇志》,《小说月报》3卷11期(第35期),1943年8月。
1944年
《曲品考》,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出版,1944年铅印本。后以原题名收入叶德均:《戏曲论丛》,日新出版社,1947年。
《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出版,1944年铅印本。另见《研究季刊》第2期,1944年。
《明代的俗曲》,《杂志》第13卷第3期,1944年。
《读稗杂录》:李祯史料补、柳敬亭、明代传奇文七种、李达道与四和香的本事、关于吴承恩诗、传奇文与平话,《风雨谈》第10期,1944年。
《关于新〈曲苑〉》,《风雨谈》第14期,1944年。
《跋“霜崖曲跋”》,《风雨谈》第9期,1944年。
《沈三白与石琢堂》,《古今》第39期,1944年。
《再谈沈三白》,《古今》第40期,1944年。
《石点头的作者和来源》,《天地》第6期,1944年。
《吴歌》,《天地》第10期,1944年。
《菉漪室曲话》,《小说月报》第44期,1944年9月15日。又以原题名收入叶德均:《戏曲论丛》,日新出版社,1947年。
《清代小说中的俗曲》(署名:云君),《小说月报》第43期,1944年。
1945年
《新年杂谈》(随笔)(署名:云君),《锻炼》新年号,1945年。
《演长生殿之祸》,《杂志》第15卷第5期,1945年。又以原题名收入叶德均:《戏曲论丛》,日新出版社,1947年。
1946年
《民歌,诗》(署名:均),《中国建设(上海1945)》第2卷第1期,1946年。
《书籍的厄运》(署名:子振),《上海文化》第7期,1946年。
《聊斋志异集外遗文考》,《永安月刊》第89期,1946年。又以原题名刊于《文史杂志·俗文学专号》第6卷第1期,1948年3月。
《曲目钩沉录》,《大公报·戏曲与电影》,1946年10月10、17、24日;1946年11月7、21、28日。
《刘姥姥的世故》,《申报·春秋》,1946年11月5日。
《小说琐谈》:平妖全传、满文小说译者(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6年10月14日。
《小说琐谈》:绮楼重梦、儒林外史、封神诠解、烟粉灵怪与新词小说(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6年10月l7日。
《小说琐谈》:续金瓶梅、水浒后传、龙舟记(署名:叶子振),《申报·春秋》,1946年10月28日。
《清代的画家戏曲》(署名:振之),《申报·春秋》,1946年12月l0日。
《〈红楼梦〉的戏曲》,《申报·春秋》,1946年11月5日。
《〈醉醒石〉成书年代》(署名:叶子振),(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9月3日。
《鲁迅的中国小说研究》(署名:叶子振),(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期,1946年9月10日。
《戏曲家王抃》(署名:叶子振),(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期,1946年9月17日。
《陈子扬的〈忠烈记〉》(署名:叶子振),(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期,1946年10月8日。
《银字集》(署名:叶子振),(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7期,1946年10月15日。
《小说探原》(署名:永明),(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8期,1946年10月22日。
《大鼓旧闻抄》(署名:柏森),(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1期,1946年11月12日。
《织花吟客的〈诗帕记〉》,(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5期,1946年12月10日。
《〈六十种曲〉中的山歌》,(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6年12月31日。
《俗曲史料钞》,(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18期,1946年12月31日。
《郑澹若与周颖芳——弹词女作家小记》(署名:叶子振),(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10月11日。
《元代俗曲》(署名:叶子振),(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期,1946年10月11日。
《陈端生的世系——弹词女作家小记》(署名:叶子振),(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期,1946年10月24日。
《〈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期,1946年11月14日。
《〈秋夜月〉中罕见剧名》,(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7期,1946年11月28日。
《邱心如的生平——弹词女作家小记》,(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8期,1946年12月5日。
《续剧说》,(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0期(原刊误题第9期),1946年12月19日。
1947年
《戏曲论丛》,日新出版社,1947年。
《水浒传和宋元风习》(署名:子振),《文潮月刊》第2卷第5期,1947年。
《西厢五剧注》(书评)(署名:子振),《文潮月刊》第3卷第1期,1947年。
《三言二拍来源考小补》,《文潮月刊》第3卷第4期,1947年。
《避征》(署名:永明),《文艺青年》第17期,1947年。
《关于“青年可读的书”》,《青年界》新3第1期,1947年。
《十年来中国戏曲小说的发现》,《东方杂志》第43卷第7期,1947年。
《说词话(附表)》,《东方杂志》第43卷第4期,1947年。
《儒林外史的人和事》(署名:子振),《论语半月刊》第123期,1947年。
《双渐苏卿诸宫调的作者》,《申报·春秋》,1947年1月25日。
《〈水浒传〉词话》,《申报·春秋》,1947年2月6日。
《小说的禁黜》(署名:振之),《申报·春秋》,1947年2月24日。
《宋元的女“说话人”》(署名:振之),《申报·春秋》,1947年3月4日。
《戏剧论丛题记》,《申报·春秋》,1947年3月5日。
《关于王廷绍》(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4月12日。
《清代俳谐文集的作者》(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5月21日。
《小说琐记》(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6月27日。
《绿窗新语》(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7月11日。
《〈东窗事犯〉小说——小说琐记》(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8月4日。
《高念东的俗曲》(署名:子振),《申报·春秋》,1947年10月15日。
《瞿佑馀的清曲谱》,(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0期,1947年1月14日。
《关于浦琳》,(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1期,1947年1月21日。
《〈墨戆斋词谱〉辑》,(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6期,1947年4月21日。
《瞿佑史料辑》,(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29期,1947年5月19日。
《“十二时”》,(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3期,1947年6月16日。
《〈琴心雅调〉的作者》,(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37期,1947年7月14日。
《曲家黄钧宰》,(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43期,1947年8月25日。
《〈翻西厢〉乃沈谦作》,(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57期,1947年12月8日。
《读明代传奇文七种》,(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0期,1947年5月30日。
《〈聊斋志异〉的来源和影响》,(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2期,1947年6月13日。
《凌蒙初事迹系年》(1?5),(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4期,1947年7月25日;第5期,8月1日;第6期,8月8日;第7期,8月15日;第9期,8月29日。
《金仁杰〈东窗事犯〉非小说》,(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9期,1947年11月7日。
《曲目小识——〈鹄奔亭苏娥自诉〉》,(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5期,1947年2月13日。
《说“砌”》,(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16期,1947年2月21日。
《〈绣襦记〉薛作说质疑》,(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28期,1947年5月16日。
1948年
《曲目杂识》(署名:子振),《文潮月刊》第4卷第4期,1948年2月。
《明代俗曲序论》,(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3期,1948年1月19日。
《明宣弘间的俗曲》,(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4期,1948年1月26日。
《明嘉靖间的俗曲》,(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5期,1948年2月2日。
《明隆庆前后的俗曲》,(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6期,1948年2月9日。
《明万历间的俗曲》,(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2月16日。
《明末的俗曲》,(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68期,1948年2月23日。另见(天津)《美丽画报》第75期,1948年3月11。
《吴下谚联》,(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第91期,1948年8月2日。
《〈玉壶春〉——元剧杂识》,(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2期,1948年1月30日。
《“赵老送灯台”》(署名:振之),(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5期,1948年2月20日。
《〈古今小说〉探源二则》(署名:玄明),(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0期,1948年3月23日。
《〈雷泽遇仙记〉的来源》(署名:子振),(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1期,1948年4月2日。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古今小说〉探源》(署名:玄明),(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2期,1948年4月9日。
《跋〈山人歌〉》,(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4期,1948年4月23日。
《龙膺散曲》,(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5月28日。
《康熙刻本〈南音三籁〉》,(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9期(原刊误题第68期),1948年6月8日。
《龙膺——湖南曲家考略》,(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70期,1948年6月18日。
《〈黄丸儿〉——院本旁证》,(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31期,1948年1月30日。
《〈灰骨匣〉——〈醉翁谈录〉话本名目小考》(署名:云君),(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48期,1948年5月28日。
《释“常卖”》,(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54期,1948年7月9日。
《李达道——〈醉翁谈录〉话本名目小考》(署名:云君),(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7期,1948年10月8日。
1949年
《彭泽散曲》,(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第89期,未刊出。后以原题名收入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读曲小纪”第十一部分。
1953年
《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杂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月再版;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1957年
《评〈远山堂曲品校录〉》,《戏剧论丛》1957年第3期。
《戏曲小说丛考》(赵景深、李平先生1957年12月编辑完稿)*赵景深先生1957年12月9日给家父关德栋教授信件,就整理叶德均遗著情况,这样写到:我共编成“中国小说戏曲论丛”七卷,卷一是“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交流”,卷二是“郭氏曲品剧品补校”,卷三是“戏曲论丛”31篇,卷四是“小说论丛”23篇,卷五是“俗文学论丛”18篇,卷六是“曲目钩沉录”,卷七是“歌谣汇辑”。倘有“挂枝儿”,即在卷七里面。卷一、二、六、七都是原稿,卷三、四、五中也有原稿不少,如“白朴年谱”等。“此书我托李平校,俟排出时,当嘱李平注意其中有没有挂枝儿。”,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2004年12月第2版;(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一
德栋兄:
奉读大扎,快慰奚似。频年以来,衰弱不堪,行年未及五十,而疲惫甚于他人。故疏懒亦日甚,更无成绩可言。今后之计,将任较轻松之研究工作或退休耳。近年以来授历代散文及俗文学史。本学期授文学史(三),止负十分之七的讲解,余为他人助讲,然亦疲惫不堪。
“口头创作”及文学史之提纲,如有可能,乞赐一二。
“文史哲”第四期有《季布词补校讨论》一文,可否代补一份,乞示知。
俗讲至宝卷之间的一段历史,近已略知梗概,惟此类资料殊无整理必要也。
月前曾将拙稿一册寄冯沅君先生,不知收到否?
德均上10/29病中倚枕书(1953年)
二
德栋兄:
大扎奉悉,承示王文大纲感甚。拟致函北京宣武门王君处索取。
关于拍案惊奇序,见另纸。此间口头文学另有他人讲授。以前曾辑宋至清歌谣史料一册,去岁曾整理一次,补充后或可刊行。今后不拟再作此等事矣。去夏曾将黄校《曲品》、《剧品》,作一补注,约二百五十则。今年正搜罗明代戏曲史料,拟致力于弋阳等地方戏曲之研究。弟于教书一事尤感厌倦,本拟参加戏曲研究院曲目整编工作,迄未能行。短期内可能改为研究工作也。
孔尚任晚岁所作之《长留集》(非《湖海集》),不知山大有此书否?
弟德均上
1956.1.13
[责任编辑王加华]
关家铮,山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山东济南250100)。
本文承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车振华博士修改,特此致谢!